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及5个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48
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
那我就给你讲一个房贷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吧。
话说有个银行,叫阳光银行。
这个银行呢,放出去了好多好多住房贷款。
你想啊,这么多房贷在手里,虽然每个月都有稳定的还款进来,但是钱都分散在这些贷款里,不能一下子拿去干别的大事。
这时候呢,银行里有个聪明的金融专家,叫小李。
小李就想出了一个妙招,那就是把这些房贷资产证券化。
他先把这些房贷按照一定的标准,比如说贷款金额啦、贷款人的信用等级啦等等,分成了好几个小的资产包。
就像是把一大袋糖果按照口味分成了几个小袋子一样。
然后呢,他找了一家专门做证券化的机构,咱们就叫它魔法证券机构吧。
这个魔法证券机构就根据这些资产包,设计出了一种特殊的证券。
这个证券呢,就像是一张有魔力的票,谁买了这个证券,就相当于对这些房贷资产有了一份权益。
比如说,有个投资者老王。
老王手里有点闲钱,他听说了这个房贷资产证券,就想参与一下。
他觉得房贷嘛,大多数人都会按时还款的,风险比较低,收益应该还不错。
于是他就买了一部分这种证券。
对于阳光银行来说呢,一下子就把那些分散的房贷资产变成了现金,然后就可以拿着这些钱去发放更多的贷款,或者去做其他的投资项目啦。
对于老王这样的投资者呢,他每个月就可以收到一部分来自那些房贷还款的收益。
当然啦,如果有个别贷款人还不上钱了,那他可能会受到一点小损失,不过总体来说,因为银行在之前筛选房贷的时候还是比较严格的,所以这种情况不会太多。
这就是一个简单又有趣的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啦。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这句华尔街的名言有望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变成现实。
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该规定的部分修改内容不仅可能进一步推动券商资管业务升级发展,也有可能对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泛资产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本篇报告试图对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的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并就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典型案例予以展示,希望能够为我司今后相关业务开展提供借鉴指引。
第一篇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概况1.资产证券化业务定义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各种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进行资产转化的机构称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信贷资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或信托给特定的交易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再由SPV根据购买下的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收回购买基础资产支付的资金。
受托人(计划管理人)管理的基础资产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用于支付投资者回报,而发起人则得到了用以进一步发展业务的资金。
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进行基础资产流动性与风险管理的工具,也为广大非金融机构的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
目前,我国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主要集中于与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证券公司过去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则更多集中于对企业资产进行证券化。
不过,根据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券商开展此类业务的运行模式与资产范围均有了颠覆性的重大突破,对泛资产管理行业未来业务的开展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与资产支持票据实务操作及案例分析一、资产证券化的实务操作1.资产选择与筛选: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将现金流稳定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化产品,因此,在实施资产证券化之前,企业需要对其资产进行选择和筛选。
资产选择的关键因素包括资产的现金流、市场可交易性、风险等级等。
2.资产划转: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是资产的划转,即将资产所有权从企业划转给特殊目的主体(SPV)。
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资产划转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并制定相应的文件和合同。
3.信用增级:为了提高证券产品的信用评级,资产支持票据通常采用信用增级措施,如保险单、担保、超额配资等。
通过信用增级,可以降低证券产品的风险,提高市场可接受性。
4.证券化产品的设计与发行:通过将资产划转给SPV,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证券产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结构。
然后,通过承销商等中介机构,将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二、资产支持票据的实务操作1.资产筛选与优化:资产支持票据是一种以优质债务资产为基础的票据,因此,资产筛选与优化是实施资产支持票据的关键步骤。
企业需要选择具有稳定现金流和较低风险的债权资产,并优化其组合结构。
2.资产划转与设置SPV:与资产证券化类似,资产支持票据的实施也需要将债权资产划转给SPV。
为了保证SPV的独立性,企业需要设置一个独立于企业的法人实体,并将债权资产划转给该实体。
3.创建债权池:债权池是指将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计划中的债权资产进行整合或汇集,形成独特的债权组合,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需求。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债权的质量和流动性。
4.票据发行与流通:资产支持票据的发行和流通是资产支持票据实务操作的核心环节。
发行机构与承销商合作,通过投资者或交易平台发行票据,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
三、案例分析1.银行资产证券化案例:以银行贷款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案例,通过将银行的贷款组合转化为证券产品,使银行能够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投资者,提高资本的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聊聊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你知道吗,就好比有个魔法盒子,能把各种各样的资产变成证券,在市场上交易流通。
比如说,有一家很大的企业,它有好多应收账款,这可是一笔大财富呢,但就放在那,不能马上变成现金来用。
这时候资产证券化就出马啦!他们把这些应收账款打包成证券,卖给投资者。
这不是就像把藏在角落里的宝贝给挖出来了嘛!
就像当年的“房贷证券化”,银行把大量的房贷打包,变成了可以买卖的证券。
哇塞,这可不得了!投资者们觉得,嘿,这有赚头啊,纷纷买入。
这就像一个大派对,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
咱来设想一下啊,如果没有资产证券化,这些资产就可能一直“睡大觉”,多可惜啊!但有了它,就像给资产安上了翅膀,一下子就飞起来了。
而且这对企业来说,好处那可太多啦,既能快速回笼资金,又能降低风险。
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嘛!
你想想,这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像变魔术一样,把普通的东西变得闪闪发光。
资产证券化就像是一个超级红娘,把资产和投资者牵到了一起,让他们共同演绎一场精彩的财富大戏。
在我看来,资产证券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金融创新,它让资产活起来了,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它让那些原本沉睡的财富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咱得好好感谢这个神奇的“魔法盒子”啊!。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案例咱今儿个就来讲个特有趣的事儿,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的案例。
就说有个小制造企业吧,叫它小M厂。
小M厂呢,给好多大客户供货,按道理这是好事儿,生意做得大嘛。
但是啊,这里面有个大麻烦。
这些大客户的付款账期可长了,小M厂的应收账款就像一座座小山堆在那儿。
这些应收账款虽然理论上是钱,但在没到手之前,小M厂想扩大生产、升级设备啥的,都觉得钱紧巴巴的。
这时候呢,资产证券化就像个超级英雄登场了。
小M厂就把这些应收账款打包起来,准备搞个资产证券化出表的大动作。
首先啊,小M厂找了个厉害的金融机构,咱们叫它大F行。
大F行那可是专业的,它仔细地看了小M厂的这些应收账款。
大F行心里琢磨着:“嗯,这些大客户虽然付款慢,但信用还是不错的,违约风险比较低。
”然后呢,大F行就开始设计这个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它把小M厂的应收账款分成好多小份儿,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一片片的。
然后,大F行对外发行这些证券,卖给那些手里有点闲钱、又想投资赚点小钱的投资者,像一些小的投资公司啊,还有那些有点钱想找个稳定收益的个人投资者。
重点来啦,怎么出表呢?这就像是小M厂要和这些应收账款“划清界限”。
大F 行在设计的时候,让这个交易结构满足了好多复杂的会计准则要求。
比如说,风险报酬已经大部分转移啦,小M厂对这些应收账款已经失去了控制之类的。
小M厂这边呢,经过这么一折腾,就成功把这些应收账款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移除了。
就好像是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账面上立马清爽了很多。
而且啊,小M厂还提前拿到了钱,这些钱就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了。
可以去买新的原材料,多招几个熟练工人,把生产规模扩大起来。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呢,他们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买卖。
因为那些应收账款背后的大客户信用不错,虽然不能马上拿到很多利息,但是稳稳当当的,就像把钱放在一个安全的小盒子里,慢慢等着它增值。
你看,这个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出表,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金融魔术。
小M厂从被应收账款困住,到成功解困并且拿到钱发展,大F行从中也赚了一笔手续费,投资者也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大家都皆大欢喜呢。
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案例
1. 中电科技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项目:2018年,中电科技集
团将其光伏发电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了一只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光伏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产品由光伏电站项目的现金流收益权构成,投资者购买证券化产品后可以获取光伏电站项目的现金流回报。
这个案例是国内首次将光伏发电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为光伏项目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提升了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选择。
2. 美国太阳能产业债券证券化项目:美国一家太阳能公司于2016年发行了一只价值2亿元美元的太阳能产业债券证券化
产品,这些债券的回报来自该公司所持有的太阳能项目收益权。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债券来分享太阳能项目的现金流回报。
该项目成功吸引了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3. 德国太阳能资产证券化项目:德国一家太阳能公司在2017
年发行了一只价值1亿欧元的太阳能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产品基于公司旗下的太阳能电站项目的现金流回报,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该证券化产品来分享太阳能电站项目的收益。
这个案例是德国首次将太阳能电站项目资产进行证券化,为公司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可持续能源投资的选择。
担保公司abs资产证券化案例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担保公司那点事儿,特别是关于资产证券化(ABS)的一个有趣案例。
这就好比是把担保公司的资产变戏法一样,玩出了新花样,创造出了不少神奇的效果。
案例背景。
有一家挺有名气的担保公司,咱们就叫它“安心保”吧。
这家公司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给好多企业和个人都提供过担保服务。
时间一长,手里就攒下了一大堆的担保债权,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宝贝的大箱子,可这些宝贝一时半会儿还没办法直接变成现钱。
为什么要搞资产证券化呢?你想啊,“安心保”手里虽然有这么多债权,但是要把这些债权一个个去变现,那可麻烦得很呐!就好比你有一屋子的旧家具,想卖掉换钱,可一个个去找买家,那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这时候,资产证券化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把这些债权打包变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一下子就有很多投资者愿意来买啦!就好比把那些旧家具整合成一套精美的家居套装,吸引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步,“安心保”得先把自己手里的这些担保债权好好梳理一遍,挑出那些质量比较好、还款可能性比较大的债权,就像是从一堆水果里挑出最甜最新鲜的那些。
然后,把这些精选出来的债权打包,组成一个资产池。
这个资产池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好果子的大篮子。
第二步,找一家专业的机构来帮忙设计这个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这个机构就像是一个大厨,根据资产池里的各种“食材”,精心设计出一份美味的“金融大餐”。
比如说,把这个证券化产品分成不同的档次,有的风险低一点,收益也相对低一点,就像是主食,适合那些比较保守的投资者;有的风险高一点,收益也可能高一些,就像是辣椒,适合那些喜欢冒险、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
第三步,就是找评级机构来给这个产品打分啦!评级机构就像是美食评论家,给这份“金融大餐”评个星级。
评级越高,就说明这个产品越靠谱,投资者也就越愿意买。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这个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向市场啦!“安心保”就像一个推销员,到处宣传自己的这个好产品。
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信贷资产(如贷款、债券等)通过特定的法律程序转变为可交易的证券,并发行给投资者。
这一金融工具的出现,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和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解析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和效果。
某银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人消费贷款资产,但由于资金成本高和风险分散不足,银行面临着资金压力和风险管理难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银行决定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将这些消费贷款资产打包形成证券化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首先,银行将消费贷款资产进行筛选和打包,形成不同等级的证券化产品,包括优先级证券、次级证券和垫底证券等。
优先级证券享有最高的偿付优先权,而次级证券和垫底证券则承担较高的信用风险,但相应地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种分级设计既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能提高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和市场吸引力。
其次,银行将这些证券化产品通过发行销售给不同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其他金融机构。
这样一来,银行就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投资者则通过购买证券化产品获得了稳定的现金流和收益,同时也参与了消费贷款资产的投资和管理。
最后,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资产和负债的有效匹配,降低了资金成本和风险暴露。
同时,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也为银行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提高了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投资者则通过购买证券化产品获得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和更高的收益水平,实现了资金的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实现资金的配置和风险的分散,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更高的收益水平。
综上所述,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流动性和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案例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1.1 资产证券化呢,简单来说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又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资产,打包成证券卖出去。
这就好比把一堆不太好直接变现的宝贝,重新包装一下,变成大家都能买的东西。
1.2 打个比方,你有一个小生意,每个月能稳定赚一笔钱,但是你现在急需一大笔钱来扩大规模。
这时候呢,你就可以把未来的这些收益权打包成证券卖给别人,提前拿到钱。
这可是一种很聪明的金融手段。
二、运作流程案例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2.1 首先是组建资产池。
比如说银行有一堆住房抵押贷款,这些贷款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还款现金流。
银行就把这些贷款挑一挑,把符合一定条件的,像还款记录良好、贷款金额和期限差不多的贷款组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一个资产池。
这就像把一群听话的小羊羔圈在一起,准备大干一场。
2.2 然后是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
这个SPV就像是一个保护罩,把资产池里的资产从银行的其他资产中隔离开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防止银行破产的时候,这些资产被银行的其他债权人瓜分了。
这就像给这些资产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让它们独立存在。
2.3 接下来就是信用增级。
这一步很关键,就像给即将上市的商品打广告,让它更有吸引力。
比如说银行可以提供担保,或者进行超额抵押。
如果是超额抵押,就是说抵押的资产价值比发行证券的价值要高,这样投资者就更放心了。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商家告诉你,这个东西质量特别好,要是有问题,双倍赔偿,你是不是就更愿意买了?2.4 再然后就是发行证券了。
SPV根据资产池里的现金流情况,确定证券的发行规模、利率等。
然后把这些证券卖给投资者。
投资者呢,就像在市场上挑选有潜力的股票一样,挑选这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这时候,那些原本在银行手里的住房抵押贷款的现金流,就会按照约定流向投资者。
三、运作流程案例之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
3.1 企业也有自己的资产证券化玩法。
比如说一家企业有很多应收账款,就是客户欠它的钱。
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一、案例背景。
某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人消费贷款资产,但由于资金需求较大,银行希望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分散信贷风险。
二、证券化方案。
该商业银行选择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资金筹集的方式。
首先,银行成立了专门的资产支持计划(Asset Backed Plan,简称ABP),将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打包形成资产池。
然后,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的方式,将资产池中的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ABS产品。
三、发行过程。
在发行过程中,该商业银行积极与投资机构、证券公司等合作,进行市场宣传和推介。
通过充分披露资产支持证券的相关信息和风险特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最终,成功发行了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了丰厚的资金支持。
四、效果评价。
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该商业银行成功实现了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同时,由于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成功分散了信贷风险,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敞口。
此外,信贷资产证券化还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产品,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五、风险控制。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该商业银行注重风险控制,通过严格的资产筛选和抵押品评估,保证了资产池的质量。
同时,积极披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特征,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认知,降低了不良选择的可能性。
六、未来展望。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贷资产证券化将会进一步深化,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将在金融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将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益处,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资产证券化通俗案例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一组具有经济价值
的资产,通过发行证券形式,由不同的投资者来分散投资,以便降低
风险并提高流动性的过程。
举个例子,假设某家公司拥有一批信用卡债权。
这些债权平均每
月产生60万元的还款,但公司却需要现金流来提高业务发展。
于是,
公司将这批债权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发行出去,以债券的形式出售
给投资者。
假设这批债权的资产证券化标准价格是80万元,公司可以
发行价值80万元的债券给投资者。
这样,投资者就可以持有这些债券,每个月从借款人收到的还款中,得到一定比例的回报。
而公司则可以
得到现金流来扩大业务。
资产证券化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一个单一的、难以流通的、长期
的资产转换为一个流通性强的资产,同时也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投资
的回报率。
但是,资产证券化也需要具备资产的优良质量、完备清晰
的文件记录以及收益足以偿还债券本息等多方面的条件。
高校资产证券化案例
高校资产证券化案例是一个比较新的金融工具,它可以帮助高校盘活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以下是一个高校资产证券化案例的简单介绍:
某高校拥有一个大型学生宿舍楼,该宿舍楼的入住率较高,每年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产,高校决定将其进行资产证券化。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高校将该宿舍楼的未来现金流收入打包,形成一个资产池。
这个资产池包含了该宿舍楼未来几年的租金收入和其他相关收入。
2. 高校聘请一家证券公司作为资产证券化的管理者,负责整个交易的运作。
证券公司会评估该资产的价值和未来的现金流,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和利率。
3. 证券公司通过承销团将资产支持证券销售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
4. 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完成后,该宿舍楼的未来现金流收入将直接支付给投资者,以保障他们的收益。
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可以将原本无法变现的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
同时,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购买这些证券获得稳定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资产证券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对资产价值的评估、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交易结构的设置等。
同时,也需要在法律和监管方面进行合规审查,确保整个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通过特殊的法律和财务手段,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供市场投资者购买和交易。
以下是一个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某国某银行是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其信贷业务庞大,资产规模较大,但存在着信贷风险较高的问题。
为了降低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该银行决定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操作。
首先,该银行选取了一批优质的商业贷款资产,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
然后,通过与一家投资机构合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特殊目的公司(SPV),该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购买并持有这些信贷资产。
接下来,该银行将这些信贷资产转移给SPV,并签署了一份信贷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SPV对这些资产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发行了相应的信贷资产证券。
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优先级、次优级和劣后级。
优先级证券具有较高的优先权和较低的风险,次优级证券次之,而劣后级证券则具有较高的风险和较高的收益。
随后,这些信贷资产证券由投资机构进行分销,向市场上的投资者进行销售。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购买不同等级的证券。
购买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证券,间接持有银行的信贷资产,从而分享资产收益。
在证券发行后,SPV通过收取借款人的还款,以及处置不良资产等方式,获取现金流,并根据不同等级的证券进行分配。
优先级证券持有者享有较高的优先权,将优先收到现金流收益。
次优级和劣后级证券持有者则在优先级证券偿付完毕后才能获得现金流收益。
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该银行成功将一部分信贷资产转移给SPV,降低了自身的风险敞口。
同时,证券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使得该银行能够通过出售证券,快速获得现金流,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购买证券,分散风险,获取可预期的收益。
然而,信贷资产证券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评估信贷资产的价值和风险会涉及到主观判断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证券定价失真。
其次,证券化过程中,不同等级的证券的风险和收益分配可能引发投资者之间的纠纷。
资产证券化资料汇总一、资产证券化简介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证券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行的以资产池为基础的证券就称为证券化产品.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一)资产证券化的概括1、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以下四类:1 )资产证券化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 )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 )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2、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
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 )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ABS )。
概括地讲,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 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Assets Pool ),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二)资产证券化通俗解释:A:资产证券化在未来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B:上述资产的原始所有者;信用等级太低,没有更好的融资途径C:枢纽(受托机构)SPVD:投资者资产证券化--B把A转移给C,C以证券的方式销售给D。
资产证券化通俗案例正文: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工具,通过将一系列资产(如房地产、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进行打包,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这一过程使得资产变得流动,可交易,从而提高了市场的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让我们以一个通俗的案例来说明。
假设有一家银行拥有一大批汽车贷款,这些贷款的还款时间和金额各不相同。
银行希望将这些贷款转化为现金,以便可以继续发放更多的贷款。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银行决定进行资产证券化。
银行首先对这些汽车贷款进行统计和评估,包括还款能力、还款历史等信息。
然后,将这些贷款打包成一个信托基金。
信托基金就像一个容器,里面装满了各种不同的汽车贷款。
接下来,银行将信托基金转化为证券,即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
这些证券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风险和回报。
较高等级的证券通常拥有较低的风险和较低的回报,而较低等级的证券则具有较高的风险和较高的回报。
一旦ABS发行成功,这些证券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证券来间接投资汽车贷款。
他们可以选择购买高等级的证券以获取相对稳定的回报,或者购买低等级的证券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成功地将汽车贷款转化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不仅为银行提供了资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此外,资产证券化还有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暴露,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不同类型的资产打包并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金融工具。
通过这种方式,资产变得流动,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来间接投资这些资产。
资产证券化既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又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