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的晨诵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2
新教育晨诵有以下几种形式: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诵诗、情境诵诗。
晨间诵诗:新教育的晨诵,提倡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同一首诗歌来“开启”黎明,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
这样的诗歌,往往需要千挑万选,需要千百次地咀嚼玩味,同时,它们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
比如《我是一只小蝴蝶》,在我的邀请下,参与研讨的老师也跟着一起朗诵了这首诗。
这确实是一首意义深远的诗,它既难以被一次性读解完成,又无须过多讲解而能够让幼小的儿童在感觉上整体把握住这首诗的灵魂。
当孩子用天真的声音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我不威武,甚至也不绚丽/但是,我有翅膀,有胆量/我敢於向天下所有的/以平等待我的眼睛说/我是一只小蝴蝶”的时候,孩子只是诉说他自己的此时此刻;当孩子用未能明白解释但能够有所感觉的理解来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世界老时/我最后老/世界小时/我最先小/而当世界沉默的时候/世界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为了明天/明天的感动和美/我不睡觉”的时候,孩子当下的生命在渐渐地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执着的力量,一种为人世间坚守美好的责任,在充盈孩子小小的心胸,它当下的生命,在诗歌中舒展,成长,丰盈,茁壮……也就是说,这样的诗,既能够让孩子一下子感觉到它的力量与美,又无法对其全部奥秘进行把握。
这样,每一次朗诵就会带来新的感悟,而从新感悟中,又将萌动出新的力量与美。
《全都喜欢上》是金子美铃的一首诗。
孩子们非常喜欢,但这首诗在最初被误解。
诗里面的“葱”“西红柿”“鱼”“医生”“乌鸦”是不是诗人喜欢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些都是诗人喜欢的东西,其实细细读来,这些都是诗人不喜欢的。
正因为是妈妈做的,诗人想喜欢上。
正因为是世界的全部是上天的创造的。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感受这首诗。
这时干老师也提出更好的理解策略。
干老师强调“谜”,不要提前揭秘。
让学生来读,问学生以怎样的语气来读。
如果孩子前面读出喜欢,后面就不好读。
只有把前面的语气处理好,读出一种无奈、不喜欢,后面的诗歌朗诵才有起伏,很多时候,老师的提问把谜底告诉了学生。
晨诵,与黎明共舞——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晨诵项目介绍各位老师:大家好!有一首诗这样说道:我曾经讲过花儿们的语言,我曾经能听懂毛虫的闲谈,我曾经偷听过星星的饶舌,还在床上与苍蝇大声争辩。
我曾经倾听并回答蟋蟀提出的所有问题,我曾经与每片消融的雪花一起伤心地哭泣,我曾经讲过花儿们的语言……如今它在哪里?如今它在哪里呢?它就在新教育的儿童课程,它就在新教育的晨诵。
2007年,新教育团队莅临绛县,“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真正植入绛县毛虫的生命中。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重点介绍——晨诵与黎明共舞。
一、晨诵是什么?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的氛围;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自于老师自身的感染、传递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欣赏,师生能以崭新的、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天;它还是一种积累,一种对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
正如新教育的晨诵榜样之一陈美丽老师所说:“通过晨诵,让孩子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泪于天边的一丝流云。
”二、如何进行晨诵?(一)晨诵的时间:每天早读前的15或是20分钟。
(二)晨诵的内容:我们晨诵的内容主要选自县教研室主编的《晨诵、午读、暮省指导手册》、《优秀晨诵篇目推荐》,同时县教研室为我们提出了每周两首晨诵诗歌的底线要求,也就是每周至少晨诵两次,一次是现代诗歌的诵读,一次是古典诗词的诵读。
我们的老师会在开学初对于晨诵的内容有一个统筹的安排,也就是在开学初填写晨诵周推进表,张贴于教室、备课本首页,各班还要在黑板一侧开辟“日有所诵”专栏,将每月的诵读内容记录下来,让孩子们心中有准备,视觉能看到。
(三)晨诵的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按照从“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顺序,从童谣、儿歌开始起步,随后是大量优秀的儿童诗和浅易五言绝句的诵读,像在我们雎村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将走进金子美玲课程,感受诗中的至纯、至真、至美,或者进行金波儿童诗的诵读。
晨诵课与书共舞晨诵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
3、让学生体会到书能陶冶人的情操。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
晨诵过程:一、开启诗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生:亲爱的老师早上好师:同学们,当我们睁开双眼,太阳闪烁着亮丽的光芒带给我们明亮的一天。
生:让我们一起用最美妙的声音来迎接新的一天吧。
师:请全体起立,和我一起调整好呼吸,《迎接新的一天》男:让我们用最美妙的词语女: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合:与黎明共舞二、学习新诗1、出示小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狄金森(美国)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2)范读。
(3)指名读,随机纠正。
(4)分男女生读。
(黄色的字体女生读,绿色的字体男生读,白色的字体齐读)(5)全班齐读。
2、再读感悟(1)师:你们喜欢这首诗吗?读了这首诗,你们认为这是对什么的赞美?(2)师:诗人为什么要赞美书?(3)师:孩子们,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你读哪些书?这些书把你带到了哪里?(4)师:带着体会把这首诗美美的读给同伴,也读给爱读书的我们自己听。
三、思想升华。
师小结:书啊,可以带着我们云游四海;书啊,可以带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书啊,可以带我们和自然万物对话。
阅读啊,让这艘船把我们带往远方;阅读啊,让这匹骏马把我们带往远方;阅读啊,我们一起,去往远方。
让我们带着对书的感恩与赞美,对阅读的向往和追求再来诵读这首诗。
(师生起立齐诵)。
接下来全班朗诵关于书的诗《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诗》〔唐〕王贞白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闲居书事〔唐〕杜荀鹤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说课稿晨诵课晨诵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优秀的学习习惯。
本文将从晨诵课的定义、晨诵课的重要性、晨诵课的具体内容和晨诵课的实施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晨诵课的定义1.1 晨诵课是指在早晨学校集体活动开始前,学生进行的一种集体诵读活动。
1.2 晨诵课通常包括朝阳诗、国学经典、名人名言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
1.3 晨诵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规范行为。
二、晨诵课的重要性2.1 晨诵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2.2 晨诵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加深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3 晨诵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晨诵课的具体内容3.1 朝阳诗是晨诵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诵读朝阳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朝阳的夸姣和希翼。
3.2 国学经典是晨诵课的核心内容,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3 名人名言是晨诵课的补充内容,通过诵读名人名言,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成功人士的智慧和经验。
四、晨诵课的实施方法4.1 晨诵课可以采取集体诵读的方式,由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增强集体凝结力。
4.2 晨诵课可以结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诵读内容。
4.3 晨诵课可以结合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对诵读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量。
综上所述,晨诵课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晨诵课的开展,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体诵读、多媒体形式和讲解讨论等方法,使晨诵课更加生动有趣,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希翼通过晨诵课的开展,学生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教育的晨诵新教育晨诵有以下几种形式: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诵诗、情境诵诗。
晨间诵诗:新教育的晨诵,提倡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同一首诗歌来“开启”黎明,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
这样的诗歌,往往需要千挑万选,需要千百次地咀嚼玩味,同时,它们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
比如《我是一只小蝴蝶》,在我的邀请下,参与研讨的老师也跟着一起朗诵了这首诗。
这确实是一首意义深远的诗,它既难以被一次性读解完成,又无须过多讲解而能够让幼小的儿童在感觉上整体把握住这首诗的灵魂。
当孩子用天真的声音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我不威武,甚至也不绚丽/但是,我有翅膀,有胆量/我敢於向天下所有的/以平等待我的眼睛说/我是一只小蝴蝶”的时候,孩子只是诉说他自己的此时此刻;当孩子用未能明白解释但能够有所感觉的理解来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世界老时/我最后老/世界小时/我最先小/而当世界沉默的时候/世界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为了明天/明天的感动和美/我不睡觉”的时候,孩子当下的生命在渐渐地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执着的力量,一种为人世间坚守美好的责任,在充盈孩子小小的心胸,它当下的生命,在诗歌中舒展,成长,丰盈,茁壮……也就是说,这样的诗,既能够让孩子一下子感觉到它的力量与美,又无法对其全部奥秘进行把握。
这样,每一次朗诵就会带来新的感悟,而从新感悟中,又将萌动出新的力量与美。
《全都喜欢上》是金子美铃的一首诗。
孩子们非常喜欢,但这首诗在最初被误解。
诗里面的“葱”“西红柿”“鱼”“医生”“乌鸦”是不是诗人喜欢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些都是诗人喜欢的东西,其实细细读来,这些都是诗人不喜欢的。
正因为是妈妈做的,诗人想喜欢上。
正因为是世界的全部是上天的创造的。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感受这首诗。
这时干老师也提出更好的理解策略。
干老师强调“谜”,不要提前揭秘。
让学生来读,问学生以怎样的语气来读。
如果孩子前面读出喜欢,后面就不好读。
只有把前面的语气处理好,读出一种无奈、不喜欢,后面的诗歌朗诵才有起伏,很多时候,老师的提问把谜底告诉了学生。
如果学生出现定势的时候,老师可以范读,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感悟。
通过对话,我们感受这样一首值得玩味的诗让我们读来余味不尽。
《千屈菜》这是一首让人读来心生感动的诗歌。
千屈菜/长在河岸上的千屈菜,/开着谁也不认识的花。
/河水流了很远很远,/一直流到遥远的大海。
/在很大,很大的,大海里,/在一滴很小,很小的,水珠,/还一直思念着/谁也不认识的千屈菜。
它是,从寂寞的千屈菜的花里,滴下的那颗露珠。
我们当初把这首诗送给芷眉。
现场干老师将这首改写的诗歌送给了芷眉。
干老动情的诵读,使芷眉老师不禁潸然泪下,让全场的老师也感受到了诗歌编织的魅力,诗歌本身的魅力。
这首诗也被马玲老师带到山西绛县,带给山西的孩子们。
而孩子们最后通过改写送给马老师,告诉马老师,她就是那个很小,很小的水滴,会一直思念着马老师这棵千屈菜。
这样的诗,不仅是一首诗,不仅是一天、一周的诗。
这是一辈子的诗。
只要诗在就有你、学生、全命的存在。
这时干老师重点提出注意事项。
像早上《星星和蒲公英》不是可以随便送的,要送给的一定是那种沉默、内向的孩子。
不是任何一首诗都可以送给孩子的。
像《千屈菜》也是这样的。
当某个人离开我们的时候,就可以翻起来,诗要在最合适的时候去唤醒,称为有生命的东西。
晨诵必须是建立关系。
无论是阅读还是晨诵,都是以建立关系为主的,要拥有共同语言的,通过诗歌师生之间建立和改善关系。
老师还没有做好准备,心中没有建立关系,所以,诗歌怎样教并不重要,而是一种理念,那就是诗歌要成为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一个证明。
除了上述的晨诵颂诗,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诗歌来丰富学生的生命。
像优美典雅、天真纯净、奋发向上、想像奇特……最核心的就是让学生以当下的生命能够感受到。
这也是我们与读经运动最大的差别。
我们选择的古诗词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差别。
解释与感受是两回事。
日常诵诗我们选择面也非常丰富,像《蝴蝶姑娘嫁丈夫》《发明》《透明男孩》。
在介绍《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中进行了操作上一些讲解。
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金波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望着你笑眯眯?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
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这是金波的一首诗,孩子们非常喜欢。
在反复朗诵时,一个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第二、三小节结束是问号,第三小节是句号。
孩子对诗的敏感往往让我们意想不到。
金波有一处自我消解的倾向。
一片雪花本应该有三种选择,作者却人为进行了区分,认为选择第三种就是最佳的选择。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可以有三种选择。
我们可以把最后一小节变成问号,并填写自己的选择。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如果我足够勇敢,就)飘到小河里,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游戏。
(如果我觉得孤单,就)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望着你笑眯眯。
(如果我想念妈妈,就)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这样的话,孩子们就是天空中那一片雪花,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别进行选择,并且在最后进行无尽的开放。
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声音,来唤醒每一首被我们选择的诗歌。
我们挑选了它,而它则将带给我们新的生命,或者是,对生命,对生活的新的诠释与理解。
再比如《墨水瓶》:女:多么美的诗句,如果能用一束阳光来写。
男:多么纯净的词句,如果能用一丝轻风来写。
合:在墨水瓶底,隐藏着宝物,谁能将它打捞,配上最黑的墨水,就能写下灿烂的词句。
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改编,孩子与诗的感觉就完全不同。
女:多么美的诗句,如果能用一束阳光来写。
男:多么纯净的词句,如果能用一丝轻风来写。
女:在墨水瓶底,隐藏着宝物,男:谁能将它打捞,配上最黑的墨水,合:就能写下灿烂的词句。
合:在墨水瓶底,隐藏着宝物,亲爱的同学们啊,用我们的信念、智慧和勇气,去将它打捞。
师:配上最黑的墨水,写下人生灿烂的诗句。
生日诵诗,在孩子生日的时候,我们特意为学生选择一首诗让全班学生诵给过生日的学生。
比如送给二年级吕俊伟的这首《将来》将来送给吕俊伟等你长大成人,你一定非常神气、伟大,你告诉男孩儿女孩儿们,别瞎弄你的布娃娃。
勤劳的吕俊伟啊,聪明的吕俊伟啊,等你将来长大,你一定非常英俊、潇洒!我们可以想像,这样的生日诵诗,可以为一个孩子的生日带来怎样的感动?他生长中的生命,又因为这样的诗歌而添加多少诗意与坚强?而师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又会因这样的相互吟唱,而达到一个怎样的令人憧憬的境界?干老师认为送诗的动机非常重要。
诗歌要送只能送给一个孩子。
哪怕一首不太漂亮的诗,只要你真诚的送给孩子。
这首诗对他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文字只为他而写,对他才有意义。
所以生日诵诗一定是非常隆重的。
干老师讲着讲着联想到自己的心雨日记,日记曾写给一个很糟糕孩子的诗。
要挽救一个孩子,有两个办法:一是发现闪光点,一是告诉他,你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是神奇的,所以要珍惜它。
情境诵诗会在节日或者特殊场景下送给班级或者送给某个学生的诗。
在山西绛县,五年级晨诵的最后一首诗《送别》,五天的旅程,与孩子一起静静地思考;五天的相聚,我们看到孩子求知的眼神。
五天的共读,我们聆听了美妙的童音。
在《送别》的音乐声中,师生共同来朗诵这首诗。
这首诗与孩子们眼前的场景,经历,心境完美地契合时,不需要任何解释,因为生活为这首完美的歌曲,这首完美的歌词,作出了完美诠释。
一、引入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来迎接新的一天吧!二、开启黎明齐声朗诵《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三、晨诵《星星和蒲公英》。
1、直接出示今日晨诵新诗:《星星和蒲公英》。
在蓝天深处就像在海底的小石子日间的星星沉落着等待夜晚的来临在我们眼里是看不见的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们存在着有些事物看不见但存在着枯萎散落的蒲公英静静地藏在屋瓦的缝隙里它坚强的芽根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在我们眼里是看不见的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们存在着有些事物看不见但存在着这首诗的作者是金子美铃,孩子们都非常熟悉。
2、请学生自己来读读这首诗吧。
初读之后,提议让学生放开声音再来读这首诗。
在学生反复品味这首诗之后,老师请两个同学读这首诗。
个体学生读完后,老师让学生把这首诗读给身边的同学听一听。
然后全班齐读,男女分角色来读。
3、仿写“其实这首诗也可以稍微改动一下,可以变成自己的诗。
”这时出示这样一小节诗:亲爱的()啊,你就是那日间的星星,你就是那坚强的芽根,在我们眼里是看不见的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们存在着有些事物看不见但存在着出示这一小节诗后,老师作了示范将班级里的一个学生名字编织进去。
并将这小节诗送给了这个学生。
示范之后,学生明白意思。
编诗。
接下来,让同学们把这一小节诗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
最后回归整体。
四.配乐朗诵原始加上编织的诗全班同学集体朗诵了一遍。
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们存在着。
有些事物看不见,但存在着。
存在着,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