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模电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80.00 KB
- 文档页数:9
浙江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共10 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者打“√”,错者打“×”(本大题分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否则画“×”。
1)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
( )2)共模信号都是直流信号,差模信号都是交流信号。
( )3)对于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在差模交流通路中,发射极电阻Re 一概可视为短路。
( )4)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情况时,只要发射极电阻Re 足够大,则Re 可视为开路。
( )5)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要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不论是双端输出还是单端输出,其输出电压值均与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差值成正比,而与两个输入端电压本身的大小无关。
( )2.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 ? ”,否则画“×”。
1)负反馈放大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 )2)正反馈放大电路有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 )3)满足自激振荡条件的反馈放大电路,就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4)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5)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只要满足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就有可能自行起振。
(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白内,只需填入 A 、B 、C 、D(本大题6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2=20V ,变压器内阻和二极管导通电压均可忽略不计,R<<RL(R为电感线圈电阻),uD波形如图所示,选择填空:1 .输出电压平均值UO约为( );A.28VB.24VC.18V2 .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导通角( );A.大于B.约等于C.比小得多3 .当负载电阻减小时,输出的纹波电压幅值将( )。
A.增大B.不变C.减小三、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10分)图示电路中,A1~A5都是理想运放。
第二篇第5章习题题2.5.1在图题2.5.1所示电路中,设电容C =1μF ,R b =100k Ω,r be =1k Ω,R c =2k Ω,β=100,R s =0。
(1)求电路的下限频率f L ;(2)当信号源频率下降到下限频率f L 时,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输出电压与信号源电压的相位差为多少?图题2.5.1解:(1)下限频率是由放大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射极旁路电容引起的,该电路中只有输入回路的耦合电容器,所以只要]求该电容器两端的等效电阻后,就能求得下限频率f L 。
Hz 159101021)//((212163=××≈+==−πππC R r R C R f S be b i L (2)当信号源频率下降到下限频率f L 时,电压放大倍数为中频区的0.707倍(即-3dB),20012100−=×−=β−=be c vm r R A ̇∴140707.0−==vmvL A A ̇̇在低频段,输出电压是超前输入信号频率的,而在下限频率点上,正也超前+45O。
所以,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为-180°+45°=-135°题2.5.2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kHz 50/1Hz 10/1)Hz 10/(100jf jf jf A v ++−=̇画出其波特图,求其下限截止频率f L 和上限截止频率f H 。
解:这是一个全频段的频率特性复数表达式,从该式就能确定上、下限频率。
也可以画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后求出上、下限频率。
其波特图如下。
所以有,f L =10Hz ,f H =50kHz 。
题2.5.3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高频段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MHz 1/1kHz 100/1100jf jf A v ++−=̇画出其波特图,求其上限截止频率f H 的近似值。
解:因为该复数表达式有两个转折频率点,所以采用近似的渐近线画出的波特图为:根据上、下限频率定义,有上限截止频率f H ≈100kHz 。
第二篇 第3章习题题2.3.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2.3.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
问:(1) T 1、T 2和R REF 组成什么电路?(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2.3.1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I C2与参考电流I REF 相同,REFBECC REF C R V V I I -==2题2.3.2 在图题2.3.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 =80,r be =2 k Ω。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A 。
图题 2.3.2解:(1) 该电路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所以差模输入电阻:1.4)05.02(2)(2=+⨯=+=e be i R r R k Ω差模输出电阻为:R o =2R c =10 k Ω(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6605.0812580)1(-=⨯+⨯-=β++β-=ebe cvdR r R A题2.3.3 在图题2.3.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图题2.3.3解:(1) 求静态工作点:mA56.0102101/107122)1/(1=⨯+-=+β+-=eb BE EE CQ R R V V IV7.07.01010056.01-≈-⨯-=--=BE b BQ E V R I VV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若将R c1短路,则mA56.021==Q C Q C I I (不变)V7.127.0121=+=-=E CC Q CE V V VV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Ω=⨯+=β++=k 9.456.026101200)1('EQT bb be I V r r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5.338.2910100)(22=⨯=+β=be b c d r R R A(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5.0201019.410101002)1(2-=⨯++⨯-=β+++β-=ebe b cc R r R R A675.05.3322===c d CMR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mV 109510521=-=-=I I Id v v v mV100295105221=+=+=I I Ic v v vmV 285100)5.0(105.33222=⨯-+⨯=⋅+⋅=∆Icc Id d O v A v A v 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大学模电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模拟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理想输入电阻是:A. 无穷大B. 零C. 1欧姆D. 1千欧姆2. 以下哪个元件不是模拟电路中常用的元件?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逻辑门3. 模拟信号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增益B. 减小增益C. 增加稳定性D. 减小稳定性4.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是: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无关系D. 取决于反馈类型5. 以下哪种耦合方式不适用于模拟电路?A. 直接耦合B. 阻容耦合C. 变压器耦合D. 光电耦合6. 模拟电路中的滤波器按照频率响应可以分为:A. 低通滤波器B. 高通滤波器C. 带通滤波器D. 所有以上7.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A. 增益带宽积B. 电源电压C. 输入偏置电流D. 共模抑制比8.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减小噪声?A. 增加电源电压B. 使用低噪声元件C. 增加信号频率D. 减少信号幅度9. 模拟电路中的积分器和微分器分别对应数学中的:A. 微分和积分B. 积分和微分C. 加法和减法D. 乘法和除法10. 模拟电路中的振荡器产生的波形是:A. 正弦波B. 方波C. 三角波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运算放大器的______反馈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2. 在模拟电路中,______电路通常用于信号的放大。
3. 模拟电路中的______元件可以改变电流的方向。
4. 模拟电路中的______元件可以储存电荷。
5. 模拟电路中的______元件可以储存磁能。
6. 运算放大器的______参数表示其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7. 模拟电路中的______滤波器可以允许低频信号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
8. 模拟电路中的______滤波器可以允许高频信号通过,而阻止低频信号。
9. 模拟电路中的______滤波器可以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
328第二篇 第7章习题题2.7.1 一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如图题2.7.1所示,设已知V CC =12V ,R L =16Ω,v I 为正弦波。
求:(1)在三极管的饱和压降V CES 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2)每个管子允许的管耗P CM 至少应为多少? (3)每个管子的耐压|V (BR)CEO |应大于多少?图题2.7.1解:(1) 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V om =12V(W 5.416212222=⨯==L om om R V P ) (2) (W)9.02.0(max)==om CM p P ∴CM P ≥0.9W (3) CEO BR V )(≥24V题2.7.2 在图题2.7.2 所示的OTL 功放电路中,设R L =8Ω,管子的饱和压降|VCES |可以忽略不计。
若要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 ,则电源电压V CC 至少应为多大?(已知v i 为正弦电压。
)329图题2.7.2解:W 982)21(2)21(22(max)=⨯==CC L CC om V R V PV CC =24(V)∴电源电压V CC 至少24V题2.7.3 OTL 放大电路如图题2.7.3所示,设T 1、T 2特性完全对称,v i 为正弦电压,V CC =10V ,R L =16Ω。
试回答下列问题:(1)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少?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一要求? (2)动态时,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如何调整? (3)若R 1=R 3=1.2k Ω,T 1、T 2管的β=50,|V BE |=0.7V ,P CM =200mW ,假设D 1、D 2、R 2中任意一个开路,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图题2.7.3解:(1) 静态时,电容C 2两端的电压应为5V 。
调整R 1、R 3,可调整上、下两部分电路的对称性,从而使C 2两端电压为5V 。
第一篇 第2章习题题 1.2.1 有二个晶体管,一个200=β,A I CEO μ200=;另一个50=β,A I CEO μ10=,其余参数大致相同。
你认为应选用哪个管子较稳定?解: 选β=50,I CEO =10μA 的管子较稳定。
穿透电流大,电流放大系数也大的管子稳定性较差。
题 1.2.2 有甲、乙两个三极管一时辨认不出型号,但可从电路中测出它们的三个未知电极X 、Y 、Z 对地电压分别为:甲管V V X 9=,V V Y 6=,V V Z 7.6=;乙管V V X 9-=,V V Y 6-=,V V Z 2.6-=。
试分析三个电极中,哪个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它们分别是NPN 型还是PNP 型,是锗管还是硅管? 解: 甲管为NPN 型硅管,其中X 为C 极,Y 为E 极,Z 为B 极; 乙管为PNP 型锗管,其中X 为C 极,Y 为E 极,Z 为B 极。
题1.2.3 从图题1.2.3所示各三极管电极上测得的对地电压数据中,分析各管的类型和电路中所处的工作状态。
(1)是锗管还是硅管? (2)是NPN 型还是PNP 型?(3)是处于放大、截止或饱和状态中的哪一种?或是已经损坏?(指出哪个结已坏,是烧断还是短路?)[提示:注意在放大区,硅管V V V V E B BE 7.0≈-=,锗管V V BE 3.0≈,且V V V V E C CE 7.0>-=;而处于饱和区时,V V CE 7.0≤。
]图题1.2.3解:该题中的锗管还是硅管,看V BE 是0.7V 还是0.3V ,0.7V 是硅管,0.3V 左右是锗管,也可以看第二个英文字母,如果第二个字母是D 、C 则通常为硅管,如果第二个字母是A 、则为锗管。
第三个英文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还是开关管或是大功率管。
(G 是高频管、K 是开关管、X 是低频管、D 是大功率管),据此有:(a) NPN 硅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b) PNP 锗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c) PNP 锗管,管子的b-e 结已开路; (d) NPN 硅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e) PNP 锗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f) PNP 锗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g) NPN 硅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h) PNP 硅管,工作在临界饱和状态。
模电考试题及答案**模电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运算放大器中,输入端电流为零,这是因为()。
A. 输入端电阻非常大B. 输入端电阻非常小C. 输入端电流被放大D. 输入端电流被抑制答案:A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
A. 基极电流B. 集电极电流C. 发射极电流D. 电源电压答案:B3. 负反馈可以()。
A. 增加放大倍数B. 减小非线性失真C. 增加电路噪声D. 降低输入阻抗答案:B4.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是()。
A. VBE < 0.7VB. VBE > 0.7VC. VCE < 0.7VD. VCE > 0.7V答案:B5. 差分放大电路可以()。
A. 放大差模信号B. 放大共模信号C. 抑制共模信号D. 放大交流信号答案:C6. 场效应管的控制极是()。
A. 栅极B. 漏极C. 源极D. 门极答案:A7. 多级放大电路中,级间耦合方式通常采用()。
A. 直接耦合B. 阻容耦合C. 变压器耦合D. 光电耦合答案:B8. 功率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放大倍数B. 工作频率C. 输出功率D. 输入阻抗答案:C9. 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的条件是()。
A. 开环增益大于1B. 相位移动为360度C. 开环增益大于3D. 相位移动为180度答案:B10. 调制的目的是()。
A. 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B. 改变信号的频率C. 降低信号的功率D. 增加信号的带宽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若集电极电流为2mA,则基极电流大约为_____μA。
答案:20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是______输入端和______输入端。
答案:反相;同相3. 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电路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稳定性;线性4.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和饱和区。
电路分析基础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一阶电路中,通过解微分方程法求解的电路,其激励源可以是()参考答案:其余选项均是2.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电感电压按指数规律______,电感电流按指数规律______。
参考答案:衰减,衰减3.如果从电压源正极处引出一条导线,端点称为C,求A、C间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图片】参考答案:等效电压源电压-1.5V,内阻1.5Ω4.列网孔方程时,互电阻符号取_____,而节点分析时,互电导符号______。
参考答案:流过互电阻的网孔电流方向相同取+,反之取-恒取-5.某方波信号的周期T=5μs,则此方波的三次谐波频率为参考答案:600kHz6.关于诺顿与戴维南定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任何情况下戴维南等效电路都可以等效置换成诺顿等效电路7.下图中U=【图片】参考答案:52V8.图示为独立源向负载供电的电路,该负载的功率因数为【图片】参考答案:19.图中5Ω电阻消耗的功率为:【图片】参考答案:20W10.含有两个储能元件的电路是:参考答案:可能是一阶电路也可能是二阶电路11.图中若要求当负载复阻抗Z改变时,负载电流的有效值不变,则复阻抗Z1与Z2的关系为【图片】参考答案:Z1=-Z212.戴维南定理说明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为_____和内阻______连接来表示。
参考答案:等于开路电压的电压源,串联13.在应用叠加定理分析时,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而其他独立电源为零,即其他电压源_____,而电流源_____。
参考答案:短路,开路14.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参考答案:独立的KVL方程方程一定需要通过单连支回路来列写15.下图u=____V【图片】参考答案:216.图示电路中网孔1的网孔电流方程为:【图片】参考答案:11Im1-3Im2=517.图示中各电压表指示有效值,则电压表V3的读数应为__________【图片】参考答案:5V18.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但相位彼此相差______的电压源构成对称三相交流电源。
模电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模拟电路中,以下哪个元件不是基本的线性元件?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二极管答案:D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A. 有限值B. 零C. 无穷大D. 负值答案:C3. 以下哪种波形不是周期性波形?A. 正弦波B. 方波C. 锯齿波D. 随机噪声答案:D4. 放大器的增益是指:A.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B. 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C.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D. 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的比值答案:A5.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为:A. 0VB. 0.7VC. 0.6VD. 1.5V答案:A6. 以下哪种器件不是模拟集成电路?A. 运算放大器B. 模拟开关C. 逻辑门D. 模拟多路复用器答案:C7. 在模拟电路中,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是指:A. 直流到几十兆赫兹B. 几十兆赫兹到吉赫兹C. 吉赫兹到太赫兹D. 太赫兹以上答案:A8. 以下哪种类型的放大器不能提供电压增益?A. 共射放大器B. 共基放大器C. 共集电极放大器D. 共源放大器答案:C9.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电容作为滤波电容?A. 陶瓷电容B. 电解电容C. 钽电容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种元件不适用于模拟信号的整形?A. 运算放大器B. 逻辑门C. 比较器D. 晶体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模拟电路中,信号的幅度、频率和_________是信号的三个基本参数。
答案:相位2. 模拟电路中,使用_______可以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
答案:缓冲器3. 在模拟电路中,为了减少噪声干扰,通常采用_______技术。
答案:接地4. 模拟信号的频率响应是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信号的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特性。
答案:幅度5. 在模拟电路中,为了实现信号的隔离,可以使用_________变压器。
答案:隔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概念。
第5章习题5-1常用的电流源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出几个电流源应用的实例。
5-2描述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说明其对巩膜信号的抑制及对差模信号放大作用?5-3长尾式差分放大器的拖尾电阻有何作用?如改变其大小,则差分放大器的性能如何变化?5-4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中的电流源有何作用?5-5 对比差分放大器和单管共射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得到哪些异共同点?5-6 常用哪些指标来表征差分放大器的性能?试推导其表达式。
5-7 多级放大器之间有几种常用的偶合方式?各有什么特点?5-8 多级放大器分析计算的一般步骤?多级放大器有哪描述其特点的指标?5-9 通常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5-10判断题(1)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Q 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2)共模信号都是直流信号,差模信号都是交流信号。
(3)对于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在差模交流通路中,发射极电阻Re 一概可视为短路。
(4)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情况时,只要发射极电阻Re 足够大,则Re 可视为开路。
(5)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要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不论是双端输出还是单端输出,其输出电压值均与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差值成正比,而与两个输入端电压本身的大小无关。
(6)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
5-11填空题1(1)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2)在相同的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这是由于。
(3)差动放大电路是为了而设置的,它主要通过来实现。
(4)在长尾式差动电路中,R e的主要作用是。
(5)抑制零漂的主要措施有 种,它们是 。
(6)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大多采用 电路,输出级大多采用 电路。
(7)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上输入端分别为 端和 端,前者的极性与输出端 ;后者的极性同输出端 。
(8)共模抑制比K CMR 是 之比,K CMR 越大,表明电路 。
5-12填空题2(1)利用电流源电路输出电流稳定的特性,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来为放大电路提供稳定的 ;由于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 而交流电阻很 的特点,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广泛用作 使用。
(2)多级放大器框图如题图5-1所示。
设各级的增益A V1、A V2、…A Vn ;输入电阻:R i1、R i2、…R in ;输出电阻:R o1、R o2、…R on 。
多级放大器的增益:A V 总= v o / v i = ;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多级放大器的带宽 其中的各单级放大器的带宽(3)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 ,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则也可视为后级的 ;前级对后级而言又是 。
5-13填空题3(1)由于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器,所以集成电路采用 耦合电路,因此 。
(2)差模放大倍数ud A 是 之比;共模放大倍数uc A 是 之比。
(3)电路的ud A 越大表示 ,uc A 越大表示 。
(4)共模抑制比CMR K 是 之比,因此CMR K 越大表明电路。
(5)带e R 的差动放大电路中,e R 越大则ud A ,uc A ,CMR K ;用恒流源代替e R 后使电路ud A ,uc A ,CMR K 。
(6)完全对称的长尾式差动放大器中的e R 对共模信号 反馈;对差模信号 反馈。
(7)差动放大电路能有效的克服温漂,这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8)理想集成运放的=ud A ,=id r ,=o r ,=B I ,=CMR K 。
3-14 在题图5-2的电路中,T 1,T 2的特性相同,且β很大,求I C2和I CE2的值,设U BE =0.6V 。
I I图5-2题图5-35-15电路如题图5-3所示,已知100213===βββ。
各管的V .U BE 70=,ΩK R 136=试求3C I 的值。
5-16、在题图5-4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U I2=0(接地)。
如果希望负载电阻R L 的一端接地,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1极性相同,则R L 的另一端应接在 (c 1、c 2);如果希望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1极性相反,则R L 的另一端应接在 (c 1、c 2);当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为∆U I1时,R E 两端(也存在,不存在)变化题图5-4 I2电压∆U E ;对差模信号而言,e 点 (仍然是,不再是)交流接地点。
5-17双端输人、双端输出理想的差分式放大电路如题图5-5所示。
求解下列问题(1) 若v i1=1500μV 。
v i2=500μV ,求差模输人电压v id ,共模输入电压v ic 的值;(2)若A VD =100,求差模输出电压v od ;(3)当输入电压为v id 时,若从 C 2点输出,求 v c2与v id 的相位关系;(4)若输出电压v o =1000 v i1-999 v i2时,求电路的从A VD 、Avc 和 K CMR 的值。
题图5-55-18 某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5-6所示,设对管的β=50,r bb ′=300Ω,U BE =0.7V ,R W 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试估算: 1.T 1,T 2的静态工作点。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ud =1211oΔΔΔU U U -3.仿真验证上述结果。
V EE (-12V)题图5-6 图题5-75-19电路如图题5-7所示,JFET 的 g m =2mS ,r DS =20 k Ω,求:(1)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VD =(v o1-v o2)/v id 的值;(2)电路改为单端输出时,A VD1、Avc 1和K CMR 的值。
5-20如题图5-8所示,R c1 =R c2 =5k Ω,β=100,I 0=2mA ,V cc =12V ,V EE =-12V ,r d =1M Ω。
试求:(1)静态工作点(Q 点);(2)差模电压增益A V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以及在双端输出工作方式下的输出电阻R o (3)单端输出工作方式下的共模增益A VC ; (4)单端输出工作方式下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5-21电路如图题5-9所示,已知BJT 的β1=β2=β3=50,r ce =200 k Ω,V BE =0.7 V ,试求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VD2、共模抑制比K CMR 、差模输人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o 。
提示:AB 两端的交流电阻⎥⎦⎤⎢⎣⎡+++==32133330)||(1e be e ce ABR R R r R r r r β图题5-95-22电路如所示,设所有BJT 的β=20,r be =2.5K Ω,r ce =200K Ω,FET 的gm =4mS ,其它参数如图所示。
求:(1)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v =Av1·Av2;(2)Rid 和Ro ;(3)第一级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 id1o 1VD v v A =、共模电压增益Avc1和共模抑制比K CMR 注:源极恒流源交流等效电阻为⎪⎭⎪⎬⎫⎪⎩⎪⎨⎧+++++β+=)R R (r )]R r (||R [)R R (1r r 3p 5e 5be 6e 6be 33p 5e 5ce o图题5-105-23 在题图5-1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各晶体管的β均为50,U BE =0.7V ,r be1=r be2=3k Ω,r be4=r be5=1.6k Ω,静态时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调至中点,测得输出电压U o =+3V,试计算: 1.各级静态工作点:I C1、U C1、I C2、U C2、I C4、U C4、I C5、U C5(其中电压均为对地值)以及R e 的阻值。
2.总的电压放大倍数1ou ΔΔU U A =(设共模抑制比极大)。
(+6V)(-6V)题图5-115-24 题图5-12中的T 1,T 2均为硅管,U BE =0.7V ,两管间为直接耦合方式,已知β1=β2=50,r b b’1= r b b’2=300Ω,电容器C 1,C 2,C 3,C 4的容量足够大。
1.估算静态工作点I CQ2,U CEQ2(I BQ2的影响忽略不计) 2.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 u 3.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4.用仿真验证上述结果+-U oLΩCC题图5-125-25 电路如题图5-13所示1.写出iou U U A =及r i ,r o 的表达式(设β1,β2 ,r be1,r be2及电路中各电阻均为已知量)2.设输入一正弦信号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失真。
若原因是第一级的Q 点不合适,问第一级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若原因是第二级Q 点不合适,问第二级产生了什么失真?又如何消除?+-U o题图5-135-27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5-14所示,已知两管的100=β,V U BE 7.0=。
(1)计算静态工作点。
(2)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id oud U U A =及差模输入电阻id R 。
(3)求单端输出时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ic o uc U U A 1=。
(4)求单端输出情况下的共模抑制比CMR K 。
题图5-145-28如题图5-15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V V V EE CC 15==,Ω=k R C 101,Ω=k R 1,恒流源电流mA I 2.0=,假设各三极管的50=β,V U BEQ7.0=,Ω=k r be 5.131,Ω=k r be 2.12。
(1)试分析差分输入级属于何种输入、输出接法。
(2)若要求当输入电压等于零时,输出电压也等于零,则第二级的集电极负载电阻3C R 应为多大?(3)分别估算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电压放大倍数1u A 和2u A ,以及总的电压放大倍数u A 。
题图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