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2.写作背景 《子规》 顾况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和白居易、元稹等一起大力推 府运动,主张诗歌要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这首诗就 这种指导思想下写成的,借“子规”来讽刺世道不公,反映百姓 《葡萄》 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诗人被贬阳山县,当时他的好朋友 也被贬。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今属湖北)待命。 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五月在江陵写给张署的,以与朋友共勉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赏牡丹》 唐代自武则天以后,牡丹逐渐受人喜欢。《唐国史补》中 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载。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小松》 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青年时就才华毕露,但屡试不中 无门,一生潦倒。诗人心中颇感苦闷,于是写下这首《小松》 达自己被埋没的不平之气。
自主预习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点评这两句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古代指一国中最美的 以此比喻牡丹,写出牡丹姿色远远在其他诸花之上。“唯有” 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 势引出末句,既写出时人对牡丹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 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2.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点评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 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 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 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 诗人其实是在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成栋梁之材 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而被忽视掉啊!
•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