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听听秋的声音
- 格式:ppt
- 大小:10.59 MB
- 文档页数:41
12.《听听,秋的声音》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自学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师: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秋天的样子。
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
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美一点。
二、回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三读法一读提示:明要求二读课文:解疑难三读词句:品语言三、读自学提示框里的话,总结本节课学习目标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你从哪些声音体会出秋天的美好。
3.学习诗歌的形式,做小诗人,续写诗句。
四、第一轮先学后教1.学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生词。
2.交流检测⑴认读生词:手臂刷刷蟋蟀振动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⑵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
)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理解了什么词语,还有没解决的词语吗?⑶比赛读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轮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解疑难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勾画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2.你最喜欢哪种声音,把自己喜欢的声音读给同桌听,并说一说诗句美在哪里?3.选读。
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仿照诗文的内容,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文。
课前准备:收集秋天的声音,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秋天的美好。
(课件展示图片)。
2、秋天有丰富的色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
(课件插入声音)3、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配乐范读课文,初步感受秋天的声音。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出示自学提示。
3、指名读文。
三、初听秋的声音1、生快速自读课文1—3自然段,找找秋天里都有哪些声音。
2、汇报交流。
3、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声音?读一读相关句子。
四、学习课文内容(一)、和黄叶道别,生放声自读第一节。
1、秋风吹过树梢,树枝轻轻摇摆,一片片黄叶会对大树妈妈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2、自读,指名读,边读边加上动作。
3、指导朗读。
4、小结。
(二)、蟋蟀1、指名读第二节2、秋天里,草丛里,树叶下,蟋蟀正在一声声的叫着,听蟋蟀的声音。
3、秋风习习,它再次来到阳台上,它曾经在这里唱了整整一个夏天的地方,现在天气凉了,卧室收拾好了,它要和阳台告别了,想想它会怎么说?4、带着对阳台的不舍之情齐读第二节。
5、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也唱起了离别之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了。
(课件展示第三节)(三)、大雁1、叮咛是什么意思?2、想一想:你得到过谁的反复叮咛?这些叮咛然你觉得怎么样?3、在家里我们的家长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里,老师也反复地叮咛我们,我们在家长,老师的叮咛中长大。
12* 听听,秋的声音s ǎ(撒种) h ǎo (好人) s ā(撒娇) h ào (爱好)1980年在上海年调上海少年 █多音字撒 好【歌韵】歌曲的韵律。
【叮咛】反复地嘱咐。
【掠过】从……上面快速地、轻轻地擦过。
【歌吟】歌唱。
【辽阔】遥远,广阔。
反义词是狭窄。
【绽开】特指花果饱满、开裂。
【匆匆】匆忙,急促。
叮咛→←叮嘱(嘱咐) 绽开→←绽放 歌→←歌吟 辽阔→←广阔(宽阔) 道别→←告别 █ 反义词辽阔←→狭窄 匆匆←→慢慢 丰收←→歉收█ 解词语█ 近义词听听,:你能想象到这一小节描写的情景吗?】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这一节描写了哪些景物的声音?】 段解:这一节描写了蟋蟀的声音。
段解:这一节描写了秋天里落叶的声音。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你知道从哪里可以发现秋天吗?】听听,█内容概括█ 层次图解可感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 赞美秋天 无声的声音█ 写法借鉴█ 学以致用一.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叮咛(n íng n ìng ) 掠过(li è l üè) 歌韵(y ùn y ìn ) 歌吟(y ùn y ìn ) 绽开(zh àn d ìng ) 手臂(b ì b ǎng ) 二.我会补充词语。
( )谷粒 ( )汗水 ( )小花 ( )叶子 道别的( ) 暖暖的( ) 匆匆地( ) 高兴得( ) 三.我也能仿照课文写一首小诗。
听听,秋的声音,。
12课听听,秋的声音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格式,仿写诗文。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词卡,课前板画相关景物。
2、生课前阅读有关秋天的诗歌,听听秋天的声音,预习《词语手册》。
预学流程(一)以诗导入,酝酿诗情1.(我们班小朋友的诗《秋天的色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秋天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
秋天是绿色的,/松树拿出细细的针,绣绿了满山遍野。
/秋天是黄色的,/梧桐摇着小小的扇子,/扇黄了大街小巷。
/秋天是红色的,/枫树伸出红红的手掌,/染红了花园果园。
/啊,/秋天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
/)2.师导语: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听,秋天,她还是一个(辽阔的音乐厅)3.师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声音。
(板书:听听,秋的声音)4.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听秋声,初感秋意1、小朋友们,你们听到秋的声音了吗?快到诗歌第一至第三小节里找一找,秋天都有哪些声音?(道别的话音、告别的歌韵、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
)2、黄叶和谁在道别?秋风吹过树梢,树枝轻轻摇摆,一片片黄叶离开大树,随着秋风翩翩起舞,他们会说些什么呢?3、说一说。
4、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大树的依恋,带着对大树的感谢,自己边做动作边读第一节。
5、指名读慢一点:小黄叶。
因为树叶要离开大树妈妈了,大树妈妈不舍得。
快一点:因为黄叶急得要去旅行了。
美美地:黄叶满地都是,很美,好像给大地铺上了地毯。
厚厚的黄叶铺在地上,踩上去软软的,就像铺了地毯。
美美地:我喜欢落叶声,它让我想到树叶落下来,像蝴蝶在飞很美。
轻轻地:因为我把自己当作是大树,小黄叶要走了有点舍不得。
6、师小结:“刷刷”“刷刷”,老师也感受到了,这是快乐的树叶,它在快活地下。
因为她把最美的秋天送给了大家。
l 刚才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读这一节了(课件出示第二节)1、指名读,2、你体会到了什么?4、在秋天里,在草丛中、树叶下,蟋蟀正在一声声地叫着呢!让我们一起来侧耳倾听吧。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引题: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
(音乐中师范读全诗)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
呵,多美的黄叶啊。
(2)“正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准备:课件(搜集各种声响。
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播放秋的声音】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音】,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1、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的美好,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秋之歌2、你们听到了什么?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4、全班齐读课题二、自由诵读,读出韵味1、读课文导读,明确要求2、指名反馈3、生自读诗歌4、指名读一读5、指导朗读6、全班诵读诗歌三、想象画面,品读感悟1、指名反馈:作者依次给我们描绘了秋天里的哪些声音?2、读一读,想象画面3、指名反馈:读第一节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4、引导想象说一说5、教师小结:树叶飘落,“刷刷”,它告诉人们:秋天来了!6、指名说一说读第二、三节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7、引导区别,展开想象说一说暖暖的叮咛(叮咛什么)丰收的歌吟(唱什么)8、除了这三种声音,你们还听出了哪些秋天的声音?(生自由地说一说)9、教师小结10、齐读诗歌第五、六节11、指名反馈12、教师总结:秋天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它无处不在。
四、仿照文本,创作诗歌1、再读诗歌前两节2、指名反馈: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结合诗歌,总结作者表达的规律。
4、仿照课文第一、二节的形式来写一节小诗,赞美秋天的声音。
5、学生创作6、集体交流反馈五、课堂总结其实秋天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不是我们能够写完的。
希望同学们能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秋天里景物的变化,有一颗会倾听的心,用心去感受秋天的声音。
板书设计:12、听听,秋的声音黄叶“刷刷”蟋蟀“嚯嚯”听大雁“叮咛”…………8、路旁的橡树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