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系统的组成分类
- 格式:pps
- 大小:16.28 MB
- 文档页数:48
第一章1给水系统的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2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组成。
3水表节点是指装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设置的总称。
4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至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
5水管道可采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和复合管。
钢管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
6给水附件指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给水附件包括各种阀门、水锤消除器、多功能水泵控制阀、过滤器、止回阀、减压孔板等管路附件。
7常用阀门: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
8配水设施:配水设施是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其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设施。
生活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主要指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或配水嘴,生产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主要指与生产工艺有关用水设备; 消防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有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各种喷头等。
9增压和贮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是指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给水系统中用于升压、稳压、贮水和调节的设备,包括如水泵、水池、水箱、贮水池、吸水井、气压给水培设备等。
10水表的常用术语l) 过载流量(Qmux): 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
在过载流时,水表只能短时间使用而不至损坏。
此时旋翼式水表的水头损失为10kPa,螺翼式水表的水头损失为10kPa。
2)常用流量(Qn); 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其数值为过载流量(Qmax) 的1/2。
3)分界流量(Qt); 水表误差限改变时的流量,其数值是常用流量的品数,4)最小流量(Qmin); 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下限流量,其教值是常用流量的函数。
5)始动流量(Qs),水表开始连续指示时的流量,此时水表不计示值误起但螺翼式水表没有始动流量.6) 流量范围:过载先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的范围。
一、给水系统的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二、给水系统的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给水附件、配水设施、增压和贮水设备、计量仪表。
三、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所适应的条件和特点:1、直接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建筑;最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时采用。
3、设水泵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坝压经常不足时采用。
4、设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的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有水箱的调节作用,水泵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效区运行。
5、气压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置高位水箱时采用。
6、分区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时采用;水泵并列分区:优点是供水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省去水箱占用面积,能量消耗较少,缺点是水泵数量多、扬程各不相同;串联:优点是供水可靠,不占用水箱使用面积,能量消耗较少,缺点是水泵数量多,设备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便;减压阀:优点是供水可靠,设备与管材少、投资省、设备布置集中、省去水箱占用面积,缺点是下区水压损失大,能量消耗多。
7、分质给水方式: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分别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
四、给水管道布置的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
五、布置形式: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枝状为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环状的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线长、造价高。
一般建筑内给水管网宜用枝状布置:1、干管设在顶层天花板下、吊顶内或技术夹层中,由上向下供水的为上行下给式:适用于设置高位水箱的居住与公共建筑和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
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一、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1. 按供水方式分类:(1)采用中央管道供水系统。
使用厂矿、办公楼、宾馆、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等大型建筑物的给水系统,通常采用采用中央管道(有的地方称为中央供水系统),其结构有压力调节器、水箱、水龙头、管道等。
(2)采用公用管网和私人管网供水系统。
在城市和乡镇和农村,比较多的是采用公用管网和私人管网同时供水。
这种供水系统的有点是可以满足多建筑物的用水,但缺点是由于压力的关系,不同楼层之间的水压差异比较大,这样可能会造成流量不均匀,水压不稳定,水质受到影响。
(3)采用水池供水系统。
这种给水系统主要是针对一些位于偏僻地区的建筑物。
较小的水池一般采用竖直壁箱式结构,箱体内装有抽水机,池体内有安装水泵,把从地下水池取出的水经过水泵提升到室内供水使用。
2. 按供水工艺分类:(1)采用热水给水系统。
该系统通常采用热水锅炉,将温水经过水泵供应到室内使用。
该系统有时也可以采用太阳能联合热水器经过水泵输送到室内供水。
(2)采用冷水给水系统。
该系统通常采用大型蓄水池,里面装有冷水泵,可将水蓄水池蓄水的水经过水泵提升到室内供水,或者将蓄水池的水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室内供水。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室内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水管、水泵、调压器、水表和管材组成。
1. 水源水源是室内给水系统的根本,可以是地表水、地下水或利用雨水等地表水源。
2. 水管水管是指用来把水从水源输送到使用地的管道,主要由聚乙烯、铸铁、钢铁、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3. 水泵水泵是室内水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将水从水源中抽出并输送到室内使用,可以分为热水泵和冷水泵。
4. 调压器调压器是室内给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可以控制水的压力和流量,确保室内给水的压力和流量均衡,从而使室内水源的使用更有效,安全可靠,使用更舒适。
5. 水表水表是室内给水系统的控制部件,可以直接测量室内供水的流量,并实现对流量的控制和调节,以确保室内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给水系统的分类给水系统是指将自然界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后供给给各类用户使用的系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给水系统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给水系统的分类进行介绍。
一、按照供水对象的不同,给水系统可以分为三类:生活给水系统、工业给水系统和灌溉给水系统。
1. 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居民生活用水的系统。
它包括水源、水处理厂、水库或水井、输水管道、水塔或水池等组成部分。
生活给水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安全、清洁、稳定的饮用水,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2. 工业给水系统:工业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水的系统。
它通常包括水源、水处理设备、水储存设施、输送管道等。
工业给水系统的特点是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净化。
3. 灌溉给水系统:灌溉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农业灌溉用水的系统。
它包括水源、水库或水井、输水管道、灌溉设备等组成部分。
灌溉给水系统的目标是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水资源,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按照水源的不同,给水系统可以分为地表水供水系统和地下水供水系统。
1. 地表水供水系统:地表水供水系统是指利用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资源供水的系统。
它通常包括水源采集、水处理、输送和储存等环节。
地表水供水系统的特点是水质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来保证水质安全。
2. 地下水供水系统:地下水供水系统是指利用地下水资源供水的系统。
它通常通过井泵将地下水抽取上来,经过处理后供给用户使用。
地下水供水系统的特点是水质相对稳定,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净化。
三、按照供水方式的不同,给水系统可以分为直接供水系统和间接供水系统。
1. 直接供水系统:直接供水系统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水直接供应给用户使用的系统。
它通常采用压力管网的形式,将水源直接输送到用户的水龙头。
直接供水系统的优点是供水压力稳定,用水方便。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网老化、水质难以保证等。
给排水的方式和分类1. 概述给排水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
2. 给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2.1 直接供水系统直接供水系统是将水源直接引入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
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水质良好的地区,且建筑物高度不超过供水源的水平距离。
直接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泵、水箱、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2.2 间接供水系统间接供水系统是通过建筑物内的水箱来分别提供冷水和热水。
这种方式适用于供水水源距离较远,且存在水质问题的地区。
间接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泵、水箱、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3. 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3.1 重力排水系统重力排水系统是指通过建筑物内的自然坡度,利用重力将废水排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建筑物地势较高或建筑物内的排水设备较少的情况。
重力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排水管道、地漏、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3.2 压力排水系统压力排水系统是指通过排水泵将废水顺利排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建筑物地势较低或存在排水设备较多的情况。
压力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排水泵、排水管道、地漏、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4. 给排水系统的分类4.1 室内给排水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它承担着向每个房间供水和排除废水的任务。
室内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布局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管道的材料、水质的要求等因素。
4.2 室外给排水系统室外给排水系统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外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它主要起到收集、处理和分配水资源的作用。
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地形地势、供水管道的布局和水资源的分配等因素。
5. 结论给排水系统是城市或建筑物内部不可或缺的系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分类来满足供水和排水的需求。
了解和掌握给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对于设计和建设高效可靠的给排水系统至关重要。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给水系统是指供水系统中用于建筑物内部的供水设备和管道网络。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建筑给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冷水系统冷水系统主要用于供应建筑物内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它包括供水管道网络、冷水储存设备(如水箱)以及冷水泵等。
冷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的稳定性、压力要求以及水质安全等因素。
2. 热水系统热水系统主要用于供应建筑物内部的洗浴、清洁等用水。
它包括热水供应管道、热水储存设备(如热水器或热水锅炉)、热水循环系统等。
热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温度、供水量、热损失以及热水循环的节能等因素。
3. 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备供水,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和消防水管等。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消防水源的稳定性和供水压力的要求,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水。
4.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废水和污水排放。
它包括排水管道网络、污水处理设备(如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以及雨水排放系统等。
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的流量、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以及排水的处理和净化等因素。
5. 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空调系统和工业设备的冷却。
它包括冷却水供应管道、冷却水塔(如冷却塔或冷却器)、冷却水泵等。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冷却水的质量、温度控制以及冷却水循环的效率等因素。
6. 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供暖系统和工业设备的冷却。
它包括循环水管道、循环水泵、水处理设备以及换热器等。
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循环水的流量、温度控制以及水质的净化等因素。
以上是建筑给水系统的主要分类。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和使用情况,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分类中的几种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以满足建筑物内部的供水需求,并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的稳定性、压力要求、水质安全、节能性以及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等因素,以实现高效、可靠和可持续的供水服务。
给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一、城市给水系统分类与组成1.城市给水系统的分类1)按水源种类划分按水源种类可将城市给水系统划分为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和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
2)按供水方式划分按供水方式可将城市给水系统划分为重力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和循序给水系统。
3)按使用目的划分按使用目的可将城市给水系统划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2.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城市给水系统是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通常由下列工程设施组成。
1)取水构筑物取水构筑物是指用以从地表水源或地下水源取得满足要求的原水,并输往水厂的工程设施。
其可分为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主要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和渗渠几种形式。
(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在修建构筑物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河流的地质水文条件合理选择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和形式,它将直接影响取水的水质、水量和取水的安全、施工、运行等各个方面。
2)水处理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是指用以对原水进行水质处理使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或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水质标准的工程设施,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消毒等。
处理构筑物主要有过滤池、澄清池、化验室、加药间等原水处理系统设备。
水处理构筑物常集中布置在水厂内。
3)泵站泵站是指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高度的工程设施。
按泵站在给水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一级泵站。
一级泵站直接从水源取水,并将水输送到净水构筑物,或者直接输送到配水管网、水塔、水池等构筑物中。
(2)二级泵站。
二级泵站通常设在净水厂内,自清水池中取净化了的水,加压后通过管网向用户供水。
(3)加压泵站。
加压泵站用于升高输水管中或管网中的压力,自一段管网或调节水池中吸水压入下一段输水管或管网,以便提高水压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4)输水管(渠)和管网(1)输水管(渠)。
给水系统的分类: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的要求,有三种基本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组合给水系统)给水系统的组成:引水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给水管道可采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UPVC|PVC-U)和复合管焊接钢管:耐压、抗震型好、单管长、接头少、且重量比铸铁管轻铸铁管:性脆重量大、但耐腐蚀、经久耐用、价格低塑料管:具有耐化学腐蚀性强,水流阻力小、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等还可以节约钢材节约能源钢管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给水铸铁管采用承插连接,所料管则有螺纹连接、挤压押金连接、法兰连接、热熔合连接、电融合连接和粘接等水表性能比较:①过载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
②常用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定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其树脂为过载流量的1/2给水系统的所需的压力H可用经验法估算:1层(n=1)为100kPa,2层(n=2)为120kPa,3层(n=3)以上每增加1层,增加40kPa即(H=120+40(n-2)kPa,其中n大于等于2)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1.依靠外网压力的给水方式:①直接给水方式②设水箱的给水方式2依靠水泵升压的给水方式:①设水泵的给水方式;②设水泵、水箱联合的给水方式;③气压给水方式;④分区给水方式;给水方式选择原则生活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0.60MPa.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特殊情况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给水干管敷设位置又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
敷设形式:明装即管道外露,有点事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影响美观,表面易结露、积灰尘,一般用于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暗装即管道隐蔽,如敷设在管道井,技术层,管道沟,墙糙或夹壁墙中、直接埋地或埋在楼板的垫层里,有点事管道不影响室内的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是用于对卫生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宾馆、高级公寓和要求无尘、洁净的车间、实验室、无菌室等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0.2m处管道防护:防腐,防冻、防露,防漏,防振额定流量:满足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途要求而规定的,其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给水系统的分类: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的要求,有三种基本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工业给排水相关知识: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给水系统按用途可分为3类:
(1)生活给水系统
水量不均匀,水质需符合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
水量均匀,水质随生产工艺而异
(3)消防给水系统
有较高的水压要求
给水系统的组成
1、引入管:建筑(小区)总进水管
2、水表节点:水表及前后的阀门、泻水装置
3、管道系统:给水干管、立管和支管
4、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各类配水龙头及生产、消防设备
5、给水附件: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各类阀门
6、增压和贮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和气压贮水设备。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2给水方式❑1.3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的要求,并结合外部给水系统情况进行划分,有3种基本给水系统:1.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烹饪、盥洗、沐浴、洗涤衣物、冲厕、清洗地面和其它生活用途的用水。
近年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某些城市、地区或高档住宅小区、综合楼等实施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已进入住宅。
2. 生产给水系统供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用水、清洗用水、冷饮用水、生产空调用水、稀释用水、除尘用水、锅炉用水等用途的用水。
由于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的不同,这类用水的水质要求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低于生活用水标准,有的远远高于生活饮用水标准。
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用水,主要包括:消火栓、消防卷盘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等设施的用水。
消防水用于灭火和控火,即扑灭火灾和控制火势蔓延。
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保证供给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灭火器消防卷盘及喷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生活、生产、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
上述3种基本给水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合并共用。
如:4. 组合给水系统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演示动画单击鼠标播放(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结合工程所涉及的各项因素,如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的评判方法,对所列的各项因素,根据其优缺点进行定性分析,其评判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和带主观随意性,为使各项因素都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目前都采用模糊变换作为工具,用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判,其结果更为正确、合理。
近年来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各个领域多因素的综合评判方面已被广泛应用。
综合评判法1.1.2给水系统的组成1.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图1-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1.2 给水系统的组成上页图中符号的含义:A :入贮水池;B :来自贮水池1:阀门井;2:引入管;3:闸阀; 4 :水表;5:水泵; 6 :止回阀;7:干管;8 :支管;9:浴盆;10 :立管;11:水嘴;12 :淋浴器;13:洗脸盆;14 :大便器;15:洗涤盆;16 :水箱;17:进水管;18 :出水管;19:消火栓;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段,一般又称“进户管”。
引入管段上一般设有水表、阀门等附件。
1.引入管演示动画单击鼠标播放引入管一般建筑引入管可以只设一条。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引入管不少于2条,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引入。
引入管设两条时,应分别从建筑物的两侧引入,以确保安全供水。
当一条管道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另一条管道仍可保正供水。
若必须同侧引入时,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5m ,并在两条引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上装阀门。
说明: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给水引入管上应装设水表计量建筑物的总用水量。
为了水表修理和拆装、读数的方便,需要设水表井。
水表以及相应的配件都设在水表井内。
翼式数字水表旋翼式液封水表IC 卡水表复式水表图1-2 水表节点水表节点图1-3 有旁通管的水表节点立管干管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
(1)干管:又称总干管,是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
(2)立管:又称竖管,是将水从干管沿垂直方向输送至各楼层、各不同标高处的管段。
3.给水管道(3)支管:又称分配管,是将水从立管输送至各房间内的管段。
钢管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为避免焊接时锌层破坏,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其连接配件应用见图。
1:管箍;2 :异径管箍;3:活接头;4:补心;5:90°弯头;6:45°弯头;7:异径弯头;8:内管箍;9:管塞;10:等径三通;11:异径三通;12:根母;13:等径四通;14:异径四通;15:阀门1:管箍;2 :异径管箍;3:活接头;4:补心;5:90°弯头;6:45°弯头;7:异径弯头;8:内管箍;9:管塞;10:等径三通;11:异径三通;12:根母;13:等径四通;14:异径四通;15:阀门图1-4钢管螺纹连接配件及连接方法给水附件是指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和设备。
给水附件包括各种阀门、水锤消除器、过滤器、减压孔板等管路附件。
常用的阀门有:(1)截止阀不锈钢截止阀长杆截止阀4.给水附件2)闸阀(3)蝶阀(4)止回阀静音式止回阀消声止回阀对夹式止回阀(5)液位控制阀液位控制阀用以控制水箱、水池等贮水设备的水位,以免溢流。
如浮球阀,水位上升浮球上升关闭进水口,水位下降浮球下落开启进水口,但有浮球体积大,阀芯易卡住引起溢水等弊病。
(6)液压水位控制阀克服了浮球阀的弊病,是浮球阀的升级换代产品。
液压水位控制阀7)安全阀安全阀是保安器材为避免管网、用具或密闭水箱超压破坏,需安装此阀,一般有弹簧式、杠杆式两种。
生活给水系统主要指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或配水嘴;生产给水系统主要指用水设备;消防给水系统主要指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各种喷头。
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其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设施即为配水装置。
5.配水设施泄压阀单把立式菜盆水嘴面盆单把水嘴环形阀式配水嘴旋塞式配水嘴普通洗脸盆配水嘴单手柄洗脸配水嘴自动配水水嘴单手柄浴盆配水嘴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1.2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6.增压和贮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包括升压设备和贮水设备。
如:水泵、水泵-气压罐供水设备;水箱、贮水池和吸水井等贮水设备。
型立式多级泵S型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DG型多级离心泵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1.2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1.2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NB型凝结水泵锅炉给水泵潜水轴流泵SK型水循环真空泵离心清水管道泵W型真空泵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盘管水箱7. 水表容积式水表计量元件是“标准容器”;速度式水表计量元件是转动的叶(翼)轮,转动速度与通过水表的水流量成正比。
ab 1)按计量元件运动原理分类:(1)水表的分类现场指示型计数器读数机构不分离,与水表为一体远传型计数器示值远离水表安装现场,分无线和有线两种远传、现场组合型在现场可读取示值,在远离现场处也能读取示值。
ab c2)按读数机构的位置分类湿式水表计数器浸没在被测水中干式水表计数器与被测水隔离开,表盘和指针是“干”的液封式水表计数器中的读数部分用特殊液体与被测水隔离ab c 4)按计数器的工作现状分类普通型水表水表公称压力≤1.0MPa高压水表水表公称压力为1.6MPa 、2.0MPa ab 5)按被测水压力分类冷水表被测水温≤40℃热水表被测水温≤100℃ab 3)按水温度分类a. 容积式水表b. 速度式水表旋翼式水表旋翼湿式磁传电子旋翼湿式水表远传水表螺翼式水平螺翼式水表水平螺翼可拆卸传干式水表2)水表性能的比较1) 速度式水表与容积式水表比较(见下表1-2)速度式水表与容积式水表的比较表1-22)多流束水表与单流束水表的比较(见表1-3)多流束水表与单流束水表比较表1-33)湿式水表与干式水表比较(见表1-4)湿式水表与干式水表比较表1-4由上比较可知,速度式湿式多流束水表既有较好的计量性能,又有较好的实用经济性。
3)水表的常用术语最大流量(Q max )公称流量(Q n )分界流量(Q t )最小流量(Q min )始动流量(Q s )流量范围公称压力压力损失示值误差示值误差限计量等级1)过载流量(Q max ):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
在过载流量时,水表只能短时间使用而不至损坏。
此时旋翼式水表的水头损失为100kPa ,螺翼式水表的水头损失为10kPa 。
3)分界流量(Q t ):水表误差限改变时的流量,其数值是公称流量的函数。
4)最小流量(Q min ):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下限流量,其数值是常用流量的函数。
5)始动流量(Q s ):水表开始连续指示时的流量,此时水表不计示值误差。
但螺翼式水表没有始动流量。
2)常用流量(Q n ):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其数值为过载流量(Q max )的1/2。
6)流量范围:过载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的范围。
流量范围分为两个区间,两个区间的误差限各不相同。
7)公称压力:水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
8)压力损失:水流经水表所引起的压力降低,MPa 。
9)示值误差:水表的示值和被测水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10)示值误差限:技术标准给定的水表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亦称最大允许误差。
a .当Q min ≤Q <Q t 时,示值误差±5%。
b .当Q t ≤Q ≤Q max 时,示值误差±2%。
11)计量等级:水表按始动流量、最小流量和分界流量分为A、B二个计量等级。
(4)水表的技术参数旋翼式水表、螺翼式水表和旋翼干式远传水表的技术参数分别见附表1-4、附表1-5和附表1-6。
(5)IC卡预付费水表和远程自动抄表系统IC卡预付费水表,由流量传感器、电控板和电磁阀组成。
如图1-9所示,分户远传水表仍安装在户内,与普通水表相比增加了一套信号发送系统。
各户信号线路均接至楼宇的流量集中集算仪上,各户使用的水量均显示在流量集中集算仪上,并累计流量。
自动抄表系统可免去逐户抄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大大提高了计量水图1-9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量的准确性。
流量计压力表下一节:1.2 给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