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辐射源在哪里?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电磁辐射人为污染源有哪些?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
那么电磁辐射人为污染源有哪些呢?电磁辐射人为污染源有哪些人为电磁辐射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
影响较大的包括电力系统、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工业与医疗科研高频设备。
1、电力系统经济的发展促使各种用电设备日益增多,用电负荷急剧增大,电网规模快速膨胀,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日益增多。
由高压、超高压输配电线路、变电站和电力变压器等产生的交变磁场,在近区场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2、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基站是主要的电磁辐射源。
随着电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移动基站的数目不断增加,为防止干扰,基站高度逐渐下降,发射的电磁波反射到居民楼的概率增大,基站和基站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分布日渐广泛,使电磁辐射水平不断增加。
3、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广播电视发射塔是城市中最大的电磁辐射源,这些设备大多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很多广播电视发射设备被居民区包围,在局部居民生活区形成强场区。
4、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包括有轨、无轨电车、电气化铁路、汽车、地铁等。
这种辐射源主要以传导、感应、辐射等形式产生电磁辐射,如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会产生很强的宽带电磁噪声。
5、工业与医疗科技高频设备工业与医疗科研高频设备产生的强辐射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看得出来,在生活中,电磁辐射真的无处不在,而它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关键是把电磁辐射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电磁辐射的危害大吗的相关辐射污染小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生活中什么东西有辐射
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产生辐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辐射源:
1. 电器和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视、照相机、微波炉等电器和电子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2. 太阳:太阳辐射是最常见的辐射源之一。
它产生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
3. 电离辐射:这类辐射包括X射线和伽马射线。
X射线可由
医疗机构用于诊断,而伽马射线通常与核能相关。
4. 射频辐射:它由无线电、电视、手机和其他通信设备发出,属于非电离辐射。
尽管目前尚未确立出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但很多人关注与此相关的潜在危险。
5. 放射性物质:核电站、核燃料和医疗设备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会释放出辐射。
需要注意的是,辐射的种类和强度因源头而异。
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源都是低剂量的非电离辐射,被广泛认为对人体健康不构成重大威胁。
尽管如此,对于某些特定放射源(如XR
射线或某些工业辐射源),长期或频繁暴露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辐射防护设备和行为的正确使用也很重要,以减少风险。
人体电磁辐射
人体电磁辐射是指人体周围所存在的各种电磁场的辐射。
这些电磁辐射来自于自然环境中的电磁场,如地球磁场和太阳辐射,以及人工设备和技术中使用的电磁场,如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所散发出的电磁辐射。
人体电磁辐射的来源包括低频电磁辐射和高频电磁辐射。
低频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家居电器、输电线路等,如电灯、电视、微波炉等;高频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通信设备和无线网络,如手机、Wi-Fi等。
人体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较低水平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健康影响,如家居电器和低功率的通信设备。
然而,对于高水平或长时间暴露在强电磁场中的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根据国际机构的研究结果,长期暴露在高功率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与癌症、生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等健康问题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迄今为止,科学界尚未就人体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达成一致意见。
由于电磁辐射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环境因素,其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如暴露水平、暴露时间、个体差异等。
因此,对于人体电磁辐射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监测。
同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天然辐射有哪些
天然辐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宇宙辐射: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射线,包括带电粒子、γ
射线和中子。
这种辐射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 地壳辐射:地球的地壳中包含放射性元素,如铀、钍和钾等。
这些元素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辐射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和
γ射线。
3. 基线辐射:一种低水平的自然背景辐射,主要来自土壤、空气、水和食物等环境介质。
4. 氡气辐射:氡气是一种天然辐射性气体,主要通过土壤和岩石中的衰变产生。
它可以从地下渗入建筑物,特别是地下室和低洼地区。
5. 红外线辐射:太阳和其他热源产生的红外线辐射,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天然辐射。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来源的天然辐射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天然辐射,如大气中的辐射性气体和放射性粒子沉积在食物链中的放射性物质等。
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特别是日本核泄漏之后,妈妈们更担心了,如何才能让宝宝远离辐射危害?面对辐射,什么样的距离是安全的?其实相比核辐射,辐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的,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辐射。
1、紫外线自然界的紫外线主要来自于太阳光照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紫外线有电焊作业、电炉炼钢等等,它们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过度照射引起水泡、水肿、色素沉着)和眼睛(电光性眼炎)。
至于如何防护还是比较简单的。
电焊作业与电炉炼钢紫外线辐照较强,但都有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至于太阳光,适度的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日照太大和日晒时间过长的时候,太阳镜、阳伞、防晒霜等常见用品都可以有效减小阳光的外辐射。
2、红外线红外线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理论上,凡是-273摄氏度以上的物体都能够发射出红外线,太阳依然是最大的红外线热源。
而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红外线的地方有:冬季取暖,医疗领域的透热治疗等。
过量的红外线照射亦可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红外线的损害作用主要是热作用,表现在对皮肤的灼伤和对眼睛的热损伤。
红外线的防护措施也相当简单,一般不要裸眼直视强光源,而在工作场所中尽量将热源移至室外,加强通风,如不能移动则尽量远离。
3、微波微波对人体的作用与波长、频率有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对人体的作用也就越强。
微波存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导航、探测、通讯,我们身边经常接触到的微波有微波炉和手机。
微波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失调,表现为头晕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状,甚至引起月经失调、心率失常及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手机、微波炉等低功率微波设备在正常使用时对人体的微波伤害是极其微小的,一般来说不必担心。
但近年来由于手机依赖症的存在,人们对手机应用的接触时间大大延长,有可能加重手机辐射对健康影响的程度,所以我们应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及通话时间,摆脱低头成瘾的坏习惯,尤其是孕妇和孩子;另外可以尽量在拨号时让头部远离手机,线路接通以后再靠近头部,这也是可有效避免手机辐射的一个小技巧和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源从广义上讲,凡能释放各种电离辐射的物质或装置(如宇宙射线)均可视为辐射源。
但习惯上用于Y探伤、放射治疗和辐射加工等的放射性深度较高的放射源称为辐射源。
辐射源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源在辐射源集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容易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虚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人快24倍。
辐射离我们有多远?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辐射无处不在!1. 家用电器: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等。
2. 办公设备: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
3. 家庭装饰: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
4. 周边环境:高压线、变电站、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等。
5. 自然环境:太阳黑子等。
辐射指数排行榜提示:电器辐射指数实行五分制,凡是被评为五分的,都属于严重超标,要引起重视了;三星以上也属于超标范围,也要引起注意;一星的,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
电磁辐射分两个级别,其中工频段的单位是μT,如果辐射在0.4μT以上属于较强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如果辐射在0.4μT以下,相对安全。
辐射源危害的说明辐射指数微波炉微波炉启动时辐射最大,建议在用微波炉烹饪时不要过于靠近。
★★★★★大吸尘器大个的吸尘器,在正常使用下的辐射有15μT,辐射很大。
★★★★★加湿器风扇加湿器的辐射最大,紧贴着它测试的结果是49μT,低档50使用时15μT,高档使用时32μT。
不过在1m之外就削减为0.52μT了。
超声波喷雾加湿器紧贴着它测试的结果是9μT,1米之外是0.22μT。
★★★★★电吹风电吹风也是我们发现的一个大辐射源,之前的测试,低档4.20μT,高档10.00μT;之后又对热风档时,电吹风的不同部位做了详细测试,手柄处0.03米,10.95μT;出风口,7.16μT,看来吹风机还真的要少用。
★★★★★脂肪运动机脂肪运动机,侧面,高速档,0.03米处,5.48μT。
★★★★★低音炮音箱低音炮音箱,操作面板中央,距离0.03米,0.63μT;音箱右侧面中央,距离0.03米,5.68μT;辐射很大。
辐射的污染源包括
辐射的污染源包括以下几种:
1. 核能设施:核电站、核电磁炉等核能设施是辐射污染的主要源头。
核能设施可能发生事故或泄漏,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影响。
2. 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处理:放射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
不当的使用、处理和处理不当的废弃物可能导致辐射的泄漏和污染。
3. 放射性废物:核能设施、医疗机构和工业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是辐射污染的重要来源。
这些废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和储存,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4. 核武器和核试验:核武器的爆炸和核试验会释放大量的辐射物质,对地球的大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5. 天然放射性物质:地球上存在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钾等。
这些物质可能富集在矿物、土壤和水中,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环境异常的地区,可能会导致辐射污染。
6.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也是一种辐射源。
长期暴露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可能增加人体患皮肤癌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综上所述,辐射的污染源主要包括核能设施、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处理、放射性废物、核武器和核试验、天然放射性物质以
及太阳辐射。
这些污染源都可能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的辐射影响。
身边的放射性:人体也是放射源地球系统是由地球自然圈层构成的,地球上的任何物质都处于并参与到地球自然圈循环系统中,我们身边的很多物质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从而也会带有一定的放射性。
食物、饮用水:因为岩石会被风化、腐蚀成土壤,土壤中会存在放射性物质,随着植物的生长转移到植物体内,经由食物链转移到动植物内。
随着雨水的冲刷,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转移到江河湖海中去,所以天然放射性核素在整个地球的水循环中广泛存在。
温泉:在某些特殊地质结构的地区,温泉水中矿物质和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较高,主要是含有放射性核素镭-226和氡-222,它们衰变时释放出电离能力较大的α粒子。
但是在这种温泉环境中受到的辐射剂量很有限,即使经常洗浴,也不大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建材:由于岩石、土壤普遍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所以以沙石或泥土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通常建筑物内的γ剂量率要高于室外。
虽然通常合格的建材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选择放射性较小的建材及经常开窗通风是必要的。
吸烟:吸烟会产生辐射照射,因为烟草叶中含有钋-210、铅-210、镭-226等放射性核素。
乘坐飞机:当我们乘坐飞机时,会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
科学研究表明,高度每增加两千米,宇宙射线照射剂量会增加一倍。
距离地表一万米的高空中,宇宙射线的强度大约有每小时0.006毫西弗。
人体也是放射源吗人类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生物圈中,通过饮食、饮水等途径,每天都在摄入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
同时由于代谢平衡作用,每天也会排出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使体内各种放射性核素的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钾-40:钾作为人生命的必要元素,在体内受到代谢平衡的严格控制。
钾的含量与人的年龄和性别密切相关,钾在每千克体重中的含量属青少年最高,中年以上妇女最低。
成年男性体内钾-40的比活度平均约为每千克60贝可。
假设某男性体重为70千克,则体内每秒钟有4200个钾-40原子核发生衰变。
龙源期刊网
身边的辐射源在哪里?
作者:赵黎彭瑞云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10期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我们无时不刻不暴露在电磁辐射中。
什么是电磁波和电磁辐射?
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构成电磁波。
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可有效传递能量和动量。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聚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
对我们生活环境有影响的电磁辐射包括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两种。
大自然引起的如雷、电一类的电磁辐射属于天然电磁辐射类,而人为电磁辐射则主要包括脉冲放电、工频交变磁场、微波、射频电磁辐射等。
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辐射源在哪儿
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辐射源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主要为各地广播电视的发射台和中转台。
2. 通信雷达及导航通信发射设备,包括短波发射台、微波通信站、地面卫星通信站、移动通信站。
3. 工业、科研、医疗高频设备。
该类设备把电能转换为热能或其他能量加以利用,但伴有电磁辐射产生并泄漏出去,引起工作场所环境污染。
工业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频炉、塑料热合机、高频介质加热机等。
医疗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频理疗机、超短波理疗机、紫外线理疗机等。
科学研究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电子加速器及各种超声波装置、电磁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