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 面积和面积单位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面积和面积单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
本节课旨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构建数学模型,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与学情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几何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体会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结合具体情境,感受面积的含义,经历面积单位产生的过程。
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在面积实验的过程中形成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物体的表面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2. 面积单位的引入: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3. 面积单位的转换:让学生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2. 让学生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它们的含义,能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转换,让学生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卡片,卡片上画有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地面、桌子的表面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大小不同的面积。
2. 探究面积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3. 认识面积单位: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 面积单位的转换:让学生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5. 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学具,测量和记录自己卡片上图形的面积,并尝试进行面积单位的转换。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的概念物体的表面大小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1cm x 1cm平方分米 1dm x 1dm平方米 1m x 1m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第一课时)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第一课时)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主题——探究——展示方法:倾听——串联——反刍二、教学材料1.学具:各个小组准备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50个、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2个、长方形:3厘米×4厘米、6厘米×2厘米2.教具: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若干、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若干、边长1米正方形纸1张三、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探索面积的意义。
(1)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2)各个小组在主题活动中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程度)(4)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述在具体实际中面积选择的原因。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串联学生回答进行追问)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五、教学过程(一)主题活动一:长方形大小比较1.课件出示黑板面和电子白板屏幕,教师提问:黑板面和电子白板屏幕的面哪个大?(初步感知面的大小)2.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你的课桌面,数学书封面,作业本的封面。
(感知物体的表面)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物品(认知的初步迁移)。
(二)主题活动二:认识面积1.课件出示两组图形:封闭和不封闭2.小组讨论:分组给出三个长方形比较,让学生说说比较长方形的大小的方法。
预设:(1)重叠法比较、(2)观察法比较、(3)摆1厘米正方形若干(基准单位1)、(4)直尺测量(部分学生可能使用)发现问题:有些情况下利用不同办法是无法比较大小的引出矛盾,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模板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 游戏新课,感知面积1、黑板出示:面积关于面积你知道了些什么?游戏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游戏2:好,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闭紧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老师的手是哪个面,对了,你是看到还是摸到的?(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出示:现在,请大家看这个盒子,有面吗?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生:看到的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还有想说的吗?生:面是光滑的生:我摸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生:上面大,右面小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师;好,大家一起拿出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引导: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师,这些物体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在数学里,有没有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生;2个说(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一张纸有4个格子,另一张纸有8个格子,你认为可能一样大吗?理由。
学校班级姓名第五单元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
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时,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意义以及常用面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尺子、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公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公园的面积?引入面积的概念。
2. 探究面积的意义提问:什么是面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尺子测量图形的长和宽,计算面积。
3. 认识面积单位介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
4. 面积单位的换算讲解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掌握换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 面积单位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1平方米等于____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____平方厘米。
(2)计算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2. 答案:(1)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2)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公园情景的引入,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重难点]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主题图.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总结面积的意义.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描述面积的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的表示方法:平方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如用不同大小的图形覆盖物体。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平方单位测量和记录不同图形的面积。
第二章:常用的面积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感受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如用不同单位的面积单位测量图形。
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如计算100平方厘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矩形的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底×高÷2。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让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练习,如计算一个矩形的长为5米,宽为3米的面积。
第四章:面积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2 教学内容应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花园的面积等。
应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包装纸面积、地毯的面积等。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如测量和计算房间的面积。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形成系统认识。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描述面积的概念。
能够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的表示:用平方单位来表示面积,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地面和桌面,让学生感知面积的存在。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体验面积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面积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2.2 教学内容: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面积单位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体验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
引导学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练习,加深对面积单位换算的理解。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矩形的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底×高。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体验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第四章:面积的比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比较方法。
能够运用面积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直接比较法:通过直接比较物体的大小来判断面积的大小。
转换比较法:通过将不同面积单位转换为相同单位,再进行比较。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面积的比较练习,加深对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第五章:面积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计算花园的面积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目的:1、了解面积的意义。
2、看法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构成这些单位实践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堆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拟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从物体外表的大小战争面封锁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了解面积概念。
2、了解一致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进程:一、学前预备1、引导先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窗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经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明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求新知1、教学面积的意义。
〔1〕看法物体的外表有大小。
教员说话引入。
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外表的大小相差比拟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拟〕〔2〕看法平面封锁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锁图形,怎样比拟它们的大小?由先生的操作活动,引出堆叠比拟与数方格比拟的方法。
〔板书:堆叠比拟,数方格比拟〕〔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外表或封锁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的前半局部:面积〕2、看法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引导:请同窗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助。
比拟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
处置了设疑中提出的效果,经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看法一致比拟的重要性。
教员出示一个正方形,经过堆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员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要9个格,激起先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缘由呢?你有没有方法来证明呢?〔3〕带着效果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样规则的?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相互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量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翻出反面,数一数,实践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2页例1、例2及“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多媒体:射靶)这个游戏同学们喜欢玩吗?今天咱们来比比赛。
老师选择大靶,你们选小靶,同意我的安排吗?为什么?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靶的什么?师:是指面积。
它就是我们这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1)二、新课讲授1、面积。
(1)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老师现在摸的是课本的什么?你能摸一摸你周围物体的表面吗?你们发现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大小)师:(出示多媒体)你能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吗?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国旗面比较小。
我们就说国旗面的面积比较小。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用图形表示出来吗?(动态演示把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都称作封闭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师: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3)概括面积的意义。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名回答。
(师总结,出示多媒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第五单元:面积
课题:1、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数学书、数学优化设计)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
书本的封面、书本的底面,他们都是书本的面。
数学书和数学优化设计的封面哪个大?你怎么知道?
(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哪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
(板书观察、重叠)
(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
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
(5)物体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小结:当两个物体大小差别明显时,可用观察法,当两个物体大小相差不明显又方便放
在一起比较时,可用重叠法,当图形上有大小相同的方格时,可用数格子法。
2 、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哪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
(板书课题: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五、总结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大小比较的方法:观察、重叠、数格子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