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方法——稻米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5.16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_________ 陈志成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文评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0117 ______2015年12月15日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主要从我国主要的三大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来简单介绍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高效的利用和转化副产品,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粮食副产品利用现状发展趋势1. 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现状稻米的副产品主要指米糠、稻壳和碎米,米糠可以开发米糠油、米糠油衍生物、米糠饲料和米糠食品;稻壳综合领域比较广泛,可以制成碳化稻壳、碳棒、发电、糠醛及环保制品;碎米可以制再制米、人造米、米面包、米饮料等。
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加工水平,产品品种少, 资源利用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增值效应低;稻米低价运营,加工企业效益差,严重影响稻谷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1.1米糠的综合利用米糠虽然只占稻谷总重的6%〜8%,却占有稻谷64%的重要营养成分,除含有丰富的蛋口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生育酚、生育三烯酚、脂多糖、r-谷维醇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而优质的脂肪,在米糠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高出糙米和碎米儿倍。
而且米糠必需脂肪酸的配比含量高于一般植物油,同时也胜于动物油。
米糠中亚油酸接近不饱和脂肪酸的一半,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保持血液动脉血管及神经和大脑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亚油酸可以防止人体水代谢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皮肤病变。
米糠油具有的气味芳香,耐高温煎炸,耐长久贮存和儿乎无有害物质生成等优点,是任何一种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
稻谷主要精深加工技术大米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稻谷的品质优劣和新陈程度,但大米加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也至关重要。
1.稻谷的分级加工技术分级加工是指按稻谷籽粒的粒度、容重、结构力学性质等特性的差异,将一批稻谷分成若干个等级,然后根据各等级物料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工艺及工艺参数分别加工。
包括原粮初清、去石、砻谷前分级、碾白前分级及成品整理阶段的分级。
其中碾白前分级是在谷糙分离工序完成后,选用改进了的谷糙分离筛提取糙粞、糙碎、小粒糙米和不完善粒。
虽然碎米和未熟粒也可以在后道成品工序分级提纯时除去,但在糙米中除去,利于提高碾米产量,降低碾米电耗。
对于优质米加工,一定要在生产体系中设置糙米精选与分级工序。
目前瑞士布勒等公司都有成熟的糙米厚度分级机,国内也开始研究生产。
成品整理阶段的分级是为配米作准备的,它由白米分级筛将降温后的大米分成整米、大粒碎米、小粒碎米,根据市场行情配制成不同碎米含量的成品大米。
2.着水调质技术着水调质主要在糙米阶段进行,通过对糙米添加水或蒸汽将糙米表层湿润,使表皮与内层的结合力降低,并使糙米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加,这样碾米时所需压力减小,出米率随之增加。
因为碾米有一个最适水分,糙米的最适水分在14%~15%,如低于这个水分,碾米的工艺效果不会最好,不利于减少碎米和节省碾米动力。
另一方面,水分含量过低时加工出的大米,其食用品质不佳。
为此,糙米进米机碾米前,应进行糙米水分调质处理,对陈稻和水分低于14%的糙米更有必要。
目前通常采用的着水调质着水方式有水滴式、空气压缩机雾化式、水泵喷雾式、超声波雾化式。
其中超声波雾化,水滴粒度小且喷雾均匀,效果优于前述几种雾化方式。
不过无论何种加水方式,米机前均应该设置一缓冲仓让糙米粒湿润,使水分渗入皮层、糊粉层,以降低皮层及糊粉层与胚乳结合力。
但水分不得进入胚乳,以免胚乳着水后强度下降,碾米过程中增加碎米产生。
因此,加水与湿润时间尤为重要。
3.大米的精碾技术碾米是加工优质精米的技术基础,大米精碾的技术关键在于合理地选择先进的精碾主机和精碾工艺。
大米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每年总产量1.8~2亿吨。
我国的大米主要作为口粮消费,但作为口粮消费的大米附加值低,增值有限。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人均大米直接消费有进一步较少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地区。
谷物除了加工主产大米外,还可以将主产品及其副产物,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等进行再加工提炼,制成新的产品,实现物尽其用。
本文即是针对这方面做的一个读书报告。
关键词:大米;碎米;米糠;稻壳;加工利用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大米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稻壳、碎米、米糠和米胚等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稻谷通过科学的综合利用,除可提供人们主食大米之外,还可转化为营养丰、生理功能卓越的健康食品原料为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资源,也可转化为优质的医药、化工等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过量的稻谷转化和深加工是当务之急。
实施稻米深加工高效增值全利用产业化技术,可使我国从稻米生产大国向稻米生产强国转变,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
[1]1 碎米碎米转化为多孔淀粉、缓释淀粉与新脂肪替代物和低过敏性蛋白质的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吧谷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新技术。
新脂肪替代物特别具有市场前景,它十分适合加工酸奶、部分替代奶油的乳制品,它具有奶油样的外观及非常接近奶油的口感,通过不同含量的调控可加工成供人造奶油的加氢油脂。
改性米淀粉已经正式用于无奶油奶酪、低脂肪冰欺凌、无脂肪人造奶油、沙司和凉菜调料的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缓释淀粉已经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其改善了糖负荷,将成为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新食品。
如及时将我国每年有1500万新生婴儿和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及时将我国大量压库的的稻米研究开发成低过敏性蛋白质、改性缓释淀粉、新脂肪替代物和多孔淀粉等产品,不仅使我国相关的研究水平可紧跟国际前沿,而且转化产品光就婴儿和糖尿病患者就有6500万人群的广阔市场,脂肪替代物的需求人群更大,可见我国碎米的转化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提高粮食附加值和竞争力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提高粮食附加值和竞争力稻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广泛的适应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主要的主食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稻米食品,对粮食的加工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稻米精深加工是指对稻谷进行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工艺加工,将其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的过程。
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可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粮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可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
传统的稻米加工主要是将稻谷去壳磨成大米,然后进行简单的分级、包装和销售。
这种加工方式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而精深加工可以将稻谷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米粉、米酒、米糠油、稻米蛋白酶等,使稻米的使用范围更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同时,稻米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可以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增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稻米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稻米精深加工需要消耗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这就促进了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农田耕作加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这对于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可以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的竞争力。
当前,世界粮食市场竞争激烈,各国粮食产业都在不断提高产品和技术的附加值,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水稻的加工工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加工工艺对于保障粮食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水稻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脱壳、碾米、磨浆、筛选等环节。
水稻的加工工艺首先是脱壳。
脱壳是指将水稻的外壳去除,使内部的米粒暴露出来。
传统的脱壳工艺通常采用摩擦法,即将水稻放入脱壳机中,通过内外磨擦将外壳与米粒分离。
而现代的脱壳工艺则采用了气流分选法,利用气流将水稻的外壳吹离,从而实现脱壳的效果。
接下来是碾米环节。
碾米是指将脱壳后的水稻进行碾磨,去除米粒表面的糠皮和胚芽,得到白米。
传统的碾米工艺采用碾磨石进行碾磨,而现代的碾米工艺则采用了碾磨机进行碾磨。
碾米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碾磨的时间和力度,以保证米粒的完整性和质量。
磨浆是水稻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磨浆是指将碾米得到的白米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得到米糊或米浆。
磨浆的目的是将米粒磨碎,释放出米的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增加米的黏性和口感。
传统的磨浆工艺通常采用石磨进行磨浆,而现代的磨浆工艺则采用了磨浆机进行磨浆。
磨浆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磨浆时间和温度,以保证米糊的质量和口感。
最后是筛选环节。
筛选是指将磨浆得到的米糊或米浆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完整的米粒。
传统的筛选工艺通常采用筛网进行筛选,而现代的筛选工艺则采用了筛选机进行筛选。
筛选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筛网或筛孔大小,以达到理想的筛选效果。
除了以上的主要加工环节,水稻的加工工艺还包括清洗、蒸煮、干燥等次要环节。
清洗是指将水稻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蒸煮是指将水稻经过蒸汽加热,使其熟化和增加口感。
干燥是指将水稻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防止霉变和贮存。
总的来说,水稻的加工工艺对于保障粮食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脱壳、碾米、磨浆、筛选等环节的合理操作和控制,能够保证水稻的质量,提高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稻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人们对粮食品质的不断追求。
希望通过对水稻加工工艺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能够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水稻产品,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和期待。
稻谷的加工方法稻米加工是我国粮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稻谷加工得到的大米,既是我国2/3人口的主要食粮,又是食品工业主要基础原料之一。
此外,稻谷加工得到的副产品有着广泛的用途。
根据稻谷籽粒的结构,稻谷加工主要由稻谷清理、砻谷及砻下物分离、碾米及成品整理三大部分组成。
一、稻谷清理稻谷在生长、收割、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混入各种杂质。
在加工过程中,如不先将这些杂质清除,不仅降低产品纯度、影响大米质量,而且还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损坏机器,污染车间的环境卫生,严重的甚至有酿成设备事故和火灾的危险。
因此,清除杂质是稻谷加工的一项重要任务。
混入稻谷的各种杂质中,以粒形、大小与稻谷相似的“并肩石”、“并肩泥”,最难清除。
清理稻谷中杂质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风选(利用稻谷与杂质之间悬浮速度的差别,借助气流除杂的方法)、筛选(根据稻谷与杂质之间宽度、厚度的不同,借助适当工作面除杂的方法)、磁选(利用磁力清除稻谷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等。
生产实践证明,“风筛结合,以筛为主”是稻谷清理的有效方法。
用于稻谷清理的主要设备有振动筛。
高速振动筛、比重去石机和磁选设备。
振动筛在碾米厂广泛用于清除稻谷中的大、小、轻杂。
高速振动筛主要用于除稗;比重去石机专门用于清理稻谷中的并肩石;而磁选设备去除混入稻谷中的金属杂质。
二、砻谷及砻下物分离用稻谷直接进行碾米,不仅能量消耗大、产量低、碎米多、出米率低,而且成品色泽差、含谷多、纯度和质量都低。
因此,除一些乡镇企业以外,碾米厂都是将经过清理去杂后的稻谷,先脱去颖壳,制成纯净的糙米,再进行碾米。
在稻谷加工过程中,去掉稻谷颖壳(俗称脱壳)的工序称为砻谷,使稻谷脱壳的机械称为砻谷机。
砻谷后的产品称为砻下物。
目前所使用的各种型式砻谷机,由于受机械和工艺性能的限制,不可能将入机稻谷一次全部脱壳。
因此,砻下物不全部是糙米,而是由尚未脱壳的稻谷、糙米及稻壳组成的混合物。
砻下物分离的目的,就是将脱壳后的糙米提取出来进行碾米,将未脱壳的稻谷送回砻谷机继续脱壳,一些副产品可根据其性质和用途不同进行分离,并加以合理利用。
浅析稻谷副产品加工引言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产品是大米。
然而,除了大米以外,稻谷还产生了许多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经过加工后可以得到各种有用的物质和产品。
本文将对稻谷副产品加工进行浅析,探讨其应用与发展前景。
稻谷副产品的种类稻谷副产品主要包括稻壳、稻糠、稻米糠、稻花、稻米酒糟、稻秆等。
这些副产品在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并且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其他物质。
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这些副产品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稻谷副产品加工技术1.稻壳加工技术:稻壳是稻谷外层的硬壳,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稻壳燃烧、稻壳还田和稻壳制作燃料等。
稻壳燃烧可以用于热能生产,稻壳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而稻壳制作燃料则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
2.稻糠加工技术:稻糠是稻谷外壳与稻米之间的薄皮,可以通过糠饼、糠油和糠纸等方式加工利用。
糠饼可以作为饲料,糠油可以用于生产肥皂和油漆,糠纸则可以用于纸张生产。
3.稻花加工技术:稻花是稻谷的花粉部分,可以用于制作蜂蜜和食用油,也可以用于制作化妆品和药品。
4.稻米酒糟加工技术:稻米酒糟是稻米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用于生产酒精、酱油和酵素等。
5.稻秆加工技术:稻秆是稻谷的茎部,可以通过制作纤维板、纸浆和生物质燃料等方式进行加工利用。
稻谷副产品加工的利益与挑战稻谷副产品的加工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利用:通过对稻谷副产品的加工利用,可以充分利用稻谷的各个组成部分,减少资源浪费。
2. 经济效益:稻谷副产品经过加工后可以得到各种有用的物质和产品,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3. 环境友好:稻谷副产品的加工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环境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方式。
然而,稻谷副产品的加工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技术问题:不同的稻谷副产品需要不同的加工技术,开发和掌握这些加工技术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
2. 市场需求:稻谷副产品加工后得到的产品需要有市场需求,否则加工过程可能面临销售难题。
稻米加工的主要设备及加工工艺流程稻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品种,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稻米加工是将稻谷加工成糙米、米粉,以及利用米糠、稻壳等副产品提炼醇、蛋白等工业产品的加工过程。
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稻米加工的主要设备及加工工艺流程。
一、主要设备1、清洗设备:包括清洗机、石器、脱石机等,在稻谷清洗时使用,可以去掉杂质,确保稻谷的质量。
2、破壳设备:破壳机是将稻谷的外壳破碎,使稻谷去壳,成为糙米的主要设备。
3、脱壳设备:当稻谷通过破壳机后,还需要经过脱壳机的磨米滚筒进行去皮处理,得到黄米。
4、光谱设备:通过对米食品质和鉴别技术的研究和深入调查,在米中辨别稻谷加工过程中各种不同杂质和变质粒。
5、整米设备:通过去掉糙米中的浮皮和细菌,提高稻米的质量。
6、筛选设备:通过筛选机进行筛分,保证米的品质均匀。
7、包装设备:将经过加工处理的稻米包装好,使其在运输到生产企业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品质。
二、加工工艺流程1、清洗:将采摘回来的稻谷经过清洗机进行清洗,去掉杂质和灰尘,以保证稻米的品质。
2、破壳:通过破壳机将稻谷的硬壳完全破碎,分离出糙米和稻壳。
3、脱壳:将经过破壳处理的稻谷放入脱壳机中进行进一步磨米滚筒去皮,得到黄米。
4、除杂:经过筛选和风选等设备进行杂质过滤,去除糙米中的黑粉、去沙、砂石、小石灰、草籽、被蛀的米粒等杂质,确保抗菌、清洁。
5、整米:通过加工设备去除粒屑和细菌等不安全物质,处理后得到稳定的米质。
6、包装:将加工后的稻米送入包装机,进行密封包装,进行气密性的测试,让稻米保持良好的质量。
以上是稻米加工的主要设备和加工工艺流程。
随着人们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稻米加工的设备和流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同时,对于提高稻米的品质和卫生标准,从而掌握稻米市场的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稻谷加工中副产品的利用
稻谷制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有稻壳、米糠、碎米等。
一般50千克稻谷加工成大米时,约得精米35千克、稻壳10千克米糠3千克、碎米2千克,副产品数量很大,可进行深度开发利用。
1.米糠的利用
糙米的外皮和胚芽的混合物,称米糠,占糙米重的5%-7%左右。
米糠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糖类等一般成分外,尚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B类、谷维素和甾醇等一系列营养物质。
以米糠为原料可生产出许多种工业产品和医药产品,如谷维素、牙周宁、植酸钙、肌醇、脂肪酸、油酸、棕榈酸、甾醇、糠蜡、三十烷醇、泥芯油和防腐油等。
2.稻壳和利用
稻壳又叫砻糠,也有的叫大糠。
它含有多种有用成分,可作燃料或饲料,还可提取多种工业原料。
稻壳的化学成分(%)
水分粗纤维木质素多聚戊糖粗蛋白质灰分
7.5-15.035.5-45.021-26.016-22.02.5-3.013-22.0
稻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粗纤维、木质素、多聚戊糖等。
因此,稻壳可以通过干馏和水解作用,分解为多种工业产品。
- 1 -。
稻米加工工艺流程
稻米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呀!那你们知道稻米是怎么从田间的稻谷变成我们餐桌上香喷喷的米饭的吗?这可有着一套神奇的加工工艺流程呢!
先来说说清理吧,就好像我们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稻谷也要经过仔细的清理,把杂质啊、灰尘啊什么的都去掉,让它们干干净净的。
这一步可太重要啦,不然怎么能做出纯净好吃的米饭呢!
然后是砻谷,哎呀,这就像是给稻谷脱衣服一样,把那层坚硬的外壳去掉,露出里面白白胖胖的米粒。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需要恰到好处的力度和技巧呢!
糙米出来后,还得进行碾米呀,把糙米表面那层薄薄的膜也去掉,让米粒更加光滑细腻。
这就好像给糙米做了一次高级美容护理,让它们变得更加漂亮啦!
接着还有筛选分级呢,把那些大小不一、品质不同的米粒区分开来,好的归好的,稍微差一点的也有它们的用处呀。
这就跟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嘛!
还有抛光呢,让米粒变得亮晶晶的,就像珍珠一样耀眼。
想象一下,那一盘盘闪闪发光的米粒,是不是让人特别有食欲呀!
最后就是色选啦,把那些有瑕疵的米粒挑出来,保证我们吃到的每一口米饭都是优质的。
这多像一场严格的考试呀,只有最优秀的才能留下来。
经过这么多道工序,稻米才完成了华丽的变身,成为我们餐桌上美味的米饭。
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我们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可不能忘记这背后的复杂工艺和人们的辛勤付出呀!所以呀,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米,可不能随便浪费哟!。
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副产物会产生。
这些副产物在传统上通常被视为废弃物,对环境构成威胁。
然而,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关注增加,研究开发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目前应用于食品副产品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
1. 生物转化技术生物转化技术利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将食品副产物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例如,大豆渣可以通过发酵过程转化为味噌。
此外,食品加工剩余物也可以作为生物肥料,为农业提供养分。
这种利用技术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特点。
2. 化学转化技术化学转化技术是通过改变食品副产物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新的应用价值。
一个例子是将废弃果皮转化为柠檬酸。
柠檬酸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作为添加剂。
此外,废弃物中的蛋白质、多糖和脂肪等可以通过化学转化技术,制备新型食品原料或功能性成分,拓宽副产物的应用范围。
3.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食品副产物的物理状态或形状来利用其价值。
例如,通过干燥或浓缩等手段,将鲜果蔬制成粉末或浓缩汁。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食品副产物更容易运输、储存,并延长了其保质期。
此外,物理处理还可以改变食品副产物的结构,提高其功能性,如将副产物中的蛋白质纤维化,用于制备肉制品。
4. 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在食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中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高温处理,食品副产物可以被用来生产生物质燃料。
例如,利用厨余垃圾制取沼气。
同时,热处理还可以改善食品副产物中的感官特性。
例如,一些苦味的副产物可以通过热处理转化为食品添加剂或香精。
5. 高值化利用技术高值化利用技术是将食品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一些食品副产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多酚、抗氧化物、脂肪酸等。
利用分离纯化技术,将这些活性成分提取和生产,制备功能性食品或药物。
例如,葡萄渣中的多酚被提取用于生产保健品。
综合利用食品加工副产物的技术多种多样,涵盖了各个方面。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新型的食品原料和功能性成分,还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工艺方法——稻米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工艺简介
目前我国稻米加工业对稻谷资源的增值率仅为1:1.3,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4-5。
当务之急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碾米工业,发展新型的大米加工机械装备和米制食品,大幅提高稻谷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之增值。
首先,积极开发大米新产品和米制食品。
选择优质大米,将各种营养元素,按人们每日膳食需要量采用新型的工艺和设备,添加到大米中,制成纯天然全价营养大米、绿色食品大米,投放市场,将是目前大米的换代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次,积极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主要有以下产品:
(1)米糠制品
米糠是稻谷加工中的副产品,我国每年拥有1000万吨以上的丰富资源。
米糠的深度开发,可使其价值提高10-60倍。
米糠含有丰富和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素和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
米糠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食用油;以米糠为原料开发的稻米营养素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糖等生理功能;开发的稻米营养纤维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减肥等功能;开发的蛋白质具有其他蛋白所没有的低过敏性和高蛋白质等特性,可作为过敏体质婴幼儿的理想蛋白源等。
米糠油加工的副产品糠蜡,是运用皂化、萃取、精馏等技术制取的生理活性物,能提高人体耐力,减少心肌疼痛,提高反应灵敏性和
应急能力,促进性激素的作用,提高机体代谢功能,对增加运动员耐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2)稻壳
稻壳是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重量占稻谷的20%以上,稻壳可燃物达70%以上,发热量为标准煤的一半,是一种既方便又廉价的能源,特别是碾米厂,在获得能源的同时又处理了稻壳。
稻壳经二次酸水解可生产饲用单细胞蛋白,副产品二氧化硅(约占稻谷的25%),是重要的工业用原料;稻壳经粉碎、混合、制片、成型、固化、表面喷涂等工序,可制成安全、无毒、可降解、成本低、表面光洁美观的一次性环保快餐盒,这一产品因需求量大、成本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稻壳采用合成树脂为胶粘剂,经混合热压形成稻壳板材,可制成包装箱、家具等用品;经炭化后的稻壳灰是生产水玻璃、白炭黑和活性炭的廉价原料。
(3)碎米
碎米约占稻谷的5%-25%,直接销售只是普通大米价格的1/2左右。
把碎米制成原性米淀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的改性米淀粉,已经用于无奶油酪、沙司和凉拌菜调味料的生产。
由此可使稻米的附加值提高3倍。
碎米经液化、糖化生产的麦芽糖醇,可广泛用于饮料、糖果、口香糖、果冻及焙烤食品中,由于在人体内几乎不转变为热能量,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