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业务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28
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3个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能够产生独立、可预测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和组合,对其风险及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从而将组合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信用等级较高的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篇1:目前,我国在商业地产(专题阅读)资产证券化(专题阅读)领域已开展了一些探索。
在已有案例中,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标准REITs,如开元REITs和春泉REITs,均在香港上市;二是准REITs,以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高和资本的中华企业大厦案例为代表;三是其他通过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形式实现的资产证券化,如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收入专项资管计划、海印股份专项资管计划等。
如开元REITs和春泉REITs,以国内酒店、写字楼为基础资产,通过REITs打包在香港上市。
开元REITs。
2013年7月在香港上市,基础资产为浙江开元集团旗下4家五星级酒店和1家四星级酒店。
实际发行25%的基金份额,发行价为3。
5港元,募集资金6。
75亿港元,预期回报率为7。
8%,由开元集团做担保,如达不到预期收益率,则由开元集团补足。
从投资人的结构来看,公众持有人比例为32。
42%、凯雷28。
39%、浩丰国际39。
20%。
春泉REITs。
2013年11月在香港发售,管理人为春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础资产为北京华贸中心两座写字楼及地下停车位,发售定价为每单位基金份额3。
81港元,募集资金规模为16。
74亿港元,预计年化收益率为4。
94%-5。
23%。
2、准REITs典型案例包括高和资本的中华企业大厦案例和中信启航资管计划,其在部分运作环节上所呈现的方式已与私募REITs非常接近。
高和资本中华企业大厦案例。
中华企业大厦系位于上海南京西路上的一栋老旧的写字楼,高和资本通过非公开方式向高净值人群募资,门槛一般在3000万元以上,同时还利用了较高的金融杠杆。
国企资产证券化案例
国企资产证券化是指国有企业将其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进行融资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国企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1. 中国石化资产证券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曾于2014年发行了总规模为20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证券化产品由公司的一系列资产包组成,包括石油储备、石化设施和产业基金等。
2. 中国铁建资产证券化: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企业之一,曾于2016年发行了总规模为10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证券化产品由公司的一系列项目资产包组成,包括铁路线路、桥梁和隧道等。
3. 中国华能资产证券化: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能)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曾于2017年发行了总规模为30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证券化产品由公司的一系列电力发电项目资产包组成,包括火电厂、水电站和风电场等。
4. 中国国电资产证券化:中国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国电)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之一,曾于2018年发行了总规模为50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证券化产品由公司的一系列电力发电和配电项目资产包组成,包括火电厂、水电站、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
这些案例表明,国企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多元化融资
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国企可以实现快速融资、优化资产配置和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
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
就好比说,有个公司 A,它做了好多生意,账上一堆应收账款,就像手里攥着一大把还没兑现的欠条。
那这些欠条能直接变成钱吗?这时候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就出马啦!
公司 A 把这些应收账款打包成一个资产包,哇塞,就好像把各种不同的宝贝放进一个大箱子里。
然后呢,把这个大箱子拿到市场上去卖,卖给那些投资者。
投资者们出钱买了这个“箱子”,不就相当于给公司 A 提前兑现了那些欠条嘛!这可真是太神奇啦!
咱再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条神奇的资金通道。
公司 A 这边等着资金回笼,就像口渴的人等着水喝;而那边投资者们有闲钱想找个好地方放,就像手里有种子想找块肥沃的土地种。
这两者一拍即合,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就成了搭起他们之间桥梁的魔法!你说厉害不厉害?
我给你讲啊,之前我就听说过一个案例。
那个公司通过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一下子盘活了资金,发展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它就像一只原本被束缚住翅膀的鸟儿,突然展开翅膀高飞起来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你再想想,如果没有这种方式,那公司可能就得一直等着应收账款慢慢收回,发展速度不就被拖住了嘛!但有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就好像给公司加了一双翅膀,能快速地向前飞!这不就是创新的魅力嘛!
所以说啊,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真的是个超棒的东西,它能让资金流动起来,让企业和投资者都能受益,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城投资产证券化案例城投资产证券化是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分包、打包、转让,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上市交易,以实现融资的一种方式。
下面列举了10个城投资产证券化案例。
1. 北京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是中国城投市场上的首个证券化项目,于2014年成功发行。
项目旨在通过将北京市政府的一部分资产进行证券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2. 上海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上海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打包、转让,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成功发行后,为上海市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渠道。
3. 广州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广州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成功发行后,为广州市政府提供了融资渠道。
4. 深圳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深圳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打包、转让,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成功发行后,为深圳市政府提供了融资渠道。
5. 成都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成都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成功发行后,为成都市政府提供了融资渠道。
6. 杭州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杭州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打包、转让,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成功发行后,为杭州市政府提供了融资渠道。
7. 武汉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武汉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成功发行后,为武汉市政府提供了融资渠道。
8. 天津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天津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打包、转让,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成功发行后,为天津市政府提供了融资渠道。
9. 南京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南京市政府通过将自有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中国数据资产证券化落地案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中国数据资产证券化那些落地的超酷案例。
一、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你知道京东白条不?好多人都用过,先消费后还款嘛。
京东就把用户使用白条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进行了数据资产证券化的操作。
从逻辑上讲,京东平台上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消费数据,这些数据能反映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款能力啥的。
京东根据这些数据,挑选出符合一定标准的应收账款债权,然后打包成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这就好比把一群优质的“债务小绵羊”圈在一起,拉到资本市场这个大市场上去卖“门票”(证券)。
投资者呢,看着京东平台的数据这么靠谱,觉得这些“小绵羊”将来肯定能把欠的钱还回来,就乐意买这些证券。
这一来,京东就提前拿到了资金,可以去做更多的业务拓展啦,比如扩大商品种类、优化物流啥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也能通过购买这些证券获得收益,就像领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鹅,只不过这个鹅是由数据支撑的。
二、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资产证券化。
花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支付工具。
蚂蚁金服把花呗的消费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这里面数据可起了大作用。
想象一下,蚂蚁金服坐拥庞大的用户支付数据、消费场景数据等。
他们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知道哪些用户信用好,哪些用户还款风险低。
然后把花呗的信贷资产按照风险等级等因素进行分类打包。
就像是把不同品质的“果实”分类装篮。
投资者看到蚂蚁金服这么牛的数据处理能力,觉得这些“果实篮”有很大的赚钱潜力,就纷纷投资。
蚂蚁金服就可以用融到的钱继续扩大业务版图,让更多的商家接入花呗支付,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优惠啥的。
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蚂蚁金服的风险,把可能存在的还款风险分摊给了众多投资者。
三、联通大数据ABS案例。
联通,咱都知道是通信巨头。
联通有超多的用户通信数据,比如通话时长、流量使用情况、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等。
联通把这些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挖掘出来,进行资产证券化。
联通会根据数据筛选出一些有稳定现金流潜力的业务或者用户群体相关的数据资产。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案例咱今儿个就来讲个特有趣的事儿,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的案例。
就说有个小制造企业吧,叫它小M厂。
小M厂呢,给好多大客户供货,按道理这是好事儿,生意做得大嘛。
但是啊,这里面有个大麻烦。
这些大客户的付款账期可长了,小M厂的应收账款就像一座座小山堆在那儿。
这些应收账款虽然理论上是钱,但在没到手之前,小M厂想扩大生产、升级设备啥的,都觉得钱紧巴巴的。
这时候呢,资产证券化就像个超级英雄登场了。
小M厂就把这些应收账款打包起来,准备搞个资产证券化出表的大动作。
首先啊,小M厂找了个厉害的金融机构,咱们叫它大F行。
大F行那可是专业的,它仔细地看了小M厂的这些应收账款。
大F行心里琢磨着:“嗯,这些大客户虽然付款慢,但信用还是不错的,违约风险比较低。
”然后呢,大F行就开始设计这个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它把小M厂的应收账款分成好多小份儿,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一片片的。
然后,大F行对外发行这些证券,卖给那些手里有点闲钱、又想投资赚点小钱的投资者,像一些小的投资公司啊,还有那些有点钱想找个稳定收益的个人投资者。
重点来啦,怎么出表呢?这就像是小M厂要和这些应收账款“划清界限”。
大F 行在设计的时候,让这个交易结构满足了好多复杂的会计准则要求。
比如说,风险报酬已经大部分转移啦,小M厂对这些应收账款已经失去了控制之类的。
小M厂这边呢,经过这么一折腾,就成功把这些应收账款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移除了。
就好像是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账面上立马清爽了很多。
而且啊,小M厂还提前拿到了钱,这些钱就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了。
可以去买新的原材料,多招几个熟练工人,把生产规模扩大起来。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呢,他们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买卖。
因为那些应收账款背后的大客户信用不错,虽然不能马上拿到很多利息,但是稳稳当当的,就像把钱放在一个安全的小盒子里,慢慢等着它增值。
你看,这个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金融魔术。
小M厂从被应收账款困住,到成功解困并且拿到钱发展,大F行从中也赚了一笔手续费,投资者也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大家都皆大欢喜呢。
资产证券化案例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的资产转变为可交易的证券,并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金融手段。
通过资产证券化,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商业贷款等资产转化为证券,从而实现资金的变现和融资。
资产证券化的典型案例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具体的案例。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在房地产行业,开发商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土地购置、开发建设等工作。
为了筹集资金,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会将自己的房地产项目转化为证券,并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来融资。
投资者可以购买这些证券,从而成为该项目的股东,分享项目的收益。
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开发商筹集资金,又可以让投资者分享房地产项目的收益,实现了双赢。
其次,我们可以看一下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应收账款较多而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企业会将自己的应收账款转化为证券,并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来融资。
投资者可以购买这些证券,从而成为该企业的债权人,享受一定的利息收益。
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快速变现应收账款,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投资渠道。
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是指将汽车贷款资产转化为证券,并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来融资。
汽车金融公司通常会将自己的汽车贷款组合转化为证券,然后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来融资。
投资者可以购买这些证券,从而成为汽车贷款资产的投资人,享受一定的收益。
汽车金融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快速变现汽车贷款资产,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投资渠道。
综上所述,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通过将企业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投资渠道。
在实践中,资产证券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证券化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国内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具有一定收益和流动性的资产进行打包,发行证券产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和流通的一种金融创新方式。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内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打包形成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得抵押贷款的利息和本金回收。
2. 汽车贷款证券化:将汽车贷款资产打包并发行证券产品,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取汽车贷款的利息和本金回收。
3. 信用卡账户证券化:将信用卡账户的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产品,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取信用卡账户的利息和本金回收。
4. 学生贷款证券化:将学生贷款资产打包形成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得学生贷款的利息和本金回收。
5. 商业房地产租赁证券化:将商业房地产租赁权益打包形成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得商业房地产租金收入。
6. 医疗账户证券化:将医疗账户的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产品,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取医疗账户的利息和本金回收。
7. 政府项目收益证券化:将政府项目的收益权益打包形成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得政府项目的收益分红。
8. 公司债权证券化:将公司的债权资产打包形成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得公司的债权利息和本金回收。
9. 软件版权证券化:将软件版权的收益权益打包形成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得软件版权的使用费。
10. 能源资源证券化:将能源资源的开采权益打包形成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证券产品,获得能源资源的开采收益。
以上是国内资产证券化的10个案例。
这些案例体现了资产证券化的多样性,不仅涵盖了金融领域的贷款和债权,还包括了商业房地产、政府项目、软件版权和能源资源等领域。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也为资产持有者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逐渐成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手段。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收益的资产,通过结构化设计,将其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
本文以某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案例为切入点,分析资产证券化在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案例概述某城市为改善交通状况,决定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该项目投资规模巨大,资金需求量大。
为解决资金问题,项目公司决定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
项目公司将其拥有的高速公路收费权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收益权凭证,向投资者募集资金。
三、法律问题分析1. 资产转让的法律效力问题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资产转让是核心环节。
本项目涉及的高速公路收费权转让,存在以下法律问题:(1)转让合同效力:项目公司与投资者签订的资产转让合同,是否符合《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是否存在无效情形。
(2)转让标的合法性:高速公路收费权作为转让标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存在法律禁止转让的情形。
2. 资产转让的审批手续问题根据《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国有资产的转让需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本项目涉及国有资产,需办理审批手续:(1)项目公司作为国有企业,转让国有资产是否履行了内部审批程序。
(2)转让国有资产是否经过有权机关的批准。
3.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合规性问题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发行过程中,需符合《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产品发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2)产品发行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3)产品发行是否符合投资者保护要求。
4. 风险控制问题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1)基础资产风险:高速公路收费收入受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2)信用风险:投资者对项目公司信用状况担忧,可能导致产品发行困难。
(3)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较差,投资者可能面临难以变现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经典案例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手段,通过将特定资产通过成立特殊目的载体而转化为可买卖的证券产品,并通过市场上的投资者进行购买和交易,从而实现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的目的。
在金融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资产证券化案例,对于了解和学习资产证券化的机制和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资产证券化案例。
一、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资产证券化案例之一。
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繁荣期。
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房地产,需要融资购买居住房产,而传统的银行贷款方式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于是,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金融机构开始将房屋贷款转化为证券产品进行交易。
通过将大量的房屋贷款进行汇集,成立特殊目的载体(SPV),将所持有的贷款拆分为不同等级的证券产品,并通过发行这些证券产品进行融资。
这样的资产证券化创新带来了多重好处。
首先,它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容易地购买和出售房地产贷款相关的证券产品。
其次,通过将贷款进行拆分,不同风险等级的证券产品可以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从而拓宽了投资者的来源。
最后,证券化使得原本分散在各个金融机构的贷款得以集中化,提高了债券的规模和效益。
然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次贷危机中,由于信贷标准过于宽松和债务的高风险特点,一些证券化的抵押贷款出现违约,导致整个金融市场陷入危机。
二、汽车贷款证券化与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类似,汽车贷款证券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资产证券化模式。
汽车贷款可以通过证券化方式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产品,从而实现资产流动性和融资的目的。
汽车贷款证券化的优势在于满足了消费者购车的融资需求,并提供了额外的投资机会。
通过将大量汽车贷款进行汇集,发行不同等级的证券产品,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参与,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今,汽车贷款证券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常见金融产品,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将其作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资产证券化简单案例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些特定的资产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打包形成证券产品,以便投资者可以购买和交易。
这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转移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投资选择给投资者。
下面是一些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简单案例:1.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拥有多个房地产项目,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项目的建设和销售。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房地产资产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房地产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2. 车辆贷款资产证券化: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发放了大量的车辆贷款,但需要资金来继续发放新的贷款。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车辆贷款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贷款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3. 学生贷款资产证券化:一家银行发放了大量的学生贷款,但需要资金来继续发放新的贷款。
该银行可以将这些学生贷款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贷款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4. 商业债务资产证券化:一家公司面临大量的商业债务,但需要资金来继续运营。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商业债务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债务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5. 信用卡债权资产证券化:一家银行拥有大量的信用卡债权,但需要资金来继续扩大信用卡业务。
该银行可以将这些信用卡债权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债权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6. 医疗保险资产证券化:一家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医疗保险合同,但需要资金来继续扩大保险业务。
该保险公司可以将这些医疗保险合同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保险费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7. 物流资产证券化:一家物流公司拥有大量的物流资产,包括货车、仓库等。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物流资产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物流服务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案例咱们来唠一唠一个超有趣的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的案例。
就说有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专门做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叫它小汽租吧。
小汽租的生意模式呢,就是把汽车租给那些需要用车但又不想一下子拿出大笔钱买车的人。
比如说小李,他想开车,可是手头上钱不够全款买车,就找到小汽租。
小汽租把车租给小李,小李每个月给小汽租租金,这租金一收就是好几年呢。
小汽租手里头就有了一大把这样的租车合同,每个合同都代表着未来能收到的租金,这就像是一个个小金蛋。
但是呢,小汽租想扩大业务,需要更多的钱去买更多的车来租出去,可钱从哪儿来呢?这时候,资产证券化就闪亮登场啦。
小汽租就把这些租车合同打包起来,就像把一堆小金蛋放在一个大盒子里。
然后呢,它去找那些金融机构,说:“你们看,我这盒子里装着好多未来能赚钱的东西,我把这个盒子卖给你们,你们给我一笔钱,以后这些租车合同收到的租金就归你们啦。
”金融机构呢,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因为他们算了算,这些租车合同就像稳定的现金流。
虽然单个小李可能会有不按时交租金的风险,但是这么多租车合同放在一起,从概率上来说,大部分人还是会按时交租金的。
就像你种了很多果树,虽然可能有一两棵不结果子,但是总体上还是能收获很多果实的。
于是,金融机构就给了小汽租一笔钱,小汽租就拿着这笔钱去买更多的汽车,然后再租给更多像小李这样的人。
这样一来,小汽租的业务越做越大,金融机构也能从租车合同的租金里赚到钱,大家都很开心。
而且哦,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说老张,他手里有点闲钱,想投资又怕风险太大。
他就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来间接投资小汽租的这个汽车融资租赁资产包。
因为有稳定的租金收入,就像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利息一样,比把钱放在银行可能赚得还多一点,而且风险也不是特别高。
这就是一个资产证券化在融资租赁领域成功的例子,就像把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精心雕琢,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一样。
资产证券化成功案例3个目前,我国在商业地产(专题阅读)资产证券化(专题阅读)领域已开展了一些探索。
在已有案例中,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标准REITs,如开元REITs和春泉REITs,均在香港上市;二是准REITs,以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高和资本的中华企业大厦案例为代表;三是其他通过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形式实现的资产证券化,如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收入专项资管计划、海印股份专项资管计划等。
如开元REITs和春泉REITs,以国内酒店、写字楼为基础资产,通过REITs打包在香港上市。
春泉REITs。
2013年11月在香港发售,管理人为春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础资产为北京华贸中心两座写字楼及地下停车位,发售定价为每单位基金份额3。
81港元,募集资金规模为16。
74亿港元,预计年化收益率为4。
94%-5。
23%。
2、准REITs典型案例包括高和资本的中华企业大厦案例和中信启航资管计划,其在部分运作环节上所呈现的方式已与私募REITs非常接近。
国内由于REITs迟迟不能推出,如何在物业的流动性和物业整体价值的完整性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商业地产行业的一个重大难题。
高和资本通过深入的资产管理(包括设定投资人门槛,统一物业管理,统一出租,流动性支持等一系列最长可达10年的资产管理服务)确保物业自身运营管理的完整性。
同时,通过整层的出售给民间投资人使产权可以自由流动。
如此,一方面保证了基金的退出,另一方面保持了物业运营的完整性和品质。
该类探索实际上是一种类私募REITs的安排,是向标准REITs方向的一种有益探索。
中信启航专项资管计划。
2014年1月,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设立,管理人为中信金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础资产为北京中信证券大厦第2-22层和深圳中信证券大厦第4-22层房产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
募资规模52。
1亿元,其中优先级36。
5亿元,次级15。
6亿元,比例为7:3,优先级份额存续期间获得基础收益,退出时获得资本增值的10%;次级份额存续期间获得满足优先级份额基础收益后的剩余收益,退出时获得资本增值的90%。
资产证券化通俗案例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一组具有经济价值
的资产,通过发行证券形式,由不同的投资者来分散投资,以便降低
风险并提高流动性的过程。
举个例子,假设某家公司拥有一批信用卡债权。
这些债权平均每
月产生60万元的还款,但公司却需要现金流来提高业务发展。
于是,
公司将这批债权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发行出去,以债券的形式出售
给投资者。
假设这批债权的资产证券化标准价格是80万元,公司可以
发行价值80万元的债券给投资者。
这样,投资者就可以持有这些债券,每个月从借款人收到的还款中,得到一定比例的回报。
而公司则可以
得到现金流来扩大业务。
资产证券化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一个单一的、难以流通的、长期
的资产转换为一个流通性强的资产,同时也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投资
的回报率。
但是,资产证券化也需要具备资产的优良质量、完备清晰
的文件记录以及收益足以偿还债券本息等多方面的条件。
非标转标资产证券化案例
非标转标资产证券化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证券化: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证券化产品是京东金融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的首个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业内首单基于互联网消费场景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产品将京东白条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通过信托计划向合格投资者发行多期资产支持证券,实现了非标资产的标准化。
2. 蚂蚁金服旗下花呗资产证券化:花呗资产证券化产品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一款基于消费场景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为花呗应收账款。
该产品通过将花呗应收账款打包、分割、信用增级等方式,发行了多期资产支持证券,实现了非标资产的标准化。
3. 平安银行信用卡分期应收账款证券化:平安银行信用卡分期应收账款证券化产品是平安银行推出的一款基于信用卡分期场景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为信用卡分期应收账款。
该产品通过将信用卡分期应收账款打包、分割、信用增级等方式,发行了多期资产支持证券,实现了非标资产的标准化。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更多非标转标资产证券化案例可以咨询专业机构和人士了解。
城投资产证券化案例城投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城市投资项目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投资者的多元化选择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下面列举了10个城投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1. 北京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以北京市政府作为主体,将北京市政府投资的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证券化。
通过发行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为北京市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
2. 上海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以上海市政府为主体,将上海市政府投资的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证券化。
通过发行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为上海市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
3. 广州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以广州市政府为主体,将广州市政府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证券化。
通过发行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为广州市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
4. 深圳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以深圳市政府为主体,将深圳市政府投资的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证券化。
通过发行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为深圳市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
5. 天津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以天津市政府为主体,将天津市政府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证券化。
通过发行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为天津市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
6. 成都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以成都市政府为主体,将成都市政府投资的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证券化。
通过发行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为成都市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
7. 武汉市城投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以武汉市政府为主体,将武汉市政府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证券化。
通过发行不同类别的证券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为武汉市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
中国资产证券化经典案例中国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各类资产通过证券化工具进行转让和融资的过程。
下面列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经典案例,以展示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 东方证券普惠金融资产支持证券东方证券于2016年发行了首单普惠金融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普惠金融贷款资产打包为证券进行发行。
这一案例标志着中国证券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普惠金融领域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2. 中国铁建收费公路资产支持证券中国铁建集团通过收费公路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持有的收费公路运营权收益权进行证券化。
这一案例为铁建集团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稳定收益的投资工具。
3. 融创中国商业地产资产支持证券融创中国通过商业地产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持有的商业地产租金收益权进行证券化。
这一案例为融创中国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工具。
4.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资产支持证券中国光大银行通过信用卡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持有的信用卡债权进行证券化。
这一案例为光大银行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高收益、高流动性的投资工具。
5. 中国石化油气资产支持证券中国石化通过油气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持有的油气销售收益权进行证券化。
这一案例为中国石化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与原油价格挂钩的投资工具。
6. 中国联通通信设备租赁资产支持证券中国联通通过通信设备租赁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持有的通信设备租赁收益权进行证券化。
这一案例为中国联通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与通信行业相关的投资工具。
7. 中国铁路局铁路建设资产支持证券中国铁路局通过铁路建设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持有的铁路建设收益权进行证券化。
这一案例为中国铁路局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投资工具。
8.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租赁资产支持证券中国移动通过通信基站租赁资产支持证券,将其持有的通信基站租赁收益权进行证券化。
中国资产证券化案例那我给你讲个蚂蚁花呗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吧。
你知道蚂蚁花呗不?就是那个让好多人可以先消费后还款的东西。
蚂蚁花呗背后有个挺聪明的玩法,就是资产证券化。
想象一下啊,咱们好多人用花呗借钱消费,这就相当于花呗借给咱们钱了,那这些借给咱们的钱就变成了花呗的债权。
然后花呗呢,就把这些债权打包起来,就像把一堆小糖果包成一个大礼包一样。
这个大礼包就是所谓的资产支持证券。
然后花呗就把这个资产支持证券卖给那些投资者,像银行啊、基金公司之类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为啥要买呢?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证券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啊。
咱们还花呗的时候,除了本金还得还利息对吧,这些利息就可以作为这个证券的收益分给投资者。
这样一来,花呗就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自己手里的债权变成了现金,又可以拿着这些现金去借给更多的人用花呗消费了。
这就像一个循环的游戏,不断地把债权变成现金,再把现金变成债权。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招行的信用卡分期资产证券化。
招行有好多客户用信用卡分期消费,比如说买个手机分12期付款。
这每一笔分期业务都是招行的一笔债权。
招行就把大量的这种信用卡分期债权整合到一起。
然后就像前面说的花呗一样,把这些债权包装成一个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
投资者买了这个证券之后呢,就等着那些信用卡分期的用户每个月还钱,收到的钱一部分用来支付给投资者当作收益。
招行通过这个资产证券化,就盘活了自己的资产。
它手里本来是一堆别人欠它钱的这种债权,现在变成现金了,现金就可以去干更多的事,比如说发放更多的信用卡,做更多的业务拓展之类的。
再来说说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比如说建设银行,很多人在建行贷款买房,这些住房抵押贷款对于建行来说就是资产。
建行把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打包。
这些贷款的还款来源就是那些贷款买房的人每个月还的房贷。
把这些打包成证券卖给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来说,房贷相对比较稳定,毕竟大家买了房子一般都会按时还款,不然房子就没了呀。
所以这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品就对那些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