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肛瘘切除术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3
手术记录
住院号:xx 科室:普外科病房号:床位号:39
姓名:xx 性别:男年龄:47岁手术日期:2019年09月04日
术前诊断:1、肛瘘。
拟施手术:肛瘘切除术
术后诊断:1、肛瘘。
已施手术:肛瘘切除术
手术名称:肛瘘切除术
麻醉方式:腰麻麻醉医师:xx
麻醉开始时间:11时05分麻醉结束时间:11时30分共计: 0时25分
手术开始时间:11时05分手术结束时间:11时30分共计: 0时25分
手术人员:主刀xx 助手xx
手术过程: 1、术中所见:截石位7点处一处皮肤破口,渗液,边
缘皮肤变硬,轻微泛红。
2、操作过程:麻醉达成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于外口
处切开皮肤,沿条索方向切开皮肤,直达瘘管内口,见瘘管内口位
置较高,切除瘘管会损伤直肠括约肌,给予挂线治疗,敞开创面,
严格止血,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
术毕病人安返病房。
主任医师:。
肛瘘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多有肛管直肠周围感染或肛旁脓肿病史。
(2)肛周反复肿胀、疼痛、流脓或有分泌物,瘙痒感。
肛旁皮肤瘘口有脓性分泌物或粪渣溢出,也可短时间封闭后再次破溃,外口闭合后局部可有红、肿、痛等炎症反应。
(3)肛周可见一个或多个外口及肉芽组织。
沿外口向肛门皮下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硬结,挤压可有轻微疼痛,外口有分泌物溢出。
(4)以探针自外口轻轻插入,经瘘管可能达内口处。
2.辅助检查
(1)直肠指诊:可触及硬索条状瘘管,有时能扪到内口。
(2)探针检查:一般不用于诊断,容易穿破管壁,造成假道。
(3)X线造影:以碘油行窦道造影,可协助明确复杂瘘的瘘管走行和内口的位置。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理疗、热水坐浴,只适合脓肿形成初期和术前准备。
2.手术治疗
(1)瘘管切开术用于单纯性低位肛瘘,手术在骶麻或局麻下进行,将瘘管全部切开,切除瘢痕组织,通畅引流。
(2)肛瘘切除术用于单纯性低位肛瘘,将瘘管全部切除直至正常组织。
切除肛瘘后遗留的创面,一般以开放换药为原则。
简单的表浅性低位肛瘘,切除瘘管后可考虑将创口一期缝合。
对于复杂性肛瘘,需合并应用几种手术方法,如先使之成为单纯性肛瘘,再用挂线法处理。
肛肠科常见手术分级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肛肠科常见手术分级:
一级手术
1.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及一期根治术
2. 简单肛瘘切开,切除术或挂线疗法
3. 肛裂切除术
4.切除术
5. 单纯内痔及血栓外痔切除术
6. 结肠造口术
二级手术
1.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2. 经肛门直肠良性息肉切除术
3.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
4. 藏毛窦囊肿和窦道切除术
5. 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
6. 造口旁疝修补术
三级手术
1. 复杂肛瘘切开或挂线术
2. 经肛门或阴道修补术
3. 肛提肌上脓肿切开引流术
4. 肛门圈缩小术
5. 直肠骶骨悬吊术
6. 直肠脱垂固定术
7. 直肠脱垂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疗法
8. 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
9. Hartmann手术
10. 全结肠直肠节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11右半,左半,横及乙状根治术
12经腹或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肛瘘病人病历
患者信息:男性,35岁。
主诉肛门部疼痛、排便困难。
既往史:患者曾因肛门周围脓肿在当地医院就诊,经过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
但近期出现肛门部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
检查结果:直肠指诊发现肛门周围有明显的瘘管,口径约0.5cm,深度约2cm,瘘管内有脓液分泌。
诊断:肛瘘。
治疗方案: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为开放式切除术,切除瘘管及周围病变组织,缝合伤口。
手术过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术中发现瘘管口径较大,周围有炎性组织增生,手术中切除瘘管及周围组织后,进行伤口缝合。
术后恢复:手术后患者禁食半天,逐渐恢复饮食。
术后第二天进行伤口换药,术后第七天拆除缝线。
术后一周内禁止剧烈运动,避免便秘,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术后两周进行复查,恢复良好。
随访情况:术后三个月,患者无不适症状,肛门周围瘢痕处愈合良好,未出现复发。
结论: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手术治疗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
患者应注意术后伤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便秘,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肛瘘手术有几种方法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周围疾病,指肛管与肛周皮肤之间异常通道的形成。
肛瘘通常源于肛腺炎、肛管囊肿或感染等疾病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治疗肛瘘,手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肛瘘手术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
1. 切开排脓术:切开排脓术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急性脓肿或急性感染的患者。
该手术主要通过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开刀,将脓液引流出来,然后在切口留置引流管以便伤口排脓。
切开排脓术对于简单的急性病例效果明显,但对于复杂或慢性病例效果有限。
2. 内窥镜下肛瘘切除术:内窥镜下肛瘘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适用于较为简单的肛瘘类型。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肛门插入内窥镜,寻找肛管与肛周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并将其切除。
内窥镜下肛瘘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对于复杂的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效果有限。
3. 飞梭技术:飞梭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肛瘘手术方法,适用于复杂肛瘘的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一个特殊的缝线(飞梭线)从内窥镜插入肛门,穿过肛管与肛周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然后将另一端的线从切口或肛门插入,最后将两端的线结扎。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创口愈合快、效果稳定。
4. 封闭剂法:封闭剂法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理清肛瘘异常通道,并在通道内注射封闭剂(如胶原蛋白),以促进肛瘘的愈合。
封闭剂法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但其效果相对不如其他方法稳定。
除了上述常见的肛瘘手术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肛门周围切开引流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等。
具体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总之,肛瘘手术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患者在手术前后都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注意个人卫生,以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手术日期:
手术开始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前诊断:肛瘘
手术后诊断:肛瘘
病理诊断:
手术名称:肛瘘切除术
手术者:
助手:
护士: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
麻醉者:
手术经过:麻醉满意后,截石位,常规肛周、会阴区消毒,铺无菌巾,以肛门拉钩扩开肛管,暴露内口,以圆头探针自3点溃口循瘘管走行探入,探及内口位于3点齿线处肛窦隐窝处,并从内口探出。
于外口处梭形切除外口及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除内外口之间的瘘管及窦道瘢痕组织,搔刮窦道,清除病理性肉芽组织,并以无菌纱布拭净,检查无其他管道,适当延伸内外口切口,并将切口边缘皮肤剪除少许使切口呈"V"字形,保证引流通畅。
检查止血完善,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肛周消毒,以无菌油纱条1张填塞切口压迫止血,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术毕病人安返病房。
手术所见:截石位3点钟位距肛缘2厘米见直径0.3厘米大小瘘口,挤压见脓液外溢,内口位于3点钟位肛窦隐窝处,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间,其周围有较多病理性肉芽组织,有瘢痕组织。
引流或填塞物种类及数目:油纱1张
纱布类及器械数目是否清点:是
记录者:
记录时间:。
简单肛瘘切除术
[适应证]
1.非手术治疗3个月不愈合的低位肛瘘。
2.结核性肛瘘,无全身活动性结核病灶。
[术前准备]
1.病人处于急性感染期者要控制症状,并且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待急性炎症消退后方可手术。
2.结核性肛瘘,手术前2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无结核中毒症状,复查血沉正常才能手术。
3.术前1日进流质饮食。
4.术前2~3小时用肥皂水灌肠。
[麻醉]
鞍麻、骶管麻醉、肛缘局麻。
[手术步骤]
1.体位截石位
2.探查切口位置观察外口的位置和形态,估计瘘管的走向和深浅。
先用探针由外口沿瘘管曲折方向轻轻探入,经过整个瘘管,直达内口。
探查时可在肛管内插入手指,感觉探针经过的位置[图1 ⑴]。
待探针尖部经内口穿出后,即可用止血钳将尖部夹住,或将探针弯曲,使其尖部从肛门口穿出,以免探针滑脱[图1 ⑵]。
如果寻找不到内口,可在直肠内塞一块干纱布,自外口注入美蓝2~3ml,拔出纱布,观察美蓝染色的位置,以判定内口位置,然后再插入探针。
3.切开瘘管从内口至外口,沿探针方向切开全部瘘管的直肠、肛管壁,敞开瘘管全长[图1 ⑶]。
4.全部瘘管在敞开的瘘管两侧皮肤上各作切口,沿切口继续深入,切面斜向瘘管的深层处,作整块瘘管切除[图1 ⑷]。
如有瘘管分支,凡美蓝染色的组织或瘢痕均应切除,直至显露正常组织为止[图1 ⑸]。
创面横切面成V形。
5.止血压迫止血、结扎或缝扎止血。
6.修剪切缘切除创缘部分皮肤,修剪整齐,使创面敞开,置凡士林纱布引流。
[术中注意事项]
1.探针探查时不应加用暴力,避免造成假道,误将内口及最深一段瘘管遗留,以致术后复发感染,重新形成瘘管。
2.如果找不到内口,可先切开探针已经探及的一段瘘管,然后在创面有美蓝染色的部位,寻找内段瘘管的开口,继续插入探针探查。
也可用力挤压瘘管,即可见少许脓液或美蓝从内口溢出。
还可用皮钳夹住瘘管外口处及其管壁,向外牵拉与放松,在窥肛器下可见肠壁肛瘘附近形成一下陷区,这多为内口所在部位。
3.切开瘘管时,若遇见肛门括约肌,必须使切口方向与肌纤维垂直,不应斜切或同时切断两处,否则将发生大便失禁。
4.切开肛门前侧位置较深的瘘管后,不宜作瘘管切除,因前侧肛门括约肌比较薄弱,又无耻骨直肠肌支持,切除后不易对合,容易造成大便失禁。
一旦切断,应用2-0肠线将切断的肌肉作疏松的8形缝合,以免回缩。
5.切除后侧复杂肛瘘时,注意不要损伤尾骨直肠肌,以免肛管向前移位。
6.对结核性瘘管,术前抗结核药物应用要合理。
术中污染不明显者,可在彻底切除瘘管结核组织后,用细不锈钢丝或尼龙线缝合伤口,消灭死腔。
[术后处理]
1.术后若有排尿困难,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1.0mg,并在膀胱区放置寒热垫或塞痛乐。
术后12小时不能排尿者,应予导尿。
2.术后进无渣饮食,一日3次口服雅片酊,每次0.5ml,保持便秘2日。
3.术后2日更换敷料,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大便后也要坐浴,换药。
4.换药时检查伤口,务必使创面肉芽从基底部生长,直至愈合,防止桥状愈合。
5.结核性瘘管切除后,应抗结核治疗保持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