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8 电化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70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30个考点第二版块化学基本理论专题八电化学考点17 电化学原理(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30个考点第二版块化学基本理论专题八电化学考点17 电化学原理(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30个考点第二版块化学基本理论专题八电化学考点17 电化学原理(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八电化学考点17 电化学原理【考点17】电化学原理①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②当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发生反应时,该反应应体现在电极反应式中③对可充、放电化学电源的认识:放电的方向为原电池方向,是氧化还原反应自发的方向;充电的方向为电解池方向,是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的方向。
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接外接电源的负极(作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接外接电源的正极(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④对电解精炼的认识:阴极为精品,阳极为粗品,电解质溶液为含精炼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
阳极中的精炼金属及活动性位于精炼金属之前的金属会失电子而溶解,阴极为精炼金属离子得电子而析出,活动性位于精炼金属之后的金属则掉落而成为阳极泥。
【例24】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在高考化学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涉及到理论原理,还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
理解和掌握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相关应用题至关重要。
一、电化学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
2、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不同的电极(通常是金属)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
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正极。
例如,铜锌原电池中,锌作为负极失去电子,铜作为正极得到电子。
3、电解池电解池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通过外加电源,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化学中的电极反应1、负极反应在原电池中,负极通常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锌铜原电池中,锌的电极反应为:Zn 2e⁻= Zn²⁺。
2、正极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在上述锌铜原电池中,铜的电极反应为:Cu²⁺+ 2e⁻= Cu 。
3、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电解池中,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阳极反应为:2Cl⁻ 2e⁻= Cl₂↑ ,阴极反应为:Cu²⁺+ 2e⁻= Cu 。
三、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在电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离子的迁移通道,使得电荷能够在电路中传递。
1、离子的迁移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2、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变化在原电池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电解池中,通过控制电解条件,可以使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发生特定的变化。
四、电化学的应用1、电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等,都是基于电化学原理工作的。
以铅酸蓄电池为例,放电时,铅作为负极,二氧化铅作为正极。
第8讲电化学基础[主干知识·数码记忆]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2013·浙江高考)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2)(2012·江苏高考)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3)(2012·广东高考)锂碘电池,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则碘电极作该电池的负极(×)(4)(2013·福建高考)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2-3+2H2O(√)(5)(2012·海南高考)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明确原电池构成的条件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四种方法(1)根据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原电池原理典例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演练1考查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演练2[典例](2013·安徽高考)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解析]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B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 mol Pb,质量为10.35 g,C项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是熔融态,离子不能移动,不能产生电流,因此连接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电化学专题总结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电化学专题总结一、前言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需要聚焦化学学科中的重要专题——电化学。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总结二轮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电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电极: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
2、电子流向: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3、离子流向: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三、原电池1、组成: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隔膜和导线组成。
2、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电池表示法:以“(-)正(+)”表示电极,以“稀H2SO4、浓HNO3”等表示电解质溶液,以“Cu-Zn-H2SO4”表示电池。
四、电解池1、组成:电解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源和导线组成。
2、工作原理:通过电解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解规律: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常用的防护措施有涂油漆、改变金属结构等。
五、二轮复习重点难点1、正确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类型,熟练掌握电子和离子的流向。
2、掌握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如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等。
3、理解并掌握电解规律,能够预测电解产物,并了解氯碱工业的原理。
4、掌握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护方法,了解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
六、练习题1、请写出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
2、请简述氯碱工业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3、请解释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
七、总结与展望电化学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之一,我们需要在二轮复习中全面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电化学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应用,如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等,以拓宽视野,提高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 电化学(讲)(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 电化学(讲)(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8 电化学(讲)(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08 电化学(讲)考向一原电池(1)考纲要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2)命题规律原电池作为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的方程式、电池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有关电化学的计算等,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从能源问题切入,结合新能源开发及新型电池仍将会出现在今后高考试题中.【例1】【2016年高考海南卷】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 向负极迁移【答案】AD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化学电源【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是建立在氧化还原和电解质溶液基础上,借助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命题重点,题目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围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与判断、新型电池的开发与应用等进行命题。
【例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电池总反应式为:Mg+2AgCl=MgCl2+2Ag,正极反应为:2AgCl+2e-= 2Cl—+ 2Ag,负极反应为:Mg—2e—=Mg2+,A项正确,B项错误;对原电池来说,阴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所以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C项正确;由于镁是活泼金属,则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D项正确;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高考化学冲刺讲义专题八电化学基础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xx浙江高考)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2)(xx江苏高考)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3)(xx广东高考)锂碘电池,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则碘电极作该电池的负极()(4)(xx福建高考)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O+4OH--2e-===CO+2H2O(√)(5)(xx海南高考)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明确原电池构成的条件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四种方法(1)根据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原电池原理典例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演练1考查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演练2[典例] (xx安徽高考)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解析] 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B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 mol Pb,质量为10、35 g,C项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是熔融态,离子不能移动,不能产生电流,因此连接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8:电学基础(附解析)考纲指导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Ⅰ.客观题(1)以新型化学电源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及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等。
(2)考查原电池在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应用。
Ⅱ.主观题(1)考查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2)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考查电子转移、两极产物、pH等的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一、原电池原理和化学电池1.构建原电池模型,类比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构建如图Zn-Cu-H2SO4原电池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的变化、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路中离子的移动情况,准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模板(1)明确直接产物:根据负极氧化、正极还原,明确两极的直接产物。
(2)确定最终产物:根据介质环境和共存原则,找出参与的介质粒子,确定最终产物。
(3)配平: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
注意:①H+在碱性环境中不存在;②O2−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在酸性环境中结合H+,生成H2O,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结合H2O,生成OH−;③若已知总反应式时,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即得较难写出的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二、电解原理及应用1.构建电解池模型,类比分析电解基本原理构建如图电解CuCl2溶液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的变化、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路中离子的移动情况,准确判断离子的放电顺序并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式,掌握电解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