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ans平衡障碍分级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平衡功能障碍诊断详述*导读:平衡功能障碍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平衡障碍的主要症状是偏倒、错指物位、行走或书写障碍。
常用的有以下检查方法。
· Romberg试验。
又称闭目直立检查法。
受检者闭目,双脚并拢直立,两手臂向两侧伸直平举与肩平。
迷路有病变时,将向患侧偏倒;头部转动时,偏倒的方向随之改变。
小脑有病变时,将向患侧或后方偏倒,不随头位的转动而改变偏倒的方向。
·错指物位试验。
检查者与受检者对坐,各伸出一手臂,食指伸出,其他四指握拳。
检查者手背向下,受检者手臂向上。
嘱受检者将手臂举起再向下移动,以食指接触检查者的食指。
先睁眼试之,然后闭目检查。
迷路有病变者,闭眼时不能正确指向预定目标,双手食指均向患侧偏斜。
小脑有病变时,患侧食指向患侧偏斜,而健侧食指则能正确地接触检查者的食指。
·静动态平衡台检查:静动态姿态平衡仪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检查,它为客观评价和量化平衡问题提供了可能,因为它将平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只要病人可以保持站立和自由活动就能检查。
它能够按照重要顺序分类显示控制姿势的各种感觉信息传入(视觉、前庭、本体),也可以区分哪个系统出现问题而导致平衡障碍。
它能够产生可再现的运动转换,以研究病人对干扰的姿势反应。
软件进行了特别设计,可以用来进行平衡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客观并量化评价前庭康复患者的治疗结果。
运动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s)又称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主要表现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血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运动障碍疾病诊断,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尿铜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测定,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小脑定向力和功能障碍:常见于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小脑定向力和功能障碍。
病理学上是以小脑及其传入、传出途径的变性为主体的疾病,临床上是以肢体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
康复评定常用量目录一.肌力评定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四.平衡功能的评定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3.Berg平衡量表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5.MAS平衡功能测试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1.协调功能分级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4.平衡功能分级六.步态分析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3.Hodden步行能力评定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5.异常步态汇总七.感觉功能评定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九.心功能评定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十.肺功能评定十一.肌电图检查十二.认知功能评定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3.焦虑自评量表(SAS)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十三.ADL能力评定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3.Frenchay活动指数十四.生活质量评定1.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十五.脊髓损伤评定1.感觉损伤的评定2.运动功能损伤的评定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1.Brunnstrom评定2.偏瘫手功能评定3.Fugle-Meyer评定十七.神经损伤评定1.Glasgow昏迷量表2.韦氏记忆量表3.Albert线段划消测验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十八.压疮的评定1.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一.肌力评定1.Lovett肌力评定标准.分级名称评级标准0 零未触及肌肉收缩1 微弱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 差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可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 良好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 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分级评估标准5 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5- 能抗5级相同的阻力,活动范围<100%>50%4+ 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的阻力4 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4- 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3+ 与4-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3 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3-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2+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2 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2-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 不能触及肌肉收缩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四.平衡功能的评定3.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分,总分56分。
康复功能评定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诚信考试,考试作弊者将不授予学⼠学位!(详见学校学⼠学位授予细则⽂件)《康复功能评定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名词解释(每个2.5分,共10分)1、平衡反应:指平衡状态改变时,⼈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2、布鲁卡区:在左半球的中下部靠近听觉中枢的区域,主要负责控制语⾔的发声与表达。
3、步⾏周期:在⾏⾛时⼀侧⾜跟着地到该侧⾜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个步⾏周期,通常⽤时间单位秒(S)表⽰。
(2.5分)⼀般成⼈的步⾏周期约为1~1.32秒左右。
(此句话可有可⽆)4、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患肢活动时引发的⼀种随意活动。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球海绵体反射是判断脊髓休克是否结束的指征之⼀。
2、依据ASIA损伤程度分级量表,若脊髓损伤平⾯以下存在运动功能,⼤部分关键肌肌⼒3级或以上,评估级别为 D级。
3、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之⼀,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表现为典型的屈肌模式或屈肌优势、下肢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或伸肌优势。
4、吞咽功能与脑神经的三叉神经、⾯神经、⾆咽神经、迷⾛神经和⾆下神经关系密切。
5、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尿潴留、尿失禁。
6、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障碍、注意障碍、知觉障碍和执⾏能⼒障碍。
7、腕离断残肢长度是指肱⾻外髁到桡⾻茎突或前臂残肢末端的距离。
8、根据反射发育的⽔平,将反射分为脊髓⽔平反射、脑⼲⽔平、中脑⽔平的反射、⼤脑⽪质⽔平。
9、极量运动实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的预计最⼤⼼率220-年龄作为终⽌实验的标准。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1、FIM量表包括(A)个评定项⽬A、18个B、10个C、5个D、16个2、ADL评定中,需要注意的要素不包括(A)A、排他性B、可信性C、敏感性3、下⾯哪种疼痛评定⽅法既能表⽰疼痛的范围,⼜能表⽰疼痛的强度( A )A、45区体表⾯积评分法B、五点⼝述分级评分法C、视觉模拟评分法D、⾏为疼痛测定法4、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感觉障碍特点是(C)A、受损节段平⾯以下的各种感觉缺失或减退B、分离性感觉障碍,即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度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存在C、受损平⾯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D、对称性四肢远端各种感觉障碍,呈⼿套、袜筒型5、关于感觉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检查感觉功能时,患者不必意识清醒B、先检查患侧,再检查健侧C、检查躯⼲时,沿着躯⼲纵轴检查D、根据感觉神经和它们所⽀配和分布的⽪区去检查6、康复病史的核⼼内容是(B)A、现病史B、功能史C、体格检查D、既往史7、⼀般认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以下哪三个环节的参与(C)A、前庭系统、视觉调节系统、⾝体本体感觉系统B、感觉输⼈、中枢整合、⼤脑平衡反射调节系统C、感觉输⼈、中枢整合、运动控制D、⼩脑共济协调系统、中枢整合、运动控制8、肌紧张产⽣的基础是( B )A、位相性牵张反射B、紧张性牵张反射C、紧张性颈反射D、紧张性迷路反射9、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从股⾻的⼤转⼦到外踝的距离为(D)A、⼤腿长B、残端长C、⾜长10、俯卧位平衡反应的形成时间⼀般在( D )A、1个⽉B、3个⽉C、4个⽉D、6个⽉11、轮替运动障碍的协调评定⽅法是( D )A、指⿐试验B、前臂旋转实验C、膝关节屈伸实验D、以上均是12、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做肌⼒检查( D )A、肌⾁断裂愈合后B、正中神经损伤后C、⾻折愈合后肌⾁萎缩D、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13、将框有圆圈的数字1~25⽆规律地排列在纸上,要求患者按数字顺序找出25个圆圈并⽤笔划线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此做法是哪种认知功能障碍的常⽤检查⽅法( A )A、注意障碍B、失认症C、记忆障碍D、失⽤症14、以下检查项⽬中,既能测注意⼴度⼜能测瞬时记忆的检查是( C )A、划消测验B、删字测验C、数字距检查D、词汇再认15、膝关节属于( D )A、不动关节B、纤维性关节C、软⾻性关节D、滑膜性关节16、SDS是( B )的英⽂缩写A、症状⾃评量表B、抑郁⾃评量表C、焦虑⾃评量表D、⼼理⾃评量表17、⼀名脑出⾎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致正常,⽇常⽣活中已经能⾃⾏穿⾐,洗漱,进⾷,但检查者请其徒⼿模仿穿⾐动作时却不能完成,该患者可能存在( C )A、肢体运动性失⽤B、意念性失⽤C、意念运动性失⽤D、结构失⽤18、患者68岁,⼩学⽂化,半年前患脑梗死,⽬前能正确辨认出指定照⽚中的⼈物是邓⼩平并能说出其⾝份,但不能答出其逝世年份,关于该患者的记忆障碍类型,错误的判断是( C )A、长时记忆障碍B、远期记忆障碍C、⾯容再认障碍D、逆⾏性记忆障碍19、⼿的整体功能评定⽅法中最为适⽤和可靠的是( A )A、Carroll⼿功能评定⽅法B、Scollerman⼿ADL能⼒测试C、Moberg拾物试验D、Moberg拾物试验20、最适合于脑梗死患者QOL评定的量表是(A)A、脑卒中专⽤⽣活质量量表B、WHO⽣活质量量表C、WHO⽣活质量简表D、SF-3621、⼀名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视⼒功能⼤致正常,能够听读⼀段故事的内容,令患者将此段话抄写在练习本上时,患者不能够完成,患者可能存在( A )A、书写障碍B、意念性失⽤C、意念运动性失⽤D、结构失⽤22、下列常见的协调障碍,不属于⼩脑性共济失调的是( A )A、⼿⾜徐动B、运动分律C、轮替运动D、辨距不良23、痉挛与挛缩最好的鉴别⽅法为( A )A、拮抗肌的肌电图B、MMT检查C、Ashworth分级D、被动运动评定24、从侧⾯观察,直⽴位标准姿势应符合“五点⼀线”的要求,五点是( D )A、⽿屏、肩峰、髂前上棘、膝、踝B、⽿垂、肩峰、髂嵴、膝、⾜跟C、⽿屏、肩胛冈、股⾻⼤转⼦、膝、踝D、⽿屏、肩峰、股⾻⼤转⼦、膝、踝25、脊髓节段性感觉⽀配中,L4的检查部位在( B )A、股⾻内上髁B、内踝C、⾜跟外侧D、坐⾻结节26、国内最常⽤的平板运动试验⽅案是( A )A、Bruce⽅案B、Naughton⽅案C、⼿摇功率计试验⽅案D、WHO推荐的踏车运动试验⽅案27、将健康成年⼈坐位安静状态下的耗氧量( A )定义为1代谢当量(MET)A、3.5ml/(kg.min)B、2.0ml/(kg.min)C、1.5ml/(kg.min)D、4.0ml/(kg.min)28、导致正常反射活动的减弱甚⾄消失的原因为( C )A、传出纤维病变B、关节僵直C、构成反射弧的任何部分损伤D、肌张⼒变化29、压疮治疗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C )A、缓解局部压⼒B、局部使⽤湿到半湿的⽣理盐⽔敷料C、加强局部使⽤抗⽣素D、保持创⾯及周围⽪肤清洁30、斜⽅肌肌⼒达2级时表现为( B )A、侧卧,托住头部时可仰头B、俯卧,抬头时触及斜⽅肌活动C、俯卧,能抬头但不能抗阻D、俯卧,能抬头抗中等阻⼒31、关于联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肌⾁⽤⼒收缩可诱发B、对患者姿势⽆影响C、BrunnstromⅠ级时可出现D、是⼀种正常运动模式32、⽤量⾓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器移动臂正确放置⽅法是( A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长轴平⾏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长轴平⾏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长轴垂直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长轴垂直33、神经电⽣理检查⽅法不包括下列哪项( B )A、针极肌电图B、⼼电图C、神经传导测定D、诱发电位检查34、在步态分析中最常⽤的步⾏时相四期分析法是( D )A、⼀个双⽀撑相、两个单⽀撑相、⼀个摆动相B、⼀个双⽀撑相、⼀个单⽀撑相、两个摆动相C、两个单⽀撑相、两个摆动相D、两个双⽀撑相、⼀个单⽀撑相、⼀个摆动相35、⼿的复合觉(⽪质觉)不包括( D )A、⽪肤定位觉B、两点辨别觉C、实体觉D、震动觉36、上腹壁肌⾁收缩⽽下腹壁肌⾁不动,脐向上拉动为( B )A、Romberg(+)B、Bevor(+)C、Gordon(+)D、Babinski(+)37、某建筑⼯⼈,从⾼处跌落,腰背部挫伤,双下肢弛缓性瘫痪⼊院,⼊院后2⼩时其双侧下肢功能逐渐恢复。
康复评定常用量目录一.肌力评定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得评定四.平衡功能得评定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3.Berg平衡量表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5.MAS平衡功能测试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1、协调功能分级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4。
平衡功能分级六、步态分析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3.Hodden步行能力评定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5.异常步态汇总七.感觉功能评定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九.心功能评定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十.肺功能评定十一.肌电图检查十二。
认知功能评定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3.焦虑自评量表(SAS)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十三.ADL能力评定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3、Frenchay活动指数十四.生活质量评定1。
脑卒中患者得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 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十五.脊髓损伤评定1.感觉损伤得评定2.运动功能损伤得评定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1.Brunnstrom评定2.偏瘫手功能评定3。
Fugle-Meyer评定十七.神经损伤评定1、Glasgow昏迷量表2.韦氏记忆量表3。
Albert线段划消测验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十八、压疮得评定1、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一、肌力评定1.Lovett肌力评定标准.分级ﻩ名称ﻩ评级标准0ﻩ零ﻩ未触及肌肉收缩1ﻩ微弱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ﻩ差ﻩ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得运动3ﻩ可ﻩ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得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良好ﻩ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ﻩ正常ﻩ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分级评估标准5ﻩ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5-ﻩ能抗5级相同得阻力,活动范围<100%>50%4+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得阻力4ﻩ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4- 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3+ 与4-只就是阻力大小得区别3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3—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2+ﻩ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2ﻩ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2—ﻩ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ﻩ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ﻩ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ﻩ不能触及肌肉收缩二、肌张力评定1.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2.肌张力得神经科分级三.关节活动度得评定四.平衡功能得评定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3。
康复评定常用量目录一.肌力评定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四.平衡功能的评定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3.Berg平衡量表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5.MAS平衡功能测试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1。
协调功能分级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4。
平衡功能分级六。
步态分析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3.Hodden步行能力评定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5.异常步态汇总七.感觉功能评定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九.心功能评定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十.肺功能评定十一.肌电图检查十二.认知功能评定1。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3.焦虑自评量表(SAS)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十三.ADL能力评定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3.Frenchay活动指数十四.生活质量评定1。
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十五.脊髓损伤评定1.感觉损伤的评定2.运动功能损伤的评定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1.Brunnstrom评定2.偏瘫手功能评定3。
Fugle—Meyer评定十七.神经损伤评定1.Glasgow昏迷量表2.韦氏记忆量表3。
Albert线段划消测验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十八.压疮的评定1。
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一。
肌力评定1.Lovett肌力评定标准。
分级名称评级标准0 零未触及肌肉收缩1 微弱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 差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可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 良好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 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分级评估标准5 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5—能抗5级相同的阻力,活动范围<100%>50%4+ 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的阻力4 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4- 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3+ 与4—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3 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3-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2+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2 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2—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 不能触及肌肉收缩二。
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评估方法的应用进展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由于脑部发育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在活产儿中的患病率约为2‰—3.5‰。
国际上将脑瘫定义为“由于在发育过程中胎儿和婴幼儿的大脑出现非进行性损伤而导致的一组持续存在的运动与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
脑瘫是儿童运动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平衡能力的下降会使脑瘫患儿活动时的姿势调节能力出现问题,从而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功能性日常活动。
一、脑瘫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和特点人体平衡的维持有赖于视觉、本体觉、前庭觉的感受器(平衡三联)对外周感觉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能力。
此外,平衡功能与运动反馈能力有关,主要包括运动系统、预期性姿势控制、动静态稳定能力及反应性姿势控制等,其余与平衡功能有关的因素还有注意力以及心理因素。
脑性瘫痪损伤的神经通路大多位于大脑皮层、延髓脊髓束、基底神经节部以及脑室周围白质。
大脑的受损影响了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人体的姿势控制能力下降,进而威胁到身体平衡的稳定。
也有学者认为脑瘫患儿姿势控制能力的受损主要是运动姿势相关肌群激活时序的错误造成的。
另外,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受损程度还和患儿发生脑损伤的时期有关。
脑瘫的核心表现为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问题,临床分型为痉挛型(spastic)、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共济失调型(ataxia)、混合型(mixed types)。
脑瘫患儿的平衡障碍可分为静态平衡障碍和动态平衡障碍两种。
主要表现如下:①运动控制能力障碍,表现为肌张力的亢进或障碍,可有痉挛型步态或手足徐动征、舞蹈征等出现;②平衡反应减退,前庭觉传入异常,可能伴眼震,手眼协调能力差;③人体预期性姿势调节以及反应性姿势调节的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
由于脑瘫患儿发病原因、发病部位与发病阶段并不一致,以及患者间的个体差异存在,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障碍呈异质性表现。
通常临床将意识障碍分为五级:(1)嗜睡(somnolence):是指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醒水平下降,精神萎靡,动作减少。
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stupor):是指意识清醒水平较前者降低,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台混和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印进人熟睡。
(3)浅昏迷一旦进人昏迷(coma)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
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抑制达到皮层。
(4)中昏迷:是指对疼痛的反应消失,自发动作也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仍存在,但巳减弱。
呼吸和循环功能尚稳定。
抑制达到皮层下。
(5)深昏迷:是指患者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均消失。
四肢呈弛缓性瘫,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也消失。
呼吸、循环和体温调节功分值睁眼语言肢体动作1 不能睁眼不能发音刺激无活动2 疼痛刺激睁眼只能发音去大脑强直3 呼唤睁眼能说单字或词去皮层强直4 自动睁眼回答问题错误疼痛刺激躲避5 正确回答问题疼痛刺激定位遵嘱动作6以上满分为15分,最低3分,4分以下为深昏迷,预后不良能发生障碍。
抑制水平达到脑干。
肌力及肌张力分级肌力如何分级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0级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肌张力分级几级肌张力的分级每一种病都有它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一般会越来越重肌张力增加也有它的发展过程也有它的等级区分我们常常能听见别人说肌张力几级那到底肌张力等级跟临床症状是怎么对应的呢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Ⅰ轻度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
康复评定续(何)第七章协调与平衡功能的评定协调是保证人体动作的准确性与目的性。
平衡功能维持着身体的稳定,是保持姿势、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协调功能的评定一、概述(一)协调运动协调运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时空关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滑,准确和有控制的运动,他有要求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
人体的协调运动可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活动两大类。
(二)协调运动障碍协调运动障碍是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小脑、基底节、脊髓后索)的损伤所致,前庭迷路系统、本体感觉和视觉的异常也可造成协调运动障碍。
(三)协调运动障碍的类型以及其表现1.小脑功能不全所致的协调运动障碍(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缺乏精细协调及对距离的判断力,这种距离可影响步态、姿势和运动方式。
其步态常表现为两脚分开较宽,不规则,不稳定具体表现为(1)辨距不良(2)意向性震颤(3)姿势性震颤(4)轮替运动障碍(5)运动分律(6)酩酊步态2.基底节功能不全所致的协调运动障碍(大脑性共济失调)表现:(1)静止性震颤(2)运动不全(3)手足徐动症(4)偏身舞蹈症(5) 肌张力障碍3.脊髓后索功能不全所致的协调运动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表现:(1)闭眼难立(2)步态异常(3)辨距不良协调运动的评定方法着重评定五个方面的能力1.交替和交互运动2.协调运动3.精细运动4.固定或维持肢体5.维持平衡和姿势(一)非平衡性协调运动试验(1. 指鼻试验 2.指--他人指试验 3.指指试验 4.指鼻和指-他人指试验 5.对指试验 6.抓握试验 7.前臂旋转试验 8.反跳试验 9.轻叩手10.轻叩足 11.指示准确试验 12.交替跟--膝、跟-趾试验 13.趾-指试验14.趾-膝--胫试验 15.绘图或横8字试验 16.肢体保持试验)评分标准:5分,正常; 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性较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 2分,重度障碍,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1分,不能活动。
康复评定常用量目录一.肌力评定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得评定四.平衡功能得评定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3.Berg平衡量表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5.MAS平衡功能测试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1、协调功能分级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4、平衡功能分级六、步态分析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3.Hodden步行能力评定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5.异常步态汇总七.感觉功能评定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九.心功能评定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十.肺功能评定十一.肌电图检查十二、认知功能评定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3.焦虑自评量表(SAS)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十三.ADL能力评定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3、Frenchay活动指数十四.生活质量评定1、脑卒中患者得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十五.脊髓损伤评定1.感觉损伤得评定2.运动功能损伤得评定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1.Brunnstrom评定2.偏瘫手功能评定3、Fugle-Meyer评定十七.神经损伤评定1、Glasgow昏迷量表2、韦氏记忆量表3、Albert线段划消测验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十八.压疮得评定1、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一、肌力评定1.Lovett肌力评定标准、分级名称评级标准0 零未触及肌肉收缩1 微弱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 差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得运动3 可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得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 良好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 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分级评估标准5 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5- 能抗5级相同得阻力,活动范围<100%>50%4+ 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得阻力4 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4- 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 3+ 与4-只就是阻力大小得区别3 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3-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2+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2 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2-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 不能触及肌肉收缩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得评定四、平衡功能得评定评分结果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分,总分56分。
有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
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
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
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Semans平衡障碍严重程度分级
级别特征日期日期V 能单腿站立
IV 能单膝跪立
III 一腿前一腿后地站着时能将身体中
心从后腿移向前腿
II-3 能双足站立
II-2 能双膝跪立
II-1 能手膝位站立
I 能在伸直下肢的情况下坐着
0 伸直下肢时不能坐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
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
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评定内容评定标准支持坐位0分不能保持平衡1分能保持平衡,但时间短,不超过5分钟2分能保持平衡,超过5分钟健侧展翅反应0分被推动时,无肩外展及伸肘1分健肢有不完全反应2分健肢有正常反应患侧展翅反应0分被推动时,患肢无外展及伸肘1分患肢有不完全反应2分患肢有正常反应支持站立0分不能站立1分完全在他人帮助下站立2分1人帮助站立1分钟无支持站立0分不能站立1分站立少于1分钟或身体摇摆2分站立平衡多于1分钟健肢站立0分维持平衡少于1-2秒1分维持平衡4-9秒2分维持平衡多于9秒患肢站立0分维持平衡少于1-2秒1分维持平衡4-9秒2分维持平衡多于9秒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评定内容评定标准自己坐0分:不能坐1分:稍许帮助(如一只手)即可坐2分:独自坐超过10秒3分:独自坐超过5秒保护性反应—病人闭上眼睛,从左侧向右侧推;再从右侧向左侧推0分:无反应1分:反应很小2分:反应缓慢,动作笨拙3分:正常反应在帮助下站立0分:不能站立1分:在2个人中度帮助下才能站立2分:在1个人中度帮助下能够站立3分:稍许帮助(如一只手)即可站立独立站立0分:不能站立1分:能站立10秒,或质心明显偏向一侧下肢2分:能站立1分钟,或站立时稍不对称3分:能站立1分钟以上,上肢能在肩水平以上活动单腿站立(左腿、右腿)0分:不能站立1分:能站立,不超过5秒2分:能站立,超过5秒3分:能站立,超过10秒说明:可能最高得分:15分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脊髓损伤受试者的平衡测试日本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评定评分标准:分为四个等级:①0分:全部活动不能完成,包括将物品推出其原来位置、推出板外、推到桌上,或能拿起笔,但写不出可以辨认的字。
②1分:只能完成一部分活动:能拿起物品,但放不到指定位置上;在27、28项中能拿起水壶和杯子,但不能倒水等。
③2分:能完成活动,但动作较慢或笨拙。
④3分:能正常完成活动。
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评定标准功能级分值微弱0~25很差26~50差51~75功能不完全76~89完全有功能90~98功能达最大99(利手)、96(非利手)②在摆放适当的姿势和诱发大肠活动的技巧方面需要协助,并经常出现大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