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 【阶段特征】1.经济方面(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使资产阶级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开展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方面: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近代代议制民主的演变。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文化方面(1)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神创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2)两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开始后自由主义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文学艺术取得新的成就。
【主要表现】一、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
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国家结束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二是既要摆脱封建专制,又要为民族统一、独立振兴而斗争,如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等;三是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要进一步调整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七月革命、美国内战等。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人运动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相继发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主要发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16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及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能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提出经典力学体系C.瓦特改良蒸汽机D.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B [16世纪,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故A项错误;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体系,故B项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是18世纪的成果,故C项错误; 19世纪,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故D项错误。
]2. 15~17世纪,欧洲水轮、风车的制造和控制、使用,冶金、纺织、玻璃和眼镜制造、钟表制造等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
这些行业较快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B ) A.推动了欧美国家殖民扩张的进程B.为近代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C.成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科技基础D.为近代代议制确立创造政治环境[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意在强调这些行业技术的革新在客观上也为近代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技术革新,不能起到推动欧美国家殖民扩张的作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科技基础是中国的指南针,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些行业较快发展和近代代议制确立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3. 罗兰·巴特在谈到某一文学流派的写作风格特点时说:“……写作或作为写作的阅读,是最后一片未被侵占的领域,在这里知识分子可以随意嬉戏,享受能指的奢华,任意地无视爱丽舍宫或雷诺工厂中可能发生的一切。
在写作中,自由的语言游戏可以暂时破坏和扰乱结构意义的专制,而且写作—阅读主体能够从单一身份的束缚中被解脱成为一个狂喜弥散的自我。
”下列作品与该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相一致的是( )A.《唐璜》B.《嘉莉妹妹》C.《苹果车》D.《等待戈多》【解析】选D。
根据“自由的语言游戏可以暂时破坏和扰乱结构意义的专制”、“被解脱成为一个狂喜弥散的自我”可知该文学流派反理性反传统,强调表现自我,属于现代主义文学。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母题来源一】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母题题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答案】D【试题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
A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命题意图】本题以瑞士艺术群体“达达派”的风格特点为切入点,考查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析等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正确区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特征:义级掌权后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不满代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穗者》、库尔贝《石工》;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现代主义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材料西班牙: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母题来源二】2019年江苏卷【母题题文】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
单元概览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西方在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艺事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线索1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线索2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线索3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
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南优2号杂交水稻、“银河”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
第4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一、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1.经典力学(1)背景①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②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3)意义①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
②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2.相对论和量子论项目相对论量子论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1)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2)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标志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假说成就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2)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1)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2)将经典力学概括在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解析---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考点一:近现代科技(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1.(2019年江苏卷,17,3分)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
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A.经典力学B.相对论C.进化论D.量子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B选项符合题意。
经典力学的体现是三大定律,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进化论强调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选项排除。
量子论属于微观物理学,D选项排除。
1.(2018年江苏卷,17,3分)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
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A.经典力学的诞生B.进化论的传播C.电气革命的出现D.量子论的提出【答案】D【解析】电子的运动轨迹属于微观世界。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的提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故D项正确;经典力学就是牛顿力学,故A项错误;进化论是关于物种演化的理论,故B项错误;电气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20,2分)英国艺术家1795年的画作《牛顿》,表现了一颗伟大的头脑正在规划世界。
牛顿力学所反映的宇宙规律是A.自由落体定律B.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C.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D.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牛顿经典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C项正确;A项是伽利略发现的;B项是相对论反映的规律;D项是量子力学反映的内容,故排除ABD三项。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讲)考向一近现代以来世界重要的科学理论与技术1.讲高考例1.(湖北省黄冈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A.认为白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例2.(江苏卷历史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2.讲典例【例1】(福建卷文综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
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趁热打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下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爱因斯坦羡慕一位融合实验者与理论家为一体的科学家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这位科学家()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例2】(湖北襄阳市四中高三八月第一周周考文综历史试卷)“它解释了微观世界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物理理论,为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材料中的“它”()A.完善了牛顿力学体系B.为解释光电效应奠定基础C.改变了人们时空观念D.推动了“电气”时代的到来【趁热打铁】(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三9月期初调研历史试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组题人:黄力波一、选择题1.(2013·广东文综·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
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3.(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4.(2012·福建文综卷·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12·北京文综卷·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6.(2011·海南单科·1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学技术(一)物理学1.经典力学(1)奠基者: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②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2)创立者:牛顿①标志: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③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④意义:a.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b.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c.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⑤局限性:只是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认为存在绝对静止和绝对时间。
2.相对论(1)提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内容: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1)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内容: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3)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1930s量子力学诞生。
(4)意义: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二)生物学1.背景①欧洲封建教会坚持上帝创世说,致使生物学研究发展缓慢。
②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受重创。
③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视野开阔、思想解放。
④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早期生物进化思想①提出: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②原则:“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3.生物进化论(1)诞生: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内容:生物进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3)意义①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②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学发展的新时代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④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严复把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论引入社会领域,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进化论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三)动力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四)互联网、信息化社会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②1960s末,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加紧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③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④1990s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
(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二、文学(一)欧美资本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①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②特点:内容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③成就: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M修斯》《西风颂》;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①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②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剖析揭露社会矛盾,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③成就:19世纪: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此外,还有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和美国的马克·吐温等。
20世纪: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3.现代主义①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剧了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②特点: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③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二)苏联社会主义文学①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人民的社会责任感②成就: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亚非拉民族文学①背景:民族运动的高涨。
②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成就: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三、美术1.新古典主义①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②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
③特点:强调理性,选择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④成就:法国的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和安格尔《泉》2.浪漫主义①时间:19世纪上半叶②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③特点:不再刻意突出理性,而是发掘人的感情世界;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局部和细节。
强调色彩的作用。
④成就: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反映法国大革命)。
3.现实主义①时间:19世纪中期②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③特点:注重社会现实。
④成就:法国M勒《拾穗者》;俄国列宾注重民族忧患意识,代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印象画派(早期)①时间:19世纪后半期②背景: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光学研究取得新成就;一批青年画家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③特点:借助当时光学研究新成就,探讨用光和色描绘外部世界,捕捉“瞬间印象”。
④成就:法国的莫奈《日出·印象》。
5.后期印象画派①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特点:主张抒发个性,线条粗犷、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③成就:荷兰画家梵高《向日葵》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的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6.现代主义①时间:20世纪以来②背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心灵创伤;工业化——快节奏,紧张感;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视野。
③特点:反传统,反理性,重视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④成就: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对德国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
三、音乐1.19世纪的音乐流派和杰作:①德国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桥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②奥地利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蓝色的多瑙河》③歌剧: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法国比才《卡门》④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2.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一战前后,爵士音乐的兴起(源于19世纪末新奥尔良黑人音乐);二战后,摇滚、蓝调、爵士乐风靡欧美,其中摇滚音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四、影视艺术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①19世纪末.法国卢M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②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
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2、成熟①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②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③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3、电视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 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2)发展①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③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④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普及运用:二次大战后,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4)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