1.1 了解计算机
- 格式:ppt
- 大小:516.00 KB
- 文档页数:12
大一计算机知识点归纳在大一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计算机相关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内容,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大一计算机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同学们回顾巩固所学内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早期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的变迁。
1.2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3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用途、体积等多个角度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2. 数据与信息2.1 数据的表示: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进制表示方法,以及字符编码的原理与常见编码方式。
2.2 数据的存储:内存与外存的区别,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以及硬盘、固态硬盘等存储介质的特点。
2.3 信息的表示: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表示方式。
3. 程序设计与编程语言3.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流程控制、数据类型等。
3.2 常见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应用领域简介。
3.3 程序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程序开发的基本过程。
4. 数据结构与算法4.1 常见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数据结构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
4.2 常见算法:查找算法、排序算法、图算法等常用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4.3 算法的效率分析: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概念,算法效率的评价与选择。
5. 计算机网络5.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媒体、网络协议等。
5.2 网络层次及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等网络协议的作用与功能。
5.3 网络安全与保护:网络攻击与防御、加密与解密等网络安全相关知识。
6. 操作系统6.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与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
6.2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特点与应用场景简介。
计算机操作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概述1.1.1 计算机的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计算机发展趋势1.1.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1.3 计算机的分类1.1.4 计算机的特点1.1.5 计算机的应用1.2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1.2.1 通用计算机方案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及输入设备组成。
1. 运算器运算器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其任务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等组成。
ALU是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与、或、非等逻辑运算以及移位、求补等操作的部件。
累加器用来暂存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状态寄存器(或称标志寄存器)用来存放算术逻辑单元在工作中产生的状态信息。
通用寄存器组用来暂存操作数或数据地址。
ALU、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了CPU的字长。
2. 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程序的指令向各个部件发出控制信息,从而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行。
因此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
在制造时,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即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
寄存器组用于在指令执行过后存放操作数和中间数据,由运算器完成指令所规定的运算及操作。
3. 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记忆部件,是计算机中各种信息的存储和交流中心。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保存信息。
它的功能与录音机类似,使用时可以取出原记录的内容而不破坏其信息(存储器的¡°读¡±操作);也可以将原来保存的内容抹去,重新记录新的内容(存储器的¡°写¡±操作)。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内存,又称主存)、外部存储器(外存,又称辅存)。
⑴内部存储器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
人教版PEP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1.1 认识计算机(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定义和功能。
-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基本定义和功能。
-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 教学过程:- 引入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 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应用场景。
-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 学生能够准确辨认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1.2 认识鼠标和键盘(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鼠标和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正确使用姿势。
- 教学内容:- 鼠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教学过程:- 介绍鼠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演示鼠标的正确使用姿势。
- 介绍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演示键盘的正确使用姿势。
-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鼠标和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并保持正确的使用姿势。
第二单元:认识信息技术之网络2.1 认识互联网(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教学内容:-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教学过程:- 引入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介绍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学生能够准确说明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2.2 认识网页和搜索引擎(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元素。
- 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 教学内容:- 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元素。
- 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 教学过程:- 介绍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元素。
- 演示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电脑入门——第1章初识计算机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代表,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如我们所知,计算机不仅仅是一台机器,它更是一种能够处理信息和执行任务的工具。
在本章中,我们将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其工作原理。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执行操作的机器,它具有自动执行能力和存储大量数据的功能。
与人类相比,计算机更加高效、准确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运算。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处理数据和信息,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二、计算机的组成部分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并处理数据。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负责执行算术逻辑运算和控制指令的执行流程。
2. 存储器计算机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而辅助存储器则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通过输入设备,用户可以控制计算机的操作并向其提供数据。
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通过输出设备,用户可以获得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和数据。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过程。
当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数据后,计算机会将数据传输到主存储器中,并由CPU 进行处理。
经过一系列算术和逻辑运算后,计算机将处理结果存储在主存储器中,并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源于二进制的数据表示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和程序的存储和处理,通过开关电路的开闭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状态。
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等操作,通过这些运算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运算和决策。
总结起来,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效处理数据的工具,它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部分。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定稿版
一、关于计算机
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通过控制机电子器件来运行一
系列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功能的设备。
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传统机
器阶段、微型计算机阶段、智能计算机阶段和超级计算机阶段。
3、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组成。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环境计算机网络(EN)、多媒体计算机网络(MCN)和宽带计算
机网络(BCN)等。
二、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概念:程序设计是指使用高级语言或者低级语言按一定
的指令,制定出完整的计算机程序的行为过程,以实现一定的功能和有效
的操作。
2、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的方法可分为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和面
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是指采用程序结构语言,如C语言,以函数或子过程为单位,从上至下,逐步实现程序的功能。
1.1走进计算机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通讯交流,到工作中的各种任务处理,再到娱乐休闲,计算机几乎无处不在。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计算机,去探寻它的奥秘。
计算机,这个看似神秘的高科技产物,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首先,我们来聊聊硬件。
计算机的硬件就像是它的身体器官,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中央处理器(CPU)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处理和执行各种指令和计算任务。
CPU 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想象一下,如果 CPU 不够强大,当我们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或者处理大型文件时,计算机就可能会变得卡顿,反应迟缓,就像一个人脑子转不过来,做事变得慢吞吞的。
内存则像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它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越大,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就越多,切换任务时也会更加流畅。
如果内存不足,就好比一个人的短期记忆容量有限,无法同时记住太多东西,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硬盘则是计算机的“长期记忆库”,用于永久存储各种文件、程序和操作系统。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无论什么时候需要,都能从中取出之前存储的信息。
显卡对于那些喜欢玩游戏或者进行图形设计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它负责处理图像的生成和输出,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流畅度和色彩表现。
一块好的显卡能够为我们带来逼真的视觉体验,让游戏中的场景栩栩如生,或者让设计作品更加精美。
除了这些核心硬件,还有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外部设备,它们为我们与计算机的交互提供了便利。
显示器让我们能够看到计算机处理的结果,键盘和鼠标则是我们向计算机下达指令的工具,音箱则为我们带来声音的享受。
说完硬件,再来说说软件。
软件就像是计算机的“灵魂”,赋予了它各种各样的功能和用途。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Mac OS 和Linux 等。
电脑入门——第1章初识计算机计算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章将带领读者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一、计算机的定义及历史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执行运算和逻辑操作的电子设备,可以存储、处理和输出数据。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由于战争的需要,科学家们开始研发一种能够进行快速计算的机械设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逐渐演变为电子设备,并逐步走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二、计算机的组成部分1.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控制和执行计算机的指令。
2.内存(Memory):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3.硬盘(Hard Disk):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
4.输入设备: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5.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6.其他设备:计算机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外部设备,如摄像头、音响等,以满足特定需求。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根据指令的要求进行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当用户输入数据时,计算机会将数据存储到内存中,然后通过运行程序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算。
处理过程中,计算机会使用中央处理器进行算术运算、逻辑判断等操作,最后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四、计算机的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计算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个人计算机(PC):适用于个人使用的计算机,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
2.服务器(Server):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如网站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
3.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用于科学计算和大数据分析。
4.嵌入式计算机(Embedded Computer):嵌入到其他设备中,用于控制和管理设备的运行。
5.平板电脑(Tablet):集合了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特点,适用于移动办公和娱乐。
1 走进计算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2、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与交流,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研究兴趣;2、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学情分析1、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3年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ord、ppt、图片处理软件等一系列软件的应用;2、六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也浓厚。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与了解计算机主要硬件及其功能;难点: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计算机,知道计算机由主机、键盘、显示器、鼠标等设备组成。
但是我们却不清楚计算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计算机为什么有那么多本领,它的“身体”里到底有些什么呢? (CPU、内存条、硬盘、主板)活动2【活动】计算机的内部组成教师将计算机的内部设备分发给小组,小组相互讨论认识这些设备,并找到这些设备的作用。
小组汇报:计算机的“大脑”(CPU)动物有自己的大脑,计算机也有自己的“大脑”。
这些其貌不扬的小东西就是计算机的“大脑”,通常人们把它们叫做“中央处理器(CPU)。
那这些小东西有什么作用呢?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元件之一。
别看个头不大,在指甲盖大小的范围内,却集成了成千上万个微型电子元件,它的体积虽然在计算机“身体”里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可是却几乎担负了计算机所有的计算和控制任务。
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让计算机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展示CPU)计算机的“记忆”库(硬盘、内存条)师:为妥善保管各种信息,计算机必须借助各种存储设备。
常用的存储设备有内存、硬盘等。
课件出示硬盘、内存、U盘、记忆棒、CF卡。
一一分析各个存储设备的特点。
(展示内存条、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计算机的“神经系统”主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认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及逻辑判断的先进电子设备,是用来对数据、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存储、加工与处理的有效工具。
2、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延生。
名为“埃尼阿克”英文名为ENIAC。
(主要构成元件是电子管)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它的出现是计算机科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开创了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到来.自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它以惊人速度迅猛发展,大致经历了大型机阶段和微型阶段及网络阶段.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不同可将计算机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代: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主要由电子管构成.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主要由晶体管组成.3)第三代计算机(1964年-1971年)主要由集成电路组成.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主要由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3、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根据它的性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超级计算机.它是目前功能最强、速度最快、价格最高的计算机.一般用于解决气象、太空、医药等尖端科学研究和战略武器的研制.2)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都很大.3)小型计算机.4)微型计算机.又称个人计算机和电脑.特点是小巧、灵活、便宜.4、计算机的功能及用途:1)科学计算.例如:物理方面的分子、原子结构分析.2)信息处理.指用计算机对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3)过程控制.指用计算机对生产或其他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经过处理,然后反馈到执行机构去控制相应过程.4)计算机辅助设计.如:CAD机械制图.5)现代教育.如:CAI制作.5、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4)计算精度高.2)存储容量大.3)可靠性强.5)自动控制二、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计算机从外观看主要有::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打印机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