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用电脑处理汉字教学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5.85 MB
- 文档页数:22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文字处理教案: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会打开、关闭计算机;3.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4. 学习基本的文字处理操作,包括新建、打开、编辑、保存和关闭等;5. 提高学生处理文字的效率和准确性;6. 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提高学生文字处理技巧和效率。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学生准备:学生自备笔记本电脑,或使用学校提供的计算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询问学生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引入课题。
然后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演示(15分钟):教师操作计算机并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向学生展示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3. 讲解(10分钟):教师对软件界面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逐一讲解,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快捷键等内容。
4. 指导与实践(3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打开软件并进行文字编辑实践,包括新建文件、输入文字、修改字体格式等操作;2)教师还可介绍一些文字处理的技巧,如断行、插入符号、调整行间距等,帮助学生提高效率和质量。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展望下次课的学习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实践,继续提升文字处理的技能。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文字处理作业,包括新建文件、输入一段文字并设置字体样式、保存文件等;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文字处理软件的其他功能,并在下次课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学会了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文字处理。
通过指导和实践,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文字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教师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软件的其他功能,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2课
文字编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同学们了解文字编辑的概念;
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文字的输入、编辑、保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文字的输入、编辑、保存;
教学难点:让同学们熟悉Word2010的使用;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字的编辑么?你们知道文字编辑的重要作用么?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课件出示)《文字编辑》。
二、Word2010的启动:
师:启动Word2010,请同学们仔细观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Word2010的启动步骤是什么?
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教学内容]:了解电脑处理汉字的三个环节:输入汉字,处理存储在电脑里的汉字,输出汉字。
了解电脑输入汉字的途径。
体验汉字的点阵的表示。
[教学目标]:1、了解部分输入汉字的方法(编码输入、手写、扫描输入、语音输入)2、初步了解使用几个输入法输入汉字3、观察点阵,用画图软件看汉字的“点阵”[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输入方法的概念,了解几种汉字的输入方法[教学难点]:点阵,汉字的点阵表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电脑处理汉字的三个环节:首先,通过电脑设备输入汉字;其次,电脑处理已经存储在电脑中的汉字;第三,再用电脑设备输出处理好的汉字。
汉字结构复杂、数量宠大,汉字字形、字体丰富。
汉字输入电脑后,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
二、通过汉字编码输入汉字。
根据一定的编码方法,如:拼音、五笔字型等,借助电脑键盘将汉字输入电脑。
①全拼②智能ABC三、通过手写、扫描输入汉字。
手写输入:通过汉字识别系统,将用触控笔手写的各种字转换为电脑可识别的标准字,再将标准的汉字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扫描输入:通过光学字符阅读器或其它的设备,用光电扫描等方法识别汉字。
四、通过语间输入汉字。
电脑利用人们给它配备的“听觉器官”,自动辨别汉字语音要素,从不同的音节中找出不同的汉字,或从相同的音节中判断出不同的汉字。
活动一:查看电脑上已安装有的汉字输入法,并写同其中的3种汉字输入法名称。
活动二:用不同的输入法,输入汉字。
五、演示手写、语音输入教学反思:输入汉字,是处理汉字的最基本环节,了解输入法,知道用一种合适的输入法,使同学们在汉字处理上初入门径。
六、总结,汉字的输入,点阵的表示、存储,是汉字处理的基本环节。
用提问,演示,动手的方式,让同学们认识到汉字,在电脑中的处理。
汉字的输入,显示。
第二节用电脑打字学习任务:1、了解键盘的组成和基本用法.2、掌握正确的操作键盘的方法。
3、学会中英文打字。
教学目标:1、正确了解键盘的组成及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键盘的基本用法。
2、正确使用指法,掌握科学的打字方法。
3、学习“金山打字2003"软件的使用,并通过软件练习正确的指法,学会中英文打字。
4、使用“写字板”工具,运用“智能ABC”写一篇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1、掌握键盘的基本功能键的使用。
2、初步掌握键盘的基本用法,掌握正确的指法。
3、练习正确的指法。
教学难点:指法的正确使用。
键盘基本功能键的功能。
教学课时: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键盘,键盘的分区以及排列方式.认识基本键所在位置,初步掌握基本键的指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脑的用途可神奇了,它不光可以画画,听歌,还可以用它来写日记,学英语,帮助我们学习。
二、新授课要想在电脑上写字,有一样设备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它,就是键盘。
键盘的作用可大了,它是电脑的重要输入设备,是向电脑下达命令的重要工具。
1、认识键盘出示电脑键盘主键盘区:主键盘区由字母键、特定功能键、数字键、符号键组成。
这是计算机输入的主要部分,大部分的输入工作都在这里完成数字键区:也叫小键盘区,主要由数字键组成,在进行大量的数字输入工作时可以在这里完成。
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集中输入数据,因为打字键区的数字键一字排开,大量输入数据很不方便,而付键盘区数字键集中放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功能键区:功能键是负有特定用途的键,在不同的软件中有不同的作用,可以为的工作学习带来快捷方便。
功能键区:一般键盘上都有F1~F12共12个功能键,有的键盘可能有14个,它们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单击即可完成一定的功能,如F1往往被设成所运行程序的帮助键,现在有些电脑厂商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还设置了一些特定的功能键,如单键上网、收发电子邮件、播放VCD等。
编辑键盘编辑控制键区:了解了打字键区的使用方法,我们再来看一看编辑控制键区,顾名思义,该键区的键是起编辑控制作用的,诸如:文字的插入删除,上下左右移动翻页等。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用电脑处理汉字教案闽
教版
1、知识目标: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
2、能力目标:认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编码的原理认识输入法。
教学难点:理解汉字编码及认识几种专业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电脑处理汉字有3个环节,输入文字、利用软件加工文字,输出文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些知识。
二、新课
1、拼音输入法练习。
大家打开电脑中任意一款字处理软件,在编辑窗口中用拼音输入法输入一段文字。
2、了解汉字编码师:为了在电脑中储存、处理汉字信息,我们将汉字分割为许多小方块,称为汉字的“点阵”图,用0表示白点,1表示黑点,这一过程称为“汉字编码”过程。
做一做:编写“春”字的编码。
3、认识几种常见的汉字输入法我们看下课本P7图2,这里有几种常见的汉字输入法,如:字形类的五笔输入法,字音类的智能ABC及全拼输入法,音、形结合的自然码等。
4、认识几种输入设备师:鼠标键盘是常用的电脑输入设备,此外,电脑中还有一些专用的输入设备,如扫描仪、手写板、光电阅读机。
大家看看课本说说这些设备的作用。
5、认识几种输出设备师:电脑常用的输出设备是显示器,除此之外还有打印机、绘图仪、刻字机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中是怎么介绍的。
学生自学师讲解补充。
三、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们认识了哪些新的设备,知道它们的作用吗?大家一起说说。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汉字在电脑中原来是这样表示的闽教版2汉字在电脑中原来是这样表示的学习目标1.了解汉字输入电脑的方法,体验不同输入法的特点。
2.体验汉字的点阵表示法。
3.初步了解汉字的编码规律。
重点、难点或教学重点:了解电脑如何处理汉字,体验不同输入法的特点教学难点:汉字编码方法和汉字的点阵表示法。
准备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教学资源:汉字点阵、平板、扫描仪等图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们,你们喜欢看柯南侦探吗?今天,柯南的叔叔毛利·科戈罗接到一个电话,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个死人。
死者周围只有一张纸条。
经过多次调查,发现了三名嫌疑人,即雷区先生、三木先生和梅伊小姐。
柯南苦苦研究那张纸条,还是无法确定谁是凶手,所以,他将那张写满“0”、“1”的阿拉伯数字的纸条带来了,希望大家能帮他破解这个死亡密码,孩子们,你们愿意帮他吗?然而,为了帮助柯南破解死亡密码,学生们需要掌握三个关键知识!2、计算机汉字处理知识1:人们如何与计算机交流?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相互沟通。
2.总结:(l)电脑只能识别“0”和“l”两种数字符号,但输入到电脑的数据是由字第1页母、数字、标点符号及各种专用符号等组成的、为了便于这些数据的表示、交换、处理和存储,须对数据进行编码,则有了输入码、存储码和输出码。
(2)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才能使交流得以顺畅进行,而人机会话,要通过计算机指令。
首先要通过输入设备,将这些指令等数据输入到电脑中,其次对这些数据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储在电脑中,最后经过电脑的输出设备、显示出来处理结果,让人们阅读。
这样,人与电脑就能顺利进行交流。
同样,电脑处理汉字,也要经过这三个环节,即输入、存储和输出。
3.课件展示主题:第二课汉字最初是用电脑表达的。
第三,了解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知识。
第二:汉字输入电脑的方法是什么?1.提问:向计算机输入汉字的方法是什么?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适当补充。
2汉字在电脑中本来是这样表示的1教课目的知识目标:认识汉字输入电脑的门路技术目标:认识用点阵表示方块字的方法感情目标:掌握汉字的输入法2学情剖析该课是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课的知识 ,旨在指引学生对汉字在电脑中的表示原理的认识。
学生已经具备必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经过了三年级一学年的学习事后 ,对信息技术具备较好的操作能力和兴趣。
3要点难点教课要点 :汉字输入电脑的门路、汉字的输入法教课难点 :用点阵表示方块字的方法4教课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课活动活动 1【导入】一、创建情境、体现任务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篇学生习作,指名原作者高声朗诵后 ,教师充满激情导入:你也想把自己的习作输入到计算机里面去吗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汉字在电脑中本来是这样表示的》 ,第一 ,请大家请写一篇主题为“自我介绍”的小作文 ,输入到记事本中 ,展现你的才干。
活动 2【讲解】二、自主研究、达成任务(1)、提出任务后,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引学生主动研究;怎么输入呢?老师自然知道,但我想,同学们都那么聪慧,必定能自己找到方法,你们想自己阅读教材, 自己解决问题吗 ?经过这样的激励 ,指引学生一边阅读教材 ,一边实质操作 :1、启动“记事本”软件 ,履行“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
2、设置输入法——智能 ABC输入法。
3、输入小作文——自我介绍。
4、换行。
5、输入中文标点符号。
6、将输入的文章保留到磁盘上。
①履行“文件”→“保留”命令 ,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② 输入文件名“自我介绍”,单击“保留”。
7、封闭“记事本”软件。
教师巡回指导 ,实时必定学生的成功之处 ,鼓舞学生读一读“知识链接”,调换每一位学生参加学习操作技巧 ,明确需要注意的事项。
(2)、学生自主研究以后 ,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共同达成任务 ,教师依据自己的察看 ,联合学生的表现欲念 ,鼓舞几名优等生上教师机操作 ,其余学生一边察看 , 一边实质操作。
第2课文字编辑小能手教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六年制通用第三册)第二课的内容。
在第一课中,学生初步接触了word,并且刚刚学习在word中如何输入文字,本节对文章的修改十分重要,它既是对前一节课内容的延伸,也是下一节课修饰文章的基础和前提。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就是要学生解决在word中输入文章出现错误时运用多种方法来修改,目的在让学生加强对word的运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勤动手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发的产生这样一种要求:我应该学会对文章输入中的错误进行修改,它对我真的很有用。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了word,并尝试在word中输入文字,讲授文字的删除添加时应该让学生关注插入点,先让学生通过鼠标来调整插入点比较直观,他们比较能接受,对于方向键操作随着文字输入的熟练再慢慢习惯。
讲授文字的复制粘贴时一定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分层现象的存在,采用学生的自主探究,组内合作,组间比赛的学习策略。
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相互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在word中删除文字、添加文字、移动文字的方法。
学会复制与粘贴功能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利用任务驱动,学生探究,使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修改文字输入产生的错误。
采用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尝试和探索操作,提高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删除文字、添加文字、移动、复制文字的方法五、教学策略:讲解演示法讨论总结法任务驱动法六、教学过程(一)word文件请出来单击“打开”按钮;文件——打开;找到文件双击打开。
要明确文件存放的位置、文件名称和文件类型。
“显示比例”按钮可以调节显示比例,便于查看和编辑。
操作:打开E:\灰太郎\线索(二)文字修改我能行1、滚动条的使用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