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等边三角形
- 格式:docx
- 大小:17.83 KB
- 文档页数:4
等边三角形知识点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知识概念:1、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思考:下列两个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_______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_______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三边相等2、三个内角都是60°3、三线合一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边相等2、三个内角都是60°3、两边相等,一个角60°知识点二、含30°的直角三角形定理:30°所对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例1、如图,在△ABC中,∠C=90°,∠BAC=6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BC于E,若CE=3cm,求BE 的长.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20°,则它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一般的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钝角三角形2、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
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则BC= cm 、DE= cm3、如图,在Rt△ABC中,∠A=30°,AB+BC=12cm,则AB=______cm4、如图,∠AOB= 30°,P是角平分线上的点,PM⊥OB于M,PN//OB交OA于N,PM=1cm,则PN=________.5、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BC,ED=3.则CE长为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等于腰长的一半,则此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7、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求CD的长9、如图,在△ABC中,∠BAC=90°,∠B=30°,AD⊥BC于D。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边三角形一、轴对称图形1.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4.轴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点(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点(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四、(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五、(等边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第17讲 等边三角形【板块一】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方法技巧(1)运用等边三角形角的数量特征和边的相等关系解题.(2)共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也称手拉手图形)组成的图中,必定有全等三角形.题型利一 与等边三角形有关的角度的计算.【例1】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CD ⊥BC ,CD =BC ,求∠DAC 和∠ADB 的度数.AD题型二 共顶点的等边三角形(手拉手图形)【例2】如图,点D 是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以CD 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 ,连接AE . (1)求证:△DBC ≌△EAC; (2)求证:AE ∥BC .B【例3】如图,△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BC 上,AE 的延长线交BD 于点F . (1)求证:AE =BD ; (2)求∠AFB 的度数; (3)求证:CF 平分∠AFD ;(4)直接写出EF ,D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题型三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等边三角形【例4】如图,,点A (-2,0),B (2,0),C (6,0),D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ODB =30°,延长DB 至E ,使BE =BD ,点P 为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点P 在点C 的右边),点M 在EP 上,且∠EMA =60°,AM 交BE 于点N .(1)求证:BE =BC ;(2)求证:∠ANB =∠EPC ;(3)当点P 运动时,求BP -BN 的值.针对练习11.如图,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BC上,把△BDE 沿直线DE 翻折,使点B 落在点B’处,D EDB ’,EB ’分别交AC 于点F ,G ,若∠ADF =80°,求∠EGC 的度数.B'B2.如图,△ABD 和△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DC 于BE 交于点M . (1)求证:BE =CD ;(2)求∠AMD 的度数.3.如图1,等边△ABC 中,点D 是AB 上一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 ,向下作等边△DCF ,连接AE ,BF . (1)求证:AB =AE +BF ;(2)当点D 在BA 延长线上时,如图2,若AE =10,BF =4,求AC 的长.B图1 图24.已知点D ,E 分别是等边△ABC 的边BC ,AB 上的点,∠ADE =60°. (1)如图1,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求证:AE =3BE ; (2)如图2,当点M 在AC 上,满足∠ADM =60°,求证:BE =CM ;(3)如图3,过C 作CF ∥AB 交ED 延长线于点F ,探究线段BE ,CF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BCBCBC图1 图2 图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B 在第二象限,AO =a ,AB =b ,BO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150°,且220a -b a-b . ⑴判断△ABO 的形状;⑵如图1,若BC ⊥BO ,BC =BO ,点D 为CO 的中点,AC 、BD 交于点E ,求证:AE = BE +CE ;图 1⑶如图2,若点E 为y 轴的正半轴上一动点,以BE 为边作等边△BEG ,延长GA 交x 轴于点P ,AP 与AO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图 26.△ABC 为等边三角形,BC 交y 轴于点D ,A (a ,0),B (b ,0),且a ,b 满足230a+ . (1)如图1,求点A ,B 的坐标及CD 的长;图 1(2)如图2,P是AB的延长线上一点,点E是CP右侧一点,CP=PE,且∠CPE=60°,连接EB,求证:直线EB必过点D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E(3)如图3,若点M在CA的延长线上,点N在AB的延长线上,且∠CMD=∠DNA,求AN-AM的值.【板块二】60°角的用法◆方法技巧◆合理利用60°角构造等边三角形得到相等线段,再进行推理.题型一过60°角一边上一点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方法技巧:过60°角一边上一点,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转化边与角.【例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点E,F分别在BC,AB的延长线上,∠EDF=120°.(1)求证:DE=DF;(2)若AB=5,求CE-BF的值.A题型二 在60°角的两边上截取两条相等线段构造等边三角形 方法技巧:在60°角的边上截取两条相等线段后构成等边三角形,然后产生新的全等三角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6】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DB =60°. (1)如图1,当∠DAB =90°时,直接写出DA ,DC ,DB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图 1ABCD(2)如图2,当∠DAB ≠90°时,①中的关系式是否成立?说明理由.图 1ABCD题型三 利用60°角的一边上的点向另一边做垂线构造30°,60°,90°的直角三角形 方法技巧: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作高. 【例7】如图,在△ABC 中,∠B =60°,∠C =45°,AB =2,BC =1 ,求△ABC 的面积.ABC題型四 利用60°角延长构造等边三角形方法技巧;向外延长60”角的一边,在外部构造等边三角形.【例8】已知点D ,点E 分別等边△ABC 边BC ,AC 上的点,CD =AE ,AD 与BE 交于点F .(1)如图1,求∠AFE 的度数;图 1BCAD(2)点G 边AC 中点,∠BFG =120° ,如图2,求证:AF =2FG .图 2BCAD针对练习21.如图,在等边△ABC 中,AC =9,点O 在AC 上,且AO =3,点P 是AB 上一动点,连接OP ,以O 为圆心,OP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于点D ,连接PD ,如果PO =PD ,求AP 的长.ABCP2.如图.在等边△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且OD ∥AB ,OE ∥AC . (1)试判定△ODE 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2)线段BD ,DE ,EC 三者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E DBCA3.点D 为BC 上任一点,∠ADE =60°,边ED 与∠ACB 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E ,求证:AD =DE ;BCAD4.已知△ABC 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1)如图1,若点P 是BC 上一点,过点C ,点P 分别作AB ,AC 的平行线,两线相交于点Q ,连接BQ ,AP 的延长线交BQ 于点D .试问:线段AD ,BD ,CD 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若存在,请写出它们之间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图 1QBCA(2)如图2,若点P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P ,以AP 为边作等边△APE (点E 、点A 在直线BC 同侧),连接CE 交AP 于点F ,求CE -CP 的值.图 2BCDE5.如图,在△ABC 中,∠BAC =60°,以BC 为边在△ABC 的同侧作等边△DBC ,BD ,AC 相交于点E ,连结AD .(1)如图1,若A 2ACAB,求证:△ABC ≌△ADC图 1CAD(2)如图2,若3AC AB,求ABAD的值. 图 2CAD6.如图1,△ABC 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 到D ,延长BA 到E ,AE =BD ,连接CE 、DE . ⑴求证:EC =ED ;图 1BDE⑵如图2,EO ⊥CD 于点O ,点N 在EO 上,△DNM 为等边三角形,CM 交EO 于F ,若FO =1,求FM -FN 的值.图 1BDE[板块三) 30°角的用法方法技巧构造30°角的直角三角形,算边长与面积.题型一 已知30°角连线巧得隐直角.【例9】如图,在△ABC 中,AB =AC ,∠C =3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试探究BE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BC题型二 利用30°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例10】如图,CD 是△ABC 的中线,CD ⊥CB ,∠ACD =30°,求证:AC =2BC.DABC题型三 已知30°和90°角补形构造直角三角形 【例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C =30°,∠B =90°,∠ADC =120°,若AB =2,CD =8,求AD 的长.ACBD题型四 利用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构造30°角的直角三角形 【例12】如图,∠AOC =15°,OC 平分∠AOB ,点P 为OC 上一点,PD /∥OA 交OB 于点D ,PE ⊥OA 于点E ,若OD =4cm ,求PE 的长.EOA题型五 利用150°构造30°角的直角三角形【例13】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为BC 上一点,以AD 为腰作等腰△ADE ,且AD =AE ,∠BAC =∠DAE =30°,连接CE ,若BD =2,CD =5,求△DCE 的面积.BCADE题型六30°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方法技巧:30°角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中,有3个30°的直角三角形,选取最小的和最大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例1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点D ,∠A =30°,AD =6,求BC 的长.DABC针对练习31.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的售价为a 元,求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多少元?BCA2.在△ABC 中,∠B =30°,AB =AC =8,P 为BC 上一点,求AP 的最小值.ABCP3.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为AC 上一点,CD =CE ,∠ACE =60°. (1)求证:△BCD ≌△ACE ;图1EBCA(2)延长BD 交AE 于点F ,连接CF ,若AF =CF ,猜想线段BF ,AF 的数量美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图 2BCAE4.如图,在△ABC 中,∠BAC =90°,点D 为三角形内一点,且AB =AC =BD ,∠ABD =30°.求证:AD =CD ,AB C。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英文:equilateraltriangle,“等边三角形”也被称为“正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则它必满足另一条,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三边长度相等。
2三个内角度数均为60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尺规作法其作法相当简单:先用尺画出一条任意长度的线段,等边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再分别以线段二端点为圆心、线段为半径画圆,二圆汇交于二点,任选一点,和原来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则这二条线段和原来线段即构成一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⑴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
⑵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⑶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或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⑷等边三角形的重要数据空间对称群二面体群角和边的数量3施莱夫利符号{3}内角的大小60°⑸等边三角形重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合于一点,称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⑹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⑴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⑵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⑶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两个内角为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说明:可首先考虑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理解:首先,明确等边三角形定义。
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正三角形。
其次,明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被称为“正三角形”。
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则它必满足另一条,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三边长度相等;2三个内角度数均为60度;3一个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三角形1. 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外角和为360°。
4.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二、全等三角形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轴对称1. 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初中数学难点之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初中数学重点考察内容,也是学习的难点。
一、等腰三角形的概念1. 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两条相等的边叫做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另一边叫做底边,底边与腰形成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2. 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中线是对称轴(底边的高、顶角的角的角平分线都是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 判定(1)两内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两个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二、等边三角形1. 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 性质(1)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中线是对称轴(2)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每个角都为60º(3)等边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 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内角是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1.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 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中,30º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a2+b2=c2(a、b为直角边,c为斜边)3. 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或者两个锐角和为90º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有a2+b2=c2(a、b、c为三角形的三个边),则三角行为直角三角形四、基础题型1. 例题1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ΔABC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EF⊥AC于点F,G为EF的中点,连接DG,则DG的长为?解:连接DE,因为:EF⊥AC,∠C=60º所以∠FEC=30º,因为:ΔABC为等边三角形,DE为中位线所以有:2. 考察知识点(1)等边三角形及内角为60º(2)三角形中位线(3)直角三角形30度内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3. 解题思路和技巧DG是非常孤立的,既不是中位线,也不平行某一边,即不是三角形的某一边,也不是规则四边形的边,很难下手,因此必须画辅助线把DG融入某个三角形内,因为D、E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连接起来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因此连接DE,尝试解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框架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上,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m边形的内角和等于un-2·180°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m-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②n边形共有n-3条对角线.2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框架知识概念1.基本定义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3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4对应边:全等三角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5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1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边角边边SAS:两边和它们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文档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斜边、直角边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角平分线:1画法2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5.证明的基本方法: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概念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5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基本性质:1对称的性质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轴都是任何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①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②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3.基本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基本方法:1做己知直线的垂线2做己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己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5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知识框架:知识概念1.基本运算1同底数幕的乘法:a"×a"=a+n2幂的乘方:a"=a63积的乘方:ab"=a"b2.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x单项式:系数x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为积的因式2单项式x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个项后相加3多项式x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每个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每个项后相加3.计算公式:1平方差公式:a-bり×a+b=a2_b22完全平方公式:a+b=a2+2ab+b2;a-b=a2-2ab+b24.整式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a"ma=a"2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作为商的因式.3多项式÷单项式:用多项式每个项除以单项式后相加.4多项式÷多项式:用竖式5;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式子因式分解.6.因式分解方法:1提公因式法:找出最大公因式2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a2_b2=a+りa-b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③立方和:aF3+b=a+bc2-cb+び④立方差:a3_bが=a-ba2+b+43十字相乘法:x2+P+9x+P=x+Px+94拆项法5添项法第十五章分式知识框架知识概念1.分式:形如,A、B是整式,B中含有字母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B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3.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4.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5.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7.分式的四则运算: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 b a+bCC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 c ad+cb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 c acbd4分式的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用字母表示为:2+C_≌x2C5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为:8整数指数幂:1an"×a"=a"+m、n是正整数a"=a"mk、n是正整数3ab=a"b"n是正整数4am a"=a"-"a≠0,Ln是正整数,m>n=1=n是正整数bba≠0,n是正整数9.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10.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检验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等边三角形一.等边三角形的概念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判定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B'CBA证明:90ACB ∠=︒,30A ∠=︒,延长BC 至'B 使'CB CB =,那么有AC 垂直平分'BB ,所以'AB AB =,因为60B ∠=︒,所以'ABB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2AB BB BC ==,即12BC AB =.五.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问题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以等边三角形为载体来考察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二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不管是哪种类型都要注意60°角和边的等量关系的应用,尤其是后面学习旋转之后,会出现一些比较难的等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结合的问题.一.考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3.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二.重难点: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做题时常作为隐藏条件考察.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用定义判断的不多,一般都是利用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来判定,所以在构造全等是要注意同时兼顾边相等,并且可以推导出有一个角为60°.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非常特殊,在证明或计算中要注意边角之间的转化,尤其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关系.4.在解决建立在等边三角形根底上的全等综合问题时,关键是抓住边相等,角度都是特殊角.三.易错点:在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在直角三角形中才能运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均不存在上述关系;二是一定要注意是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题模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例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下列图,假设∠3=50°,那么∠1+∠2=____°.【答案】130【解析】∵图中是三个等边三角形,∠3=50°,∴∠ABC=180°-60°-50°=70°,∠ACB=180°-60°-∠2=120°-∠2,∠BAC=180°-60°-∠1=120°-∠1,∵∠ABC+∠ACB+∠BAC=180°,∴70°+〔120°-∠2〕+〔120°-∠1〕=180°,∴∠1+∠2=130°.故答案为:130.例如图,等边△ABC的周长是9,D是AC边上的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假设DE=DB,那么CE的长为____.【答案】 32 【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AC 边上的中点,BD 为ABC ∠的平分线,∴60ABC ∠=︒,30DBE ∠=︒,又DE DB =, ∴30E DBE ∠=∠=︒,∴30CDE ACB E ∠=∠-∠=︒,即CDE E ∠=∠,∴CD CE =;∵等边△ABC 的周长为9,∴3AC =,∴1322CD CE AC ===, 即32CE =.例 在等边△ABC 中,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 ,连接ED ,假设BC=5,BD=4.那么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 . AE ∥BCB . ∠ADE=∠BDC C . △BDE 是等边三角形D . △ADE 的周长是9 【答案】B【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图形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熟知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首先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ED=∠ABC=60°,所以看得AE∥BC,先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C=AB=BC=5,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得出AE=CD ,BD=BE ,故可得出AE+AD=AD+CD=AC=5,由∠EBD=60°,BE=BD 即可判断出△BDE 是等边三角形,故DE=BD=4,故△AED 的周长=AE+AD+DE=AC+BD=9,问题得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C=60°,∵将△BC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EAB=∠C=∠ABC=60°,∴AE∥BC,应选项A 正确;∵△ABC 是等边三角形,∴AC=AB=BC=5,∵△BAE△BCD 逆时针旋旋转60°得出,∴AE=CD,BD=BE ,∠EBD=60°,∴AE+AD=AD+CD=AC=5,∵∠EBD=60°,BE=BD ,∴△BDE 是等边三角形,应选项C 正确;∴DE=BD=4,∴△AED 的周长=AE+AD+DE=AC+BD=9,应选项D 正确;而选项B 没有条件证明∠ADE=∠BDC,∴结论错误的选项是B ,应选:B .题模二:等边的判定例 如下列图,AD 是ABC △的中线,60ADC ∠=°,8BC =,把ADC △沿直线AD 折叠后,点C 落在C '位置,那么BC '的长为________.【答案】 4【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等边三角形.由题意,60ADC ADC '∠=∠=︒,DC DC DB '==. 180606060BDC '∠=︒-︒-︒=︒,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118422BC BD BC '===⋅=. 故此题的答案是4.例 :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 于点E ,BM 交CN 于点F .〔1〕求证:AN BM =;〔2〕求证:CEF ∆为等边三角形.ACD B C '【答案】见解析【解析】〔1〕ACM∆是等边三角形,∆,CBN∠=∠=︒,ACM NCBAC MC=,60∴=,BC NC∠=∠.∴∠+∠=∠+∠,即ACN MCBACM MCN NCB MCN在ACN=,ACN MCB=,∠=∠,NC BC∆中,AC MC∆和MCB∴=.ACN MCB∴∆≅∆,AN BM〔2〕ACN MCB∴∠=∠,∆≅∆,CAN CMB又18060∴∠=∠,∠=︒-∠-∠=︒,MCF ACEMCF ACM NCB在CAE∠=∠,=,ACE MCF∆和CMF∠=∠,CA CM∆中,CAE CMF∴∆为等腰三角形,∴=,CEFCAE CMF∴∆≅∆,CE CF又60∠=︒,CEF∴∆为等边三角形.ECF例如图,六边形ABCDEF的六个内角都相等,假设AB=1,BC=CD=3,DE=2,那么这个六边形的周长等于____.【答案】15【解析】如图,分别作直线AB、CD、EF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使它们交于点G、H、P.∵六边形ABCDEF的六个角都是120°,∴六边形ABCDEF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60°.∴△AHF、△BGC、△DPE、△GHP都是等边三角形.∴GC=BC=3,DP=DE=2.∴GH=GP=GC+CD+DP=3+3+2=8,FA=HA=GH-AB-BG=8-1-3=4,EF=PH-HF-EP=8-4-2=2.∴六边形的周长为1+3+3+2+4+2=15.故答案为:15.题模三:30°的角直角三角形等于斜边的一边例如图,ABC⊥,那么以下关系式正确的为〔〕=,30∠=︒,AB AD∆中,AB ACCA.BD CDBD CD=D.4==B.2BD CDBD CD=C.3【答案】B【解析】该题考察的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C CAD30∴DAC∆为等腰三角形,∴CD AD=,在Rt BAD∆中,30∠=︒,B∴22==BD AD CD应选B.例如图,30∥10PC=,那么OC=__________,⊥于D,PC OB∠=︒,OP平分AOBAOB∠,PD OBPD=__________.【答案】【解析】该题考察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OP平分AOB∠,∴AOP BOP∠=∠,∵PC OB∥,∴CPO BOP∠=∠,∴CPO AOP∠=∠,∴PC OC=,∵10PC=,∴10OC PC==,过P作PE OA⊥于点E,∵PD OB ⊥,OP 平分AOB ∠,∴PD PE =,∵PC OB ∥,30AOB ∠=︒∴30ECP AOB ∠=∠=︒在Rt ECP ∆中,152PE PC == ∴5PE PD ==例 如图,在△ABC 中,AB=AC ,D 、E 是△ABC 内两点,AD 平分∠BAC ,∠EBC=∠E=60°,假设BE=6cm ,DE=2cm ,那么BC=____.【答案】 8cm【解析】 延长ED 交BC 于M ,延长AD 交BC 于N ,作DF∥BC,∵AB=AC,AD 平分∠BAC,∴AN⊥BC,BN=CN ,∵∠EBC=∠E=60°,∴△BEM 为等边三角形,∴△EFD 为等边三角形,∵BE=6cm,DE=2cm ,∴DM=4cm,∵△BEM 为等边三角形,∴∠EMB=60°,∵AN⊥BC,∴∠DNM=90°,∴∠NDM=30°,OD B P CAE∴NM=2cm,∴BN=4cm,∴BC=2BN=8cm.故答案为:8cm .题模四: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例 :如图,等边三角形ABD 与等边三角形ACE 具有公共顶点A ,连接CD ,BE ,交于点P . 〔1〕观察度量,BPC ∠的度数为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假设绕点A 将△ACE 旋转,使得180BAC ∠=︒,请你画出变化后的图形.〔示意图〕 〔3〕在〔2〕的条件下,求出BPC ∠的度数.【答案】 〔1〕120°〔2〕见解析〔3〕120°【解析】 此题考察等边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BPC ∠的度数为120°,理由为:证明:∵△ABD 与△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60DAB ABD CAE ∠=∠=∠=︒,AD AB =,AC AE =,∴DAB BAC CAE BAC ∠+∠=∠+∠,即DAC BAE ∠=∠,在△DAC 与△BAE 中,AD AB DAC BAE AC AE =⎧⎪∠=∠⎨⎪=⎩∴△DAC ≌△BAE 〔SAS 〕,∴ADC ABE ∠=∠,∵60ADC CDB ∠+∠=︒,∴60ABE CDB ∠+∠=︒,∴120BPC DBP PDB ABE CDB ABC ∠=∠+∠=∠+∠+∠=︒;〔2〕作出相应的图形,如下列图;〔3〕∵△ABD 与△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60ADB DAB ABD CAE ∠=∠=∠=∠=︒,AD AB =,AC AE =,∴DAB DAE CAE DAE ∠+∠=∠+∠,即DAC BAE ∠=∠,在△DAC 与△BAE 中,AD AB DAC BAE AC AE =⎧⎪∠=∠⎨⎪=⎩∴△DAC ≌△BAE 〔SAS 〕,∴ADC ABE ∠=∠,∵60ABE DBP ∠+∠=︒,∴60ADC DBP ∠+∠=︒,∴120BPC BDP PBD ADC DBP ADB ∠=∠+∠=∠+∠+∠=︒例 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120BDC ∠=︒.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连接MN ,那么AMN ∆的周长为____【答案】 6【解析】 延长NC 到E ,连接DE ,使CE BM =,连接DE .ABC ∆为等边三角形,BCD ∆为等腰三角形,且120BDC ∠=︒,603090MBD MBC DBC ∴∠=∠+∠=︒+︒=︒,18018090DCE ACD ABD ∠=︒-∠=︒-∠=︒,又BM CE =,BD CD =,CDE BDM ∴∆∆≌,CDE BDM∴∠=∠,DE DM =,1206060NDE NDC CDE NDC BDM BDC MDN ∠=∠+∠=∠+∠=∠-∠=︒-︒=︒,在DMN ∆和DEN ∆中,DM DE =,60MDN EDN ∠=∠=︒,DN DN =,DMN DEN ∴∆∆≌,MN NE CE CN BM CN ∴==+=+.=6AMN L AM MN AN AM BM CN AN AB AC ∆∴+==+++=+=例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直线a ∥AB ,D 为直线BC 上任一动点,将一60°角的顶点置于点D处,它的一边始终经过点A,另一边与直线a交于点E.〔1〕假设D 恰好在BC 的中点上〔如图1〕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2〕假设D 为直线BC 上任一点〔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上述〔1〕的结论是否成立?假设成立,请给予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 见解析【解析】 〔1〕证明:∵a ∥AB ,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60ACE BAC ABD ∠=∠=∠=︒,AB AC =,∵BD CD =,∴AD ⊥BC∵60ADE ∠=︒,∴30EDC ∠=︒,∴18090DOC EDC ACB ∠=︒-∠-∠=︒,∴30DEC DOC ACE ∠=∠-∠=︒,∴EDC DEC ∠=∠,∴EC CD DB ==,∴△ABD ≌△ACE .∴AD AE =,且60ADE ∠=︒,∴△ADE 是等边三角形;〔2〕在AC 上取点F ,使CF CD =,连结DF ,∵60ACB ∠=︒,∴△DCF 是等边三角形,∵60ADF FDE EDC FDE ∠+∠=∠+∠=︒,∴ADF EDC ∠=∠,∵DAF ADE DEC ACE ∠+∠=∠+∠,∴DAF DEC ∠=∠,∴△ADF ≌△EDC 〔AAS 〕,∴AD ED =,又∵60ADE ∠=︒,∴△ADE 是等边三角形.作业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 ⊥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假设CD=2,求DF的长.【答案】〔1〕30°〔2〕4【解析】〔1〕∵△ABC是等边三角形,∴∠B=60°,∵DE∥AB,∴∠EDC=∠B=60°,∵EF⊥DE,∴∠DEF=90°,∴∠F=90°﹣∠EDC=30°;〔2〕∵∠ACB=60°,∠EDC=60°,∴△EDC是等边三角形.∴ED=DC=2,∵∠DEF=90°,∠F=30°,∴DF=2DE=4.作业2 如下列图,ABC ∆、ADE ∆与EFG ∆都是等边三角形,D 和G 分别为AC 和AE 的中点,假设4AB =时,那么图形ABCDEFG 外围的周长是_____【答案】 15【解析】 ABC ∆、ADE ∆与EFG ∆都是等边三角形,AD DE ∴=,EF EG =,D 和G 分别为AC 和AE 的中点,4AB =,2DE EA ∴==,1GF EF ==,∴图形ABCDEFG 外围的周长是432115⨯++=.作业3 如图1,两个等边△ABD ,△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 ′B ′D ′的位置,得到图2,那么阴影局部的周长为____.【答案】 2【解析】∵两个等边△ABD,△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 ∴A′M=A′N=MN,MO=DM=DO ,OD′=D′E=OE,EG=EC=GC ,B′G=RG=RB′, ∴OM+MN+NR+GR+EG+OE=A′D′+CD=1+1=2;故答案为:2.作业4 如下列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a ,P 是△ABC 内一点,PD ∥AB ,PE ∥BC ,PF ∥AC ,点D 、E 、F 分别在BC 、AC 、AB 上,猜想:PD PE PF ++=__________,并证明你的猜想.【答案】 见解析【解析】 PD PE PF a ++=.理由如下:如图,延长EP 交AB 于G ,延长FP 交BC 于H ,∵PE ∥BC ,PF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PGF B ∠=∠=︒,60PFG A ∠=∠=︒,∴△PFG 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PDH 是等边三角形,∴PF PG =,PD DH =,又∵PD ∥AB ,PE ∥BC ,∴四边形BDPG 是平行四边形,∴PG BD =,∴PD PE PF DH CH BD BC a ++=++==.故答案为a .作业5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是ABC △外两点,连结BE 交AC 于M ,连结AD 交CE 于N ,AD 交BE 于F ,AD EB =.当AFB ∠度数多少时,ECD △是等边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 60AFB ∠=︒【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60AFB ∠=︒,A C MFEN D B理由如下:∵△ABC 是等边三角形,∴CA CB =,460∠=︒,∵245∠+∠=∠,135∠+∠=∠,且360∠=︒,∴12∠=∠,又∵BE AD =,在△BCE 和△ACD 中, 1. 12CA CB AD BE =⎧⎪∠=∠⎨⎪=⎩∴△BCE ≌△ACD 〔SAS 〕 ∴CE CD =,BCE ACD ∠=∠,∴66BCE ACD ∠-∠=∠-∠,即4760∠=∠=,∴△ECD 是等边三角形.作业6 在△ABC 中,AB AC =,BAC ∠=α()060︒<α<︒,将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如图2,150BCE ∠=︒,60ABE ∠=︒,判断△ABE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 ,假设45DEC ∠=︒,求α的值.【答案】 〔1〕302α︒-〔2〕见解析〔3〕30︒ 【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三角形综合.〔1〕∵AB AC =∴1809022ABC ACB ︒-αα∠=∠==︒-,A D B CADB C E∴90603022ABD ACB DBC αα∠=∠-∠=︒--︒=︒-,………………………………………1分 〔2〕△ABE 是等边三角形, ………………………………………………………2分 连结AD ,CD .∵60DBC ∠=︒,BD BC =,∴ △BDC 是等边三角形,60BDC ∠=︒,BD DC = ………………3分 又∵AB AC =,AD AD =,∴ △ABD ≌△ACD .∴ADB ADC ∠=∠,∴150ADB ∠=︒. ………………4分∵60ABE DBC ∠=∠=︒,∴ABD EBC ∠=∠.又∵BD BC =,150ADB ECB ∠=∠=︒,∴ △ABD ≌△EBC .∴AB EB =.∴ △ABE 是等边三角形. …………………………………………5分〔3〕∵△BDC 是等边三角形,∴ 60BCD ∠=︒.∴ 90DCE BCE BCD ∠=∠-∠=︒又∵45DEC ∠=︒,∴CE CD BC ==.………………………………………………………6分∴15EBC ∠=︒. ∵302EBC ABD α∠=∠=︒-, ∴ 30α=︒. ……………………………………………………………7分作业7 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 如下列图折叠,使顶点C 落在C '点.2AB =,30DEC '∠=︒,那么折痕DE 的长为〔 〕A . 2B . 23C . 4D . 1【答案】C【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图形的翻折.因为四边形ABCD 是矩形,所以AB CD =,由题意可知'30CED DEC ∠=∠=︒,1sin 2CD CED DE ∠==,所以2224DE CD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作业8 如图,在等边△ABC 中,2AB =,点P 是AB 边上任意一点〔点P 可以与点A 重合〕,过点P 作PE ⊥BC ,垂足为E ,过点E 作EF ⊥AC ,垂足为F ,过点F 作FQ ⊥AB ,垂足为Q ,求当BP 的长等于多少时,点P 与点Q 重合?【答案】 43BP =【解析】 设BP x =,在直角三角形PBE 中,30BPE ∠=︒ ∴12BE x =,那么122EC x =- 在直角△EFC 中,30FEC ∠=︒, ∴11124FC EC x ==-,∴1214AF FC x =-=+ 同理:1128AQ x =+ 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2BP AQ +=即11228x x ⎛⎫++= ⎪⎝⎭,解得43x =A BE C DC '故当43BP =时,点P 与点Q 重合.作业9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D 平分BAC ∠,ADE ∆是等边三角形,以下结论中 ①AD BC ⊥,②EF FD =, ③BE BD =,④60ABE ∠=︒.正确的个数为〔 〕A . 1B . 2C . 3D . 4【答案】D【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三角形的性质.∵△ABC 为等边三角形,AD 为角平分线,∴AD BC ⊥,30BAD ∠=︒,60ABD ∠=︒∵△ADE 是等边三角形,30BAD ∠=︒,∴30EAB EAD BAD ∠=∠-∠=︒,EA DA =,在△AEF 和△ADF 中,EA DA EAB DAB AF AF =⎧⎪∠=∠⎨⎪=⎩,∴△AEF ≌△ADF 〔SAS 〕,∴EF FD =,同理,△AEB ≌△ADB ,∴60ABE ABD ∠=∠=︒,EB DB =,故正确的个数为4个,故此题答案为D .作业10 如图,过边长为2的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 A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当PA CQ =时,连PQ 交AC 边于D ,那么DE 的长为〔 〕A . 13B . 12C . 23D . 1【答案】D【解析】 过P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F ,Q FPD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PF B ∴∠=∠=︒,60AFP ACB ∠=∠=︒,APF ∴∆是等边三角形,AP PF ∴=,AP CQ =,PF CQ ∴=,在PFD ∆和QCD ∆中,FPD Q ∠=∠, PDF QDC PF CQ ∠=∠=,PFD QCD ∴∆∆≌,FD CD ∴=,PE AC ⊥于E ,APF ∆是等边三角形,AE EF ∴=,AE DC EF FD ∴+=+,12ED AC ∴=,2AC =,1DE ∴=.作业11 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AE CD =,BE 与AD 相交于点P ,BQ AD ⊥于点Q .〔1〕求证:ABE CAD △≌△;〔2〕请问PQ 与BP 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 〔1〕见解析〔2〕2BP PQ =【解析】 该题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AC =,60BAC ACB ∠=∠=︒,在△BAE 和△ACD 中:AE CD BAC ACB AB AC =⎧⎪∠=∠⎨⎪=⎩∴△BAE ≌△ACD〔2〕2BP PQ =∵△BAE ≌△ACD∴ABE CAD ∠=∠∵BPQ ∠是△ABP 的外角,∴BPQ ABE BAD ∠=∠+∠,∴60BPQ CAD BAD BAC ∠=∠+∠=∠=︒∵BQ AD ⊥,AB P EQD C∴30∠=︒PBQ∴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一、等边三角形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性质:(1)边的性质:三边相等(2)角的性质:三个内角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3)三线合一:任意一边上的中线、高线和顶角平分线都互相重合(4)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三条对称轴知识点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判定:(1)边: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角: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边角综合: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知识点三、含30°的直角三角形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类型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 如图,在四边形OAPB中,120OP=,若点M、N∠,且2∠=︒,OP平分AOBAOB分别在直线OA、OB上,且PMN∆有()∆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2. 如图,ABC=,∆中,120∠+∠=︒,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且AD BECAB CBA以DE为边作等边DEF∆,连接AF,BF.求证:FAB∆是等边三角形.类型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如图,在ABC∠=︒,点D是AC的中点,DE AC⊥交BC于E;点O在DEC∆中,30上,OA OBOE=,则BE的长为.=,1OD=,2类型三、通过构造等边三角形来解题4. 如图,已知ABC=,连∆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点D,延长BA到点E,使AE BD接CE和DE.求证:CDE∆为等腰三角形.5. 如图,∠BAD=120°,BD=DC,AB+AD=AC,求证:AC平分∠BAD.类型四、等边三角形的探究问题6.【问题提出】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线段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 EC=+.∆连接EF,试证明:AB DB AF ∆绕点C顺时针旋转60︒至ACF=,将BCE【类比探究】如图②,如果点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线段AB,DB,AF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复习巩固】1.如图,在ABC ∆中,90ACB ∠=︒,D 是AB 上的点,过点D 作DE AB ⊥交BC 于点F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CD ,DCA DA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DCB B ∠=∠;②12CD AB =;③ADC ∆是等边三角形;④若30E ∠=︒,则DE EF CF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第1题 第2题 第3题2.如图,在Rt ABC ∆中,CM 平分ACB ∠交AB 于点M ,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且MN 平分AMC ∠,若1AN =,则BC 的长为( )A .4B .6C .D .83.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如图),连续四条边的长依次为1,3,3,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 ) A .13B .14C .15D .164.已知30AOB ∠=︒,点P 在AOB ∠内部,1P 与P 关于OB 对称,2P 与P 关于OA 对称,则1P ,O ,2P 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5.如图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D 点是AC 的中点,延长BC 到E .使CE CD =. (1)求E ∠的度数.(2)过D 点作D M BE ⊥,垂足为M .求证:BM EM =.7.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CAD ABE∠=∠,AD、⊥于Q,猜想PB与PQ的数量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BE交于点P,作BQ AD8.如图,AB AC∠的度数.=+,求ADB∠=︒,若AB BD CD=,60ABD∠=︒,30BDC。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知识点相似、全等三角形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5、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6、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7、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8、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0、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1、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2、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3、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4、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等腰、直角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4、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6、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7、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8、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女生学数学的方法有哪些1注重打好数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学好数学,那么一定从小打好基础,因为数学是一个非常注重基础,一环扣一环的学科,之前知识上的欠缺也会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对于数学不好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打基础,把自己欠缺的基础都补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后续的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及巩固练习重难点突破课外机构补习优秀资料等边三角形(提高)【学习目标】1.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 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主要性质.3. 熟练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要点梳理】【等边三角形,知识要点】要点一、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要点诠释:由定义可知,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要点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要点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要点四、含30°的直角三角形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诠释:这个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是证明直角三角形中一边等于另一边(斜边)的一半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用于证明边的倍数关系.【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边三角形1、(2015秋·黄冈期中)如图,已知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AC 于F ,AD 交CE 于H.(1)求证:△BCE ≌△ACD ;(2)求证:FH ∥BD.【答案与解析】(1)证明: 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BC =AC ,CE =CD ,∠BCA =∠ECD =60°∴∠BCA+∠ACE=∠ECD+∠ACE ,即∠BCE=∠ACD在△BCE 和△ACD 中BCE ACD CE B A D C C C ∠=∠==⎧⎪⎨⎪⎩∴△BCE ≌△ACD (SAS )(2)由(1)知△BCE ≌△ACD则∠CBF=∠CAH ,BC=AC又∵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CH=180°-∠ACB-∠HCD=60°=∠BCF ,在△BCF 和△ACH 中 CBE CAH BC ACBCF ACH ∠=∠=∠=∠⎧⎪⎨⎪⎩∴△BCF ≌△ACH (ASA )∴CF=CH ,又∵∠FCH =60°∴△CHF 是等边三角形∴∠FHC =∠HCD=60°,∴FH ∥BD【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稳定性、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2. 三角形的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边长与角度的关系,如a:b:c=sinA:sinB:sinC。
第二章: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三边全等)、SAS(两边及夹角全等)、ASA(两角及夹边全等)、AAS(两角及非夹边全等)、HL(直角边斜边公理)。
3.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
第三章: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1.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
2.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与证明。
3.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四边形
1. 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等的基本性质。
2. 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3.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第五章:一次函数
1. 函数的基本概念:自变量、因变量、常数。
2. 一次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3. 一次函数的图象表示方法。
4.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求法。
5. 一次函数的应用:求最值、求交点等。
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比较大小、求解最值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笔记知识点归纳一、三角形。
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 三角形就像一个三条边围起来的小院子。
它有三个顶点(就像院子的三个角点),三条边(院子的围墙),还有三个内角(院子里面的三个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哦,这就好比把这个院子的三个角拼在一起,正好能拼成一个平角。
- 按照边来分,三角形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一样长,这可是三角形里的“三胞胎”,长得一模一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一样长,就像有两个兄弟长得一样高)和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一样长,各有各的个性)。
- 按角分呢,有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这种三角形比较“温和”,没有特别大的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像一个小角落特别方正,这个直角可重要啦,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另外两条边叫直角边)和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这个角比较“霸道”,占的地方大)。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像三个小伙伴手拉手。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就好比两个小伙伴手拉手的长度一定要比第三个小伙伴长,不然就拉不住啦。
比如说,三条边分别是a、b、c,那就得a + b>c,a + c>b,b + c>a。
反过来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就像两个小伙伴手拉手的长度比第三个小伙伴长不了太多,不然就脱节了。
3.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 三角形的高,就像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的一条垂线。
这个高就像一个小杆子直直地立在对边上,它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三角形面积S=(1)/(2)×底×高。
- 中线呢,是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了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像把一个大蛋糕从中间切成了两块一样大小的小蛋糕。
- 角平分线就是把三角形的一个角平均分成两份的射线。
它就像一把小剪刀,把一个角剪成了两个一样大的小角。
二、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 全等三角形就像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英文:equilateraltriangle,“等边三角形”也被称为“正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则它必满足另一条,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1.三边长度相等。
2.三个内角度数均为60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尺规作法
其作法相当简单:先用尺画出一条任意长度的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决定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等边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再分别以线段二端点为圆心、线段为半径画圆,二圆汇交于二点,任选一点,和原来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则这二条线段和原来线段即构成一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⑴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
⑵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⑶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边上的
中线、高线或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⑷等边三角形的重要数据
空间对称群
二面体群(D3)
角和边的数量3
施莱夫利符号{3}
内角的大小60°
⑸等边三角形重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合于一点,称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四心合一)
⑹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等于其高)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⑴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
⑵三个内角都相等(为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⑶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两个内角为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说明:可首先考虑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理解:
首先,明确等边三角形定义。
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正三角形。
其次,明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定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被称为“正三角形”。
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则它必满足另一条,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三边长度相等;
2.三个内角度数均为60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性质:
①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
②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或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④等边三角形重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合于一点,称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四心合一)
⑤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等于其高)
判定方法:
①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
②三个内角都相等(为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两个内角为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说明:可首先考虑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理解:
首先,明确等边三角形定义。
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正三角形。
其次,明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等比三角形的尺规做法:
可以利用尺规作图的方式画出正三角形,其作法相当简单:先用尺画出一条任意长度的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决定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再分别以线段二端点为圆心、线段为半径画圆,二圆汇交于二点,任选一点,和原来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则这二条线段和原来线段即构成一正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