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手术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44.72 KB
- 文档页数:4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甲状腺组织在胸骨后方生长引起。
这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有时也可能是恶性的。
早期发现和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没有显著的症状,尤其是当肿瘤较小时。
但是,当甲状腺肿瘤体积增大,它可能对周围脏器产生压迫,引起以下症状:•外观异常:颈部凸起,甲状腺可见或触及•咳嗽或呼吸困难:当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时•吞咽困难:当甲状腺肿压迫食管时•声音沙哑或改变:由于甲状腺神经损伤引起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通常可以通过体格检查来发现,但是进一步的检查是必要的,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大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超声是最常用的甲状腺检查方法。
它可以确定甲状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以及它是否囊肿或包含囊性成分。
放射性碘摄影放射性碘摄影是检查甲状腺肿瘤的方法之一。
患者口服放射性碘,然后使用相应设备成像进行检查。
此方法可确定肿瘤的活动水平和放射性碘吸收情况,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性质。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如果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或其他特征表明它可能是恶性的,医生可能会决定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
此方法可以确定甲状腺肿瘤的细胞类型和良性或恶性。
CT扫描或MRICT或MRI扫描可以确定甲状腺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它是否侵犯了周围的组织和器官。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治疗如果甲状腺肿瘤是良性的,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甲状腺功能和确定肿瘤的增长情况。
如果甲状腺肿瘤是恶性的,治疗的目标是彻底去除肿瘤,以防止其转移和扩散。
全甲状腺切除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医生将胸骨后的全部甲状腺组织切除。
这是恶性甲状腺肿瘤和某些良性甲状腺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
部分甲状腺切除术部分甲状腺切除术用于治疗较小的良性甲状腺肿瘤。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只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以保留正常组织和甲状腺功能,同时去除瘤体。
放射治疗较小的甲状腺肿瘤也可以通过放射治疗来治疗。
胸骨后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体会程剑峰;陈伟【摘要】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5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胸骨上1 cm低位领形切口,2例行颈部低位领形切口+胸骨切开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
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
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滤泡性甲状腺腺瘤7例,桥本病2例。
术后并发症包括4例短暂的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采用颈部低位领形切口是可行的,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全程对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1(011)003【总页数】2页(P204-205)【关键词】胸骨后甲状腺肿;并发症;低位领形切口【作者】程剑峰;陈伟【作者单位】214002,江苏无锡,江苏省江原医院甲状腺外科;214092,江苏无锡,无锡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胸骨后甲状腺肿大是指颈部全部甲状腺或者部分位于胸廓内或者颈部肿大的甲状腺部分坠入胸廓入口水平以下3 cm以上者[1]。
本文选自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肿50例病人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在20~78岁,平均年龄52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38例,伴呼吸困难、胸闷24例,声音嘶哑3例。
所有病例均经X线、CT检查后显示气管压迫或移位以及胸骨后软组织块影,同位素扫描明确为甲状腺组织。
体征主要表现有颈前部可触及肿块,不能触及下极边界,颈部气管有移位。
手术前无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血清FT3、FT4、TSH均在正常范围。
1.2 手术方式48例患者采用胸骨上1 cm低位领形切口,按照常规步骤显露甲状腺腺体,首先解剖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充分游离胸骨上方的甲状腺。
胸骨后甲状腺部分用血管钳夹腺叶的无血管区,以适当的力度上提腺体,并将其与周围分离,逐步将腺体向上牵拉至颈部切口,然后将腺体向前翻转,再完整切除标本,对于上提困难患者,用食指从外侧伸入胸骨后将腺体向上托出,显露及结扎下极血管后,切除腺体。
1例胸骨后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麻醉护理巨大甲状腺肿瘤可使颈部大血管、气管受压移位及变窄,故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并发症也相对较多。
若肿瘤延伸至胸骨后,和/或合并气管软化,一旦肿物切除,软化的气管壁失去支持可发生塌陷,导致气道梗阻,甚至完全闭塞而致死亡[1]。
该患者气管受到甲状腺的压破,最狭窄处约0.5cm。
如何建立通畅的人工气道、保证有效的通气和氧合是此类患者麻醉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2020年04月16号我院于全麻下行一例“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我作为麻醉护士,全程参与此台手术,获得良好的经验,并将体会做如下汇报。
1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64kg,148cm,BMI29.2,因“甲状腺结节30余年”入院。
颈部增强CT提示: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气管受压右移变窄软化,最狭窄处约0.5cm。
门诊拟“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史,口服培垛普利吲达帕胺、硝苯地平和卡维地洛控制血压。
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钙化,左心室顺应性下降。
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
患者术前心内科会诊,无需处理,低钾予口服补钾,血钾控制在3.5~5.5mmol/L。
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行“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
手术历时2h57min,补液1500ml,留置尿量500ml,失血100ml。
切口处放置一负压引流管,术后转入PACU继续复苏至完全清醒后返回病房。
2麻醉护理2 .1 麻醉前护理2.1 .1 麻醉前访视手术前1d至患者病房访视,作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检查腕带,核对患者姓名、手术信息,了解患者病史及术前准备情况。
查看病历,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多年,患有高血压低钾血症。
口服培垛普利吲达帕胺、硝苯地平和卡维地洛BP控制在120/80mmHg;口服补钾药物,血钾控制在3.5~5.5mmol/L。
嘱其术前禁食8h、禁饮2h。
告诉患者,由于手术的特殊性,需要患者提前在病房练习手术体位,将一枕头垫在肩膀下方,去枕仰卧位,这样有利于减轻术后不适。
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程剑峰;陈伟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1(017)005
【摘要】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5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胸骨上1 cm低位领形切口,2例行颈部低位领形切口+胸骨切开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滤泡性甲状腺腺瘤7例,桥本病2例.术后4例并发短暂的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共20例,占全部患者的40%.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采用颈部低位领形切口是可行的,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全程对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8-9)
【作者】程剑峰;陈伟
【作者单位】江苏江原医院甲状腺外科,无锡,214002;江苏无锡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无锡,21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1.3
【相关文献】
1.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的临床分析 [J], 何春;谢敏明
2.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手术进路探讨 [J], 伍国号;宋明;陈福进;曾宗渊;魏茂文;
许光普;郭朱明;张诠;杨安奎;陈文宽;李浩
3.4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治疗的体会 [J], 张斌
4.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体会 [J], 李军民
5.胸骨后甲状腺肿22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J], 张新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