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电磁场与电磁波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458.50 KB
- 文档页数:22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是指电荷或电流产生的一种物理作用力场,包括静
电场和静磁场。
静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
之间的相互作用;静磁场是由运动电荷和电流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流和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波是由电磁场在空间中传播形成的一种波动现象。
当
电荷或电流发生变化时,会激发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包
括电场和磁场的正交振动,具有电磁能量和动量,可以在
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其特性。
根据频率不同,电磁
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
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不同类型的电磁波在
空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光速的速度。
电磁场和电磁波是电磁学的重要概念,在物理学、电子学、通信技术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信、电子、电力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无线电广播到手机通信,从雷达探测到卫星导航,电磁场与电磁波无处不在。
深入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磁场的基本概念(一)电场1. 定义电场是电荷及变化磁场周围空间里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称为电场力。
2.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用 E 表示。
它的定义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
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 电场线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二)磁场1. 定义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它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2.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用 B 表示。
它的定义是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 F 与电流 I 和导线长度 L 的乘积 IL 的比值。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相同。
3. 磁感线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三)电磁场1. 定义电磁场是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和总称。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相互激发,形成电磁场。
2.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基本规律的一组方程,由四个方程组成。
它揭示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三、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一)定义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振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础与应用电磁场是描述电荷引起的电场和电流引起的磁场的物理现象,并且用数学方程来表示的,可以说是电学和磁学的一个统一体系。
电磁波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理现象,是由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的,并传播于真空和介质中。
电磁场与电磁波这两个物理概念,虽然都和电磁现象有关,但是内容和范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重点探讨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础与应用。
一、电磁场的基础1. 电场和磁场电场是指任何电荷周围存在的物理场,可以用电场强度$\vecE$来描述。
磁场是指任何电流周围存在的物理场,可以用磁感应强度$\vec B$来描述。
电场和磁场是互相绑定的,电场变化会引起磁场变化,磁场变化也会引起电场变化。
2.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组方程,用于揭示电磁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包含四个方程式:高斯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麦克斯韦定律。
通过这四个方程式,我们可以以数学形式精确地描述电磁现象的规律。
3. 电磁场的应用电磁场在现代科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几乎所有电子技术都离不开电磁场的基础理论。
例如,电磁场的波动理论是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基础;电磁波辐射和信号控制理论是雷达、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基础。
二、电磁波的基础1. 电磁波的起源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而形成的,是一种能够在真空中传播的纵波和横波。
电磁波是由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19世纪中期首次发现的,他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得出了电磁波的存在,成为了电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2. 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具有多种性质,如波长、频率、速度、传播方向、极化等。
其中,频率与波长成反比例关系,波长短的电磁波频率高,波长长的电磁波频率低。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方向,横波的传播方向则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
电磁波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都是光速,即299792458m/s。
电磁场与电磁波公式总结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电磁场是描述电荷体系在空间中产生的电磁现象的物理场,而电磁波是由电磁场振荡而产生的能量传播过程。
在电磁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公式用来描述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对这些公式进行总结。
1.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对于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它与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与两个电荷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库仑定律的公式如下:F=k*,q1*q2,/r^2其中F为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k为库仑常数,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电量大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电场强度公式:电场是描述电荷体系对电荷施加的力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E可以通过电荷q对其施加的力F来定义。
电场强度的公式如下:E=F/q其中F为电荷所受的力,q为电荷的大小。
3.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描述了电场的产生和分布与电荷的关系。
高斯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闭合曲面上的总电通量。
高斯定律的公式如下:Φ=∮E·dA=Q/ε0其中Φ为电场在曲面上的电通量,E为电场强度矢量,dA为曲面的面积矢量,Q为曲面内的总电荷,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如下:ε = -dΦ / dt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Φ为磁通量,t为时间。
5.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描述了电流元产生的磁场。
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强度B可以通过电流元i对其产生的磁场来定义。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公式如下:B = μ0 / 4π * ∮(i * dl × r) / r^3其中B为磁场强度,μ0为真空磁导率,i为电流强度,l为电流元的长度,r为电流元到观察点的距离。
6.安培环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描述了围绕导线路径的磁场和沿路径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安培环路定理的公式如下:∮B·dl = μ0 * I其中B为磁场强度矢量,dl为路径元素矢量,I为路径中的总电流,μ0为真空磁导率。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总结四篇10:初中物理电磁波知识点初中物理电磁波知识点电磁波的用途:无线电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
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
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而在电视中,除了要像无线广播中那样处理声音信号外,还要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一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视的画面和喇叭里的声音。
无线电广播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很高,范围也非常大,而电视所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则更高,范围也更大。
其他方面此外,电磁波还应用于手机通讯、卫星信号、导航、遥控、定位、家电(微波炉、电磁炉)红外波、工业、医疗器械等方面。
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之一(2)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3)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之一(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身体组织、骨骼发育,导致视力、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5)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电磁波的应用经典例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磁波本身也具有能量B.我们的生活空间充满着电磁波C.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波长也越大D.电磁波是一种信息运载工具答案:C知识的价值体现之一是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不安全的事故.在下列安全提示中与它相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打雷时请勿在大树下躲雨--雷击时电流很大,且易经大树流入大地B.车辆启动、拉好扶手--惯性知识C.高压危险请勿靠近--只有高压电对人体才是不安全的D.微波炉工作时请勿靠近--过量的电磁波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答案:C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军科技人员在调试雷达发射天线时,发现装在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究其原因后发现,原来是微波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一偶然的发现,人们制造了一种先进的灶具--微波炉.请你思考:(1)微波炉与普通灶相比具有哪些优点?使用微波炉是不是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2)你从“发现微波能加热”这一科技小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答:(1)微波炉的优点是:烹饪速度快,无油烟,食品的养分损失少,缺点是对人体有负作用.(2)①任何一个科学规律的发现,都离不开观察和思考;②只有注重知识应用才能充分发挥科学的作用;③任何事物的诞生都可能有一定的负作用,在发明创造和应用时必须注意环保,预防其产生新的污染.下列电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电饭锅B.微波炉C.收音机D.手机答案:A在下列各种电器设备中,工作时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A.电冰箱B.微波炉C.移动电话D.电视机答案:A下列用品工作时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 )A.手机B.电视机的遥控器C.电饭锅D.收音机答案:C篇11:高中物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知识点1. 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LC电路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物理学基础电磁场是指在空间中存在某种电荷分布时,这些电荷及其运动所产生的场,包括静电场和磁场。
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如无线电波的产生、传输和接收,电子显微镜、加速器、医疗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都离不开电磁场的作用。
电场是指某物体带电时,它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物理场。
电场的产生和存在与电荷分布有关,符合库仑定律:两个带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同时与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电场强度是描述一点受到单位正电荷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用矢量形式表示,符号为E。
磁场是指某物体运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它产生于电荷的运动中,包括静磁场和变化的磁场,这两种磁场的产生原理略有不同。
磁场的本质是电荷的运动电流所激发出的电磁感应,符合安培定律:一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垂直,又可用右手法则表示方向。
磁场强度是描述某点所受到的经典磁力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的矢量形式,符号为B。
电磁波是指由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传播的一种无质量、无电荷的物理现象。
它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沿着垂直于它们的方向传播,是由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交替变化构成的。
电磁波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几种类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强,危害越大。
电磁波是一种纵横波,它传播的速度是真空中光速,为3×10^8 m/s,通常简称为c。
电磁波的最基本方程组是麦克斯韦方程组。
他们是四个方程,包括电场公式、麦克斯韦-安培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公式和高斯积分定理。
这些方程描述了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和电磁场的产生、变化和相互作用关系,深入研究它们对于掌握电磁波的基础物理学原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磁波具有多种传播模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和衍射等。
它们的产生和表现与电磁场的性质、周围环境的介质性质、电磁波波长和频率等都有关系。
专题三十四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知识点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如图所示).(2)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如图所示).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称为电磁场.3.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而形成的电磁场是由近及远地传播的,这种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2)电磁波的特点:①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②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v=λf,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3.0×108m/s.(3)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例题分析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例1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电场的空间一定存在磁场,有磁场的空间也一定能产生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对应训练一)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______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预言的正确性,第一次发现了________,测定了电磁波的________和________,得到了电磁波的________,证实在真空中它等于________.(对应训练二)下列关于电场与磁场的产生的理解正确的是()二、电磁波和机械波例2关于电磁波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由电磁场发生的区域向远处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向远处传播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有时也不需要介质C.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变小,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大D.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不变,声波的波长变小(对应训练)以下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与电磁波本质上是一致的B.机械波的波速只与介质有关,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不仅与介质有关,而且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C.机械波可能是纵波,而电磁波必定是横波D.它们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三、电磁波的特点【例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 m/s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短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E.电磁波具有波的一切特征(对应训练)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能量存在的一种方式B.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C.电磁波不是真实的物质D.微波炉就是用微波的能量来煮饭烧菜的专题训练1.真空中所有电磁波都具有相同的()A.频率B.波长C.波速D.能量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3.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速度越大B.在真空中,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频率不变D.只要发射电路的电磁振荡停止,产生的电磁波立即消失4.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5.某空间中出现了如图中虚线所示的一组闭合的电场线,这可能是()A.在中心点O有一静止的点电荷B.沿AB方向有一段通有恒定电流的直导线C.沿BA方向的磁场在减弱D.沿AB方向的磁场在减弱6.手机A的号码是133××××0002,手机B的号码是133××××0008。
三分钟带你了解电磁感应、电磁场与电磁波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一个固定的正电荷的附近放一个负电荷,则负电荷会被正电荷吸引。
同样的,正电荷也会被固定的负电荷吸引。
此时我们说正电荷或负电荷周围有电场,电场就会让置于其中的电荷产生某个方向上的力。
通过观察又可以发现,在一个变化的磁场中导线会产生电流。
电流的本质也是电荷的移动,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一个电场,这是电磁感应中的磁生电。
同样是通过观察发现,在一个固定的N极磁体附近放一个P极磁体,则P极会被N极吸引。
同样的,N极也会被固定的P极吸引。
此时我们说N极或P极周围有磁场,磁场会让置于其中的磁体产生某个方向上的力。
通过观察又可以发现,在一个不断变化电流方向的导线周围放置一个磁体,此磁体也会被施加某个方向的力,而不断变化电流方向的导线可以描述为导线处于不断变换的电场中。
所以我们说变化的电场激发了一个磁场,这是电磁感应中的电生磁。
通过前面两段的拗口描述,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激发电场。
也即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物理现象总结为统一的电磁场理论。
由于这种互激发的特性,电场与磁场可以传导至很远的距离,我们将这种传导现象称为电磁波(但是刚才又想到,电场传导过程并没有产生电流,没有电流又是如何感生磁场的呢?)。
研究发现,电磁波频率越高则其波长越短,则传导距离越近。
电磁波频率越低则其波长越长,则传导距离越远。
所以需要远距离传播,如无线电台中的FM调频(传播到整个城市)一般在100MHz左右,而仅用作近距离传播的手机3G信号(仅几公里),如CDMA就在2000MHz左右。
但是,由于频率低无线电台能承载的信号密度就低,3G信号由于频率较高所以能承载的信号密度就高。
这也就导致了我们从2G信号升级为3G信号乃至未来的5G信号,运营商的基站密度需要不断的增加(信号传输距离变短)。
我们生活中使用着各种电器,空气中也充满了各种无线电(本质也是电磁波)信号,其本质也是互相激发传导的电场和磁场,那我们会不会被电磁波烤熟,我们的电器怎么还没有被电磁波烧坏?大家都知道,电磁波的辐射能量越高则其频率也就越高,所以传播距离就越短。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详解电磁学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理学知识之一。
初中阶段是学习电磁学知识的开始,本篇文章将对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进行详解。
一、静电场静电场是指没有变化的电场,它是引力以外,在自然界中作用最广泛的一种场。
在静电场中,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只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电荷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而与它们的运动无关。
静电场中的基本概念有电场、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
其中,电场是指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它的方向与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反;电势是指电场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电势差是指电场在从一点到另一点移动单位电荷时所进行的功,等于两点电势的差值;电势能则是指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发生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二、电场中的电荷运动当电荷受到来自电场的力时,它就会发生运动。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截面的电荷量,它的方向和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一致。
电流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直流是指电流流过的方向始终不变,而交流则是指电流流过的方向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改变。
在电路中,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障碍物,它的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是用来描述电路中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物理定律,它表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阻和电势差成正比,即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势差,R表示电阻。
三、磁场的产生与磁场的力磁场是指通过空间的区域中存在磁场力的一种场,磁场力是指被放置在磁场中的物体受到的力。
磁场的基本概念有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通量密度和磁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是磁场中物体所受到的力与该物体上的单位电荷的比值,磁场强度则是指在磁场中单位磁极所受到的力。
磁通量是指磁场中通过某一给定物体内部的磁通道数量,它的单位是韦伯(Wb),磁通量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磁通量。
四、电磁感应现象由于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电场的变化,而电场的变化也会引起磁场的变化,因此电场和磁场是密切相关的。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通过磁场和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过程。
电磁场与电磁波笔记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描述电和磁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在本篇笔记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
电磁场在物理学中,电磁场通常指电荷与电荷之间、电荷与磁荷之间、电流与电荷之间以及电流与磁荷之间的作用力场。
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两部分组成的。
电场可以通过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其中带电物体生成的电场会影响周围的其他物体和粒子。
电场强度是电场对单位电荷的作用力大小,单位是牛顿/库仑,表示为N/C。
电场与电荷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越远,电场强度就越小。
磁场也可以通过磁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它是一种力场,能够产生一个力矩,将带电物体转向。
磁力线是描述磁场的一种方式,是沿着磁场中某一点的切线方向的连续线条,与磁场方向相同。
磁场与带电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电磁场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可以由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变化的另一个磁场或电场中的波动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为电磁波。
电磁波是一种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在19世纪发现。
电磁波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电磁波沿着空间中的方向传播,具有振幅、频率和波长等特性。
振幅是电场和磁场强度的最大值,频率是指每秒内波峰通过一个点的次数,单位是赫兹,波长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一个完整的波形所占据的距离。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即约为3 x 10^8米/秒,不受介质的影响。
当电磁波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可以被反射、折射或吸收。
这些反射、折射和吸收的现象可以用来解释镜子、透镜和各种光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