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618.54 KB
- 文档页数:27
浅谈10KV继电保护发布时间:2023-02-07T02:36:50.454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9月17期作者:林清华[导读]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继电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林清华广东汇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510168【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继电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系统中应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配置情况进行表述,提出了应采用不同的逻辑保护应用到不同负荷的变配电系统。
【关键词】继电保护线路变配电一、概述10kV变配电系统包括一次系统及二次系统,由于一次系统较为明了与直观,主要包括:负荷设备、线路及母线、开关设备、互感器及避雷器,在配置上相对于对其实现控制及保护的二次系统较为清晰。
而二次系统主要包括: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测控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电压采样、电流采样、开入开出)。
本文阐述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是在供配电系统中通过对电能参数及开入的采样,以及装置内的不同逻辑,从而对一次系统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由继电器驱动相应的出口来组成的一套专门的自动装置,对此,为了确保1OkV变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配置继电保护系统。
二、10KV变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2.1、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10kV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由于外力破坏、内部绝缘击穿、运行维护不当、检修质量不高及误操作等原因,可能造成电气设备的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
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短路,其中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及单相短路。
在输电线路中还可能发生断线故障。
有时同时发生,称为复故障。
此时,继保保护装置便发挥相应的功能:(1)当被保护的输电线路或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将故障部分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其破坏程度最小,并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正常运行。
(2)当被保护的输电线路或电气元件发生不正常工作状态时,保护装置发出信号,通知运行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2.2、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构成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浅谈6kV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金鹏16kV供配电系统中各种运行工况下的继电保护任务在6kV系统中装设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预报事故或缩小事故范围的发生,来达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的安全和不间断。
可以设想,在6kV系统中单独利用熔断器去完成上述任务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因为熔断器的安秒特性不甚完善,熄灭高压电路中高能电弧的能力不足,甚至有使故障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同时切断时间较长,不符合安全要求。
只有采用继电保护装置才是较为完善的措施。
6kV供配电系统有以下运行状态:(1)系统的正常运行:指系统中各种设备或线路均在其额定状态(电压、电流、发热等)下进行工作;各种信号、指示和仪表均在允许范围内正常工作的状况;(2)系统的故障:指某些设备或线路出现了危及其本身或系统的安全运行的事件,并有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扩大的非正常的运行状况;(3)系统的异常运行:指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了破坏,但尚未构成故障时的运行状况。
作为6kV供配电系统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完成如下任务:(1)在供配电系统中运行正常时,它应能完整、安全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2)如供配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它应能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3)当供配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况时,它应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26kV供配电系统中应设置的继电保护装置按照工厂企业6kV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在6kV的供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分段母线上一般应设置以下保护装置。
2.16kV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6kV线路一般均应装设过流保护。
当过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0.7s,并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应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2.26kV配电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1)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A时,一般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
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概述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新型设备不断引入,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已成为电力系统日益迫切的问题。
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种保护手段,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介绍和探讨。
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的基础保护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主要包括四种基础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差动保护和跳闸保护。
过流保护过流保护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检测故障电流是否超过一定的设定值,从而实现对电力设备的保护。
在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中,常见的过流保护有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和地锁闭环保护等。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通过对电力设备的接地电流进行监测,当系统出现接地故障时,及时切断故障点的电源,保护系统其他部位的正常运行。
在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中,常见的接地保护有单个接地保护和非整定接地保护。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检测设备的两端电流是否相等,以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差动保护应用广泛,在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中,常见的差动保护有线路差动保护和变压器差动保护。
跳闸保护跳闸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保护装置中最基本的保护措施。
它主要是通过检测电力设备的电压、电流以及保护区段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切断。
在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中,常见的跳闸保护有距离保护、低压保护和分段保护等。
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的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可以实现对供配电设备进行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保护手段。
在10KV供配电输电线路中,差动保护可以分为线路差动保护和变压器差动保护。
线路差动保护线路差动保护是指在10KV输电线路自助中,采用线路差动保护装置作为主要的继电保护措施,对输电线路的故障实行保护。
线路差动保护通常包括电流互感器、差动保护装置等组成。
在差动保护中,选择适当的互感器比值,对于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变压器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是指在输电变压器的保护中,采用差动保护装置作为主要的措施,对变压器出现故障时进行保护。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系统知识点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电能的分配和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对于注册电气工程师来说,掌握供配电系统的相关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系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电力负荷计算电力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确定设备容量、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选择电器设备以及确定供电方案等。
常见的负荷计算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和单位面积功率法等。
需要系数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根据设备的性质和运行情况,乘以相应的需要系数来计算设备的计算负荷。
例如,对于多台同类设备,其计算负荷等于设备容量之和乘以需要系数。
利用系数法则是通过设备的平均负荷和最大负荷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负荷,它考虑了设备的负载特性和工作制度,计算结果相对较为准确,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单位面积功率法适用于民用建筑等场所,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单位面积的功率指标来估算负荷。
在进行负荷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同时系数和负荷系数,以准确反映实际的负荷情况。
二、短路电流计算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短路电流的计算对于选择电器设备、校验继电保护装置和确定母线的短路稳定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短路电流计算需要首先确定短路点和短路类型,常见的短路类型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等。
然后,根据电力系统的参数和短路点的位置,计算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在计算短路电流时,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阻抗,包括电源阻抗、变压器阻抗和线路阻抗等。
阻抗的计算通常采用标幺值法,将各个参数都化为标幺值进行计算,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三、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常见的接线方式有放射式、树干式和环式。
放射式接线的特点是每个负荷都由独立的线路供电,可靠性高,但投资较大。
适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如重要的车间、大型设备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定义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旨在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它通过快速检测和切断故障电流,防止故障扩大,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的定义是指利用电气原理和电气装置,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电流、电压和其他参数的变化,并根据事先设定的保护动作准则,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故障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它起到了及时发现和切除故障的作用,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免受故障的侵害。
继电保护系统通常由测量传感器、继电器、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等组成,它们协同工作,实现故障检测、切除和隔离的功能。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电压和其他参数会发生异常变化的特点。
继电保护通过检测这些异常变化,并与预设的保护动作准则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保护动作。
当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系统会发出保护信号,使断路器迅速切断故障电路,阻止故障扩大,并保护其他正常运行的电力设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和配置应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不同电力设备和系统的保护要求不同,因此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也会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继电保护系统应包括对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等的保护。
在发电机保护方面,继电保护系统应能对发电机的电流、电压、频率和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在发生故障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如切断励磁电源、闭锁断路器等。
在变压器保护方面,继电保护系统应能对变压器的电流、电压、温度、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在发生故障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如切断电源、放电、报警等。
在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保护方面,继电保护系统应能对电流、电压、频率和相位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在发生故障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如切断电源、闭锁断路器等。
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继电保护什么是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电气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措施,通过使用继电器(relay)来监测电气系统中各个元件的状态,及时对故障进行检测和切除故障区域,以保护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
继电保护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电流继电器:用于监测电气系统中的电流变化,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电压继电器:用于监测电气系统中的电压变化,当电压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频率继电器:用于监测电气系统中的频率变化,当频率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差动继电器:用于监测电气系统中的电流差值,当差值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温度继电器:用于监测电气设备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设备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等情况导致设备的损坏或电气系统的停电。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继电保护系统通过与电气系统中的元件连接,实时监测电气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并根据预设的保护条件进行判断和动作。
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监测:继电保护系统通过连接到电气系统中的各个元件,监测电流、电压、频率、温度等参数的变化;2.采集:继电保护系统通过传感器或测量装置,将监测到的参数值传输到继电器中;3.判断:继电器接收到参数值后,根据预设的保护条件和逻辑,判断是否触发保护动作;4.动作:若判断条件满足,继电器将触发保护动作,如切断电路、开启报警、向上位机发送信号等。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和响应电气系统中的异常情况,以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的应用场景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发电机、变压器、电缆、开关设备等进行监测和保护;2.工业控制:工业领域中电气设备较多,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对各种电机、传动装置、控制阀门等进行保护;3.铁路交通:继电保护系统在铁路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较多,可对信号灯、安全门、列车制动装置等进行监测和保护;4.建筑电气:继电保护系统在建筑电气中也有广泛应用,可以对楼宇配电、电梯、空调设备等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