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疾病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6
关于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ELISA定量检测及意义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是近年来发现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蛋白酶原,属于羧肽酶家族成员[1]。
血液凝固时,TAFI被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复合物激活后,可特异性裂解与纤溶酶原有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纤维蛋白羧基末端的赖氨酸残基,从而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下调纤溶活性。
作为凝血与纤溶新的调控因子,TAFI的发现在医学和生物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兴趣。
国外已进行了多项TAFI的研究,研究发现TAFI 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状态,尤其是与血栓性疾病关系密切,血浆中高水平的TAFI是静脉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
而国内对TAFI的研究甚少,为此我们用ELISA测定了50例健康人血浆中TAFI抗原(TAFI:Ag)水平,并建立了我们当地健康人群血浆TAFI∶Ag的参考值范围。
1 研究对象选择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的50例年龄20-70岁之间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疾病、体检正常的健康者,男31例,女19例。
所有入选者检测前半个月内未使用抗凝药物,且无肝肾功能异常。
2 标本采集与处理空腹静脉采血2份,其中一份注入凝血专用的试管,收集上层血浆置于-80℃保存备用;另一份注入生化专用的试管。
3 主要仪器和试剂TAFI试剂盒均购自American Diagnostica公司(批号:873); Rayto RT-2100C酶标分析仪;罗氏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4 实验方法4.1血浆TAFI A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1.1标准曲线的建立血浆标准品制作1∶2,1∶4,1∶10,1∶20稀释。
将不同稀释度的参考血浆,每孔加200μl,置37℃中孵育2h;倾倒尽孔中液体,用洗涤缓冲液300μl洗涤5次,甩干,加酶标抗体每孔200μl,置37℃中孵育1h;同上洗涤5次;TMB底物每孔200μl,室温放置5min,0.45mol/L硫酸溶液,每孔50μl,终止反应。
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诊断标准纤维蛋白溶解亢进(FDP)是一种病理性代谢异常,指体内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产生和释放过多,导致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浓度升高。
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可见于多种疾病,包括血栓性疾病、肿瘤、感染以及炎症等。
准确的诊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临床表现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具体表现与引起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原因及程度有关。
一般而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凝血功能异常: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导致纤维蛋白聚合抑制,凝血酶形成受阻,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脑、肺、心肌等血管内血栓形成。
2.出血倾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血小板功能影响明显,可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3.肝功能异常:慢性肝病、肝功能受损疾病可导致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腹水等。
4.其他表现: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还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肺栓塞、颅脑出血等范围广泛的临床表现。
二、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是诊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关键方法之一。
常用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方法包括纤维蛋白原降解物(D型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测定)。
其中,FDP测定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以下几项指标可以帮助判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程度和原因:1. D-二聚体: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检测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判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较低,一般不超过0.5 μg/mL。
而在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时,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通常大于0.5 μg/mL。
2. FDP测定:FDP测定是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一种方法,可以判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程度。
纤溶亢进实验室指标
纤溶亢进是一种疾病状态,通常指血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导致纤溶系统过度活化的情况。
在实验室检查中,一般会检测一系列指标来评估纤溶亢进的情况。
首先,常规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浓度、D-二聚体水平和纤溶酶原时间(LTT)等。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血浆蛋白,其浓度的改变可以反映出纤溶系统的激活情况。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也可以提示纤溶亢进的可能。
纤溶酶原时间则是评估纤溶系统活性的指标,缩短的纤溶酶原时间可能暗示纤溶亢进的存在。
其次,可进行纤溶酶原激活物质(PAI-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质抑制物质(PAI-1)的测定。
PAI-1是一种抑制纤溶过程的蛋白,其水平的改变与纤溶亢进密切相关。
另外,还可以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质(tPA)的水平,tPA是一种促进纤溶的物质,其水平的改变也可以反映纤溶系统的活性。
此外,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也需要进行检测。
因为纤溶亢进可能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凝血系统紊乱有关,因
此这些指标的改变也可能与纤溶亢进相关。
总的来说,纤溶亢进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LTT、PAI-1、tPA、血小板计数和PT等多个方面的检测,综合分析
这些指标的结果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纤溶亢进的情况。
当然,具体的
检测项目和方法可能会因医院和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在
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
浅谈D-二聚体临床应用与实验室检测【摘要】:检测d-二聚体可以作为廉价的筛查和区分需要预防和术后监测等。
安全手术概念已日益被接受的现在。
d-二聚体检测是必要的筛查项目和提供抗凝治疗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d-二聚体、临床应用、实验室检测一、d-二聚体概述: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
近10年来已建立了多种有价值的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
对临床上疑诊为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不血浆d-二聚体浓度低于某一临界值(通常为500ug/l)时,其阴性预测值大于90%,由此可以作为排除静脉血栓的筛选试验。
大量研究已经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在排除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已将其作为首选指标之一。
最近,d-二聚体检测的应用已深入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疾病、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以及抗凝治疗领域。
二、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增高的d-二聚体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和血栓正在溶解,纤维蛋白出现激活纤溶系统。
在发现血栓后,d-二聚体迅速增高,在静脉血栓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人往往增高10倍。
在这些疾病时血标本d-二聚体的敏感的改变可作为疾病处理和诊断的有力工具。
然而必须结合各种临床情况建立诊断,因为许多情况下d-二聚体可以升高。
d-二聚体临床价值,主要是排除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等,诊断监测弥漫性血管内血等各种术后,其次监测纤溶治疗预后等。
三、d-二聚体检测材料与方法:免疫比浊法当混合标本中含有d-二聚体时,聚苯乙烯颗粒包被到单克隆抗体(dd5),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的交联区域结合。
交联区域呈立体结构,有两个单克隆抗体表位。
总之,一个单克隆抗体就能触发凝集反应,随后检测浊度的增加。
仪器在575nm处通过对浊度改变的监测,将吸光度转换成浓度值,由此获得样本中d-二聚体的量。
仪器是希森美康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试剂希森美康公司的原装进口试剂。
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实践一.关于D-二聚体检测1.什么是D-二聚体?为什么要检测D-二聚体?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水解生产的特异性产物,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物。
其水平的升高反映了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的存在。
检测D-二聚体是有效快速排查静脉血栓的方法,结合临床验前概率可以使30%-50%的病人排除血栓风险,避免了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测。
另外D-二聚体在DIC检测,恶性肿瘤早期识别、肝肾疾病识别、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2.D-二聚体监测结果如何评估?以下解释仅适用于SYSMEX-CA系列,试剂为西门子INNOVANCE D-Dimer,仅供参考。
Cutoff值(临界值)<0.5mg/L 仅针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PE排除医学决定水平<0.55mg/L 正常人群参考值范围,95%以上的健康人会落在此范围内0.55~1.8mg/L 低风险,部分人群如孕妇及老年人会出现生理性偏高1.8~3.6mg/L 中等风险3.6~6.6mg/L 高风险>6.6mg/L 高风险(死亡率增加)3.D-二聚体如何排查血栓性疾病?为什么既有健康人群参考值范围又有CUT OFF临界值?当D-二聚体检测结果小于临界值(<0.5mg/L),且在验前概率评估结果为中低风险的患者,可排除DVT和PE的风险,无需再做进一步检查。
临界值结果(<0.5mg/L)是用于排除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仅针对PVT和PE有效。
而参考区间(<0.55mg/L)反映的是当地健康人群D-二聚体的水平,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检测。
4.D-二聚体升高就一定有血栓形成吗?D-二聚体虽对继发性纤溶有特异性,但继发性纤溶对血栓形成并无特异性。
即发生了纤溶不一定意味着血栓形成。
在很多疾病(如恶性肿瘤、外伤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大量的D-二聚体片段产生。
5.为什么住院病人D-二聚体普遍偏高?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临床大多数学科的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血栓性疾病。
纤溶酶原PLG 检测介绍用途适用于定量测定血浆纤溶酶原生物学活性,用于纤溶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概要和说明纤溶酶原(分子量约为81000)是纤溶酶的酶原,作为纤溶系统的一部分,是一种蛋白溶解酶能溶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可由内源激活剂转化为纤溶酶,如尿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或外部激活剂如链激酶等。
肿瘤和糖尿病患者纤溶酶原水平升高。
由于合成减少或消耗增加,如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以及治疗性纤溶,而使纤溶酶原水平降低。
如放射免疫扩散法和散射测浊法等技术可用于测定纤溶酶原的免疫活性。
纤溶酶原测定是利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的生物学活性,与测定取决于患者人群的纤溶酶原免疫浓度不同。
纤溶酶原活性的测定(与免疫反应浓度不同)可用以评价部分纤溶疾病及治疗反应。
试验原理在测试杯/试管中,纤溶酶原与链激酶形成复合物。
此种复合物的浓度可通过动力学试验测定405nm 吸光度的升高测量。
试验是基于下列反应:纤溶酶原+链激酶→[纤溶酶原-链激酶]HD-Nva-CHA-lys-pNA ⎯⎯⎯⎯⎯→⎯]-[链激酶纤溶酶HD-Nva-CHA-lys-OH+p-氮苯胺 样本为了获得血浆,请小心混合1份枸橼酸钠(0.11mol/l )和9份静脉全血,避免产生泡沫。
立即离心,不小于1500×g ,至少10分钟。
标本的稳定性:≤-20℃ 1月+2~+8℃ 2天+15~+25℃ 6小时保存于-20℃的冻融血浆需在37℃10分钟内解融,并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
不得反复冷冻。
试验方法手工法半-微量试验:测试杯 1cm 厚度波长 405 nm实验温度 +37℃预温链激酶试剂、纤溶酶底物和塑料测试杯/试管至设定的温度。
动力学方法的移液方式动力学方法评价每次分析至少作1个参考测量值,即采用已知纤溶酶原正常%定值的参考血浆(如标准血浆)进行测定。
该数值用于计算实验室-内部因子F L:F L=参照血浆参照血浆定值(标准%)A标本中纤溶酶原正常%含量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纤溶酶原样本(正常%)=F L×△A/min 样本2步法评价每次分析至少作1个参考测量值,即采用已知纤溶酶原正常%定值的参考血浆(如标准血浆)进行测定。
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关键词:D-二聚体;FDP;DIC;脑梗死;妊娠高血压;恶性肿瘤D- 二聚体(D-dimar,DD)是纤溶蛋白单体由活化因子XⅢ交联作用后再经血浆纤溶酶降解产生的、包含γ 链相连2 个D 片段的终末产物之一,在体内起着调节纤溶-凝血间平衡的重要作用,是反映体内血浆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激活的首选分子标志物[1]。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D- 二聚体检测敏感性及预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许多临床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的鉴别诊断及病情判定、进展、治疗、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血液中的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被溶解所产生的各种降解产物的总称[2]。
FDP 是纤溶系统作用的结果,机体在病态时激发了纤溶系统,随着一系列纤溶蛋白的活化,对体内纤维蛋白原水解生成了FDP。
血栓发生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了较小的片段即为FDP。
所以FDP 既是纤溶系统活性的筛选指标之一,也是体内凝血系统继发纤溶时较灵敏的实验指标,常和D - 二聚体联合检测,判断临床一些由于凝血和纤溶失衡而导致的疾病诊断。
下面就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 FD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心血管疾病是合并诸多基础疾病、在诸多疾病共同发展期间、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症。
因为弥散性激活了血液内凝血机制,沉着小血管内纤维蛋白,使得器官、组织遭受损伤。
加之消耗凝血因子,而使得患者存在全身出血现象[3]。
在凝血疾病的进展以及发生过程中,同时存在以上两种表现,临床表现较为特殊。
现阶段,FD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是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所参考的两项最主要的指标。
D-二聚体,即是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检测患者机体之内特异性继发性纤溶功能的很重要指标。
2024《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营家共识》重点内容D-二聚体(D-dimer)是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广泛应用。
为规范D-二聚体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制定了《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下面总结共识中的关键知识点。
一、D-二聚体简介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 形成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 ,FM ) , FM以半交错、重叠的方式自发地聚合,形成不稳定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在FX I∏a催化下共价交联,形成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即不可溶的纤维蛋白。
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生成大量复杂的长片段X-寡聚体(X-oligomer),这些长片段继续分解生成含有由两个共价结合的D-结构域(D = D ,相当于D-二聚体)的大小不一的片段组合,其最终末产物为D = D∕E o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或者未交联的纤维蛋白不会产生D-二聚体, 所以无交联纤维蛋白形成情况下发生的原发性纤溶亢进也不会产生D-二聚体。
由于D-二聚体只在交联纤维蛋白降解时产生,因此D-Z 聚体可作为机体凝血活化和继发纤溶激活的标志物。
D-二聚体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8 h ,主要通过肾脏和网状内皮系统从循环中清除。
一、D-二聚体检测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检测受众多因素影响,遇到可疑或与患者临床表现不相符的结果时,应综合考虑检验前、中、后的潜在影响因素。
01样本采集:可使用血浆或全血样本进行D-二聚体检测。
目前CLSI和WHO推荐采用含3.2% (105~109 mmol/L )柠檬酸钠的抗凝血浆进行D-二聚体检测,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9: 1o采样量偏低可能导致D-二聚体结果偏低,样本中有血凝块则可导致D-二聚体结果偏高。
实验室在分析前及审核显著异常结果时应检查样本质量, 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江西医学检验!""#年$%月第!&卷第’期表!(((不同组别)*+,!-./!.+.检测结果0!!"1注与对照组比较!#2%3%’((!!#2%3%$组别例数!"#$%&!!’()*#+,-.’()*#,&,.’/)*#非孕妇对照组分娩前孕妇组0121304560!78561940584!09502!!752:!15:305:7!15:4!!1571!151421508!153:4!!3!((不同组别)*+4!-./!.+.测定结果"分娩前孕妇组与非孕对照组比较")*+5含量降低6#27%3%$1!-./!.+.活性增强6#8%3%$!#9%3%’1见表!#:(((讨论凝血指标的变化妊娠后孕妇的血液系统有很大改变"表;(((不同组别凝血功能五项指标检测结果6!!"1注与对照组比较!#2"3"’((!!#2"3";组别例数!";-%!<;-%&=>?$-%%.<;+=@.()*;%%.<;非孕妇对照组分娩前孕妇组012197531!152099586!1567!!9513!151221584!15128!!71537!954673530!05237511!159705:2!1580!!9:511!9540985:1!3537!$实验研究$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参与下"母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变化"在循环%血液系统也是如此&文献报导<;=:>妊娠期妇女血液呈高凝状态&为了解孕妇分娩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笔者对’%例分娩前孕妇进行了/*%)/**%-?@%**%)*+A %-./%.+.测定"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分析%研究&;777材料与方法;3;777研究对象&%例非孕健康妇女"年龄;BC:B 岁"为我院健康体检者"各项体检指标正常且非月经期&’%例正常分娩前孕妇为本院!%%’年D 月E!%%#年!月住院部产科收住产妇"年龄$BF:#岁"孕期:G H’周I&!H!周"各体检指标正常&且所有受检者无出凝血性疾病%无服用止凝血药物史&$3!77标本采取及处理凝血%纤溶指标为血浆标本"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3BJK 置含"3!JK7"3;"DJLKMN 枸橼酸钠一次性真空抗凝管内:"""OMJPQ 离心;"JPQ "取乏血小板血浆;份至+:"R 冻存"临用前":GS;%JPQ 溶解测定-./%.+.’剩余血浆!小时完成/*%)/**%-?@%**测试&)*+T 测试为血清标本&;3:(((方法与试剂凝血四项检测采用磁珠凝固法&-./%.+.检测"采用UN?V)法&)*+W 检测"采用免疫浊度法&以上试剂%质控品由法国.PXYQLZ[PXK(Z[XYL 公司提供&$3&(((仪器V[XO[(&(血凝仪"博赛XQ[\LZ+!%$%酶标仪"杜邦.PJ]QZPLQ(^_N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777统计学处理各测定值以!!"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检验&3结果!3;77不同组别/*%/*+?‘^%)/**%-?@%**测定结果"分娩前孕妇组与非孕对照组比较"/*%/*+?‘^缩短和降低6#a"3";1%-?@含量增高6#b"3";1%**延长6#c"3"’1%)/**无改变6#d"3"’1见表;&孕妇分娩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验及其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006599A 4B?:9059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9118&1137.3116;12&1039&13本文系3112年南昌市第二批科技计划管理项目C3112D991&39作者单位(771114南昌市第三医院作者简介(黄建华"女"9427年生"江西广昌人"主管技师"毕业于江西省卫生学校"主要从事临床血液病实验室工作#!摘要"目的研究孕妇分娩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例分娩前孕妇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6/*1%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1%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6-?@1%血浆凝血酶时间6**1’抗凝指标(抗凝血酶e6)*+f1’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6-./1%.+二聚体6.+gPJ]O ".+.1#并与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h %-./%**%.+.分娩前孕妇组分别为6;;3B#i%3#:%%3BDj%3%’B %&3G’k%3B&%$D&3BDl&$3&’%&3G:m%3GD %$B3G%n!3!:%%3&Bo%3!GD1#非孕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p%3’&%;3%!q%3%’’%:3%%r%3;:%!&D3#&s:B3#%%:3’Gt%3G!%;G3%%u;3D&%%3:%v%3%D’1#以上各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w%3%$"#x%3%’1#)/**7两组间无差异0#y%3%’1#结论分娩前孕妇凝血%纤溶活性增强"抗凝活性减弱"分娩前孕妇作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对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合并病理产科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分娩前孕妇’凝血’抗凝’纤溶&!$$$万方数据!"#$%&"’()’*+,-./0-12"342560+78-9::;<-=6>89?@-A6BC上接第?9B页D更受重视!其参考值的建立非常必要!但可能使用不同仪器以及不同实验室条件和参考人群!结果是有差异的!故各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网红参数的参考值范围!从而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而网红多参数临床应用的开发研究!仍尚需大样本调查于今后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EFG8王瑜敏H李小龙<杨丽红)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参考值调查及临床意义E!G)江西医学检验<9::I<9FC;DJ??KL?BM)E9G-彭明婷<李雪光<王薇<等)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类的参考范围调查ENG3O中华医学检验杂志<FPP;<FPC9DJF:;QF:M)EIG-R/ST06-U<-V"5/$68VH8WX568YH8+58/>38UX+8TZ+[T>$+ZZ86[85X+8\]F::-/T56^ _/5+,O7+5"2T>62‘5+O26T$5+7O"$O#O2>"$"2#>OX6Za"5#>O>#067#567‘bNc3OdT7ONO e/+_/56>HfPMPH?IgFh-JMMiMP)E?G-乐家新<丛玉隆<兰亚亭<等)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群测定及临床应用探讨ENG)临床检验杂志<9::I<9FC?DJ-9IFj9II)bBG-kdlm-."_"$%<-YnlmOeT"HONonlmOe6$%HO+5O/>3OnT56_/5+,O7+5"2T>62‘5+O 26T$5"$%OTZ"$%O5X+O1‘Z_+&\np]fENG3q>"$O./0Oe/+_O9rrrH9IsBDJ9P;) E;G-陈则清)网织红细胞四项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调查ENG)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学分册<9::F<99C;DJI99tI9;)血液总量显著增加!血液成份也有一定改变!其中凝血因子$ u$v$w$x$y和z均增高!以{$|增加较明显!而纤维蛋白原增加最明显可达I}K%~.bFG"其增加速度在妊娠I9周多见下降!至IB周时又回升"本文以kU$kU]ol\$nkUU$ o $ UU作为凝血指标"kU主要反映 $ $ $ 因子水平%nkUU 反映 $ $ $ 水平%RR试验是检测循环血液中是否含有病理性抗凝物质% o 是凝血活性重要影响因素!其血浆 o 水平的增高!为凝血过程提供了较高水平的酶促反应底物!增强了血小板膜糖蛋白 0~ /结合的作用!促进了血小板的聚集!提高了血液的粘度!有利于血栓形成"本文试验结果显示!分娩前孕妇 R$ R]oA $ o 与非孕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降低$增高s! r3rfh"提示分娩前孕妇凝血因子处于一定程度的活化状态"n RR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 r rBh!与裘晓春报导相符E?G%与汤荣华E9G徐成伟EIG%报导不符"RR 与对照组比较延长s! r rBh其中fr例RR 9r秒!占9r !与汤荣华报导相符"部份孕产妇n RR$RR较非孕对照组比较延长!分析其原因不是 $ $ $ 因子活性下降!凝血酶生成不足!而是分娩前孕妇纤溶活性相对增强!循环血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消耗了凝血酶所致"抗凝指标的变化本文以nR 作为抗凝指标!nR 主要由肝脏合成是血浆中生理性抑制物最主要的一种抗凝物质!占血浆总抗凝血活酶活性的Br ;K !它不仅能抑制凝血酶的生成!而且也能直接与凝血酶相结合!使凝血酶变性而失去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抗凝作用EBH;G!正常孕妇nR] 血浆水平降低"其降低原因并非孕妇nR] 合成不足!而是分娩前孕妇体内凝血因子合成加速!活性增高!凝血酶生成增多!反馈地增强了nR] 的抗凝活性!而且与凝血酶结合成凝血酶&抗凝血酶结合物也相继增多’从而造成nU 消耗性减少!导致nU 含量下降"本文试验结果显示孕妇分娩前nU–¡与非孕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s!¢r rFh"孕妇分娩前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功能降低!其机体处于相对高凝状态"由于血液的高凝状态使产后胎盘剥离面迅速被纤维蛋白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作用!这对于维持纤维蛋白沉积于动脉以及子宫壁和胎盘绒毛间是必要的!也有助于维持胎盘的完整性EKG!更有利于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迅速止血"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高凝状态加重!影响了血液的大循环和微循环!加之孕产妇盆腔静脉及下肢静脉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将导致静脉血栓!血栓脱落!肺栓塞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纤溶指标的变化纤溶系统在妊娠生理中调节维持血液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 £k$£ £作为纤溶指标! £k是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生成的一系列代谢产物" £k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促进血块溶解的作用!其浓度的高低是判断纤溶活性总水平参数!£ £是纤维蛋白单体活化经 ¤¥/交联后再由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纤溶活性增强的敏感标志物!本文试验结果显示(分娩前孕妇 £ $£ £含量明显高于非孕妇女s!¦r rf%!§r rBh)这些变化提示!分娩前孕妇在凝血活性增强!抗凝活性降低!同时继发性纤溶活动也开始"一方面它有助于分娩时消除子宫内膜螺旋脉和动脉窦内的血栓!加速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EMG!另一方面如继发性纤溶性亢进加重!则是引起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对分娩前孕妇作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检测!可了解孕妇血栓与出血机制的变化!有助于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并发病理产科的发生率!保证产妇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参考文献EfG¨王振义H李家增H阮长耿主编3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EpG3第二版H上海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HFPP;H;rF3E9G8汤荣华H柳发虎H孔丽娜3妊娠妇女凝血$抗凝与纤溶测定的临床意义ENG3血栓与止血H9rr?HFr©FhJFKªFMEIG8徐成伟H范廷英H赵昌盛H等 正常妊娠妇女凝血$抗凝与纤溶指标的测定及意义ENG 微循环学杂志H9::IHFI©9hJ?:«BFE?G8裘晓春 IF例临产产妇血浆%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统计分析ENG 江西医学检验H89::IH89F©?hJ9PBEBG8刘人伟检验与临床EpG 北京J化学工业出版社H9::9HFMB¬FM; E;G8徐福燕 出血性疾病EpG 上海J上海科技出版社HFPKPHI?IBEKG8托马斯主编 临床实验诊断学EpG 上海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H9::?H BBM®BBP3EMGO王鸿利H邵慧珍H支立民H等3正常孕妇产前与产后抗凝$纤溶变化的研究ENG3上海医学HFPP9HFBJO9;K¯9KP3?99**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