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11
《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一、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如:22×18≈400 或22×18≈360 或22×18≈440三、笔算乘法: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一”)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友情提示: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4、列式计算,必须列综合算式,脱式计算。
5、几个特殊数的乘法(牢记):25×4=100 , 125×8=1000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测试题一、填空。
(18分)1、84×23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2、32×30的积是32×()的积的10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34的26倍是(),270是9的()倍。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6、46×35的积的最高位是()位,26×45的积有()位数。
7、□5×21,当□里填()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8、在○里填上“>”、“<”或“=”。
第六周两位数乘两位数(二)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
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几个特殊数:25×4=100 125×8=1000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7、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8、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得到一个三位数11×AB=A(A+B)B 11×26=286例1.口算:25×2= 25×4= 125×8=27×11= 25×11= 105×11=例2.下面的乘法计算有规律吗?(1)25×24 (2)21×25 (3)25×427 (4)1998×25【思路导航】因为25×4=100,因此,一个数与25相乘,我们就看这个数里有几个4,有几个4就有几个100,余1就加25,余2就加50,余3就加75。
(1)25×24=100×6=600 (2)21×25=100×5+25=525 (3)25×427=100×106+75=10600+75=10675(4)1998×25=100×499+50=49900+50=499505.25乘65的积的最高位是( )。
乘法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在数学学习中,乘法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而在乘法中,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通过一些乘法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23乘以45。
在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按照乘法的基本规则,先将个位数相乘,再将十位数相乘,最后将所得的结果相加。
计算过程如下:23× 45-------115 (23×5)+ 460 (20×45)-------1035 (23×45)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其实就是将每一位数分别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乘积。
这个计算方法是非常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只需多加练习,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掌握。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些练习题。
请读者尝试计算以下乘法题目:1. 36 × 27 = ?2. 48 × 32 = ?3. 75 × 68 = ?4. 89 × 43 = ?5. 64 × 59 = ?6. 52 × 86 = ?7. 78 × 41 = ?8. 59 × 73 = ?9. 67 × 94 = ?10. 81 × 57 =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读者可以不断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记住,熟能生巧,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做到信手拈来。
除了进行手算练习外,现代科技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的计算工具。
如今,计算器等设备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非常普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学运算。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只有在掌握了基础之后,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提高自己的计算效率。
总的来说,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是乘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数学能力非常有帮助。
希望通过本文的乘法练习,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三班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学问点1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其次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其次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挨次: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挨次进行计算;假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班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学问点2(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坚固把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假如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2、会推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假如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肯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假如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本节教材分“不进位”“进位”两个层次编排。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欢迎阅读!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秒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习,口算:13+3=11+2=21+2=13+30=11+40=21+30=390+39=630+42=学生练习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一、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如:22×18≈400 或22×18≈360 或22×18≈44020 20 20 20三、笔算乘法: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一”)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友情提示: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4、列式计算,必须列综合算式,脱式计算。
5、几个特殊数的乘法(牢记):25×4=100 ,125×8=1000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一)一、选择。
(5分)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A.90B.19C.9092.下面算式计算正确的是()。
A.78×20=1560B.62×60=2480C.58×30=27403.□3×11的积最大是()。
A.1563B.143C.10234.下列竖式中,计算73×26正确的是()。
5.25乘65的积的最高位是()。
A.十位B.百位C.千位二、填空。
(8分)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知识点:1、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2)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
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鹅学习情境。
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做好准备。
在笔算方法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不仅为以后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将计算机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十数乘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口算乘法(1)口算乘法(1)(1课时)(2)口算乘法(2)(1课时)2.笔算乘法》(1)不进位的笔算乘法(1课时)练习课(1课时)(2)进位的笔算乘法(1)(1课时)(3)进位的笔算乘法(1)(1课时)练习课(1课时)(4)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1课时)(5)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1课时)练习课(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
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
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3、简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门交流,体验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自主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一)口算我最快1、10个10是(),10个100是()。
2、300是()个百,600是()个百。
3、9个十是(),3个30是()。
(二)口算我最准20x5= 500x6= 100x5=3x700= 20x2= 10x3=5x60= 50x4= 3x40=22x3= 7x60= 1000x6=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出示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研究。
观察课本68页情景图,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1、我的问题:2、我的方法:3、温馨提示: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36×10 = (个)(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第一种:10个十是100,30个十是300,36个十是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