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2.pdf
- 格式:pdf
- 大小:123.66 KB
- 文档页数:2
1.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实验材料: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研究的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粒色(黄色和绿色)和粒形(圆粒和皱粒)。
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及分析4.问题提出①F 2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 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
(3)F 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__种。
2.遗传图解 (1)过程图解(2)F 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①双显型:黄色圆粒:YYRR ,YyRR ,YYRr ,YyRr 。
②一显一隐型⎩⎪⎨⎪⎧黄色皱粒:YYrr 、Yyrr绿色圆粒:yyRR 、yyRr③双隐型:绿色皱粒:yyrr 。
3.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2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及比例F 2共有__________种组合,__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__种表型。
(1)基因型(2)表型易错提醒:亲本不同,F2中重组类型及其比例也不同(1)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2)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知识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知识点梳理】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2.对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3.提出问题(1)F2中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2)F 2中不同性状的比(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典型例题】豌豆子叶的黄色(Y )对绿色(y )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 )对皱粒(r )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 1,其表型如图。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核心知识梳理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P 黄色圆粒X 绿色皱粒F1 黄色圆粒自交F2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9 : 3 : 3 :1①不论正交、反交,F1(子一代)都表现黄色圆粒。
②F1自交,F2(子二代)性状间自由组合,有4种表现型:黄圆(双显):黄皱(一显一隐):绿圆(一隐一显):绿皱(双隐)=9:3:3:1.其中亲本类型(黄圆、绿圆)占10/16,重组类型(黄皱、绿圆)占6/16。
③F2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受两对遗传因子控制(粒形:R和r;粒色:Y和y),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掩盖作用。
(2)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分别产生YR和yr各一种配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
(3)杂交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结果: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即YR、Yr、yR、yr,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4)受精时,F1的各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随机。
因此有16种结合方式,产生9种遗传因子组合。
F1自交,F2遗传因子组成形式(基因型)有9种:纯合子占4/16,单杂合子占8/16,双杂合子占4/16,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双显性占9/16,单显性占6/16。
双隐性占1/16,亲本型占10/16。
重组型占6/16(若亲本为YYrr x yyRR,则亲本型占6/16,重组型占10/16)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YyRr与隐形纯合子yyrr杂交。
(2)预测结果:测交后代有4种性状,比例为1:1:1:1。
(3)实验结果: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1:1:1,符合预期设想4.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应用计算遗传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
2、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思路及方法
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二、合作学习一下内容
1、遗传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
(1)互斥相加(加法定理):若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互相排斥的,则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两个事件的各自概率之和。
如事件A与B互斥,A的概率为p,B的概率为q,则A与B中任何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P(A+B)=p+q。
推论:两对立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如生男概率+生女概率=1;正常概率+患病概率=1。
(2)独立相乘(乘法定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如A事件的概率为p,B事件的概率为q,则A、B事件同时或相继发生的概率为:P(A·B)=p·q。
2、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思路及方法----分枝分析法:
将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问题,按基因的分离规律逐一解决每一性状的遗传问题。
(1)根据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
例1:如小麦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
现有两个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高杆抗锈病(180),高杆不抗锈病(60),
矮杆抗锈病(179),矮杆不抗锈病(62)。
试求亲本的基因型。
(2)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例2: 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多指基
因用字母B、b表示,白化病基因用字母A、a表示)。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问:
(1)正常的几率的几率是多少?
(2)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是多少?
(3)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
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遗传病的概率
例3: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若II-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____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性遗传病。
(2)II—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III-8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III—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假设III-10与III-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5)假设III-10与III-9结婚,生下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2)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例4:桃子的果实的果肉颜色(白色或黄色)受基因D或d控制,果皮有否毛(有毛或光滑)受基因T或t控制,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白肉毛桃(A品种)×黄肉滑桃(A品种)→12只黄肉毛桃∶14只白肉毛桃(B品种)
(2)黄肉滑桃(B品种)×白肉毛桃(B品种)→12黄肉滑桃∶10黄肉毛桃。
思考:(1)可以推断出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
(2)写出黄肉毛桃的基因型__________。
(3)若人们喜欢吃黄肉滑桃,应选取上述哪一品种栽培?
(4)利用黄肉毛桃怎样培育出白肉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