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管路防尘帽作业标准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16
防尘管路设备管理规程
主要责任人:管路安装工
管理部门:通风工区
监管人员:通风区长、技术员、班长
管理标准:
1.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井与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
2.供水管路的管径与强度应能满足负载的水压和水量,防尘管路的敷设从干管到支管,管径必须由大到小,无花接。
3.井下管路,每隔5m设一个吊挂点,吊挂平直,离底板0.3m以上。
阀门、管路、编号、支干管路分岔处有编号标志牌,拐弯处要设弯头,无拐急弯。
管路一律为蓝色。
4.胶带输送机巷、煤巷和正在掘进的掘进工作面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其他巷道应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采煤工作面内每隔2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
管理措施:
1.井下超过100m巷道必须设置防尘管路。
2.管路水压和水量要符合要求,满足采掘工作面正常用水。
3.井下在用防尘管路不得随意拆除。
4.管路、阀门应及时进行编号。
5.“三通阀门”按规定设置。
6.管路漏水及时进行处理。
汽车防火帽(阻火器)使用规范一、介绍:汽车防火帽(又名汽车防火罩、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汽车排气管防火罩、火花熄灭器、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汽车防火罩、汽车阻火器、防火帽) 是一种安装在机动车排气管后,允许排气流通过,且阻止排气流内的火焰和火星喷出的安全防火、阻火装置。
是保障国家重点防火单位和一切运输车辆在易燃易爆区域必配的安全防火重要产品。
二、防火帽规格:汽车防火帽的选择需要根据每辆汽车排气管的粗细来选择,常用的规格[以机动车排气管直径(外径)算]有30—80mm之间的11种规格(30,35,40,45,50,55,60,65,70,75,80),另外还有85—130mm之间的10种规格(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特别为了大型的车辆准备。
三、功能特点:防火帽采用世界先进的涡流阀式结构,用夹紧箍固定于机动车排气管尾部,可长期配带,不影响排气。
进入进火区域时关闭防火阀门,驶出后开启。
在易燃品燃点较低浓度较大的场所,能够完全熄灭汽车排气管尾气中夹带的火花。
是保障国家重点防火单位和一切运输车辆在易燃易爆区必配的安全防火重要产品。
四、适用范围:适用于易燃易爆重点防火单位及仓库货场、制氧站、煤气储备站等禁火区域。
该产品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只需将口径匹配的规格产品的带有夹紧箍的开口一端套在相应机动车排气管上,然后拧紧夹紧箍两边的螺母即可。
五、使用方法:使用汽车防火帽时,只需将口径匹配的防火帽带有夹紧箍的开口一端套在相应机动车排气管上,然后拧紧夹紧箍两边的螺母。
车辆进入禁火区域时必须关闭阀门保证安全防火,车辆不在禁火区时,打开阀门不影响车辆排气。
六、维护与保养(1)为了确保阻火器的性能达到使用目的,在安装阻火器前,必须认真阅读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并仔细核对标牌与所装排气管口径要求是否一致。
(2)使用前应检查阻火器是否完好,检查阻火层是否有堵塞、变形或腐蚀等缺陷。
汽车防火帽(阻火器)使用规范一、介绍:汽车防火帽(又名汽车防火罩、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汽车排气管防火罩、火花熄灭器、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汽车防火罩、汽车阻火器、防火帽) 是一种安装在机动车排气管后,允许排气流通过,且阻止排气流内的火焰和火星喷出的安全防火、阻火装置。
是保障国家重点防火单位和一切运输车辆在易燃易爆区域必配的安全防火重要产品。
二、防火帽规格:汽车防火帽的选择需要根据每辆汽车排气管的粗细来选择,常用的规格[以机动车排气管直径(外径)算]有30—80mm之间的11种规格(30,35,40,45,50,55,60,65,70,75,80),另外还有85—130mm之间的10种规格(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特别为了大型的车辆准备。
三、功能特点:防火帽采用世界先进的涡流阀式结构,用夹紧箍固定于机动车排气管尾部,可长期配带,不影响排气。
进入进火区域时关闭防火阀门,驶出后开启。
在易燃品燃点较低浓度较大的场所,能够完全熄灭汽车排气管尾气中夹带的火花。
是保障国家重点防火单位和一切运输车辆在易燃易爆区必配的安全防火重要产品。
四、适用范围:适用于易燃易爆重点防火单位及仓库货场、制氧站、煤气储备站等禁火区域。
该产品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只需将口径匹配的规格产品的带有夹紧箍的开口一端套在相应机动车排气管上,然后拧紧夹紧箍两边的螺母即可。
五、使用方法:使用汽车防火帽时,只需将口径匹配的防火帽带有夹紧箍的开口一端套在相应机动车排气管上,然后拧紧夹紧箍两边的螺母。
车辆进入禁火区域时必须关闭阀门保证安全防火,车辆不在禁火区时,打开阀门不影响车辆排气。
六、维护与保养(1)为了确保阻火器的性能达到使用目的,在安装阻火器前,必须认真阅读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并仔细核对标牌与所装排气管口径要求是否一致。
(2)使用前应检查阻火器是否完好,检查阻火层是否有堵塞、变形或腐蚀等缺陷。
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1.目的:明确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要求,降低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管理规定2.1.每个采区上、下山必须安设控制整个上、下山水源的与管路相配套的高压总阀门,能控制整个采区水源;在每个车场偏口必须安设分支阀门;斜巷做到每300米安设一处高压阀门,便于控制阶段水源。
掘进工作面开门(包括独头扩修巷道),开门点处必须设置总阀门,向里平巷每500米设置一处高压阀门,上、下山每300米设置一处高压阀门。
控制本采区及工作面供水,停水时不得影响其它地点供水。
所有地点防尘管路不得异径连接或采用高压管连接,管路阀门必须与管路相配套。
2.2.所有工作面防尘管路的管径不得小于Φ108mm,采区运煤(回风)上(下)山防尘管路管径不小于Φ108mm,管径大小必须在作业章程中明确。
所有地点防尘管路必须安设在行人侧,便于使用及维修,并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皮带里侧的阀门必须引至人行道侧。
2.3.综放工作面进风巷30米范围以内,必须安设一道净化水幕,回风巷30米范围以内、50米范围以内各安设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机组坚持使用内外喷雾,雾化良好,要求喷雾覆盖整个滚筒,割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必须安设架间喷雾和架间光电自动喷雾,移降架时使用好自动喷雾。
机组必须安装两台高压喷雾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2.4.炮掘工作面必须在距迎头10米范围以内安设炮区远程自动喷雾,距迎头10~30米范围以内安设微震自动水幕,距迎头30~50米范围以内安设净化水幕;综掘工作面必须在距迎头30米范围以内安设一道净化水幕,50米范围以内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锚喷巷道必须实施湿式喷浆,施工人员佩带防尘口罩,拌料点回风侧、喷浆点回风侧100米内都必须设置2道净化水幕,喷浆或拌料过程当中必须打开水幕。
2.5.综掘机作业时使用内外喷雾,雾化良好,内喷雾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水压不得小于1.5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各转载点必须安设喷雾,违反上述规定一项罚责任人50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帽的佩戴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安全帽的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矿山、化工、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帽的选用与配备第四条安全帽应符合国家标准GB2811-2007《安全帽》的要求,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环境、作业性质和人员岗位,选用适合的安全帽。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帽,确保每位从业人员在作业时都能佩戴。
第三章安全帽的检查与维护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安全帽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
第八条安全帽的外观检查应包括:(一)帽壳无裂纹、无破损、无变形;(二)帽衬无变形、无破损、无老化;(三)帽箍、帽带无破损、无断裂;(四)其他部件齐全、完好。
第九条安全帽的性能测试应包括:(一)冲击试验:安全帽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保证头部安全;(二)耐温试验:安全帽在高温环境下应保持良好的防护性能;(三)耐腐蚀试验:安全帽在腐蚀性环境中应保持稳定的防护性能。
第十条安全帽的检查周期为每半年一次,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第四章安全帽的佩戴与使用第十一条从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得擅自取下。
第十二条安全帽的佩戴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将安全帽戴正,确保帽箍紧贴头部;(二)帽带应紧固,防止安全帽在作业中脱落;(三)安全帽的下颚带应系紧,防止因头部晃动而脱落。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不得将安全帽作为其他用途,如坐、卧、悬挂等。
第五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使从业人员充分认识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未佩戴安全帽或佩戴不符合要求的,用人单位应予以纠正,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汽车防火帽(阻火器)使用规范一、介绍:汽车防火帽(又名汽车防火罩、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汽车排气管防火罩、火花熄灭器、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汽车防火罩、汽车阻火器、防火帽) 是一种安装在机动车排气管后,允许排气流通过,且阻止排气流内的火焰和火星喷出的安全防火、阻火装置。
是保障国家重点防火单位和一切运输车辆在易燃易爆区域必配的安全防火重要产品。
二、防火帽规格:汽车防火帽的选择需要根据每辆汽车排气管的粗细来选择,常用的规格[以机动车排气管直径(外径)算]有30—80mm之间的11种规格(30,35,40,45,50,55,60,65,70,75,80),另外还有85—130mm之间的10种规格(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特别为了大型的车辆准备。
三、功能特点:防火帽采用世界先进的涡流阀式结构,用夹紧箍固定于机动车排气管尾部,可长期配带,不影响排气。
进入进火区域时关闭防火阀门,驶出后开启。
在易燃品燃点较低浓度较大的场所,能够完全熄灭汽车排气管尾气中夹带的火花。
是保障国家重点防火单位和一切运输车辆在易燃易爆区必配的安全防火重要产品。
四、适用范围:适用于易燃易爆重点防火单位及仓库货场、制氧站、煤气储备站等禁火区域。
该产品安装非常方便快捷,只需将口径匹配的规格产品的带有夹紧箍的开口一端套在相应机动车排气管上,然后拧紧夹紧箍两边的螺母即可。
五、使用方法:使用汽车防火帽时,只需将口径匹配的防火帽带有夹紧箍的开口一端套在相应机动车排气管上,然后拧紧夹紧箍两边的螺母。
车辆进入禁火区域时必须关闭阀门保证安全防火,车辆不在禁火区时,打开阀门不影响车辆排气。
六、维护与保养(1)为了确保阻火器的性能达到使用目的,在安装阻火器前,必须认真阅读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并仔细核对标牌与所装排气管口径要求是否一致。
(2)使用前应检查阻火器是否完好,检查阻火层是否有堵塞、变形或腐蚀等缺陷。
Q/Cnnnn X X X X公司企业标准Q/cnnn 001-2010 塑料防尘保护帽的一般性技术条件2009-11-XX发布2010-XX-XX实施XXXX公司发布前言塑料防尘帽的规格众多,所用材质也各不相同。
目前国内发行的标准,大都是行标和部颁标准,未能覆盖目前塑料防尘帽品种繁多的现状。
本标准未涉及到塑料材质以外的防尘帽的要求。
仅规定了塑料防尘保护帽/塞的一般性技术要求,包括材质,尺寸偏差的控制,标记,检验,包装和运输的基本要求。
标准中引用相关的美国标准众多。
事实上,相应的美标也在不断修订。
07年以前发行的有关保护帽/保护塞的军标,陆续被NAS和SAE标准所取代,或者直接作废。
鉴于本标准初稿发行时,SAE AS85049/138也发行不久,并即将再次修订,所以本标准中仅引用了部分SAE AS85049/138的内容。
――本标准由xxxx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嘿嘿。
塑料防尘保护帽/塞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防尘要求的塑料保护帽/塞,以及那些有防静电要求的场合的保护产品。
不适用于有特定防护要求的保护件,如符合IP防水等级的密封,耐高温(超过85摄氏度)的长期应用,耐强酸强碱的场合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采用本标准的各方应尝试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4486-2008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GB/T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JB 1649-93 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SAE AS85049/138-A1 Connector Accessories, Electrical, Cap, Dust,Plastic, Category 9AIA/NAS NAS 847 Caps and Plugs, Protective, Dust and MoistureSealASTM D257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DC Resistance orConductance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ASTM D2287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Nonrigid Vinyl ChloridePolymer and Copolymer Molding and ExtrusionCompoundsESD ADV1.0-2009 ESD Association Advisory for ElectrostaticDischarge Terminology GlossaryANSI/ESD S4.1-2006 ESD Association Standard for the Protection of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usceptible ItemsWorksurfaces –Resistance Measurements ANSI/EIA-471-1995 Symbol and Label for Electrostatic SensitiveDevicesNASM5501/31 Cap, Circular, ESD, Protective, ElectricalConnectorNASM5501 /32 Cap, "D" Type, ESD Protective, ElectricalConnectorAIA/NAS NAS 813 Cap - Protec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AIA/NAS NAS 814 Cap - Protective, Flared FittingAIA/NAS NAS 815 Plug - Protective, Flared Hose or Tube AssemblyAIA/NAS NAS 816 Cap or Plug - Protective, Plain Tube or HoleAIA/NAS NAS 817 Cap - Protective, Flared FittingAIA/NAS NAS 818 Plug -Protective, Flared Tube, Hose Assembly orAS5202 BossAIA/NAS NAS 819 Cap - Protective, Flanged FittingAIA/NAS NAS 820 Plug - Protec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AIA/NAS NAS 831 Cap - Protec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AIA/NAS NAS 832 Cap, Protective, Flared Fitting (plastic)AIA/NAS NAS 833 Plug - Protective, Flared Hose or Tube AssemblyAIA/NAS NAS 834 Cap or Plug, Protective, Plain Tube or HoleAIA/NAS NAS 835 Cap - Protective Flared Fitting (Metal)AIA/NAS NAS 836 Plug - Protective, Flared Tube, Hose Assembly orMS33649 BossAIA/NAS NAS 837 Plug - Protec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AIA/NAS NAS 838 Plug - Protective, Flareless Tube End (Plastic)AIA/NAS NAS 839 Cap, Protective, Beaded Hose ConnectionAIA/NAS NAS 840 Plug, Pipe Thread, Protective, Dust and MoistureSealAIA/NAS NAS 841 Caps, Protective, Dust and Moisture Seal for BeamSeal FittingsAIA/NAS NAS 842 Plugs, Protective, Flareless Tube End (Metal)[Protective, Dust and Moisture Seal for Beam SealFittings]AIA/NAS NAS 843 Plug - Tubing, Protective, Dust and Moisture SealAIA/NAS NAS 844 Cap - Tubing, Protective, Dust and Moisture SealAIA/NAS NAS 845 Plug, Machine Screw, Protective, PlasticAIA/NAS NAS 846 Cap, Pipe Thread, Protective, Dust and MoistureSealRectangular, MIL-DTL-83513 Connectors,Electrical,Microminiature, Polarized Shell, GeneralSpecification forMIL-DTL-83513/3H Connectors, Electrical, Rectangular, Plug,Microminiature, Polarized Shell, Pin Contacts,Class M, Crimp TypeMIL-DTL-83513/4H Connectors, Electrical, Rectangular, Receptacle,Microminiature, Polarized Shell, Socket Contacts,Class M, Crimp TypeMIL-H-5606 Hydraulic Fluid, Petroleum Base; Aircraft, Missileand OrdnanceMIL-H-6083 Hydraulic Fluid, Petroleum Base, for Preservationand OperationMIL-H-83282 Hydraulic Fluid, Fire Resistant, SyntheticHydrocarbon Base, Aircraft, Metric, Nato CodeNumber H5373 定义和术语对手件:受保护的产品或零件。
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模版一、总则1. 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粉尘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场所使用防尘设施时必须遵守本规定。
二、防尘设施的种类与用途1. 防尘口罩:用于保护员工呼吸道,阻挡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进入体内。
2. 防尘眼镜:用于保护员工眼睛不受粉尘刺激。
3. 防尘帽:用于防止头部直接接触粉尘,保护头发和头皮。
4. 防尘服:用于保护员工全身不受粉尘侵扰。
三、防尘设施的佩戴和保养1. 当进入粉尘多的区域工作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尘设施。
2. 防尘设施必须正确佩戴,不能凌乱懒散。
3. 防尘设施佩戴应紧贴面部、眼睛、头部和身体,确保有效防护。
4. 使用过的防尘设施必须及时清洁和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5. 防尘设施在存放时要保持干燥,避免接触到潮湿和污染物。
四、防尘设施的更换与报废1. 防尘设施在使用中出现损坏或变形时,应及时更换。
2. 防尘设施的耐用期限为三个月,超过期限需要更换。
3. 严禁使用不合格、过期的防尘设施。
4. 废弃的防尘设施应进行集中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五、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规定使用防尘设施的员工,由相关部门进行一次书面警告。
2. 若员工经多次警告仍不改正,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对于故意违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纪律条例给予严厉处罚。
六、附则1.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 本规定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3. 如有需要修订本规定,需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批。
以上是本公司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模版,希望能够得到员工的充分理解和遵守。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防尘设施使用管理规定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防尘设施使用的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防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防尘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尘口罩、防尘服、防尘眼镜、防尘手套等。
第四条所有使用防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防尘设施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1篇一、前言安全帽是厂区作业人员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厂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的行为,提高厂区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定路线。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厂区内所有作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参观人员等。
三、安全帽佩戴要求1. 作业人员进入厂区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佩戴。
2. 安全帽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其质量可靠。
3. 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拆卸、损坏或改装。
4. 安全帽使用期满后,应及时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四、安全帽佩戴规范1. 佩戴前检查(1)安全帽外观应完好无损,无裂纹、变形、老化等现象。
(2)安全帽内衬、帽箍、下颌带等附件应完好,无损坏。
(3)安全帽的规格应符合作业人员头围大小。
2. 佩戴方法(1)将安全帽的帽箍调整至与头部贴合,使安全帽内衬与头部之间有适当的间隙。
(2)将安全帽的帽箍固定在头部,确保安全帽稳固。
(3)将安全帽的下颌带系紧,使安全帽在头部固定。
(4)调整安全帽的位置,使视线不受遮挡。
3. 佩戴注意事项(1)不得将安全帽歪戴、斜戴或倒戴。
(2)不得将安全帽的帽缘戴在脑后。
(3)长发女职工应将长发盘在帽内。
(4)不得在安全帽内放置其他物品。
五、安全帽佩戴路线1. 入厂区(1)作业人员进入厂区时,应从厂区大门进入。
(2)在厂区大门处,管理人员对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情况进行检查。
(3)佩戴合格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厂区。
2. 生产区域(1)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应按照规定路线行走。
(2)在生产区域内,作业人员应随时注意头顶上方及周围环境,防止高空坠物。
(3)作业人员应遵守生产区域内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 维修区域(1)作业人员进入维修区域,应佩戴安全帽,并按照规定路线行走。
(2)在维修区域内,作业人员应遵守维修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维修完成后,作业人员应将工具、材料整理归位,保持现场整洁。
CNG加气母站机动车辆安全防火帽的使用规程正式版一、总则为确保CNG加气母站机动车辆加气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CNG加气母站机动车辆加气作业过程中,对车辆进行安全防火的要求。
三、防火帽的要求1.防火帽的材质应为防火性能良好的阻燃材料,具备耐高温、隔热、隔爆等特性。
2.防火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以便车辆引擎降温。
3.防火帽应具备适当的重量和结构,能够稳定地覆盖车辆引擎部位。
4.防火帽应具备易操作的设计,方便加气员进行操作,同时保证防火帽装置的牢固性。
5.防火帽应附有醒目的标识,明确表示其功能和安全警示。
四、防火帽的使用1.加气员在进行机动车辆加气操作前,应先将防火帽正确地安装在车辆引擎上。
2.加气员应仔细检查防火帽的牢固性,确保其能够完全覆盖车辆引擎部位,并且不易脱落。
3.加气员在加气过程中应保持防火帽的使用状态,不得随意移动、改动或拆卸。
4.加气员在加气结束后,应及时将防火帽从车辆引擎上取下,并进行安全存放。
五、防火帽的维护1.防火帽的使用寿命为两年,超过该期限应进行更换。
2.防火帽在使用过程中如有破损、老化、变形等情况,应立即更换。
3.加气员在每次使用防火帽后应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以保持其使用效果。
六、防火帽的培训与监督1.进行CNG加气母站机动车辆加气作业的加气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确认掌握了防火帽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气站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检查,确保加气员按照要求正确使用防火帽。
七、违规处罚对于未携带、未正确使用防火帽的加气员,加气站应依法进行相应处罚,并记入个人安全管理档案。
八、附则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失效前与本规程相抵触的其他文件自行废止。
以上即为CNG加气母站机动车辆安全防火帽的使用规程,将有助于提高加气作业的安全性,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