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下古诗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1.《野望》2.《黄鹤楼》3.《使至塞上》4.《渡荆门送别》5.《钱塘湖春行》1.《野望》一、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
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工诗赋,尤擅五言诗。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诗歌背景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足疾罢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诗歌翻译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
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
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
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复习可以使你更好发挥学问的作用,熟能生巧,融会贯穿;最终,脑子越用越聪慧。
复习可以增加记忆力量。
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八班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仅供参考。
八班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一)第21课《桃花源记》 P168陶渊明一、及作品陶渊明,晋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二、文章学问(1)线索:以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觉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挨次:时间先后挨次三、词语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复前行,欲穷其林。
缘:沿着。
穷:穷尽。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艳丽漂亮。
落英:落花。
3、甚异之。
异:惊诧。
4、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的样子。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交叉相通。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老人。
垂髫:小孩。
怡然:喜悦的样子。
并:都。
8、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详尽。
9、村中闻有此人,咸(xian)来问讯。
咸:都。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1、到处志之。
志:动词,作标记。
1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志:名次,标记13、闻之,欣然规往。
欣然:兴奋的样子。
规:方案。
14、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寻:不久。
津:渡口。
1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是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四、句子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香的野草艳丽漂亮,落花处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漂亮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语文古诗八年级复习语文古诗八年级复习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古诗八年级复习,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古诗八年级复习1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语文古诗八年级复习2望岳〔东岳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西岳华山〕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南岳衡山〕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那么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1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1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6、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二)理解性默写第21课《桃花源记》 P168陶渊明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好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八年级上册1.《望岳》- 杜甫o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 杜甫o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石壕吏》- 杜甫o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o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使至塞上》- 王维o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渡荆门送别》- 李白o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八年级下册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o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己亥杂诗》- 龚自珍o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赠从弟(其二)》- 刘桢o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o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o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八年级上下册必背古诗文
八上八下
三峡桃花源记
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核舟记
与朱元思书蒹葭
野望关雎
黄鹤楼式微
使至塞上子衿
渡荆门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钱塘湖春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庭中有奇树《庄子·北冥有鱼》
龟虽寿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赠从弟礼记·虽有嘉肴
梁甫行礼记·大道之行也
《孟子》二章马说
愚公移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周亚夫军细柳营卖炭翁
饮酒题破山寺后禅院
春望送友人
雁门太守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赤壁卜算子·咏梅
渔家傲(天接云涛)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采桑子
相见欢
如梦令。
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知识点古诗文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之一。
学习古诗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领略文化之美。
下面是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知识点。
一、古诗文基本概念
古诗文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其中既有诗歌也有散文。
古诗歌则以五言、七言为主,采用韵律和格律,具有抒情、咏物、咏景、咏史、咏怀等多种表现形式;散文则以古文体为主,标志着中国散文的开端。
二、古诗文的基本结构
古诗文的结构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引子、承中、尾声。
引子主要是为了引出诗文的主题,承中则是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尾声则是对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三、古诗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1.养成细致入微的写作习惯。
2.注意形象和语言的生动性。
3.注重节奏和篇章的呼吸感。
4.注意全篇结构和思路的连贯性。
4、古诗文的基本表现形式
1.唐诗
唐诗以五、七言为主,格律严谨,意境高远。
唐代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宋词
宋词是以七言为主,将现实生活融入诗歌之中,形式更加简洁
明快。
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3.古文
古文是一种以古代汉文为基础的文学形式,包括散文和骈文。
古代文学名篇如《庄子》、《论语》等。
总之,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学习古诗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加练习,深入理解古诗文中的韵律和意境,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归纳一、古诗理解性默写《望岳》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春望》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归园田居》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使至塞上》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渡荆门送别》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复习(修
订版教材)
古诗文默写对于研究和记忆古文化、培养语感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的复内容,供同学们参考和复。
古诗文默写内容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 《春夜喜雨》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 《登飞来峰》 - 杜甫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 《悯农》 - 李白
饥饱饭短衣,冻馁夜来风。
父兄岂无人,辜负田园生。
8. 《望天门山》 - 杜甫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 《行宫》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0.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古诗文内容进行默写练习,加强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以提升自己的语感和写作能力。
祝大家学习进步!。
八年级上下册必背古诗词全部八年级上下册必背古诗词包含了多个朝代的经典作品,以下是部分必背古诗词的列表:1.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4.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6.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5.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6.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9.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20. 《赤壁》(节选)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哲学思想。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
八年级上册古诗知识点1. 诗句背诵。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 字词解析。
- “东皋”:地名,诗人隐居的地方。
- “薄暮”:傍晚,这个词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
就像一天快要结束了,人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多愁善感起来。
- “徙倚”:徘徊的意思。
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这个地方,走来走去,不知道自己该依靠什么,内心很迷茫呢。
- “采薇”:用典,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这里诗人说“长歌怀采薇”,就是表达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有点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虽然和伯夷、叔齐情况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内心孤独的体现。
3. 诗歌赏析。
-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点明时间(薄暮)、地点(东皋),并且通过“徙倚欲何依”写出了诗人的彷徨心情。
就像我们有时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傍晚了,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心里空落落的。
-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写景的名句。
诗人眼中看到的树啊,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一座座山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
这景色看起来很美丽,但其实透着一种萧瑟和孤寂。
你想啊,满眼都是秋天枯黄的颜色,还有那即将消失的落日余晖,就像美好的东西正在消逝,让人感觉有点忧伤。
-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了牧人和猎人都回家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归宿,而诗人却只能看着他们,自己还是孤零零的。
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
-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说周围看看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只好放声高歌,怀念古代的隐士。
这就把前面那种孤独的情绪推到了极致,他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只能到古代去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1. 诗句背诵。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八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梳理八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以下是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梳理:# 古诗词篇1. 《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 《滕王阁序》 -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 《水调歌头》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文言文篇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4. 《出师表》 -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嗟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 《赤壁赋》 - 苏轼-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7.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予谓夫子之贤,不在文辞,而在其志。
8.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八年级语文《诗词》重要复习资料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重要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⒈《观刈麦》的作者白居易,唐代中期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运动,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我们还学过白居易的诗有《钱塘湖春行》。
⒉《赤壁》的作者杜牧,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著有《樊川诗集》、《樊川文集》。
我们学过杜牧的诗还有《江南春》、《泊秦淮》、《山行》。
⒊《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爱国诗人,著名抗元将领。
字覆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所著《指南录》,记述了平生所遭险难以及战友的事迹,可视为诗史。
他在大都狱中所作的《正气歌》,更为世所传诵。
⒋《已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一名巩祚,字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⒌《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家。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山坡羊,曲牌名。
二、理解性默写⒈《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此句和白居易的《买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⒉《观刈麦》中描写夏收季节丰收景象的诗句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写青壮劳力辛苦劳碌情景的句子是“足蒸暑士气。
背灼炎天光”,刻画劳动人民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借夏日长”,反映官府对贫苦农民残酷剥削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⒊杜牧的《赤壁》诗中交代兴感之由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抒写诗人由“折戟”而生感慨(议论)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⒋《过零丁洋》中借用地名抒写自己孤独无援,忧患不安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及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八年级期末古诗词专项复习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②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②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1.《早行》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4分)2.请赏析“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的精妙之处。
(4分)泊平江百花洲①[宋]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
②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2.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5分)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①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②千重翠,月点波心③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④。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⑤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①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②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
③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④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河边菖蒲新长出的嫩叶,犹如罗裙上的飘带。
⑤勾留:留恋。
1.诗的额联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生动、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诗与《钱塘湖春行》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分)点绛唇[宋]陆游①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①陆游:南宋词人。
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
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哪几个日常生活片段?(3分)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春思[唐]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八年级上下古诗鉴赏复习(一)《春望》作者朝代1.默写,,,,2.本诗触景生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泊秦淮》作者朝代1.默写,,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烟笼寒水月笼沙”的两个“笼”好在哪里?(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赏析最后两句。
(四)《过零丁洋》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用自己的语言第二联描述所反映的境遇。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说说诗中名句好在哪。
(六)《己亥杂诗》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赏析名句。
(七)(望岳)作者朝代1.默写,,,,2.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中的“割”字好在哪?(八)《钱塘湖春行》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为什么说“争”字用得好?(九)《登飞来峰》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中“浮云”指什么?(十)《雁门太守行》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典故的作用是什么?(十一)《别云间》作者朝代1.默写,,,,2.《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意义?3.赏析诗歌的最后两句。
(十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朝代1.默写,,,,,,,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十三)《渔家傲》作者朝代1.默写,,。
,。
,,。
,。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什么?抒发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十四)《天净沙秋思》作者朝代1.默写,,,,2.此小令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朝代1.默写,,,,2.此诗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3.诗中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4.赏析名句。
古诗词背诵初二语文中必背的古诗词及其背诵方法总结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背诵古诗词更是一项必修内容。
本文将总结初二语文中必背的古诗词,并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效的背诵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初二语文中必背的古诗词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宿建德江》—王之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曲岛松声寺,遥钟时一闻。
皓星出寒食,烟波浩渺云。
5.《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古诗词背诵的方法1.理解诗词内涵。
在背诵之前,先通读诗词,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意境、情感等。
可以查阅一些注释,了解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找准韵律节奏。
诗词的音节、押韵和节奏是其独特之处,背诵时应注意诗词中的韵律,并在朗诵中体现出来。
可以多听名家演唱的诗词录音,学习掌握其韵律表达。
3.注重朗读语音语调。
背诵古诗词不仅仅是机械地记住文字,更要注重发音和语调的准确。
通过模仿朗诵大师的语音、语调,将自己的朗读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4.坚持反复背诵。
背诵古诗词不能一味地匆匆念过,应该多次反复背诵,逐渐熟悉,并在反复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5.关注写作手法和修辞特点。
古诗词的文字之美和意境之美源于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和修辞特点。
背诵时,应注意体会和理解其中的写作技巧,帮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背诵方法,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背诵初二语文中必背的古诗词。
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审美情趣,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古诗八年级上册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互不相识,相对无言,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个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千万年来只有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到燕然。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湖堤持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经典诗词默写上下句(最全版)1.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代:孟浩然)2.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代:李白)3.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代:王之涣)4.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唐代:王维)5.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代:李白)6. 静夜思> 身多疾病思渐远,大雨将至聊多步(唐代:王之涣)7. 黄鹤楼>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唐代:崔颢)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王之涣)9. 月夜忆舍弟> 戍楼西望阿房宫,夜凉如水卧东风(唐代:杜甫)10. 静夜思> 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何处是青山(唐代:李白)11. 春望> 长安无一事,惟闻少儿啼(唐代:杜牧)12.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杜甫)13. 江雪>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代:柳宗元)14. 登高>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唐代:杜荀鹤)15. 春夜喜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唐代:杜甫)16. 悯农> 收成年年不如意,今朝怕是君家园(唐代:李绅)17. 春暧花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代:杜牧)18.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关塞无良辰(唐代:杜甫)19. 渔歌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宋代:欧阳修)20. 江雪>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唐代:柳宗元)21. 宿建德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代:王之涣)22. 平岗春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宋代:宋祁)23. 客中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唐代:李白)24. 忆江南> \#\#\# 北北北北斗斗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斗北北斗北北25. 钱塘湖春行> 其乐也融融,其歌也嗨嗨(宋代:王安石)。
初二下册古诗词必背重点初二下册的古诗词学习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初二下册古诗词必背的重点内容:1. 《滕王阁序》 - 王勃- 重点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此文以滕王阁为背景,抒发了作者的抱负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2. 《望岳》 - 杜甫- 重点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寓意着诗人的远大志向。
3. 《春望》 - 杜甫- 重点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通过描绘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 《江雪》 - 柳宗元- 重点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江景的孤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超然。
5. 《游子吟》 - 孟郊- 重点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6. 《赤壁》 - 杜牧- 重点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此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7. 《赠汪伦》 - 李白- 重点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这首诗以李白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汪伦的深厚友谊和离别时的不舍。
8. 《静夜思》 - 李白- 重点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深情。
9.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重点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此诗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10. 《悯农》 - 李绅- 重点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这首诗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尊重。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古诗词必背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的古诗词部分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必背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1.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同学们在复习时,不仅要背诵这些古诗词,还要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运用。
同时,注意诗词的平仄、韵脚和节奏,以增强语感。
八年级上下古诗鉴赏复习
(一)《春望》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本诗触景生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泊秦淮》作者朝代
1.默写,
,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烟笼寒水月笼沙”的两个“笼”好在哪里?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朝代
1.默写,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最后两句。
(四)《过零丁洋》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用自己的语言第二联描述所反映的境遇。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作者朝代
1.默写,
,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中名句好在哪。
(六)《己亥杂诗》作者朝代1.默写,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名句。
(七)(望岳)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中的“割”字好在哪?
(八)《钱塘湖春行》作者朝代1.默写,
,
,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为什么说“争”字用得好?
(九)《登飞来峰》作者朝代1.默写,
,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中“浮云”指什么?
(十)《雁门太守行》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 全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十一)《别云间》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意义?
3.赏析诗歌的最后两句。
(十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朝代
1.默写,
,
,
,
,
,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三)《渔家傲》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绘。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什么?抒发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四)《天净沙秋思》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此小令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朝代1.默写,
,
,
,
2.此诗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3.诗中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4.赏析名句。
(十六)《无题》作者朝代
1.默写,
,
,
,
2.赏析颔联。
(十七)《夜雨寄北》作者朝代
1.默写,
,
2.“剪烛西窗”以成为朋友久别相聚的代用语,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这样的画面。
(十八)《论诗》作者朝代
1.默写,
,
2.此诗的主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