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学设计作者,徐明奎,如皋中学,本文系江苏省优秀教学设计大赛作品一、内容分析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方面面,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装置的组装、物质的检验等。
其中的部分内容初中已经介绍,本节先安排粗盐的提纯可起到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作用,同时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蒸馏、萃取、分液都是实验室较为常见的操作,其中蒸馏在初中已有介绍,通过练习这些操作使得学生对于不同类型混合物的分离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使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2.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3.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4.初步学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5.初步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
三、设计思想学生在活动、实验、探究中完成本课题的学习。
整堂课以海水资源的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为大背景,首先创设粗盐提纯的情境,让学生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巩固已学知识,并在小组的学习交流中掌握离子检验的方法,试剂的选择、用量和加入顺序等。
由海水获取淡水引出蒸馏操作,设计安排学生进行海水的蒸馏实验和观看石油的蒸馏动画演示,让学生对于蒸馏的原理和应用有进一步的认识。
由海水和石油的分离引出分液操作,学生自主探究几种常见的液体相互混合情况为萃取做好知识储备,同时学习练习分液的操作。
由清除被污染了的海水中的碘引出萃取操作,学生自主探究萃取的原理和萃取剂的选择并归纳得出结论。
这些操作,学生均能亲自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更在实践中获得对于新知识更深的感悟。
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分类思考的思维方法,从而将看似凌乱的各个实验操作在混合物组成状态、性质差异这条主线上理清楚,从而使得知识的掌握变得更轻松,知识的应用更灵活。
四、教学用品实验仪器、药品、教学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电脑投影大海的风景影像,展示海水晒盐的图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思考与交流〗1、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与沙子分离2、如何分离铁屑和沙子粗盐是有哪几种成分组成的?成分:提纯NaCl晶体杂质:〖思考与交流〗粗盐的提纯需经过哪几个步骤呢?1、过滤⑴实验用品:⑵操作步骤:①仪器的组装,原则:②溶解:玻璃棒的作用③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玻璃棒的作用思考:①经过一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怎么处理?②经多次过滤后,溶液还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③取少量过滤后的溶液以便其它离子的检验。
2、蒸发(1)使用蒸发皿应注意的事项:①②(2)蒸发时应注意:①②〖思考与交流〗1.过滤和蒸发都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他们适用的对象一样吗?2.若有两种固体,要使它们分离开来,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思考〗(1)不溶性的泥沙与盐分离是哪一步骤?(2)过滤后,烧杯内的物质可能是哪些?(3)蒸发过程利用的是物质的什么性质?(4)蒸发后得到的盐的成分可能是什么?3、其他离子的检验:①过滤后的溶液中除Na+、Cl-外还存在的离子有、、。
②除杂质的原则是。
③试剂加入的顺序为:。
④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4、SO42-的检验方法试剂:反应方程式:。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粗盐提纯实验,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的方法的讨论。
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难点:1.粗盐的提纯方法及各种分离提纯操作。
学习过程1.粗盐的提纯分为那几个步骤?2.你认为操作完成后得到的是纯净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3.怎样除去检验出来的杂质离子,应加什么试剂?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4.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顺序,用量,以及试剂过量之后如何处理等.你设计的除杂方案中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除去?当堂检测:1.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离子。
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离子。
2.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
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过滤和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两题均选填“过滤、蒸馏、蒸发、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分解,现要对反应完全后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为此下列方法可供选择:(a)干燥(b)过滤(c)溶解(d)水洗(e)盐酸洗涤(f)高温灼烧(g)蒸发滤液、结晶(h)高温加碳还原,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c)(b)(d)(a)(e)B(c)(b)(g)(h)C(c)(b)(d)(e)(f)D(c)(b)(d)(a)(g)4.在KNO3晶体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实验操作为A溶解、蒸发、结晶、过滤B溶解、结晶、过滤C加热、溶解、结晶、过滤D溶解、加热、结晶、过滤。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第二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说课稿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第一中学廖玲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萃取和分液。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展PPT-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定一个详细且针对性强的目标是上好每堂课的第一步。
我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来确定目标的:一、教学背景分析分析课标要求:(PPT-3)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萃取与分液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操作,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也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其操作及过程,学习主要仪器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学情分析:我校属于山西省示范高中,学生基础较好,主动性较强,探究积极。
展示ppt-4已有知识:初中已经学过了有关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在上节课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及蒸馏这三种分离方法;已具备能力:学生具备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但缺乏:对分离和提纯方法的进一步认识,实验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基于教材的重要地位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展示ppt-5二、实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掌握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及操作;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体验实验室较正规的萃取和分液的操作法;学会对混合物采取合理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