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管理糖尿病的建议身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自己的病情一直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
但是,分别治疗单纯的糖尿病和合并心血管病变、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有关管理糖尿病的经验和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帮助。
1.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非常重要。
以前有人提出“三无原则”,即无米、无面、无油,但这种饮食方式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现在,饮食控制更多是关注膳食营养均衡和控制总能量,特别是精细糖的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每天进食3-5份糖质食物。
首先,应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
这些食品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糖的吸收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
其次,可以选择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如鱼肉、家禽、蛋类、低脂奶制品、植物油等。
应尽量少吃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2. 合理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与饮食同样重要。
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降低血糖、增强身体健康和抗病能力。
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有氧运动、耐力运动和力量训练。
比如跑步、健走、游泳、骑行、举重、俯卧撑等。
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平时也要多走路多上楼梯。
其次,锻炼时要注意身体的舒适程度,以适合自己的程度为宜。
刚开始进行锻炼的患者应该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最后,锻炼完后应该进行适当的身体放松和伸展,避免肌肉酸痛和损伤。
3. 合理用药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方式。
轻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但是血糖很难达到理想范围、或有合并症的患者,医生会给出更加准确的用药建议。
4. 定期检查无症状状态下的糖尿病马上会引发并发症,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
建议每年检查以下几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和尿常规等。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干预效果评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营养干预也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评估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的效果,为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一、糖尿病与营养的关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密切相关。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如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
而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饮食不当则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二、营养干预的方法1、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水平等因素,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一般来说,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热量摄入应在1500 2000 千卡之间,但具体数值需因人而异。
2、合理分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要适当。
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 60%,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蔬菜等;蛋白质占 15% 20%,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脂肪占 20% 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
3、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摄入量和摄入时间。
建议患者将主食定量分配到每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控制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选择低 GI 的食物,如燕麦、荞麦、豆类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三、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估指标1、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血糖的控制情况。
2、体重和体脂率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情况。
体脂率的降低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3、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通过营养干预改善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饮食治疗PPT课件目录•糖尿病概述•饮食治疗原则及目标•食物选择与搭配建议•餐次安排与食谱举例•并发症预防与饮食调整策略•实践操作与效果评估方法01糖尿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因素,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高血糖。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以及视力模糊、感染易发等非典型症状。
分型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糖尿病症状。
评估方法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身体质量指数、腰围等身体指标。
02饮食治疗原则及目标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每日摄入热量应略低于或等于计算所得总热量,以维持理想体重。
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等。
控制总热量摄入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钙、铁等。
保持营养均衡定时定量进餐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餐间零食选择要健康,如坚果、水果等。
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肥肉等。
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
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蛋糕等。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03食物选择与搭配建议如鸡肉、火鸡肉、瘦牛肉,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同时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
瘦肉鱼类和海鲜蛋类和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健康的不饱和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鸡蛋、低脂奶制品如酸奶和奶酪,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030201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富含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策略
作者: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5期
合理控制能量
合理控制能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能量供给根据病情、血糖、尿糖、年龄、性
别、身长、体重、劳动强度、活动量大小及有无并发症确定。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
者,较标准体量少10%以上的消瘦者及有消耗性疾病的人,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20%
的肥胖者先给予5.02 MJ(1200kcal)/日的低能量饮食,使其体重逐渐下降,要求每周下降
0.5~1kg,當达到接近5%标准体重左右时按前述计算法给予总能量。总能量确定以维持或略
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营养素选择
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在合理控制能量的基础上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总能
量60%左右,成人轻轻劳动强度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300g,相當于主食300~
400g;肥胖者可控制在150~250g。如果
增加可溶性食品纤维摄入果胶纤维水溶液有一定黏滞度,与血糖降低呈正相关,可使抑胃
多肽分泌减少。选用高纤维饮食,建议每4.18MJ(1000 kcal)能量补充12~28g食品纤维,
或每天食品纤维供给量约为40g。可溶性食品纤维,如半纤维素,果胶等有降低血糖、血脂及
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可多用。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含葡甘聚糖魔芋精粉有降血糖功效。含
可溶性食品纤维较多食品还有整粒豆、燕麦麸、香蕉、杏等。玉米和大麦可溶性食品纤维含量
高于稻米。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故糖尿病饮食应适
當降低脂肪供给量。脂肪占总能量20%~30%,或按每天0.7~1.0g/kg供给。限制动物脂肪和
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至少占总脂肪33%以上,供给植物油20~40g/
日,P/S比值最好能达到1.5—2.5。减少胆固醇摄入,每天应低于300mg。合并高胆固醇血症
时应限制在200mg/日以内。每天脂肪供能占总能量比例应
选用优质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糖原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消耗增加,常呈负氮平衡,要适當
增加蛋白质供给。成人按每天1.0~1.5g/kg,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存在感染时,如肝肾功能
良好,可按每天1.5~2.0g/kg供给。儿童糖尿病患者,则按每天2.0~3.0g/kg;如有肾功能不
全时,应限制蛋白摄入。具体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而定,通常按每天0.5~0.8g/ks供给。动物
蛋白不低于蛋白质总量的33%,同时补充一定量豆类蛋白。多选用大豆、兔、鱼、禽、瘦肉等
食品,优质蛋白质至少占33%。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10%~20%,总能量偏低饮食蛋白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例应适當提高,伴肝、肾疾患时蛋白质摄入量应降低,此时特别要注意保证优质蛋白质供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