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成批生产的工艺过程型式为()。
A. 通用B. 少数为通用C. 大多数为通用D. 专门化的2. 下列哪项不属于JIT生产方式的原则()。
A. 适时适量生产B. 弹性配置作业人员C. 雇员保证D. 资金保证3.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战略管理层不包括()。
A. 采购策略的制定B. 采购物资范围的选定C. 采购物资运输储存体系的设计D. 生产计划的制定4. 以下不属于决定设备的强度利用因素有()。
A. 设备的数量B. 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C. 设备本身的技术水平D. 工人操作设备的熟练程度5. 下列哪项不是库存的功能()。
A. 保证各生产环节的紧密联系B. 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C. 增强生产计划工作的灵活性D. 企业达到经济订货规模6. 下列哪项不是设备产生故障的时期()。
A. 初期故障期B. 偶发故障期C. 磨损故障期D. 报废期7. 下列哪项不属于长期计划()。
A. 产品与市场的发展计划B. 资源发展计划C. 财务计划D.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8. 定型产品采用哪种生产方式最有效()。
A. 单件小批生产方式B. 成批生产类型C. 大量流水生产方式D. 连续型工艺过程9. 生产能力()。
A. 是由产出决定的B. 由物料的多少来衡量C. 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D. 由薄弱环节(即瓶颈)决定生产能力10. 下列哪一项不是JIT系统需要试图做到的()。
A. 及时订货B. 零库存C. 零废品D. 准时生产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库存控制基本决策的内容()。
A. 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的确定B. 每次订货的订货批量的确定C. 每次订货提前期的确定D. 物资消耗的过程12. 设备负荷率等于()。
A. 节拍B. 工序时间C. A除以BD. B除以A13. 用户在生产系统中的作用是()。
A. 为企业提出一些生产建议B. 为企业提供产品需求信息C. 帮助企业做生产计划D. 为企业做生产管理工作14.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型服务的特征()。
东财《生产运作管理》在线作业二(随机)-001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设备管理中,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
A.性能
B.能力
C.特征
D.完好性
答案:A
2.5S活动的核心是提高()。
A.素养
B.思想境界
C.精神面貌
D.自觉性
答案:A
3.如果设备的磨损处于第三阶段,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A.更新改造
B.加强保养
C.按时检测
D.按操作规程运行
答案:A
4.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A.创新的原则
B.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D.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答案:C
5.()是生产要素中的无形资源。
A.信息
B.生产手段
C.资金
D.劳动力
答案:A
6.以下哪项是事业部战略?()
A.相关多元化
B.不相关多元化
C.垂直一体化
D.成本领先
答案:D。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2分)1. MTO2. 线平衡3. 3/4/P/C max4. PERT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小题,每空2.5 分,共计25分)1. 根据预测,市场对某产品的需求量为4000台/年,且需求均匀,一年按250个工作日计算,生产率为每天24台,生产提前期为4天,不容许缺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00元,单位维持库存费为90元/台·年,每次生产调整准备费为150元,则经济生产批量为;订货点为。
2. 设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年产量和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如下:以C为代表产品,将各产品计划年产量折合成代表产品产量为计算得到的假定产品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是。
3.某加工中心有2台设备,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5月份工作天数为23天,设备开动率为90%,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
4. 设有五种零件J1、J2、J3、J4和J5,在A、B两台机床上加工,其中A机床工序加工时间分别为:5小时、8小时、10小时、4小时和7小时;其中B机床工序加工时间分别为:11小时、9小时、3小时、2小时和6小时。
能使总流程时间最短加工顺序是。
5. MRP下,已知某物料的本期需求量为200件,本期预计入库量为100件,上期库存量为80件,安全库存量为50件,则净需求量为。
6. 某超市的某种饮料的日需求量为1000罐,提前期随机变化且服从均值为5天,标准差为l天的正态分布,如果该超市确定的客户服务水平要达到95%,请结合所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与安全系数对应关系的常用数据(见下表),计算出该种饮料的安全库存量是。
服务水平0.99980.990.980.950.90.80.7安全系数 3.5 2.332.051.651.290.840.557. 一装配线计划每小时装配200件产品,每小时的用于生产的时间是50分钟,如下表所示是装配工序,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及紧前工序信息如下表,则该装配线的节拍、最小工作地数、装配线的损失系数分别为、。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生产运作管理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判断题(20分,每题1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概念理解:(15分,每题3分)1工时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一种数量标准,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消耗,或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
2工时消耗:是对工人在整个轮班的工作过程中全部时间的分类.3 工艺专业化形式:这种组织方式是以工艺为中心,组织设备、人员等生产运作资源,为每一工序提供一个工作场地4 生产设施单元化:是指企业通过小生产设施的规模及范围,在保持其柔性的同时,集中精力于优势产品或项目,以提高生产经营绩效。
5 生产运作计划: 是指在企业生产策略的指导下,根据需求预测和优化决策对其生产系统产出的品种、数量、速度、时间和劳动力的配置及库存水平等问题预先进行的考虑和安排。
三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生产运作系统的三种基本职能是﹝生产﹞,﹝销售﹞和﹝理财﹞。
2按顾客的需求特征分类,可将服务业分为﹝通用性生产﹞和﹝专用型生产﹞。
按运作系统的特征分类,可分为﹝技术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
3市场竞争的重点要素分为﹝成本﹞,﹝质量﹞,﹝时间﹞和﹝柔性﹞。
4制造业生产运作系统的竞争能力的种类可分为﹝缺乏竞争力﹞,﹝竞争对峙势﹞,﹝有竞争优﹞和﹝世界及制造系统﹞。
5顾客满意度可用顾客让渡价值来衡量,它是指顾客获得的﹝总价值﹞和顾客为之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距。
6生产运作策略是用以支持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长远规划﹞,使生产运作系统成为立足于市场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7 CIMS 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在(功能设计)方面,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到(售后服务)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考虑。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二、单项选择(159)1 •运作过程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D )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増值。
A原材料和零部件B.信息、设备、资金C.劳动力D一资源2•生产方式发展的主流为(B )一品种大量生产B.单件小批量生产C.产品种小批量生产D启动化生产3•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C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4・对于备货型生产企业,主要是确定品种和(D )。
A产品价格B.交货期C.净产值D•产量5.( B )是服务型的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型的生产过程的共性。
A.绩效都是通过顾客满意与否反映出来B. 都是投入一转换一产出的过程C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D.产品都不可存储6•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工作的对象是包括厂房、设备、产品在内的物体,它必须与(A)结合起来,才能组织起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A.劳动过程B-沟通过程C.实验过程D.开发过程7•企业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组成(C)A.设计过程,实验过程,基本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服务过程B. 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储存等待过程,附属生产过程C.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D.在选项B当中不包括销售过程和服务过程8•某厂生产的甲零件代表了企业的生产方向,因而其生产过程属于(A)A.基本生产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C. 生产服务过程D.附属生产过程9•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B)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如供电、供气、工具模具制造、设备维修等活动。
A.毛坯生产过程B.基本生产过程C.零件生产过程D.产品装配过程10•企业的动力供应,工具制造等部门工作属于(B)。
A.生产准备过程B・辅助生产过程C・生产服务过程D.服务过程们.汽车及家电生产,yi属于(A)A・大量生产方式B.成批生产方式c・单件生产方式D.走制生产方式12-机床厂、柴油机厂的生产,一般属于(B )A.犬量生产方式B •成批生产方式C.单件生产方式D.定制生产方式13一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称为(B〉B .工序14一将一定的设备和人员按照流水生产的特征组织起来的生产线称为(B )A生产线B.流水线C.工艺阶段D•组织结构15•按生产任务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划分企业生产类型,若工作地承担的工序数为1〜2时,属于(B)o A大批生产B.大量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20一下列生产单位中,可以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布局的是(B〉。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2(第3~5章)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为( D )。
教材第58页A.设计生产能力B.规划生产能力C.查定生产能力D.计划生产能力2. 考虑采取各种技术组织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后,企业或主管部门确定的生产能力是( D )。
P. 58A.设计生产能力B.计划生产能力C.应变生产能力D.查定生产能力3. 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为( C )。
教材第69页A.价值=成本/功能B.价值=成本×功能C.价值=功能/成本D.价值×功能=成本4. 劳动定额制定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 B )。
教材第80页A.快 B准 C.全 D.多5. 利用过去生产过的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定额的方法称(C )。
教材第79页A.经验估计法B.类推比较法C.统计分析法D.技术测定法6. 根据工人看管或操作设备的工作岗位数、工作量等到因素来进行定员称( C )。
教材第82页A.按设备定员B.按比例定员C.按岗位定员D.按工时定额计算7. 反映企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能力,还反映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的指标是( A )。
P.87A.产品品种指标B.产品质量指标C.产品产量指标D.产值指标8. 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是指( A )。
教材第87页A.产品品种指标B.产品质量指标C.产品产量指标D.产品产值指标9. 确定企业每一具体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应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分解和细化,其时间段一般定为一周,有时定为日、旬、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生产计划为( D )。
教材第88页A.产量计划B.生产作业计划C.物料需求计划D.主生产计划10. 建立正常生产与运作秩序,完成生产与运作任务,组织企业日常生产与运作活动依据的计划是(D )。
教材第93页A.综合生产计划B.主生产计划C.生产计划D.生产作业计划11. 进行培训是实施MRP11( C )阶段的工作。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答案一、1.D 2.D 3.C 4.B 5.C 6.A 7.A 8.A 9.D 10.D 11.C 12.C13.B 14.C 15.B 16.C 17.D二、1、ACE 2、BCE 3、BCE 4、BCE 5、ABE 6、ACD 7、BDE 8、ACDE 9、ABC10、ACE 11、ACDE 12、ACD 13、ABCDE三、1、答:(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是最基本的原则。
(2)突出技术特点,发挥技术优势。
(3)讲究经济效益,开发新产品要使企业具有好的经济效益,按市场规律办事。
(4)保持持续开展的原则,使新产品开发健康、持续进行,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2、答:(1)服务蓝图的构成:服务蓝图包括三要素,第一:四种行为,即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支持活动。
第二:三条线,互动分界线、可视分界线、内部互动分解。
第三:有形展示,即顾客与服务系统交互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用到的)各种有形内容。
(2)服务蓝图作用:第一,服务蓝图能让员工树立全局观点,整体性服务意识,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在服务整体中的职能和作用,从理性上树立实现以顾客为导向并超越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
第二,通过展示服务个环节组成要素及关系,形成服务战略。
第三,通过对服务人员与顾客接触线分析,明晰顾客在哪个环节感受和评价服务质量,为改进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内部互动线的显示,发现顾客在服务现场的接触点,以促进服务传递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四,认清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服务质量,改进服务目标。
第五,为内、外部营销活动提供重要基础,为识别成本、收入和向不同服务要素投资提供基础。
第六,能清楚提供由表及里地提高服务质量途径。
(3)绘制服务蓝图的步骤第一步,明确制定服务蓝图的目标。
第二步,清晰辨别顾客接受服务的历程。
第三步,站在顾客位置上表述服务过程。
第四步,描述为顾客服务前台员工及后台员工服务行为、支持活动。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一、单选题1.C2.C3.B4.B5.A6.B7.A8.C9.B 10.C 11.B二、多选题1.CDE2.ABE3.BCD4.BCDE5.ACE6.ACE7.BCD8.BCDE9.BCD 10.ACD11.BCD 12.ADE 13.ABCDE三、简答题:1.答: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传统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其重点主要是一个生产系统内部的计划和控制,一般称为狭义的生产管理学。
2.答:现代生产与运作同传统生产管理相比,所涵盖的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有较大的区别,传统生产管理涵盖的范围仅仅限于企业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此,更是把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生产动作策略、产品的开发设计、物流管理等内容作为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点研究内容。
4.答:①业务过程的成本最低;②经济利用空间,节约场地;③提供安全熟识的工作环境;④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具有灵活性。
5.答: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①自然条件方面;②社会环境方面。
企业选址的程序:①确定选址的总目标,如产品效益最大;②收集企业的有关资料;③收集目标地区的资料;④评价各自目标地区,选址所在区域;⑤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厂址。
6.答:流水线生产的优点:以流水线生产的生产速度比较快,因为每个人只需做一样事,对自己所做的事都非常熟悉。
缺点:操作人员会觉得很乏味。
分类:板链式装配流水线;滚筒式流水线;皮带式流水线;差速输送流水线。
四、综合分析1.结合房地产业、医院、会计师事务所说明其生产与运作的输入-转换-输出过程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房地产业:输入:建筑工人劳动、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资金、建筑设计管理技术等。
转换:建筑施工过程。
输出:房屋及配套设施。
(2)医院:输入: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动、医院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医疗材料、医院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C )。
教材P13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P26 A.基本生产 B.生产技术准备 C.辅助生产 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教材P26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4. B )。
教材P27-28 A. B. C. D.C )。
教材P29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 6. (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P34 A.大批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P36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教材P39 A.1mii T nt==∑ B.1(t )mii T tn t ==+-∑∑∑较大较小C. 1(-1)t mii T tn ==+∑最长 D. 1(-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P41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P47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教材P49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 CDE )。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2讲评巴南电大范利民一、单选1D 2D 3C 4B 5C 6C 7A 8A 9D 10D 11C 12C 13B 14C 15B 16C 17C二、多选1ACE 2BCE 3BCE 4BCE 5ABE 6AC 7BDE 8ACDE 9ABD 10ACE 11ACDE 12ACD 13ABCE三、简单题1P63 2P71 3P74 4P86(图4-1) 5P89的图P4—26P119及P120的图4—15 7P129四、综合分析题1、根据下述网络计划工作明细表绘制网络图。
2、分析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的相互联系及区别之处。
参考答案:MRP:MaterialsRequirementsPlanning,两个基本原理:(1)遵循以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所需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各相关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周期确定该物料开始生产的时间。
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划方法和辅助软件。
它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复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实现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决策层和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关系:物料需求计划是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制造资源计划是企业资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资源计划扩展到企业外部,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范围大大加宽。
区别:覆盖范围不同;管理理念不同;支撑平台不同;控制机制不同;模块功能不同。
(可具体阐述)五、计算题1、考核知识点:考核对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与运作能力的核算,其中掌握代表产品法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1) 确定代表产品:C(2) 计算C 为标准的设备组的生产与运作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D D C B C C A A 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D C C B C B C C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ACE BC BCE BCE ABE AC DE
8 9 10 11 12 13
ACDE ABC ACE ACDE ACE ABCE
说明:第7题中的答案B为节奏,书上是节拍,不知道是不是印刷问题,保险起见没有选B
三、简答题
1.简述新产品开发原则(书63页)
答;(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2)突出技术特点,发挥技术优势。
(3)讲究经济效益。
(4)保持持续开展的原则。
2.简述服务蓝图的构成、作用、制作步骤。
(书71页)
答:1.服务蓝图包括:第一,四种行为,即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支持活动。
第二,三条线,互动分界线、可视分界线、内部互动分界线。
第三,有形展示,即顾客与服务系统交互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形内容。
2.作用:(1)服务蓝图能让员工树立全局观点、整体性服务意识,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在服务整体中的职能和作用,从理性上树立以顾客为导向并超越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
(2)通过展示服务各环节组成要素及关系,形成服务战略。
(3)通过对服务人员与顾客接触线的分析,明晰顾客在哪个环节感受和评价服务质量,为改进设计打下基础。
(4)认清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服务质量,改进服务目标。
(5)为内外部营销活动提供重要基础,为明确成本、收入和向不同服务要素投资提供基础。
(6)能清楚提供由表及里地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
3.制作步骤:第一步,明确制定服务蓝图的目标。
第二步,清晰辨别顾客接受服务的过程。
第三步,站在顾客位置表述服务过程。
第四部,描述为顾客服务的前台员工及后台员工的服务行为、支持活动。
第五步,把顾客行为、服务行为及支持活动有机组合起来。
第六步,在每个顾客行为上加上有形展示。
第七步,绘制出完整的服务蓝图并加以展示、使用。
3.简述工作日写实的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基本内容。
(书74页)
答:(1)选择,是根据目的去确定写实对象。
(2)记录,是在确定写实对象的基础上。
将写实对象的具体情况填入有关记录表,应在观察日之前完成。
(3)观察,是在预先确定的观测日,在规定的轮班内,按时间顺序观察并记录写实对象的工作活动。
(4)整理,是将观察结果加以分类、整理、汇总,按消耗工时的不同性质将发生时间加以区别,求出其占总时间比例。
(5)总结,是对整理的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制定对策,落实任务,检查总结。
以求改进。
4.根据制造型企业生产与运作计划体系图画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分界线,指出图中空白一、空白二、空白三具体名称。
答:参看书上86页图4-1,本题可完成。
5.简述制定主生产计划的程序。
答:参看书上89页图4-2。
本图即为答案。
6.简述精益生产的基本结构
答:参看书上120页图4-15,本图即为答案。
7.简述生产调度制度形式。
答:书上只出现了生产调度的原则与内容!估计形式应该就是它的内容,具体参看书上129页生产与运作调度的内容的六点。
因不确定,所以不在此附上答案了!
四、综合分析题
1、根据下述网络计划工作明细表绘制网络图。
考核知识点:对网络图的理解和编制方法的掌握。
参考答案:(略)
提示:参照教材134-136页
2、分析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的相互联系及区别之处。
考核知识点:对MRP、MRPⅡ、ERP的具体理解,掌握的这三种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过程及相互联系,三种计划的区别。
参考答案:
MRP:MaterialsRequirementsPlanning,两个基本原理:(1)遵循以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所需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各相关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周期确定该物料开始生产的时间。
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划方法和辅助软件。
它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复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实现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决策层和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关系:物料需求计划是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制造资源计划是企业资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资源计划扩展到企业外部,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范围大大加宽。
区别:覆盖范围不同;管理理念不同;支撑平台不同;控制机制不同;模块功能不同。
(可具体阐述)
提示:分别对三种企业资源计划进行概念和原理上的理解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对比不同之处。
五、计算题
1、考核知识点:考核对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与运作能力的核算,其中掌握代表产品法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
(1)确定代表产品:C
(2)计算C为标准的设备组的生产与运作能力。
250*23*90%=5175小时10*5175/100=518台
(3)计算换算系数
A/C=200/100=2 B/C=270/100=2.7 D/C=40/100=0.4
(4)各产品占产品总量的比重:
A=100/400=0.25 B=80/400=0.2 C=160/400=0.4 D=60/400=0.15 (5)具体产品单位生产与运作能力
A:518*0.25*1/2=65
B:518*0.2*1/2.7=38
C:518*0.4*1/1=207
D:518*0.15*1/0.4=194
提示:注意具体算法,台数要保留整数,系数和比重最好精确一些,得出结论会更准确。
2、考核知识点:关于流水线生产中节拍、节奏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
(1)计算节拍:7.5*3/1000=0.0225
(2)计算批量:1000/10=100
(3)计算节奏:节拍*批量=0.0225*100=2.25
提示:节奏的计算需要节拍和批量,节拍需要先通过计算有效工作时间和产量得出,再算出批量,最后才能得出流水线的节奏。
3、考核知识点:重心法的计算,确定配送中心位置。
参考答案:具体解答步骤:
(1) 按坐标系确定甲乙丙丁各点坐标(图略)
(2) 参照公式进行计算(计算过程略)
(3)确定配送中心位置:(X,Y)=(405,58)
提示:主要掌握重心法的算法,再把表中的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4、考核知识点:在制品定额法的计算,进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参考答案:(参考教材99-100页公式进行计算)
提示:注意零件库、毛坯库的半成品定额和半成品结存量要计算进去。
5、考核知识点:成批生产类型生产作业计划的计算,用提前期法。
参考答案:
平均日产量:40/20= 2件/天
零件加工投入计划:40+15*2=70件
零件加工产出计划:40+10*2=60件
装配投入计划:40+5*2=50件
提示:注意零件加工是在装配前的一道工序,装配出产提前期没有,所以无法计算装配产出计划。
6、考核知识点:考核物料需求计划的操作过程。
参考答案:(参考教材104-106页进行计算)
提示:此题的计算主要参考教材上的表4-9,题目结构比教材例题还稍简单,因涉及较多数据,在此略去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