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降水与蒸发的观测
- 格式:ppt
- 大小:8.47 MB
- 文档页数:48
多媒体之降水和蒸发的观测降水和蒸发是地球水循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了解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降水和蒸发的观测更加精确、全面,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
传统的降水观测主要依赖于雨量计的使用。
但是雨量计只能记录一个站点的降水量,并且需要人工收集数据,往往无法覆盖大范围的区域。
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雷达观测、浮标等多种手段实时获取大气中的云和降水信息。
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获得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的降水分布情况,进而对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水从地表向大气中转移的过程,也是地球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蒸发观测主要通过蒸发皿、憎水纸等实验仪器测量。
这种观测方式需要人工参与,耗费时间和人力资源,并且只能测量特定地点的蒸发速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蒸发观测更加方便和智能化。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气象站点等传感器获取地表水分蒸发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多媒体技术还能将降水和蒸发观测数据与其他气象和环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建立大气环境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观测数据与模型进行集成,从而更好地了解降水和蒸发对气候变化、地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使得复杂的数据变得直观易懂。
总结来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降水和蒸发的观测能力。
通过多种传感器的配合以及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降水和蒸发的特征和规律,并为气候变化研究、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多媒体技术在降水和蒸发观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结合遥感技术、气象雷达、数字图像处理和气象模型等手段,实现对降水和蒸发过程的全面监测和分析。
下面我们将重点讨论多媒体技术在降水和蒸发观测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
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降水观测,可以提供更准确、全面的降水数据。
实习三降水和蒸发观测一、降水的观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以降雨为主,北方地区冬季以降雪为主。
降水量以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或雪、雹等融化后的深度表示,以mm 为单位。
降水量可采用器测法、雷达探测和利用气象卫星云图估算。
器测法用来测量降水量,雷达探测和卫星云图一般用来预报降水量。
(一)器测法器测法是观测降水量最常用的方法,观测仪器通常有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
1、雨量器雨量器是直接观测降水量的器具。
它是一个圆柱形金属筒,由承雨器、漏斗、储水瓶和雨量杯组成,如图2-1 所示。
承雨器口径为20cm,安装时器口一般距地面70cm,筒口保持水平。
雨量器下部放储水瓶收集雨水。
观测时将雨量器里的储水瓶迅速取出,换上空的储水瓶,然后用特制的雨量杯测定储水瓶中收集的雨水,分辨率为0.1mm。
当降雪时,仅用外筒作为承雪器具,待雪融化后计算降水量。
图2-1 雨量器示意图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分段定时观测,即把一天分成几个等长度的时段,如分成4 段(每段6 小时)或分成8 段(每段3 小时)等,分段数目根据需要和可能而定。
一般采用2 段制进行观测,即每日8 时及20 时各观测一次,雨季增加观测段次,雨量大时还需加测。
日雨量是以每天上午8 时作为分界,将本日8 时至次日8 时的降水量作为本日的降水量。
2、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计是观测降雨过程的自记仪器。
常用的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称重式、虹吸式(浮子式)和翻斗式。
称重式能够测量各种类型的降水,其余两种基本上只限于观测降雨。
按记录周期分,有日记、周记、月记和年记。
在传递方式上,有线远传和无线远传(遥测)的雨量计。
(1)称重式:这种仪器可以连续记录接雨杯上的以及储积在其内的降水的重量。
记录方式可以用机械发条装置或平衡锤系统,降水时全部降水量的重量如数记录下来。
这种仪器的优点在于能够记录雪、冰雹及雨雪混合降水。
(2)虹吸式: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是常用的降水自记仪器,它能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从降水记录上还可以了解降水强度。
第1篇一、引言降水蒸发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水资源分布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多年的降水蒸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该地区降水蒸发规律,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某气象站,包括该地区1950年至2020年的月降水量、月蒸发量、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
数据时间跨度较长,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地区降水蒸发变化趋势。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转换:将月降水量、月蒸发量转换为年降水量、年蒸发量,便于后续分析。
(3)数据标准化:对气温、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
三、降水蒸发特征分析1. 降水特征(1)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从1950年至2020年,该地区年降水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其中,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降水量相对较少,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降水量相对较多。
(2)季节分布: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冬季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
(3)年降水量变异系数:年降水量变异系数在0.15至0.25之间,表明该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2. 蒸发特征(1)年蒸发量变化趋势:从1950年至2020年,该地区年蒸发量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
其中,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蒸发量相对较高,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蒸发量相对较低。
(2)季节分布:该地区蒸发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60%以上。
冬季蒸发量较少,仅占全年蒸发量的10%左右。
(3)年蒸发量变异系数:年蒸发量变异系数在0.15至0.25之间,表明该地区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3. 降水蒸发比(1)年降水蒸发比:该地区年降水蒸发比在0.5至0.7之间,表明该地区水分循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降雨蒸发观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测降雨蒸发过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实验器材:1. 降雨模拟装置:包括喷雾装置和水源。
2. 平坦的试验台面。
3. 水量测量器:如薄口烧杯或量筒。
4. 实验记录表格。
5. 实验参与者。
实验步骤:1. 确保试验台面干燥且平坦。
2. 准备喷雾装置,并将其放置于试验台面上。
3. 将水源接入喷雾装置,并调整水流量和喷雾强度,以模拟不同降雨强度。
4. 在试验开始前,使用水量测量器准确测量喷雾装置输出的水量。
5. 在开始降雨模拟后的特定时间间隔内,记录试验台面上的积水量。
6. 持续观测并记录积水量,直至积水完全蒸发。
实验数据记录:时间间隔(分钟)积水量(毫升)-----------------------------------0 XX5 XX10 XX15 XX20 XX25 XX30 XX数据分析: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绘制出降雨蒸发过程的积水量-时间曲线图。
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1. 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水量逐渐减少,说明蒸发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降雨强度越大,积水量减少的速度也越快。
3. 环境温度和湿度会对蒸发速率产生影响。
在相同降雨强度下,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会加速蒸发过程。
实验小结:降雨蒸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降雨强度、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本实验的观测和数据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降雨蒸发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这些知识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实际降雨蒸发的情况,进而提高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备注:请在实验报告中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具体数据。
大气探测学教案
讲授过程中,首先介绍大气探测的概述和发展概况,通过大量的图片资
料和影视资料,介绍当前大气探测学发展过程,严重挑战和困难。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讲授告诉学生当前大气探测发展的前沿,科技革新给探测带来的日新月异的进步,从而引出学习大气探测学的重要性。
初步介绍云观测的意义,云的形成与演变和天气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云有关的天气谚语,云对航空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
并结合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其次,介绍怎样判定云状,估计云高,通
过什么仪器和设备来测定云高,观测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基本内容
与教学设计
(含时间分配)
第2周,第3、4次课
第4周,第7、8次课。
实验三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观测.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气压、风、降水和蒸发四个气象要素的变化,了解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一、气压的观测气压指的是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的观测一般使用气压计进行,常用的气压计有汞柱气压计和气压传感器等。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是气压传感器,它是一种电子式的气压测量设备。
通过该设备能够实时测量出气压值,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实时气压值。
在实验中,我们观测了气压在一天内的变化。
结果显示,在过程中,气压呈现出了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当气压上升时,往往会出现晴天或少云的天气,气温也会相对较低。
而当气压下降时,往往会出现多云、雨天或者暴风雨天气,气温也会相对较高。
风是指气体由高压向低压运动形成的气流。
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使用风速仪进行风的观测。
风速仪是通过测量风的速度和方向来确定风的强度和方向的。
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一天内的风速和风向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风向和风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而气旋和气涡是造成风向和风速变化的原因,它们通过将空气强制旋转或抬升,从而造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三、降水的观测降水指的是水分从大气层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雨量计进行降水的观测。
雨量计是一种通过记录时间内降水的体积或深度来测量雨量的仪器。
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一天内的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在过程中,降水量呈现出了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在降水前,往往在天空中可以看到云层的聚集和叠加;而在降水时,不同强度的降水会对地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小雨、中雨和大雨等不同程度的降水情况。
四、蒸发的观测蒸发皿是一种置于水面上用于测量水蒸发量的设备。
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一天内蒸发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在过程中,蒸发量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在晴天的情况下,蒸发量往往较大,而在多云或雨天情况下,蒸发量则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等四个气象要素对于天气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