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4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内容。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发送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能力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演绎、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②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②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的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说学法:因本部分知识难度大,学生应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质疑和推理,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思考、观察、讨论展开学习活动,还应让学生读图、析图、写遗传图解,从而来掌握本课时的内容。
三、说教法本节课为新课教学,虽然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染色体的初步知识,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毕竟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现象,所以要把它同生物的性状遗传结合起来有很大困难,再加上本节课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特别多,同时考虑到教学大纲对教材重难点的要求是最高层次,因此在教学上主要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本节科学思维严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解释,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归纳来活化学生的思维,即进行过程性教学,来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再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高中生物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章第1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简述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
b。
举例说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和杂合子、正交和反交、自交的概念以及区别。
c. 阐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
能力目标a。
初步掌握假说-演绎法.b。
运用分离定律做遗传图解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3。
情感目标a. 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b。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要点a.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b。
以孟德尔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c.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难点a。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b.假说-演绎法.四教学流程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套袋,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3.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归纳相对性状概念: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教材3页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课堂练习】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B、兔的长毛和白毛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D、大麦的高秆与矮秆E、豌豆的红花与大豆的白花【答案】D【方法点拨】相对性状判断标准:两同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