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检验测试评分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2.07 KB
- 文档页数:9
普通话测评的评分标准主要涉及发音、声调、语音语调、语音语速、语音语音平衡等方面。
以下是一般的普通话测评评分标准的主要考察内容:
1.发音准确性:
-清晰度:评估发音是否清晰、准确,是否能够正确区分声母和韵母。
-音标:考察使用的音标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普通话规范。
2.声调准确性:
-四声调:考察是否正确使用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声调变调:评估在实际语境中是否准确运用声调,尤其是口语中的语调变化。
3.语音语调:
-语调自然:评估说话的语音语调是否自然,是否符合汉语的语音韵律。
-语音连贯:考察说话的语音是否连贯,是否能够流畅表达。
4.语音语速:
-语速适中:评估语音语速是否适中,不过快也不过慢,能够与正常交流速度相匹配。
5.语音平衡:
-声音平衡:评估发音时声音是否平衡,避免出现过于重或轻的情况。
6.语音韵律:
-韵律感:考察说话时是否有一定的语音韵律感,避免过于单调或生硬。
7.语音连读:
-连读自然:考察在连读时是否自然过渡,不出现生硬的断裂。
8.语音重音:
-重音准确:评估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词语的重音,使语音更生动有力。
9.语音节奏:
-节奏感:考察语音的节奏感,是否能够在交流中保持一定的节奏感。
这些评分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测评机构和考试项目而有所不同。
参加普通话测评的个体应该查看具体的考试说明或要求,了解评分标准并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方面的语音技能。
普通话评分标准等级普通话考试的等级一共分为三个级别:这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每一个级别内又分为两个等级:甲等,乙等,总结出来就是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一级甲等(标准国语(普通话))评分标准在朗诵和自由交谈的时候,要求音调规范,词语和语法要精确无误,音调不呆板,陈述要流利。
最后测试总分率在97%以上。
2、一级乙等要求在朗诵和自由交谈时,音调要标准,词语和语法要精确无误,语调要不呆板,陈述要流利。
但允许偶有语音、语调失误。
测试总得分率在92%以上不到97%。
3、二级甲等(较标准的国语(普通话))朗诵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规范,语调要不呆板,陈述要流利。
少量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偶尔出现错误。
词语和语法很少失误。
测试得失分率在 87%以上不到92%。
4、二级乙等朗诵和自由交谈时,个别音调不规范,声韵母的发音不到位的现象。
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z-zh-j、送气不送气、i-ü不分,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等)错误较多。
方言音调不显然。
使用方言词语和方言语法的情况。
测试总得分率在 80%以上不到87%。
5、三级甲等(一般水平的国语(普通话))朗诵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错误比较多,难点音超出平常范围,音调不规范。
方言语调较突出。
词语和语法有错误。
测试总得分率在70%以上不到80%。
6、三级乙等朗诵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错误比较多,方言特别显然。
方言音调比较突出。
词语和语法错误比较多。
外省人听他说话有听不明白的情况。
测试得失分率在60%以上不到70%。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与评分等级如下:一、评分标准1. 语音标准程度- 声母、韵母、声调发音准确,无错误和缺陷。
- 对轻声、儿化、变调等语音现象处理恰当。
2. 词汇语法规范程度- 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方言词汇。
- 语法正确,语句通顺,无语法错误。
3. 自然流畅程度- 语言表达连贯,停顿恰当,不卡壳、不重复。
- 语速适中,不过快或过慢。
4. 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的表现力- 能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感情表达适度。
- 在命题说话中,有一定的逻辑层次和内容丰富度。
二、评分等级1. 一级甲等(97 分及以上)- 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自然流畅,朗读和说话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 一级乙等(92 分-96.99 分)- 语音标准程度较高,偶有字音、字调失误。
词汇、语法正确,自然流畅,朗读和说话有较好的表现力。
3. 二级甲等(87 分-91.99 分)- 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
词汇、语法极少有误。
4. 二级乙等(80 分-86.99 分)- 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
难点音失误较多。
方言语调不明显。
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5. 三级甲等(70 分-79.99 分)- 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
方言语调较明显。
词汇、语法有失误。
6. 三级乙等(60 分-69.99 分)- 声韵母发音错误多,方音特征突出。
词汇、语法错误较多。
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
普通话测试旨在评估考生的普通话水平,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表达流畅度、口音自然度、语调抑扬顿挫程度、表达准确完整程度、句子表达生动性、应对能力、说话态度和表达逻辑性等方面。
以下是普通话测试的评分标准:
1.语音标准程度:
考生的语音是否标准,是否能够正确发出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变现象,如轻声、儿化、变调等。
发音是否清晰、准确,没有发音错误或语音缺陷。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
考生在说话中是否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词汇和语法,没有使用方言或网络流行语,也没有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等情况。
3.表达流畅程度:
考生在说话时是否流畅自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停顿、重复、磕巴等现象,语速适中,无明显赶超或延缓。
4.口音自然程度:
考生的口音是否自然,没有明显的腔调或口音,能够较为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语调抑扬顿挫程度:
考生在说话时,语调是否抑扬顿挫,有明显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能够通过语调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6.表达准确完整程度:
考生在说话时,表达是否准确完整,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出现
歧义或语义不清的情况。
7.句子表达生动性:
考生在说话时,是否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副词等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8.应对能力:
考生在应对主考官的问题或话题时,是否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且思路清晰、有条理地进行回答。
9.说话态度:
考生在说话时,态度是否自然大方、端庄有礼,能够尊重主考官并保持礼貌和谦虚的态度。
10.表达逻辑性:
考生在说话时,是否具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性,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是指对参加普通话测试的人员进行评分的一套标准。
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国家的官方语言,因此对于中国的公民来说,掌握良好的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来进行评定。
一、语音准确性。
语音准确性是评价一个人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会对语音的发音准确性进行评定,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
发音准确性高的人,通常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听得懂,这对于日常交流和工作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调自然流畅。
语调自然流畅是指说话的语音语调要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让人听起来感觉顺耳自然。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会对语调的自然流畅进行评定,包括语音语调的平稳、连贯、自然等方面。
语调自然流畅的人,通常能够让人感觉舒适,有亲和力,这对于社交和人际交往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词汇丰富度。
词汇丰富度是指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和词汇的使用能力。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会对词汇的丰富度进行评定,包括词汇量的大小、词汇的使用准确性和恰当性等方面。
词汇丰富度高的人,通常能够用准确、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听得懂,表达能力强。
四、语法准确性。
语法准确性是指一个人在说话时使用的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是否准确。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会对语法的准确性进行评定,包括句子结构的准确性、语法规则的正确性等方面。
语法准确性高的人,通常能够用规范的语法结构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听得懂,表达能力强。
五、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能力。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会对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定,包括表达的准确性、清晰度、逻辑性等方面。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通常能够用清晰、准确、有逻辑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听得懂,表达能力强。
六、语言文化素养。
语言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使用语言时是否符合语言文化规范和社会礼仪。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会对语言文化素养进行评定,包括语言的得体性、礼貌性、得体性等方面。
普通话⽔平测试最新评分标准普通话⽔平测试最新评分标准 ⼀、测试内容 1、读单⾳节字词100个,共10分。
2、读双⾳节词语50个,共20分。
3、朗读短⽂400字,共30分。
4、说话,共40分。
⼆、评分标准 (⼀)、读单⾳节字词 单字(声、韵、调)错误,每个字扣0.1分;字⾳(声、韵、调)有缺陷的,每个字扣0.05分;声调属于系统性缺陷的,每类⼀次性扣0.5分。
该题限时3分钟,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扣0.8分。
1、声母的错误和缺陷 声母错误指: (1)、明确地把声母甲读作声母⼄。
如z→zh,n→l,h→f等,计错误。
(2)、把j,q,x读作g,k,h(街,项)或x→q(翔)等,计错误。
(3)、把不送⽓⾳(b,d,g)读作送⽓⾳(p,t,k)等,计错误。
(4)、尖⾳重,把j,q,x读作z,c,s(⼩,先)计错误。
(5)、其它:r→l(染,让,热),[z](⾁),[ɑ](染,让),零声母u 读作[m](蚊)等计错误。
声母缺陷指: (1)、声母发⾳含混,或不完全到位。
(2)、发⾳介于对应⾳之间(z-zh)等。
2、韵母的错误和缺陷 韵母错误指: (1)、明确地把韵母甲读作韵母⼄,计错误。
如(荆州,恩施)e→uo, o(河,课,科),或"iɑn"读作"in"(电,简)。
(2)、改呼的韵母错误。
如"船,转"读作quɑn juɑn;把"⾬"读作"yi",把"军"读作"jin";把撮⼝呼韵母读作[Ч],[Ч](黄冈,孝感,荆州)类韵母;把"袄"读作"ngɑo"等,把"⽊,⽬"读作"meng"等。
(3)、"uei,uen,uɑn"明显地丢失u韵头。
普通话计分标准
普通话计分标准是对普通话水平的评估标准,用于衡量一个人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是否符合标准。
根据评测结果,普通话水平可以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内部又细分为甲等和乙等两个档次。
以下是普通话计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1. 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评估发音的准确性和标准程度。
分六档,从一档到六档,对应扣0分、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8分、9分、10分、11分、12分、13分、14分。
2. 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评估词汇和语法的规范性。
分三档,从一档到三档,分别对应扣0分、1分、2分。
根据上述两项评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以下等级:
一级(最高水平):
甲等:97分及以上
乙等:92分及以上但不足97分
二级(较标准水平):
甲等:87分及以上但不足92分
乙等:80分及以上但不足87分
三级(一般水平):
甲等:70分及以上但不足80分
乙等:60分及以上但不足70分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话评测不仅考察语音和语调,还会综合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等方面。
因此,在学习普通话时,不仅需要注重语音和语调的练习,还需要加强对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积累和训练。
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一)普通话的地位与重要性•作为国家的官方语言,普通话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关涉到国家的整体发展。
•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分类•普通话水平测试分为口语测试和书写测试两种。
•口语测试分为听力、口语、会话三种类型,主要评估个人的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
•书写测试则包括汉字书写、语法知识等内容。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性:语音准确、语调自然、无语法错误。
–流利度: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
–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情境、场合变换语言表达方式。
–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理解相关语言表达。
•口语测试和书写测试的评分标准略有不同:–口语测试更注重声音、流利度和应变能力;其中声音占40%的分值,流利度占35%的分值,应变能力占25%的分值。
–书写测试则更注重汉字笔画、字形规范和语法知识等方面。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因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结果会受到个人语言环境、学习经历和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
•年龄越小,学习效果越好;语言环境越优越,语言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另外,个人对普通话的热爱和学习态度也是影响因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仅可以评估个人的语言能力,也可以为个人的职场发展、留学出国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文化交流、语言教学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和测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备考建议•在备考普通话水平测试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练习:多听普通话广播、看普通话电视,加强语感,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和发音。
–模仿练习:可以听录音,模仿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摆脱自己习惯中的口音。
–考前模拟:模拟真实考场环境,进行口音练习和对话演练。
•另外,备考期间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充分发扬自己的语言天赋和特点。
新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一.单音节字词(10分)(限时3.5分钟)1.缺陷:-0.05分/音节2.错误:-0.1/音节3.超时:超时1分钟内-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1分4.每个音节允许改读一次。
如改读,以第二次读音作为评分依据,隔音节改读无效。
二.双音节字词(20分)(限时2.5分钟)1.缺陷:-0.1/音节2.错误:-0.2/音节3.超时:超时1分钟内-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1分4.每个词语允许改读一次。
如改读,以第二次读音作为评分依据,隔词语改读无效。
三.朗读(30分)(限时4分钟)1.错漏:-0.1/音节,扣分总量不超过10分。
2.系统缺陷:有5个或5个以上的音节具有相同的语音缺陷可视为一类系统缺陷。
1-2类: -0.5分; 3类以上: -1分/3.语调偏误:有所表现:-0.5分;比较明显:-1分;比较严重:-2分4.不流畅:有所表现:-0.5分;比较明显:-1分;比较严重:-2分5.超时:-1分四.说话(40分)(不得少于3分钟)1.语音标准程度(25分):说明:同一字的错误反复出现,原则上算1次一档扣0-2分:语音标准或很少有错误;二档扣3-4分:错误10次以下,方音不明显;三档扣5-6分:错误10次以下但方音较明显;或方音不明显,错误10-15次;四档扣7-8分:错误10-15次,方音较明显;五档扣9-11分: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六档扣12-14分:错误30次以上,方音重;2.词汇语法(10分):一档:词汇语法规范,扣0分;二档:词汇语法有不规范情况,扣1-2分(1次扣1分;2-3次扣2分);三档: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情况,扣3分(4-5次扣3分;5次以上扣4分)。
3.自然流畅(5分):一档:语言自然流畅,扣0分;二档: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表现:有所表现扣0.5分;较明显扣1分。
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不自然,语无伦次:有所表现扣2分;较严重扣3分;4.缺时(说话不足3分钟):缺时1分钟以内(含1分钟):扣1-3分(5-19秒/-1分,20-39秒/-2分,40-60秒/3分)缺时1分钟以上:扣4-6分:)(1分01秒-1分29秒/-4分,1分30秒-1分59秒/-5分,2分-2分29秒/-6分).说话少于30秒(含30秒):本项测试为0分。
普通话考试评分标准(一)普通话考试评分标准考试等级及评分标准•一级:基本掌握标准普通话发音,能够流利交流。
评分标准:50分及格。
•二级:能够准确发音、词语运用达到标准,具备表述清晰、思维敏捷的能力。
评分标准:60分及格。
•三级:语音、语调、语速、语音语调、语音语调、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均达到标准。
评分标准:70分及格。
•四级:具备标准普通话说声读文的能力,且语言表述流畅、通顺、概括准确。
评分标准:80分及格。
•五级:不仅语音字正腔圆,而且标准流畅,具有声音的高潮、短促、长音抑扬顿挫的表现能力和音乐感。
评分标准:90分及格。
•六级:语流自然,语言组织能力优秀,展现出中文书面语系统能力或是表达(说话)能力的优越性。
评分标准:100分及格。
考试内容及形式•语音通晓程度:评测考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习惯、语音形体及语音运用规则的认知能力。
•语音运用情况:评测考生在汉语普通话口语交际中对语音发声、语音节奏,语音语调等语音运用要素的组织能力。
考试建议•掌握标准发音:多听多练,模仿标准发音,养成良好口型习惯。
•多积累词汇:多阅读、多聆听,积累常用词汇,尝试背诵、手写。
•提高交际能力:要培养多说多练的习惯,增强交际的信心和能力。
•把握语音语调:了解中文语法和语音规律,仔细观察口形动态,掌握语音语调的使用和突出重点的技巧。
•词语运用准确:要学会正确合理运用、表达语义相似但使用场合不同的词语,加强语境理解的能力。
总结通过普通话考试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理解。
在备考中,要重视语音、词汇的积累与交际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标准普通话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普通话现已成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全国统一的语言,也是国际交流中中国人与外国人沟通的桥梁。
学习普通话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语言学习的意义语言是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工具,学习并掌握一门语言,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交流方式,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还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概述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个人普通话发音、语音语调、语音组合和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评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办主管的全国性测试活动。
评分标准是评价测试参加者普通话水平优劣的依据,准确判断其普通话水平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测试标准。
一、语音语调(30分)语音语调是评估测试参与者的发音准确性和语音流畅度的重要指标。
(1)标准发音(10分):测试参与者能够正确、流畅地发出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等音段,准确模仿标准普通话语音。
(2)语音连接(10分):测试参与者的语音能够自然、流畅地连接,没有明显的边音加入或省略现象,发音流利。
(3)语音语调(10分):测试参与者的语音语调能够准确、自然地体现句子结构和语气变化,语音语调准确。
二、语音组合(20分)语音组合是评估测试参与者的音节、单词、短语和句子的组合能力和连读准确性。
(1)音节结构(5分):测试参与者能够准确地发出音节的组合,如保持正确的响音时间长短、语音停顿位置和语音重音等。
(2)单词发音(5分):测试参与者能够准确、自然地发出单词,并正确连接不同单词之间的音节,音节连读准确。
(3)短语和句子(10分):测试参与者能够流畅地组合短语和句子,正确掌握语音语调,语音流畅度和语音组合准确。
三、口语交际(50分)口语交际是评估测试参与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听力、回答问题、问问题和辩论能力等。
(1)理解能力(15分):测试参与者能够听懂简短对话和文章,并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2)回答问题(15分):测试参与者能够准确、流畅地回答问题,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表达清晰明了。
(3)问问题(10分):测试参与者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有效交流。
(4)辩论能力(10分):测试参与者能够参与辩论,并表达个人观点,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论证方式。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一、组成部分及分值。
试卷包括4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共10分。
2、读多音节词语,共20分。
3、朗读短文,共30分。
4、命题说话,共40分(此项由测试员评定分数)。
①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②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③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
二、各部分的详细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一)读单音节字词。
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
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标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未读完,按照语音错误扣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3)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未读完,按照语音错误扣分。
以上两题注意事项:1.注意是从左往右横向朗读2.注意上声的214,要把中间的1读出来,也就是要“拐弯”(单音节字词),在多音节字词部分,要注意词语的变调。
3. 注意必读轻声词语,在备考的时候,就应该把它找出来。
(三)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普通话考试评分标准第一题:占10分。
要求每个音节的声韵调必须饱满,读题时音节中只要有一个成分错误,该字就被扣0。
1分,如有缺陷(发音介于正误之间),被扣0.05分。
声调缺陷按四声分别量化,每个调型不到10次则按实际量化,超过10次则按一个调型一次性扣0.5分。
应试者如有口误,可以重读一次,测试员按第二次发音评判.此题要求在3分钟内读完题,超时1分钟内扣0。
5分,1分钟以上扣1分。
在测试实践中,我们发现此题失分严重的是上声声调的字,失误原因往往是把上声字的调值读成21或2142.第二题:占20分。
要求读出音变。
应试者如有声韵调,轻声、儿化、变调等错误,每个音节扣0。
2分,缺陷扣0.1分.声调的缺陷10次以内量化扣分,每个调型超过10次按系统一次性扣0.1分。
应试者读题时如有口误,可以重读一次,测试员按第二次发音评判.此题限时3分钟,超时1分钟内扣1分,1分钟以上扣1.5分.此题应注意末尾是上声的音节,例如“调整”,应试人往往把后一音节的声调读成半上(调值21).另外要注意不要把儿化词的“儿”单独念成一个音节,如“好玩儿”不应读作hao wan er而应读作hao wan r。
第三题:占30分。
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漏字、添字、回读每个音节扣0.1分。
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酌情扣0.5—3分,语速过快或过慢扣1分,停顿不当每次扣0。
5—1分。
限时4分钟,超时30秒以上扣1分。
此题要注意准确熟练。
因为按规定,停顿、断句、语速不当均被扣分,而不熟练造成的漏字、添字、回读同样被扣分,每漏一字或添一字或回读一字都相当于读错一个字,这些失误对成绩的影响不小。
此题所占分比重较大,扣分点也较多,况且它毕竟是有文字凭借的作品,应作重点练习。
而且朗读水平提高了,同样可以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第四题:占40分.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的30个谈话题目中抽签决定.测试时当场抽签,每张题签上有两道话题,应试者从中任选一题单向说话3分钟。
普通话打分标准表一、语音标准(30分)1. 声母发音准确,没有平翘舌不分、送气不送气混淆等问题。
比如“z、c、s”和“zh、ch、sh”能分清,像“知道”不能说成“滋道”。
要是声母错一个大概扣 3 - 5分,这就看整体错误的比例啦。
2. 韵母发音饱满,像“an”“ang”“en”“eng”这些前后鼻音可不能混。
要是把“风景”说成“风金”,那可就要扣分喽,一个韵母发错大概扣2 - 4分。
3. 声调准确,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要是把“妈麻马骂”读错了声调,一个声调错扣2 - 3分。
二、词汇语法规范(20分)1. 用词规范,不能用方言词汇或者生造词。
比如说在普通话里不能说“得劲儿”(这是方言词),要是用了就会扣分,大概一个不规范用词扣3 - 5分。
2. 语法正确,句子结构要完整。
像“我吃饭在食堂”这种语序错误可不行,出现语法错误一个句子大概扣3 - 5分。
三、流畅度(20分)1. 说话连贯,不能有太多的停顿或者重复。
如果一句话中间停顿个不停,或者老是重复某个词,像“我我我去去去学校”,就会扣分。
根据停顿和重复的严重程度扣3 - 8分。
2. 语速适中,不能太快像机关枪,也不能太慢像蜗牛爬。
太快了可能会导致发音不清,太慢了会让人觉得拖沓,这方面如果不合适大概扣3 - 8分。
四、语调自然(15分)1. 语调有起伏,不能像机器人一样平平的。
该强调的地方要强调,该轻柔的地方要轻柔。
要是读什么都一个调,就会扣 3 - 8分。
2. 轻声、儿化音要读对。
像“花儿”“桌子”里的“儿”和轻声要读准确,读错一个大概扣1 - 3分。
五、表达准确(15分)1. 能够准确传达意思,没有歧义。
如果说了半天让人听不懂啥意思,那就得扣分,根据情况扣3 - 8分。
2. 用词得当,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或者描述事物。
要是用词不当,比如把“美丽”形容成“很丑的美丽”这种矛盾的说法,就会扣3 - 7分。
好啦,这就是普通话打分的大概标准啦。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最新等级评定标准大全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最新等级评定标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级:甲等,乙等,具体标准为:一级甲等:97分及其以上,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一级乙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有字音、字调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甲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二级乙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像。
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和z-zh-j不分、送气不送气、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
方言语调不明显。
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甲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
方言语调较明显。
词汇、语法有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三级乙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方音特征突出。
方言语调明显。
词汇、语法失误较多。
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测试总失分率在40% 以内。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即三级六等。
其中: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普通话等级考试注意事项有哪些1、读100个单音节时,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酌量增加1-2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
普通话等级评分标准表普通话等级评分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办在国内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所采用的评分体系。
该评分标准旨在评估个体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普通话水平,以便提供一个客观准确的语言能力等级。
下面是普通话等级评分标准表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听力能力评分标准1. 初级水平(0-39分):仅能理解简单、熟悉的日常生活用语和表达;对于较长的、复杂的对话或演讲不能完全理解。
2. 中级水平(40-54分):能理解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简单对话和简短讲话;对于长篇演讲或者复杂叙述还有困难。
3. 中高级水平(55-69分):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流利的普通话对话和讲话;能处理常见的日常和工作场景中的多种语言信息。
4. 高级水平(70-79分):能准确理解各种情境下的口语表达,包括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言表达。
5. 优秀水平(80-100分):能准确理解包括各种语调在内的口语信息,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复杂多变的语境。
二、口语能力评分标准1. 初级水平(0-39分):只能使用简单的口头表达,词汇量有限,语法错误较多,无法进行流利和连贯的对话。
2. 中级水平(40-54分):口语表达基本流利,词汇量较大,语法错误较少,但仍然有时会出现理解困难或交流不畅的情况。
3. 中高级水平(55-69分):表达流利、连贯,语音语调准确,词汇丰富,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仍需改进语法准确性。
4. 高级水平(70-79分):口语表达流利、清晰、准确,能用普通话进行复杂的思维表达,并且能够应对各种日常和工作场景中的对话。
5. 优秀水平(80-100分):口语表达运用得当,词汇丰富,语法准确,能很好地使用普通话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和辩论。
三、阅读能力评分标准1. 初级水平(0-39分):只能阅读简单的语句和短文,理解有限,对于较长的、复杂的文章难以理解。
2. 中级水平(40-54分):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常见词汇和简单句子,能阅读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简短文本。
普通话学习资料: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试行)根据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教育部、国家语委教语用[2003]2号文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判准则和评分要求,制定本细则,旨在针对山东方言特点,统一评分标准和操作规则,增强测试信度,保证测试质量。
山东属北方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设置4个测试项:读单音节字词(10分)、读多音节词语(20分)、朗读短文(30分)、命题说话(40)分,满分100分。
除特别说明外,本细则所列举的“语音错误”、“语音缺陷”等项按《大纲》规定的“错误”、“缺陷”等项的扣分要求扣分,一、二题中应试人如读错,可读第二遍,以第二遍读音为准。
一、概念解释语音错误:把甲音类(音位,下同)的音素或音节读成了乙音类的读音,叫做语音错误,其中也包括发音严重偏离普通话语音规范、造成明显的听感差异的方言读音。
语音缺陷:把甲音读成近似甲音或读的不准,但并没有造成音类的混淆,因而也不至于造成表义方面的问题,这样的语音失误称为语音缺陷。
语音缺陷虽然不至于产生歧义,但影响语言交际,不同程度地显示着方言色彩,影响说话人的普通话语音面貌。
二、评分(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
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
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评分要求解析:1.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1分。
“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言缺陷”:存在个别无规律的缺陷,本项不扣分;存在较明显或用字频率较高的1-2类系统性缺陷,扣0. 5分;存在3类以上系统性缺陷,扣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语调偏误”,包括:①声调调值高低与普通话有听感可辨的差异,每类扣0.5分。
②轻重音格式处理有较明显差异。
③逻辑重音偏误等。
②③问题每出现1次扣0.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停连不当”,包括停顿、断句不当。
如停连不当造成对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句的肢解、或造成对话语语意的歧义,视轻、中、重扣0.5分、1分、2分,也可每次扣0.5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语速快慢不均、停顿过长(超过3秒)等情况,视轻、中、重扣0.5分、1分、2分,也可每次扣0.3分。
(四)命题说话,说满3分钟,共4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要求:1.应试人说话3分钟,可备有应试人可视的倒计时钟表,其自行掌握时间。
也可由测试员掌握时间,到时示意应试人停止。
2.如发现应试人离题,测试员可提示:“您跑题了”;如发现应试人明显背稿,测试员可问另一话题,但问话时间不可超过4秒钟。
3.该测试项中语音错误的数量是归档的依据,测试员要听出记出语音错误的次数。
评分要求解析: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分六档。
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
扣0.5分、1分、2分。
二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
扣3分、4分。
“方音不明显”,指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数量少,不成系统。
三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
扣5分、6分。
“方音较明显”,指存在1-2类系统性语音缺陷或1类系统性错误。
四档,语音错误在10-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扣7分、8分。
“方音比较明显”,指存在2-3类系统性语音缺陷或2类系统性错误。
五档,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
扣9分、10分、11分。
“方音明显”,指存在3-4类以上系统性缺陷或3类系统性错误。
六档,语音错误多,方音重。
扣12分、13分、14分。
“语音错误多”,指超过20次;“方音重”,指存在5类以上系统性缺陷或4类系统性错误。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
不规范指存在方言词汇(含语气词)、语法和错误词汇、语法两种情况,分三档:一档:词汇、语法规范,不扣分。
二档: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扣1分、2分。
三档: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的情况,扣3分、4分。
也可量化计算,每出现一次扣0.5分。
3. 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三档:一档:语言自然流畅,扣0分。
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子的现象,扣0.5分、1分。
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扣2分、3分。
4.说话缺时扣分缺时1-4秒不扣分。
缺时5-20秒,扣1分;缺时21-40秒,扣2分;缺时41-60秒,扣3分;缺时61-80秒,扣4分;缺时81-100秒,扣5分;缺时101-120秒,扣6分;缺时12 1-140秒,扣8分;缺时141-149秒,扣15分;说话时间不足30秒(含30秒),计为零分。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endif]-->附件1: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错误、语音缺陷举例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人既有本省人,也有外地人。
此以涵盖山东人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方音现象为原则,每种现象列举方言点一至二处。
一、语音错误把本应该属于甲音类(音位,下同)的音素或音节读成了乙音类并且因而容易造成误解的读音,叫做语音错误,其中也包括发音严重偏离普通话语音规范、造成明显的听感差异的方言读音。
1.声母语音错误声母方面的语音错误大体包括以下一些方面:]♣[]ℑ♣τ[]♣τ[1.1 舌尖后音声母zh ch sh,如济宁话(全部);]σ[]ℑts[]ts[⑴读成舌尖前音声母z c s,如烟台话(一半);]⎭[]ℑ⎭τ[]⎭τ[⑵读成舌面前音声母j q x,如枣庄话(合口呼韵母前)。
]φ[]ℑφπ[]φπ[⑶读成唇齿音声母]∣[1.2 舌尖后浊擦音声母r,如济宁话(全部);]ζ[⑴读成舌尖前浊擦音声母⑵读成零声母,如烟台话(全部);,如济南话:荣(合口呼韵母前);]λ[⑶读成舌尖中浊边音声母,如临沂话(全部);]〉[⑷读成舌尖后浊边音声母,如枣庄话(合口呼韵母前)。
]ϖ[⑸读成唇齿浊擦音声母]⎭[]ℑ⎭τ[]⎭τ1.3 舌面前音声母j q x [,如曹县话(尖音字);]σ[]ℑts[]ts[⑴读成舌尖前声母z c s],如烟台话(团音字);X[]ℑχ[]χ⑵读成舌面中音声母[],如诸城话(团音字)。
∑][ℑ∑τ][∑τ⑶读成舌叶音声母[]ℑ⎭τ[]⎭τ1.4 舌面前塞擦音声母j q [],如五莲话“井、晴”;或d t读成j q,如“顶、停”。
ℑτ[]τ⑴读成舌尖中塞音声母d t [],如诸城话(尖音字)。
ℑƒ][ƒ⑵读成舌面前塞音声母[],如济阳、昌邑部分地方的方言(几乎全部)。
ℑτ[]τ读成舌尖中塞音声母[]ℑts[]ts[1.5 舌尖前塞擦音声母z c]字读成零声母,如临沂话里“牛”读如“由”、“凝”读如“盈”、“拟”读如“移”、“若”读如“岳”等等(部分)。
ν1.6 把齐齿呼的舌尖中鼻音声母n[,如济南话、聊城话、泰安话(全部)。
]N[γ1.7 把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鼻音声母n 两套,都算语音错误。
]σ[]ℑts[]ts[]和z c s⎭[]ℑ⎭τ[]⎭τ]但带有卷舌色彩的,可算语音缺陷;烟台话把普通话里的zh ch sh读成j q x[∑][ℑ∑τ][∑τ][s],如“蒸、吃、湿”,算作语音错误,对虽读成[ℑ][s]三套,读成接近[ts][ʦℑ]和接近[ts][ʦ∑][ℑ∑τ][∑τ、[]♣[ ]ℑ♣τ[♣τ[读成两套,如济宁话、烟台话、威海话;相对立的一套属语音错误。
青岛、潍坊等地方言把普通话里的zh ch sh读成]⎭[]ℑ⎭τ[]⎭τ[读成两套,如青岛话、烟台话、威海话;有的方言把普通话里的舌面前音声母j q x]♣[]ℑ♣τ[♣τ[1.8 有的方言把普通话里的舌尖后音声母zh ch sh2.韵母语音错误韵母方面的语音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把甲韵母字读成了乙韵母字(即音类错误,注意,不一定是该类字的全部),另一类是韵母结构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差别。
2.1 把甲韵母字读成了乙韵母字,如:],如烟台话“伯”。
↔],如济南话“伯”;读成[ι↔],如德州话“伯”;读成[E]韵母读成[ο[ο⑴把],如济南话“色涩”;ι↔],如德州话“色”;读成[E]韵母读成[℘∂⑵把e[,如威海话“歌”。
]ου读成[],如济南话、泰安话、菏泽话“白麦”。
ι↔韵母读成[]ια[i A⑶把]υAι[o A],如济南话、泰安话、菏泽话“烙”;把iου[韵母读成]υA[o A⑷把,如济南话、泰安话、菏泽话“药、脚”。
]↔ψ[韵母读成],如烟台话、υ[uei]读成开口呼,即丢掉介音[]ν↔υ[]ναυ[⑸把合口呼韵母uɑn uen u ei威海话“端、团、暖、乱、钻、酸”,“顿、吞、论、尊、村、孙”,潍坊话“腿”“对”。
⑹把uo[uǫ]韵母读成[uə],如济南话“说、多”。
]Nψ[γ,把撮口呼韵母ion]N↔读成开口呼韵母[]Nυ[γ⑺把合口呼韵母on,如青岛话“灯、影”。
]Nψ[读成撮口呼韵母]Nι[γ,把齐齿呼韵母in]Nυ[读成合口呼韵母]N↔[γ,如胶南话、诸城话“东、永”;或者与上述问题相反,把开口呼韵母en]Nι[读成齐齿呼韵母两种韵母,如济南话、泰安话、菏泽话、]Θι[与]↔ι[]韵母读成Eι[⑻把ie济宁话“业、挨”,“鞋、街”。
⑼把er[ər]韵母读成[lɨ],如潍坊等。
2.2 韵母结构与普通话有区别的,如:读成]ιαυ[i A]、以及与此相关的把u E或[]Θ[读成单韵母]ια[i A⑴把复韵母],如山东大部分方言里的“代、盖”,“快、怀”。
Eυ]或[Θυ[,]?ι[读成]υAι[o A、以及与此相关的把i]?[读成单韵母]υA[o A⑵把复韵母如山东大部分方言里的“敖、高”,“要、好”。
],如潍坊话∝∂ι读成[]υοι[υο],以及把i∝∂读成复韵母[]υο[υο⑶把复韵母的“钩、久”。
][uən]读成鼻νEψ[]ναυ[]νEι[en[ən]以及与此相关的]να[n A⑷把鼻韵母[uẽ](如淄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