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如何划分等级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共分为三级,每级又划分为两个等,即甲等和乙等。
具体的等级标准如下: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
词语、语法极少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
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z-zh-j、送气-不送气、i-ü不分、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
方言语调不明显。
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
方言语调较明显。
词语、语法有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
方言语调明显。
词语、语法失误较多。
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
日常朗读活动中,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下面就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影响应试者成绩的几个主要因素,谈谈朗读的几个基本要求,目的是帮助应试人把握难点,在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
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读要使自己的朗读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
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施测过程中,常看到一些语文教师或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想通过二级甲等,而测出的成绩却只有85分左右;以及一些其他教师或师范类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想通过二级乙等,而测出的成绩却只有78分左右。
测试不达标,使他们吃不下睡不香,因为普通话关系其上岗资格、职称评定、毕业求职等切身问题。
有办法让这些应试人过关吗?笔者认为,“秘诀”是看这些应试人能否认真对待普通话水平测试,愿不愿意在测前做充分准备。
以“短文朗读”来说,如果测前做了充分准备,则可以在非语音评分项上免丢2至3分,从而使78分变成80分以上或85分变成87分以上。
我们先来看看《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关于“朗读短文”的扣分细则:(1)读错一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一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朗读400个音节不能超过4分钟)扣1分。
对照六条扣分细则,其中(2)和(3),声韵系统语音缺陷和语调偏误,属于直接语音问题,对于应试人只能被动失分,即便努力短时间也很难保证不失分。
其余四条,属于非直接语音问题,对于应试人则是主动丢分,通过努力完全能够不丢分。
从测试实践看,78分者在(1)上丢1-2分,在(4)上丢1分,在(5)上丢1分,三项合起来丢3-4分;85分者在(1)上丢0.5-1分,在(4)上丢0.5-1分,在(5)上丢0.5-1分,三项合起来丢1.5-3分。
朗读中非直接语音问题的丢分,其主要原因是不熟悉60篇作品。
因为不熟悉,作品中一些外国人名、地名,一些专业词语,一些文言词语、成语及一些由3500常用字以外的字组成的词语,因生冷而读错音节,或因拿不准语音吞吞吐吐而读破词句,进而导致音节错误、停连不当或不流畅的出现而冤枉地被扣去分数。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以上标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即三级六等。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确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一、普通话考试等级划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即三级六等。
其中: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
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测试对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免测“选择判断”测试项。
如免测此项,“命题说话”测试项的分值由30分调整为40分。
二、普通话评分标准1、读单音节字词(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语音错误指音节读音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节成分读错。
原则上是指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把一个音(音位)误读成另一个音(音位),还包括单字的漏读。
(2)语音缺陷,声母、韵母、声调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一类声调缺陷最多扣0.5分。
语音缺陷指音节读音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节成分发音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程度,听感性质明显不符。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扣1分。
2、读多音节词语语音错误指:与第一测试项“读单音节字词”相同;变调、轻声、儿化等音变的读音错误。
对变调的评判是,未按变调规律变调的,该音节判为错误;一个词语内部因一个音节声调错误而导致其他音节声调错误的,有关音节均判为错误。
轻声词以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准。
对儿化词的评判是,读为错误的儿化韵音节判为错误,儿化词中读为正确的前一音节不判为错误。
(2)语音缺陷,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一类声调缺陷最多扣1分。
普通话二级甲等水平的语音表征二甲水平受测普通话,测试成绩应等于或大于87分,小于92分。
最多扣13分,为保险起见,可设定允许扣12分。
根据单字(10分)、词语(20分)、短文(30分)、说话(40分)四个测项的分值配置摊算,字、词、文、说可以扣的分数依次为 1.2、2.4、3.6、4.8。
实际情况常常不是这样,比如一个88分的二甲者,实际施测所扣12分,一般为:字扣1.0,词扣1.5,文扣2.5,话扣7.0。
尽管这不是绝对的,但以平均值衡量,单字、词语、短文的扣分实际会少一些,说话的扣分实际会多一些。
从受测方看,这说明二甲水平的普通话,尤其是南方方言区的二甲者,读死词语、死文章的水平可能相对高一些,说活话的水平可能相对低一些。
从评分角度看,这说明测试员对测项中有文字凭借的静态的语音“点缺陷”感知或许不够敏锐,而对无文字凭借的语流的音质缺陷及非音质缺陷(语调、语气),即动态的语音“面缺陷”感知或许较为敏锐,亦或说明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系统的科学性,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甲者受测“单字”,要想拿满分几乎不可能,即便没有发音错误,但发音缺陷绝对有。
从扣分结果看,通常是缺陷分比错误分扣得多一些。
假设有这样一份“单字”测卷:“昼八迷先毡皮幕美彻飞;鸣破捶风豆蹲霞掉桃定;官铁翁念劳天旬沟狼口;靴娘嫩机蕊家跪绝趣全;瓜穷屡知狂正裘中恒社;槐事轰竹掠茶肩常概虫;皇水君人伙自滑早绢足;炒次渴酸勤鱼筛院腔爱;鳖袖宾竖搏刷瞟帆彩愤;司滕寸峦岸勒歪尔熊妥”。
二甲水平者朗读这样一份测卷,可能会把其中的“蕊绢鳖瞟”等几个字读错,主要为声调错,当然也可能不出现错读。
扣分一般为0.1-0.4分。
发音缺陷一般出现6至16处,扣0.3-0.8分。
比如,“筛爱”等字中韵腹a的舌位发得偏后、开口度偏小。
又如,“先霞旬靴机家绝趣全穷裘肩君绢勤袖熊”等含舌面音声母j、q、x的字,读时j、q、x发音部位偏前,至舌叶和舌面交界处,形成“尖音”缺陷,再如,“自早足酸彩司寸”等含舌尖音声母z、c、s的字,读时z、c、s发音出现齿间音缺陷。
[讲稿]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陕西省语言文字水平测试培训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试卷包括4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缺陷主要是指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够准确~但还不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读成另一类声母~比如舌面前音j、q、x~读得接近z、c、s,或者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用较接近的部位代替~比如把舌面前音读得接近舌叶音,或者读翘舌音声母时舌尖接触或接近上腭的位置过于靠后或靠前等。
韵母读音的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语感差,或者开口呼的韵母开口度明显不够~听感性质明显不符,或者复韵母舌位动程不够等。
声母调形、调势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特别是四声的相对高点或低点明显不一致。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3)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4)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一、组成部分及分值。
试卷包括4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共10分。
2、读多音节词语,共20分。
3、朗读短文,共30分。
4、命题说话,共40分(此项由测试员评定分数)。
①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②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③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
二、各部分的详细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一)读单音节字词。
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
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标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未读完,按照语音错误扣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3)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未读完,按照语音错误扣分。
以上两题注意事项:1.注意是从左往右横向朗读2.注意上声的214,要把中间的1读出来,也就是要“拐弯”(单音节字词),在多音节字词部分,要注意词语的变调。
3. 注意必读轻声词语,在备考的时候,就应该把它找出来。
(三)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第一讲测试目的、内容与等级一级:甲等:97以上乙等:92——96.9二级:甲等:87——91.9乙等:80——86.9三级:甲等:70——79.9乙等:60——69.9试卷构成(见《指要》9-13页)第二讲普通话语音重点难点辅导一、声调、声母与韵母(一)声调衣、移、椅、艺屋、无、舞、误多、夺、朵、舵压、牙、雅、亚注意:克服误读音肖像瘙痒怪癖晕车应届熏陶潜力棕榈卓著(二)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1、翘舌音/平舌音zh、ch、sh——舌尖+硬腭前端z、c、s——舌尖+齿背zh——z铡草—杂草志愿—自愿支援—资源肿胀—总帐正品—赠品终止—宗旨嘱咐—祖父照旧—造就ch——c持续—词序推迟—推辞重来—从来吹动—摧动常输—藏书不成—不曾触动—促动鱼翅—鱼刺sh——s商数—桑树申述—申诉失事—私事山脚—三角熟语—俗语实数—食宿闪光—散光史记—死寂2、n/l :舌头的宽窄恼怒—老路浓重—盛大油腻—游历水牛—水流呢子—离子眼内—眼泪留念—留恋女客—旅客3、f/h:牙齿花费—花卉幅度—弧度翻阅—欢跃乏力—华丽犯病—患病分钱—婚前废话—绘画防止—黄纸(三)韵母:舌位、口型、开口度1、前鼻音与后鼻音an、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n(不用舌根)ang iang uang ong eng ing ueng iong ——-ng(要用舌根)开饭—开放天坛—天堂新鲜—新乡小县—小巷真理—争理勋章—胸章官民—光明车船—车床长针—长征信服—幸福乡村—乡葱飞轮—飞龙2、齐齿呼与撮口呼i ie in ian ——不圆唇üüe ün üan ——圆唇意见—遇见容易—荣誉经济—京剧切实—确实蝎子—靴子颜色—原色潜力—权利茄子—瘸子前头—拳头印书—运输通信—通讯餐巾—参军3、ou/uo:ou:大→小uo:小→大漏斗收购抖擞欧洲喉头丑陋着落过错活泼硕果哆嗦蹉跎(四)声韵母难点音辨记方法1、翘舌音的辨记(1)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高仡普通话水平测试“话题说话”评分标准解读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为了考查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所进行的口语考试。
它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对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在2006年以前,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采取测试员与应试人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人工测试来评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等级。
为了保证和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平、公正、科学性,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2006年国家语委开始在全国13个省市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机测”)试点工作,通过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部分替代人工测试。
2010年,国家语委文字测试中心出台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行办法》,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中计算机无法进行比较辨别、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评测的“话题说话”问题进行了规范。
我省“话题说话”的评分标准沿用国家语委文字测试中心在2010年发布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行办法》,是系统评分和一名测试员评分相结合测评。
“话题说话”之所以不能像前三题一样完全机器评分,是因为内容的灵活性决定了测试中会存在一些机器无法准确辨别的因素。
机器能够相对准确辨别的是语音标准程度,而对表达中的词汇语法、口语化程度、自然流畅程度、缺时、离题、雷同、无效语料等情况无法做到准确辨别,这些方面就需要测试员去把关,而把好关的前提条件是准确把握“话题说话”评分标准。
一、语音标准程度定档语音标准程度评分最关键的问题是语音定档。
定档不准确,直接会出现1-2分甚至2-3分的分差,这种误差看似不大,却有可能导致考生直接跨等。
我省考生的口语表达,按照普通话语音“阴平高高一路平,阳平由中向高升,上声先降再挑起,去声一落至底层”的标准,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阴平高度不够,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不足,声韵错误或缺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