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吉林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吉林省旅游资源作为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自然带着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即: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绚丽的人文景观。
秀丽的山川和名胜、古迹遍布各地。
冰雪旅游独具特色,边境旅游具有异国风情,生态旅游、特种专项旅游具有别样的情趣,民族文化旅游异彩纷呈。
一、吉林省旅游资源现状到1999年底吉林省有已建旅游资源景点300余处。
初步形成中华名山长白山、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吉林雾凇、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古迹、中国最大的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四大”旅游精品和绿色生态、雾凇冰雪、边境风光、民俗风情、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电影文化、会展节庆等十大行色旅游产品。
按照国家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全国共有98种景观类型,吉林省就有59种,占全部类型的60%。
全省旅游资源分类包括地方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八个主类景观,可以说是旅游资源大省。
自然景观资源主要有闻名中外的长白山天池;世界A级湿地、丹顶鹤的故乡向海;天然氧吧、亚洲最大的人工林海长春净月潭;"北国明珠"、青山绿水松花湖;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火山口湖群、辉南龙湾国家森林公园;蛟河拉法山、红叶谷等。
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地处东北三省,此地区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
长春净月潭滑雪场,吉林青山滑雪场、松花湖滑雪场以及北大湖滑雪场等国家训练基地,其中北大湖滑雪场是中国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旅游滑雪场。
冰灯和冰雪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吉林市、长春市等大中城市。
此外还有中国四大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
生态旅游主要有森林观赏湿地观光、界江观光与风情游等。
历史遗迹资源主要有(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古迹;长春伪满洲国皇宫博物院等殖民遗址;四平叶赫那拉古城;农安辽金古塔;敦化渤海时代文物;靖宇等地的抗联文物等。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主要有歌舞之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永吉乌拉街、伊通等地的萨满文化和满族风情;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风情;关东文化、东北民俗、吉菜美食等。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沈阳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 目的:围绕旅游资源发展的需要,为其查明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级别,特点,及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规划和合理利用做好准备,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依据,开辟更新更佳的经济收益渠道。
以沈阳市作为旅游地,进行了调查。
调查采用网络,调查共发放问卷34份,有效回收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88.2%。
2 调查区旅游环境: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城市,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之一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
全年气温变化范围在-29℃-36℃之间,年平均气温6.7-8.4℃,极端气温最高34.6℃,最低-30.6℃。
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07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1.6mm, 全年无霜期150-170天。
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冬寒时间较长,少雪;夏季时间较短,多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3 主要旅游景点: 沈阳故宫、沈阳棋盘山、·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植物园·关东影视城·沈阳航空博物馆·绿岛森林公园·北陵公园·沈阳世博园·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中街步行街·沈阳中山广场·沈阳八一公园·辽宁省博物馆·兴隆室内公园·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沈阳南湖公园·沈阳中山公园·沈阳科学宫·沈阳音乐学院·沈阳鸟岛·太原街·辽宁大剧院·沈阳理工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北市场·沈阳华夏饮食文化博物馆·紫薇山庄·浑河乐园·冰川动物乐园·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万柳塘·沈阳太阳鸟广场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科普公园·辽宁工业展览馆·泰国乐园·沈阳国际棋牌竞技中心·三利生态农业观光园·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示范园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工程学院三农博览园圣火广场·沈阳奥林匹克公园·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沈阳国际会展中心·沈阳国际汽车博览馆·沈阳科学宫会展中心·沈阳仙女湖公园·沈阳金融博物馆最受关注的景区有故宫沈阳故宫是除北京故宫外,中国现存的第二大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大连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大连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大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
首先,大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拥有长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黄金海岸是大连市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拥有沙滩、礁石、植物群落等多样化的景观。
此外,大连市还有多个岛屿景区,如金石滩、普兰店等,这些景区提供了各类旅游活动,包括海滩浴场、钓鱼、潜水等。
大连的山水景观也很独特,如森林公园、老虎滩、鞍山等,给游客提供了徒步、攀岩等休闲活动。
大连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多样,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大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
大连是一个曾经有着百年历史的港口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连的俄罗斯建筑群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产之一,如中山广场、大连火车站、圣尼古拉斯教堂等。
此外,大连还有日本建筑、德国风情街等,这些建筑代表了大连历史上的多元文化。
大连还拥有大量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如大连自然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等,这些文化设施展示了大连的历史文化。
大连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开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然而,大连市的旅游资源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连市的旅游开发相对滞后,尚未完全发挥其潜力。
虽然大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旅游设施和服务上仍有待提高。
一些景区的设施老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此外,大连市的旅游宣传不够充分,很多独特的旅游资源无法被广大游客知晓。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开发策略。
首先,需要加大对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更新与改造力度,提高景区的整体形象和游客的游玩体验。
并且培训更多的旅游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其次,应加强旅游宣传与营销。
利用新媒体平台,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广告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此外,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展促销活动,提供各种优惠和奖励,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大连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对一地区进行旅游开发,首先需要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了解,然后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开发,才能做出科学有效的旅游规划。
本文将对大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介绍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旅游开发的策略。
本文中所指的资源是按照国家标准,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则是泛意的旅游,包括休闲等可以带来旅游行业收入的行为。
一、大连旅游资源的总体概况(一)资源调查方法获得数据:1、实地考察,到大连的周边各区县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一手资源,绘出旅游资源分布图。
2、通过网络、书籍等获取二手资料,本次调查受限于条件,采用的主要方法也是这种,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并尽量以数据作为支撑,但由于知识水平所限,分析及评价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望老师订正。
分析数据:评价方法采用“三三六”评价体系(有问题) :开发之前三大价值,即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虽然这种方法有相当程度的上的不足与片面,但是作为量化的工具还是有其优点,所以仍然采用此种方法,对于其各指标的得分上可以采用加权的方式,但涉及权数时难免会掺杂主观因素,所以有句老话讲,两害相权取其轻。
还是采用“三三六”评价体系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资源总体情况大连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入性强,具有浓郁的海洋特色,是北方著名海滨城市,避暑胜地,有服装之城,足球城等美誉。
其主要旅游资源基本是位于“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一线,观光为主,参与性不强。
备注:大连3A-5A级景区AAAAA级景区: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AAAA级景区:大连森林动物园,大连金沙滩国家旅游渡假区,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大连冰峪省级旅游渡假区,大连自然博物馆,旅顺白玉山景区等AAA级景区:大连仙峪湾度假旅游区,大连女子骑警基地,大连广播电视塔,大连安波温泉旅游渡假区大连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尤其是海滨资源。
长春市特色旅游资源评价作者:王喆金梦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12期摘要:长春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本文选取长春的三种特色旅游资源,分别加以简要介绍,并根据黄辉实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进行评价。
关键词:长春;旅游资源;评价长春作为“北国春城”,优美的自然风光自然是其所拥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另外,伪满时期留下来的各种历史遗迹,也让长春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分别对长春市的冰雪、消夏、伪满三种旅游资源,根据黄辉实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进行评价。
一. 冰雪活动旅游资源(一)冰雪活动旅游资源介绍长春市的冰雪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冬季,整个城市变成银色世界,堪称海内外旅游者冬季冰雪旅游的乐园。
2003年,风靡北欧的瓦萨国际越野滑雪大赛正式落户长春,冰雪旅游已经成为长春与世界的桥梁。
长春拥有净月潭滑雪场和莲花山滑雪场。
每年冬天,南湖公园还将举办冰灯游园会,举行各种冰上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冬季生活。
(二)冰雪活动旅游资源评价1.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美:长春市的两处滑雪场景色秀丽,特别是净月潭滑雪场,背靠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风景美不胜收;古:该地冰雪旅游资源不具有古老的特点;名:地处中国东北,冰雪资源丰富,在全国都是知名的;特:与中国东北其他冰雪旅游地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2.对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价:季节:长春市的冬季严寒漫长,银妆素裹,玉树琼花,是欣赏冰雪艺术,进行滑雪、滑冰、高台冰坡、冰帆、雪橇等旅游活动的佳境;联系:冬季与整个东北地区的冬季旅游联系紧密;可进入性:两个滑雪场空间很大,距离城区近,游人进出很方便;基础结构:区内区外交通便利,服务项目全面、优质;社会经济环境:长春市社会稳定,经济处于全国中上水平,文化氛围浓厚。
二. 避暑消夏旅游资源(一)避暑消夏旅游资源介绍长春市地处中国北方,夏季虽然炎热,但并不闷热。
凉风吹来,还是让人心情舒畅。
长春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其对长春地区夏季的气候条件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葫芦岛市旅游概况介绍一、旅游优势评价作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承担要引客出关的重任。
葫芦岛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丰、档次高,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共普查资源总量357处,包括世界级资源点6处,国家级旅游资源点37处,8个主类齐全,31个业类有28个,优良级单体占全市单体总量的22%。
海洋、海岛,长城、古城,温泉、沟域,关东民俗,佛教文化,自然生态,品牌资源突出,人文内涵丰富,整体通达性、可进入性强。
二、区域位置优势葫芦岛市位于太平洋西岸辽东湾内,辽宁省西南端,地理坐标:北纬39°59′-41°12′,东经119°12′47″-102°02′。
东西最长150公里,南北最宽133公里。
东临锦州市,西接山海关,北靠朝阳市,沿着京沈高速公路,葫芦岛市区距省会城市沈阳246公里,距首都北京412公里。
葫芦岛市的区位占有客源市场的绝对优势,400公里交通圈内有人口2亿,而且均属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发育相对成熟,我市火车交通进入高铁时代,朝发夕至可达上海、青岛,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素有“关外第一市”的美称。
三、自然人文环境葫芦岛市辖三区(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2县(绥中县、建昌县),1县级市(兴城市)。
全市辖区人口282万人。
地域历史悠久,建市历史较短,1989年升格为地级市,成为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城市功能齐备,居住旅游条件良好。
街市繁华,商业气氛浓厚,城市环境较好,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葫芦岛市域总面积10,415平方公里,除部分山地和低洼碱地外,大部分为丘陵地和沿海平原。
海岸线总长258公里。
葫芦岛市依山傍海,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和平原比重较大。
葫芦岛市处于中纬度地带,四季分明,冬寒夏署,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多风少雨常旱。
葫芦岛生物资源种类多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葫芦岛市是矿业开发时间早、矿山企业较多的地区,发现和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1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矿种有煤、钼、铅、锌、硫、锰、金、石灰石、耐活土及各种建筑用石料和砖瓦粘土等。
长春现代人文旅游资源评价摘要:长春作为吉林省的省会,有着丰富的现代人文旅游资源。
本文根据长春的三种不同的旅游资源,分别加以介绍,并进行评价。
关键词:长春;现代人文;旅游资源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有着中国卫生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中国绿化、环保模范城市,最具人情味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诸多称号。
长春市的旅游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提起长春,大家想到的是“北国春城”这个称号,以及“伪满”遗迹。
其实,长春的现代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影视文化旅游、雕塑艺术旅游、节庆会展旅游。
下面根据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分别加以介绍,并根据黄辉实老师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进行评价。
一、影视文化旅游资源1、影视文化旅游资源介绍长春被誉为“电影城”,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座落于此。
长影作为中国电影业的代表,曾拍摄出诸多经典之作。
伴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长影世纪城作为中国第一家以电影为主题的公园,在长春的东南部建立起来。
长影世纪城汲取了迪斯尼乐园、好莱坞环球影城的精华,成为长春影视文化观光之旅的独特一站。
长春国际电影节更是体现了长春在电影产业的地位,两年一届的电影节把长春点缀得“星”光璀璨。
ddddd2、影视文化旅游资源评价(1)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美:长影世纪城内建筑风格多样,中西结合,绚丽的色彩让游人徜徉在园中,流连忘返;古:长影历史悠久,出产了大量经典的红色电影;名:长影制片厂作为中国首家电影制片厂,闻名全国;特:中国电影工业的摇篮,全国仅此一处,意义独特,长影世纪城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电影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奇:长影世纪城里娱乐项目丰富,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都有很大的吸引力;用:对普及电影历史、电影知识有着积极作用。
(2)对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价:季节:季节对电影文化旅游影响不大,长影世纪城所有游乐项目都在室内,所以四季均可旅游;联系:与中国电影工业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污染:长影世纪城选址在长春郊区,环境很好;可进入性:长春电影制片厂对公众开放,长影世纪城更是游玩的绝佳去处;基础结构:长春电影文化旅游开展早,各旅游服务完善;社会经济环境:长春市社会稳定,经济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2015年12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姜春红文章分析了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情况,并对资源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价,以期未来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吉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较多且内涵丰富,地域文化意蕴深厚,但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整体形象不够鲜明。
深入挖掘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吉林省的旅游资源分布较广泛,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主要有五大旅游地系统,见表1。
表1 吉林省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旅游地系统资源类型位置分布长-吉城市人文与冰雪旅游地系统生态旅游资源、历史遗迹、电影与汽车文化、气象与天象、宗教旅游资源等以长春、吉林两市为中心通-集人文与森林生态旅游地系统历史遗迹、边境旅游、水域旅游资源等以通化、集安为中心长白山旅游地系统火山地貌、冰雪旅游、水域风光、历史文化资源等以长白山为核心延边民俗文化与边境旅游地系统民俗风情、边境风光、文物古迹资源等以延边自治州为核心西部草原与湿地旅游地系统湿地、草原、民族风情资源等以白城为中心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国家标准,将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分为4大主类、14个亚类、56个基本类型,单体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二、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一)资源结构与空间布局根据单体旅游资源分类统计,吉林省旅游资源主要相对集中分布于吉林省的东部、中部和西部。
从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上来看,东部主要是通化-白山-延吉构成的三角形带状区,主要包括高句丽古迹、边境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资源;中部是以长春、吉林为中心的带状区,主要包括殖民遗迹、叶赫古城、影视和汽车文化、文物古迹、宗教旅游等资源;西部是以白城为中心的向海自然保护区和莫莫格保护区构成的区域,主要有草原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等资源,整体布局特征为三大带状区域、6个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在空间分布和资源结构上都有一定的连续性。
长白山北坡旅游资源核心评价
长白山北坡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阿城区和长白县境内,是一个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长白山北坡旅游资源核心评价:
1. 自然景观:长白山北坡地处长白山脉,山峰叠嶂,森林茂密,湖泊众多,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中,长白山长白瀑布、长白山天池、长白山琵琶峰等景点是长白山北坡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2. 人文景观:长白山北坡是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满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其中,珲春满族风情园和长白山满族风情园是展示满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此外,还有长白山御道、长白山东北虎园等人文景观。
3. 旅游设施:长白山北坡旅游设施完备,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尤其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十分完善,游客可以通过缆车、索道等方式欣赏到自然风光。
4. 旅游活动:长白山北坡旅游活动丰富多样,有登山、滑雪、摄影、探险等多种形式。
其中,长白山滑雪场是吉林省内最具规模和配备最完善的滑雪场之一。
综合来看,长白山北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
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是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在自然条件方面,东北地区地形多样,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以及众多的河流和海岸线。
气候寒冷,降水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和林产品的生长。
动植物种类独特,有珍稀动物如东北虎、梅花鹿和紫貂等。
在人文条件方面,东北地区工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丰富。
2.2资源的开发潜力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
在自然方面,东北地区的山水风光、雪原风光和森林景观等都是旅游资源的宝藏。
在人文方面,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少数民族文化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因此,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切实保护这些资源,将有助于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3资源的开发策略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东北地区需要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
首先,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应该注重挖掘人文价值,推广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最后,应该注重整合旅游资源,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旅游合作,扩大旅游市场规模,提高东北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
总之,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应该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策略的制定,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哈尔滨红色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摘要】从2004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已发布三期关于红色旅游的规划纲要,红色旅游综合效益日趋明显:在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设施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红色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整理归纳哈尔滨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以期为哈尔滨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哈尔滨;红色旅游;SWOT分析哈尔滨市革命历史文化悠久,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均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遗址和文物[1]。
在国内红色旅游发展地如火如荼的今天,这些优秀的红色旅游资源却没有成为哈尔滨经济的增长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让我们通过对哈尔滨红色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哈尔滨红色旅游资源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 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哈尔滨作为东北解放最早的城市,涌现出大量的英雄事迹,拥有119个红色旅游资源[2],在黑土地上开展“红色之旅”拥有坚实的资源基础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发展红色旅游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实力。
哈尔滨“红色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厚,仅市区内就有近8类70余处,这些红色旅游资源为哈尔滨市红色旅游提供了载体,也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有机会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瞻仰革命胜地。
1.资源独特,品类齐全独特的抗联历史,造就了哈尔滨市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哈尔滨市的抗联遗址就有41处,至今在哈尔滨市仍然有很多街道或县级市都以抗联英雄命名,如一曼街、尚志大街、靖宇街、兆麟街、尚志市等等。
另外,有被称为中国土改第一村的元宝村,暨早年中国文坛著名作家周立波写的第一部关于中国土地改革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形地。
在哈尔滨还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研制、生产和使用细菌武器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遗址及被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坛名宿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萧红的故居[3]。
(二)劣势分析1. 产品开发度低,缺乏红色精品哈尔滨市虽有东北抗联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只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接待有组织的参观外,基本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作者:贾晓华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34期贾晓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十二中学校吉林四平 130700)摘要:目前东北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工业向多元发展的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旅游业的全面兴起必将推动经济的巨大进步。
东北地区各种旅游资源的分布参差不齐,特色各异,所以对于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特点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切实保护是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关键。
关键词: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a)-0130-011 东北地区旅游条件1.1 自然条件(1)地形:山环水绕——林海景观。
东北地区西部为大兴安岭,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东南部为长白山脉。
内部河流众多,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等众多河流,南部临海。
(2)气候:冷湿气候——雪原风光。
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充沛,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位置就位于黑龙江漠河。
(3)土壤:黑土广阔,沃野千里。
东北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地区,肥沃的黑土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为东北地区的各项发展提供各种物质保障。
(4)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独特。
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动植物种类多样,有适宜在温带地区生长的落叶阔叶林,有适宜在亚寒带生长的针叶林——红松、落叶松,有适宜在寒带生长的苔藓地衣等。
珍稀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
1.2 人文条件(1)工农业发展迅速,基础好。
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其中三江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肥沃的黑土、雨热同期的气候、众多的河流这些都为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东北地区出了优质的水稻和小麦外,各种林产品也是东北地区的特色产品,比如长白山的人参、貂皮、各种食用菌类都为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东北地区有我国传统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及大庆油田。
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因此冰雪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有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覆盖,三面环山,拥有 4200 多个湖泊、河流,拥有东北五岳之一的长白山,是个重要的冰雪旅游省份。
本文就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问题探讨。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的评价1. 水域资源吉林省有着众多的湖泊,包括长白山区的天池、长白山口瀑布,以及锦州市的松花湖等。
这些湖泊在冬季结冰,为冰上运动和活动提供了优秀的场所,密度和质量都非常高。
同时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吉林省汇集的河湖总计水域面积已经达到了700 万亩以上。
2. 地形与山脉吉林省地势复杂,四面环山,锯齿状的群山叠嶂,凸起的山峰林立。
其中以长白山为代表的山脉,一直是吉林省冰雪旅游的重要景点。
长白山风景区每年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其中的长白山滑雪场、长白山温泉度假村、长白山冰雪大世界等景点,成为了吉林省冰雪旅游的代表性景点。
3. 景观与文化吉林省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如鸭绿江滑行、珲春滑雪、白金马列夫泉等景点。
冰雪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以加强旅游的吸引力,有助于增加旅游深度和体验度。
二、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1. 加强设施建设吉林省应加强设施建设,包括美化旅游区域的环境,改善旅游交通、设施和服务,提高游客体验。
在设施建设方面,应该注重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以确保旅游业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
2. 完善旅游保障体系完善冰雪旅游保障体系,提供医疗、安保、维修等服务,以保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也应该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加强旅游区域的管理,确保游客的权益。
3. 推广文化旅游吉林省应在冰雪旅游中推广文化旅游,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应该广泛宣传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历史遗产,加强与其他文化旅游景点的合作,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4. 加强开发和利用吉林省应加强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
摘要:目前东北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工业向多元发展的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旅游业的全面兴起必将推动经济的巨大进步。
东北地区各种旅游资源的分布参差不齐,特色各异,所以对于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特点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切实保护是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关键。
关键词: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经济发展
1 东北地区旅游条件
1.1 自然条件
(1)地形:山环水绕——林海景观。
东北地区西部为大兴安岭,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东南部为长白山脉。
内部河流众多,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等众多河流,南部临海。
(2)气候:冷湿气候——雪原风光。
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充沛,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位置就位于黑龙江漠河。
(3)土壤:黑土广阔,沃野千里。
东北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地区,肥沃的黑土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为东北地区的各项发展提供各种物质保障。
(4)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独特。
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动植物种类多样,有适宜在温带地区生长的落叶阔叶林,有适宜在亚寒带生长的针叶林——红松、落叶松,有适宜在寒带生长的苔藓地衣等。
珍稀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
1.2 人文条件
(1)工农业发展迅速,基础好。
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其中三江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肥沃的黑土、雨热同期的气候、众多的河流这些都为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东北地区出了优质的水稻和小麦外,各种林产品也是东北地区的特色产品,比如长白山的人参、貂皮、各种食用菌类都为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东北地区有我国传统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及大庆油田。
各种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在吉林延边有朝鲜族自治州,在辽宁和吉林省有满族聚居区,在黑龙江有鄂伦春族和赫哲族。
不同的少数民族增添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2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
2.1 资源的价值
东北地区以其冰雪风光,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每到冰雪覆盖时,长春的净月潭滑雪场、哈尔滨的亚布力滑雪场、哈尔滨的冰雪节——美丽的冰雕,无不受到人们的喜爱。
吉林的长白山、辽宁的本溪水洞、黑龙江的五大连池都具有非常好的观赏尤其是科学价值。
在辽宁有沈阳故宫、长春的伪满洲国遗址,这些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
随着旅游的逐渐发展,旅游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都在逐年增加。
2.2 地理位置与交通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扼守我国东北部边界,与周边的朝鲜俄罗斯接壤。
东北地区交通便捷,铁路呈现出”T”字型,连接满洲里和绥芬河,还有与北京连接的京哈铁路,沈大铁路、沈丹铁路与海运相接。
便捷的交通为东北地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2.3 客源市场
东北地区内有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并且濒临渤海,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好,各种旅游资源丰富,再加上东北特有的冰雪世界,对于我国南方的广大旅游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客源市场广阔。
2.4 基础设施
东北地区有我国三个省会以及大连、鞍山等大城市为依托,基础设施完善,可以接纳各类人群。
宾馆、饭店、购物广场等地点众多,为接待能力、客流的集散提供了很好的设施建设。
3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作用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它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影响关系。
从理论上讲,旅游业并不创造和增加社会财富,它只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使社会财富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再分配。
但是旅游可将客源地的社会财富转移到接待地,对一个地区来说,这种他地社会财富的流入,无疑是一种经济“注入”,它不仅带来巨额创汇,更会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于整个东北地区来说,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促进了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3.1 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可以带给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外还可以将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状况介绍给广大的旅游者。
让旅游者对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比如在沈阳的故宫
可以让游客了解满清文化,长春的伪满洲皇宫让游客了解我国清末的屈辱历史,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建筑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异域风格。
4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1 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旅游资源在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严重者甚至削弱旅游资源的“重复使用性”,从而减弱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旅游资源自我保护的需要,使之不受损伤、破坏,而且还涉及周五环境的保护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并视其为旅游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旅游资源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特色及保护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发展总体水平。
因此,要不断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
我国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人均旅游资源却相对短缺。
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不但起不到无烟工业的作用,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持续理论要求我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
导,以资源利用的永续性为目标,尽可能地推迟其枯竭时间。
4.2 可持续发展思想
旅游是一种产品,可持续旅游是一种理念。
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生态环境领域,真正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是在198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得到公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
其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良好和谐的发展道路。
“Globe’90”国际大会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增进人们认识旅游对环境和经济的理解,促进旅游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区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其核心是确保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