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保税区物流园运营模式优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53.06 KB
- 文档页数:2
保税仓库运营服务方案一、服务方案概述保税仓库运营服务方案旨在提供全方位的保税仓储服务,包括库内作业、监管手续、报关报检等服务,以及相关的物流配送、仓储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配套服务,为海关监管下的保税货物提供安全、高效的存储和管理。
我们在保税仓库运营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保税仓储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二、服务内容1. 保税仓库管理服务我们拥有先进的保税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对仓储货物进行精准管理。
包括货物接收、上架、取货、装柜等操作,以及库存管理、盘点、报损等管理功能。
我们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实时的库存情况和报关盘点等信息,帮助客户实现对仓储货物的全程监控。
2. 保税监管手续服务我们将协助客户完成保税货物的报关报检手续,确保符合海关监管要求。
我们拥有专业的报关报检人员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可以帮助客户迅速办理报关报检手续,避免了货物因手续问题而滞留、拖延的情况。
3. 物流配送服务我们可以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包括货物的运输、装卸、配送等服务。
我们拥有自有的车队和合作的物流供应商,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配送解决方案,让客户货物可以快速、安全地运抵目的地。
4. 仓储设施及设备服务我们拥有先进的保税仓库设施和设备,包括货架、叉车、搬运设备、温控设备等,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仓储设施及设备服务。
我们承诺对仓库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客户的货物可以在安全、干净的环境中存储。
5. 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我们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保税仓储解决方案。
比如,对于医药行业客户,我们将提供温控仓储服务;对于快消品行业客户,我们将提供按件拣货和快速配送服务。
我们将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最适合的保税仓储解决方案。
三、服务优势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保税仓库运营团队,包括经验丰富的仓储运营人员、报关报检人员、物流配送人员等,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税仓储运营服务。
保税业务运营分析方案一、引言保税业务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经过特殊审批后,企业可以在该区域内从事与跨境贸易相关的业务,并享受税收优惠、监管便利等政策支持。
保税业务的发展对于促进国际贸易、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保税业务运营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营方案,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保税业务。
二、保税业务运营现状分析1. 保税业务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境贸易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保税业务成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和降低贸易成本的重要手段。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保税仓库数量逐年增加,保税业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 保税业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保税业务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保税仓储设施建设不足,特别是在一些地区,保税仓库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其次,保税业务的监管体系不完善,存在一些监管漏洞和风险。
再次,保税业务操作流程复杂,难以操作,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三、保税业务运营分析1. 保税仓储设施建设方面保税仓储设施是保税业务运营的基础,其建设和运营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务效益。
建设保税仓储设施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仓库地理位置和面积选择:选择地理位置优越、面积适中的地区建设保税仓库,以便满足企业的运营需求。
(2) 仓库设施和设备:保税仓库应具备先进的仓储设施和设备,如大型货架、智能化仓储系统等,以提高仓储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3) 仓库安全措施:确保保税仓库的安全,包括视频监控、安全防护措施等,以防止货物丢失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 仓库运营管理:完善仓库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货物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环节,以保障运营效率和质量。
2. 保税业务监管体系建设方面保税业务的监管体系是保障保税业务安全、有序运营的基础。
为了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企业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监管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对于保税业务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及时调整企业运营模式和策略,以确保企业的合规运营。
保税仓库运营方案一、保税仓库的运营模式1. 自营模式自营模式是指由保税仓库自行管理和运营,承担所有运营风险和成本。
在这种模式下,保税仓库的业务范围包括货物存储、加工、分拣和配送等,因此需要具备完善的设施和管理团队。
这种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资金充裕、信誉良好的企业,能够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保税仓库与其他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承担运营风险和成本。
在这种模式下,保税仓库可以与货代公司、物流公司、制造企业等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风险。
这种模式适用于资金有限、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情况,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 物流配送模式物流配送模式是指保税仓库将焦点放在货物的分拣和配送环节,通过合作物流公司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配送。
在这种模式下,保税仓库可以与多家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提供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
这种模式适用于快速消费品、电子产品等领域,能够提高货物的分销速度和服务质量。
二、保税仓库的运营策略1. 市场定位保税仓库应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定位,确定自身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定位。
例如,可以定位为跨境电商仓储中心、贸易加工区、跨境物流配送中心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客户服务保税仓库应充分重视客户服务,提供包括货物存储、加工、分拣、包装、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应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3. 品牌建设保税仓库应重视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
通过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提供优质的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
4. 运营效率保税仓库应不断优化运营流程,提高管理和操作效率。
通过科技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仓储设备等,提高仓库的货物处理速度和业务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5. 风险控制保税仓库应严格遵守政府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降低运营风险,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保税中心运营方案怎么写一、市场分析保税中心的运营方案编写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市场分析,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为制定运营方案提供依据。
首先,要分析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
其次,要分析保税进口业务的市场需求,了解进口商品的品类、销售渠道、消费群体等信息。
再次,要对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运营模式、优势和劣势,为保税中心的运营方案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进行市场分析时,可以通过调研报告、行业数据、市场调查等多种途径搜集相关信息,以确保市场分析的全面有效。
同时,还可以结合经验总结和专家意见,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方案。
二、运营定位保税中心的运营定位是编写运营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保税中心的运营定位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企业优势和政策支持,明确保税中心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以确保运营方案的有效执行和企业长期发展。
在进行运营定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确定保税中心的产业定位,明确保税中心的主营业务和重点发展方向。
例如,可以将保税中心定位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保税仓储、物流配送、清关报关、财税服务等一站式保税进口服务。
2. 业务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保税中心的业务定位,明确保税中心的主要业务范围和细分领域。
例如,可以将保税中心定位为特定品类跨境电商保税中心,专注于某一品类的保税进口业务,为该品类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3. 客户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优势,确定保税中心的客户定位,明确保税中心的目标客户群体和服务对象。
例如,可以将保税中心定位为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服务平台,为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保税进口服务。
通过对保税中心的运营定位加以深入分析,可以为制定运营方案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确保保税中心的稳定运营和长期发展。
三、运营策略保税中心的运营方案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策略,以确保保税中心的有效运营和企业长期发展。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比较调研随着全球化的推动,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跨境电商中,物流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不同的物流模式对于跨境电商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进行比较调研,以期为电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相关参考。
1. 直邮模式直邮模式是指商品由跨境电商经过通关之后,直接从海外寄送到消费者手中,一般由国际快递公司负责配送。
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速度快,可以提供较快的交付时间。
由于商品是从国外直接寄送,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产品选择和更低的价格。
然而,直邮模式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商品种类有限、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2. 海外仓模式海外仓模式是指跨境电商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仓库,将商品存放在海外仓库中,当消费者下单后,由海外仓库直接发货给消费者。
海外仓模式的优势在于配送速度快,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快速交付的需求。
由于商品存放在海外仓库中,消费者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商品选择和较低的价格。
然而,海外仓模式需要企业投入较高的资金建设仓储设施,并且涉及到清关、运输等一系列的问题。
3. 保税区模式保税区模式是指跨境电商将商品存放在国内的保税区,当消费者下单后,从保税区发货给消费者。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商品结算和物流都在国内进行,能够提供更便利和安全的购物环境。
消费者还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关税和较快的配送时间。
然而,保税区模式需要企业在保税区建立仓库,并需要搭建起与保税区相关的物流配送体系。
4. 陆运+航空模式陆运+航空模式是指跨境电商采用陆运和航空的组合方式进行物流配送。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发挥陆运和航空各自的特点,降低物流成本,并保证较快的交付时间。
通过合理规划路线和运输方式,还可以减少商品损耗和推动物流效率。
然而,陆运+航空模式的实施比较复杂,需要企业与物流公司密切合作,协调运输和清关等环节。
综上所述,针对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的比较调研,可以看出不同的物流模式各有优势和限制。
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的改进与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体系。
而在跨境电商中,国际物流作为连接各个国家的重要纽带,其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成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国际物流模式的现状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国际物流模式在逐步变革。
目前,跨境电商的国际物流模式主要有直邮、保税区、海外仓等几种模式。
直邮模式是指将商品直接由国内发货至海外消费者,由国际快递公司负责配送。
保税区模式是指将商品先进入目的国的保税区,待消费者下单后再进行配送。
海外仓模式是指将商品先存放在目的国的仓库,待消费者下单后由当地配送至消费者手中。
目前这些模式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难题。
直邮模式下的国际运输时间长、成本高,而且海关清关难度大;保税区和海外仓模式下,商品库存管理难度大,而且退货等售后服务受限。
这些问题使得国际物流模式在跨境电商中的运作效率并不高,成本也较高,影响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为了解决现有国际物流模式面临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在直邮模式下,可通过简化海关流程、提高快递运输效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和时间,并提高服务质量。
在保税区和海外仓模式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的智能化,提高运作效率和售后服务水平。
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还可以探索建立更多的跨境物流配送中心,以实现更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在改进国际物流模式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以推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改革,降低贸易壁垒和物流限制。
还需要加强国际物流标准和规范,建立跨境电商国际物流运作的行业标准,形成更加规范和有序的市场环境。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跨境电商的持续蓬勃,国际物流模式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际物流模式将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物流信息化系统将更加完善,智能物流设备将更加广泛应用,物流运作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全球市场的整合和一体化,国际物流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
经管系毕业论文题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发展变化越来越明显,这就决定着经济管理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管理的权限需要进一步扩大,并增强管理的能动性。
为此诸多高校开设经管系旨在提高学生们的经济管理水平。
下面我们学术堂整理一份经管系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希望对研究这一领域的各位学者们有所帮助,欢迎各位借鉴。
1经管系毕业论文题目一:1、关于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研究2、中国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因素分析3、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环境下物流模式选择研究4、O2O模式下零售企业物流服务网络节点布局优化研究5、上市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6、河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融资问题分析7、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8、PPP模式研究9、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众包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1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PPP”模式研究11、A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12、“营改增”对物流业的税负影响分析13、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14、“一带一路”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研究215、“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研究16、“营改增”对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研究17、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18、基于智慧物流配送路径的优化研究19、万达并购快钱的动因及绩效研究20、PPP模式在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研究21、万达企业发展战略及开发模式研究22、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23、W物流有限公司纳税筹划研究24、轻资产模式在国有房地产企业转型中的应用研究25、企业转型财务战略研究26、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27、“营改增”对鉴证咨询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8、“营改增”对物流业的影响研究29、营改增对不同规模物流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0、考虑不确定性的PPP项目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研究331、京东商城配送服务质量评价及改进研究3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商品住宅去库存研究33、万科集团财务战略优化研究34、“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影响研究35、PPP项目管理流程评价研究36、恒大地产与绿地控股的财务战略比较研究3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物流公司成本控制研究38、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融资方式及其效果研究39、营改增对A房地产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40、房地产公司营改增后税负影响因素研究经管系毕业论文题目二:41、X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42、污水处理厂PPP项目的风险及投资决策的研究43、新市民基本住房需求的供给侧改革研究444、中国PPP的实践、主要融资模式和前景45、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46、供给侧改革对西安市房地产住宅市场的影响分析47、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研究48、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收影响的研究49、L房地产有限公司“营改增”税收筹划研究50、我国PPP模式融资风险分担研究51、村民委员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研究52、轮式全向移动物流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轨迹跟踪控制53、作业成本法在快递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54、恒大高杠杆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55、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问题研究56、京东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分析57、恒大地产集团融资问题研究58、“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影响研究59、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研究560、快递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61、循环经济下的闭环模式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启示62、基于精益管理会计系统的价值流成本管理研究63、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研究64、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65、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66、政府R&D投入的绩效评价研究67、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选择与排序问题研究68、需求不确定下物流服务供应链整合运作研究69、中国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及EKC检验70、基础设施PPP项目残值风险的动态调控、优化及仿真研究71、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7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政府与国有企业PPP合作模式研究73、跨境电商物流协同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74、空间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解的演化75、博弈视角下MD&A前瞻性信息披露动因与绩效研究676、基于房价组合预测的以房养老产品定价研究77、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78、浙江省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7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PPP项目绩效评估研究80、城镇集中供热价格管制的效应研究经管系毕业论文题目三:81、区域增长极影响价值链升级的效率评价82、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国有持股与公司绩效研究83、考虑物流企业努力水平的仓单质押业务中银行激励机制研究84、PPP模式下的货场建设铁路快递合作机制演化博弈研究85、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研究86、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87、安徽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88、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789、杭州城东新城某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90、基于轴辐网络构建的区域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研究91、上海自贸区物流系统供需均衡研究92、随机需求下冷链品城市物流配送优化研究93、同城快递网络布局优化及网点绩效评价研究94、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95、北京市物流需求预测研究96、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研究97、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98、郑州机场航空物流战略环境研究99、养老地产项目运营模式优化研究100、杭州市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101、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析102、智慧城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03、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法律规制研究104、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810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研究106、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冷链物流路径优化研究107、县域内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合作配送中的博弈定价研究108、作业成本法在A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109、中国房地产税收改革策略研究110、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111、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国中水务公司财务战略制定112、TB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防范研究113、LG公司物流成本控制方法改进研究114、LD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研究115、海南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116、我国证券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117、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险分担研究118、养老机构PPP项目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研究119、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研究120、基于VFM的保障房PPP模式研究9经管系毕业论文题目四:121、基于电子商务的A物流公司仓储优化研究122、城市水务治理的PPP问题研究123、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124、平衡计分卡在房地产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125、PPP融资模式在低碳企业的应用研究126、PPP项目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127、国际物流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128、物流公司财务评价方法研究129、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河北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130、JD公司武汉市配送线路优化研究131、固定收益证券的组合投资策略研究132、量化交易策略综述与新策略设计133、析论重庆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0134、房地产信托投资的风险和防范对策135、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创新的博弈分析136、电子商务物流能力对顾客价值和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137、基于服务接触理论的快递配送服务满意度研究138、基于PCA-ELM的我国粮食价格预测研究139、社会公平视域下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140、我国房地产市场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联性研究141、政府在PPP项目中的风险及防范142、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14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144、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研究145、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税负研究146、基于现金流管理的B公司财务战略研究147、W商业地产公司轻资产运营案例研究148、DJ地产集团筹资问题研究149、WK地产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11150、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研究151、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研究152、我国政府在PPP模式监管中的问题研究153、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住房需求的影响154、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在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155、PPP模式在吉林市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探索156、长春恒大绿洲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157、XF房地产公司W项目营销策略研究158、水污染防治项目PPP模式研究159、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160、基于BIM技术的物业运维管理研究经管系毕业论文题目五:161、白马湖森林公园项目PPP融资模式案例研究162、城市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12163、新媒体时代碧桂园品牌传播策略研究164、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研究165、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166、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演化研究167、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分析168、我国房地产市场营销管理研究169、中国推进PPP模式的制度障碍及对策研究170、UPS市场营销策略对中国快递企业的启示171、基于A股市场动量alpha投资策略的实证研究172、B2C电子商务下基于顾客感知-期望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173、PPP融资模式在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研究174、美国专利壁垒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175、A市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17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电商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177、“营改增”对WJ物流公司影响研究178、基于GONE理论的W公司财务舞弊研究13179、JY地产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180、博弈论视角下中国基础设施PPP模式选择研究181、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中的海外仓建设模式研究182、O2O模式下电商物流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183、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中政府职责研究184、基于大数据的A房地产公司精准营销研究185、限购政策对住房市场价格与租金的影响研究186、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估研究187、Y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研究188、商业银行PPP项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研究189、基于济南综合保税区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190、关于Y房地产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研究191、“营改增”对SP物流有限公司的财务影响研究192、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193、我国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194、天丰节能审计案例研究14195、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19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197、绿地集团借壳上市案例研究198、基于PPP模式下污水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研究199、关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制度设计的调研报告200、PPP模式适用项目识别与选择路径探究15。
保税物流中心运营方案一、引言保税物流中心是指国家批准设立的,专门用于接收、集中存储、分拨保税货物,并对保税货物进行加工、组装、分拨等相关业务的专业化物流仓储设施。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保税物流中心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保税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对保税物流中心的运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物流中心的选址、仓储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力求为保税物流中心的运营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保税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特点保税物流中心是对国家开放的保税货物进行集中管理,实施物流加工、分拨和配送的物流仓储中心。
具有以下特点:1. 地区优势:保税物流中心应位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自由贸易区,便于进行境外货物的监管和加工。
2. 运输便利:保税物流中心通常位于大型港口城市或跨国物流枢纽,便于海运、航空、铁路和公路多种运输方式的接驳。
3. 专业化服务:保税物流中心通常具有完善的仓储设施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保税货物的存储、包装、拣选、分拨等需求。
三、保税物流中心的运营方案1.选址选址是保税物流中心运营的首要环节。
在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区位条件:选择位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段,便于货物的进出口。
2)交通便利: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海运、航空、铁路和公路的运输。
3)人力资源:选择有稳定劳动力供应的地区,保证保税物流中心的运营需求。
2.仓储设施建设仓储设施是保税物流中心的核心,其建设应考虑以下因素:1)规划布局:根据保税货物的特点,合理规划仓储场地、货架、通道等设施,确保货物的存储和分拣效率。
2)自动化设备:考虑引进自动化的智能仓储设备,提升仓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3)环境保障:确保仓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保障保税货物的质量。
3.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保税物流中心的核心环节,其运营管理应考虑以下方面:1)海关监管:合规运营,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确。
保税中心运营方案一、运营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保税中心成为了贸易和物流行业的一个新热点。
保税中心是指在特定区域内设立的免税、免税或缴税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旨在推动进口、加工、再出口、物流、贸易产业等经济环节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保税中心的作用,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制定科学的运营方案,将其运营管理得当,进而全面提高保税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运营目标1. 提高保税中心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缩短货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2. 提高货物的装卸和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保障货物的安全和质量;3. 提高保税中心的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加工、包装和配送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4. 提高保税中心的运营效益,增加投资回报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运营方案1. 完善设施建设保税中心的良好设施建设是保证其正常运营的基础。
首先需要提高保税中心的装卸能力,加大装卸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高装卸效率。
同时,需要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仓储设施,充分利用现代化仓储设备,提高货物的储存效率和安全性。
2. 提高通关效率保税中心的货物通关是其运营中最为核心的环节。
为了缩短货物通关时间,需要引入先进的通关设备和技术,提高通关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也需要提高海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快通关速度,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货物的通关成本。
3. 加强服务质量保税中心需要提供优质的加工、包装和配送服务,以满足客户对多样化服务的需求。
为此,保税中心需要积极引进现代化加工和包装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也需要建立快速高效的配送网络,保证货物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客户手中。
4. 降低运营成本为了提高保税中心的运营效益,需要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的经济效益。
这需要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降低保税中心的运营成本,提高其盈利能力。
5. 积极开发业务保税中心需要积极开发新的业务,拓展市场空间。
综保区合作运营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综合保税区进行生产和运营。
综合保税区是一种国家认可的特殊经济区域,它的建设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生产和运营环境。
在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优惠,包括免税、减税、简化手续等等。
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然而,综合保税区内的运营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一的。
通过与不同的企业进行合作运营,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运营。
因此,综合保税区的合作运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套符合综保区特点的合作运营方案。
二、合作运营的意义1.资源共享综合保税区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生产和运营环境而设立的。
通过合作运营,不同企业可以共享综合保税区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等。
这样一来,每个企业都可以在资源兼具的情况下,更加高效地进行生产和运营。
2.优势互补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通过合作运营,可以将各家企业的优势进行整合,形成更加综合的优势。
比如,一家企业可能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另一家企业可能在销售市场方面有着独特的渠道。
通过合作,可以将两者相结合,形成更全面的竞争优势。
3.成本降低综合保税区内的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一定的成本。
通过合作运营,可以将这些成本进一步降低。
比如,通过共享人力资源,可以减少招聘培训成本;通过共享物流渠道,可以减少物流成本。
4.创新能力提高合作运营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
不同企业之间的共同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交流和碰撞,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想法。
同时,通过合作运营,企业也可以共同利用资源开展研发和创新,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
三、合作运营的方式1.产业链联盟综合保税区内往往包括了多种不同的产业,比如制造业、加工业、物流业等。
这些不同的产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通过产业链联盟来进行合作运营。
保税区的主要运作模式国际保税区是提供更优惠的贸易和投资环境的特殊经济区域,其主要运作模式包括以下几种:分区管理、国内贸易、外贸加工制造、仓储及配送、银行及金融、国际物流等。
首先,国际保税区通过分区管理来实现企业在不同管理区内的差异化制度政策。
保税区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物流区、仓储区、生产加工区等。
不同区域根据其特点与功能设置相应的政策措施。
例如,物流区主要提供进出口业务的海关审批、审批等服务;仓储区为企业提供货物的仓储、包装、拆箱等服务;生产加工区则为企业提供加工生产的场地和设施等。
通过这样的分区管理,保税区可以满足企业不同的业务需求。
其次,保税区具有国内贸易的便利化特点。
在保税区内,企业可以通过国内贸易模式开展业务。
相比于一般的国内贸易方式,保税区的国内贸易可以享受更优惠的税务政策。
例如,企业可以以较低税率购买原材料和设备,减少企业成本。
同时,企业在国内贸易中的业务流程也更加简化,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此外,在保税区内进行外贸加工制造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要业务。
企业可以将原材料、零部件等通过保税区的特殊办理模式,进口到保税区进行加工和制造,然后再进行出口。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企业在进口环节的成本和手续,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加工和制造基地选择。
外贸加工制造成为了许多企业在保税区的核心业务。
仓储及配送也是保税区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保税区内设有专门的仓储区域,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仓储和配送服务。
企业可以将货物存放在保税区的仓库,并享受相应的仓储和物流服务。
这样的模式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保税区也是金融和银行服务的重要场所。
金融服务机构在保税区内设有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与贸易和投资相关的金融服务。
企业可以在保税区内开设银行账户,进行跨国支付和结算等业务。
保税区内还提供跨境融资、保险等服务,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最后,国际保税区还提供国际物流服务,并成为国际物流枢纽。
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与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的区别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特殊经济区域,在功能和定位上存在一些区别。
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是一种经济特区,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和优惠政策。
其主要功能包括保税贸易、金融业务、高新技术产业、跨境电商等。
综合保税区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形式存在,通常位于海港附近或沿海地区。
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在于免税政策、进出口便利化以及法律管辖上的特殊待遇。
企业可以在综合保税区内进行海关监管下的保税加工、贸易、仓储等业务活动。
同时,综合保税区也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建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是一种集中管理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专门区域。
其主要功能是为物流企业提供便利的运营环境和服务设施,促进货物流通和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保税物流中心通常设立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包括海港、航空港、铁路枢纽等。
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该区域的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和物流设施,进行货物集拼、分拨配送、仓储管理等物流活动。
保税物流中心的优势在于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和便利条件,例如海关审批、仓储管理、货物运输等。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和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提供更好的物流解决方案。
区别总结- 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是一种经济特区,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形式存在,主要功能包括保税贸易、金融业务、高新技术产业等。
- 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是为物流企业提供便利的运营环境和服务设施的专门区域,主要功能是促进货物流通和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 综合保税区注重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发展,而保税物流中心注重物流服务和运营环境的优化。
- 综合保税区具有免税政策、进出口便利化等优势,而保税物流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和便利条件。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在经济发展和外贸物流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根据实际需求,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保税区运营方案一、前言保税区是指国家设置的具有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特定功能的进出口货物管理区域,是国家税收政策和外贸政策的特殊区域。
保税区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便利措施,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围绕保税区运营方案展开讨论,包括保税区的定位、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保税区的定位1. 保税区的战略定位保税区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保税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2. 保税区的定位保税区的定位是依托我国的贸易优势,发挥进出口贸易和产业转型的作用,实现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升级的有机衔接。
保税区要根据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外贸需求,确定其定位,如集聚型、通关型、产业型、服务型等。
三、保税区的规划1. 保税区的规划目标保税区的规划目标是积极服务国家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深度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培育物流、金融、贸易、产业、科技等新业态,打造国际贸易新平台,实现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升级的有机衔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保税区的规划框架保税区的规划框架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是制定保税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规划布局、空间利用和功能定位。
专项规划是对保税区功能区、园区和产业等方面的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发展规划和配套设施规划等。
详细规划是对保税区具体项目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实施细则。
3. 保税区的规划内容(1)产业规划:根据保税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外贸需求,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聚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园区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园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用地指标,合理规划园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物流规划:保税区是一个集聚国际贸易和产业发展的平台,物流规划是保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统筹规划内外部物流通道,提高通关效率和物流效益。
保税物流中心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作为海关的特殊监管区,保税物流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为外向型经济转型做出了贡献。
然而,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仍存在定位和发展不一致、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服务落后、管理服务不足等问题。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应对对策。
关键词:保税物流;海关监管;物流中心一.保税物流中心的内涵保税物流中心的内涵。
保税物流中心是满足跨境经营和现代物流发展要求并能够提供若干新功能的海关监管设施。
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和实施,以及基于商业企业模式的具体操作。
保税物流中心根据进入企业及保税产品储存时间区别分为两类:A型保税物流中心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
A型保税物流中心是指由经海关批准的由在中国境内法人单位投资建设的从事保税仓储物流活动的海关监管场所。
向社会提供保税仓储物流综合服务的公用型和仅向本企业或者本企业集团内部成员提供保税仓储物流服务自用型两类。
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一个由中国法人运营的海关批准的集中监管场所,由多家企业进入进行保税仓储和物流服务。
企业在B型保税物流中心可以开展和不能开展的活动范围应与A类保税物流中心的活动范围一致。
但A型保税物流中心海关仓库中的货物的海关仓储期应为一年;货物在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保税储存期一般为两年。
B型保税物流中心为准封闭形式运行,海关允许物流中心企业在物流中心内转让、转移货物,并允许在海关办理相对简单的备案程序。
二、保税物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保税物流中心的定位和发展不一致。
目前,我国大多数保税物流中心在定位设计上往往过于重视退税和绑定这两个基本功能的易操作性。
对于其他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重要职能,特别是国际货物转移和相关增值服务的发展,在组织管理和运营条件方面缺乏前瞻性准备,导致原有基本职能延伸的衔接效应丧失。
这种定位的缺失将不可避免地削弱保税物流中心的政治和功能优势,并推迟本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
保税区产业园区运营方案一、总体要求保税区产业园区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重点发展项目,园区的运营方案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特色,积极引进各类企业和项目,促进园区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
园区的运营方案应兼顾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良好运营。
二、园区规划1. 园区位置园区位于国家级保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
园区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2. 园区建设园区的总体规划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当地发展规划确定,园区内部设施完备,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园区内建设有符合相关标准的园区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等功能分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环境。
3. 园区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明确,主要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制造业企业,促进园区内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
三、园区运营模式1. 政府引导园区的运营模式应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培育园区内的企业集聚效应,引导和支持园区内企业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园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园区的顺利运营提供保障。
2. 市场化运作园区的运营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引导各类企业进驻园区。
同时,园区应积极招商引资,开发园区商业空间,引入各种服务业项目,增加园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3. 园区服务园区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法律咨询、财税服务、人力资源等支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4. 园区创新园区应注重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团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园区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四、园区内企业招商1. 招商目标园区应以企业为主要招商对象,针对国内外各类优质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点招募,引进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2017年 第7期第39卷总第277期物流工程与管理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物流论坛doi:10.3969/j.issn.1674 -4993.2017.07.011马尾保税区物流园运营模式优化研究□张木花1’2(1.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350000)【摘要】为更进一步将福州马尾保税区物流园的功能发挥出来,使之在闽台海峡两岸经济区辐射作用得到完善,针对现今马尾保税区物流园运营模式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如完善功能认知、运营模式调整、信息配套提 供等,从而积极促进其对招商活动的影响力提升,带动本地保税区物流园走国际化业务拓展之路,有计划地推动区域整 合工作进程。
【关键词】马尾保税区;物流园;运营模式【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17)07-0032-02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Park Operation Mode in Mawei Free Trade Zone□ ZHANG M u-hua12(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Fuzhou University,Fuzhou350108;2. Fuzhou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rade,Fuzhou350000,China)【A 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logistics park in Fuzhou Mawei Free Trade Zone,the radiation effect of Fujian and Taiwan cross- strait economic zones is improved.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ogistics mode of Maotai Free Trade Zone,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such as perfect Functional cognition,operation mode adjustment,information supporting the provision,etc.,so as to actively promote its influence on investment promotion,promote the local bonded area logistics park to take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velopment path,plan to promote regional integration work process.【Key words】Mawei free trade zone;logistics park;operation mode福州马尾保税区成立于1992年,位于福建省闽江下游的 马尾港中,它将港口优势与濒临台湾优势发挥出来,致力于国 际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等活动,是我国特殊经济政策的 体现,拥有综合化经济区功能,可以说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样 板,依国际通行惯例办事最有效率的关外境内发展区。
本地 区的保税物流园区,对于完善区港联动,带动国际尤其是闽台 港航产业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1基本功能认知首先,要优化对马尾保税区物流园基本功能的认知,基于 功能优势给予考虑,该保税区物流园能够全面考虑到现代化 物流与国际化物流的需要,拥有足够的保税区政策、出口加工 政策双重保障,显现出了国际自贸区的特点,特别是利用把保 税区保税物流仓储作用和与之相连的港口装卸运输作用相结 合,达到保税区港区相联系的效果,是值得重视的;再者,借助 保税区物流园的有关政策,企业能够进行一些此前无法开展 的业务,像拼箱业务等,反过来带动马尾港国际化物流体系的 〇2管理体系布局马尾保税区物流园的体系能够被具体区分成作业体系、信息体系以及组织管理体系几方面内容,其中作业体系在功 能上侧重于满足物流不同作业功能的效率提升要求,利用多 种功能的结合,带动物流体系走向高效管理状态。
一般来说,保税区物流园的作业体系需要包含下述内容,即集装箱调运、仓储配送(含国际配送)、中转、采购、管理等。
对于信息体系 而言,其主要功能在于把不同作业活动结合为一体,利用信息 的调整,使保税区物流功能得以顺畅发挥。
对于组织管理体 系而言,其主要功能在于对系统协调性的保障。
整个福州马 尾保税区综合了保税仓储、物流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贸易加 工、集装箱整合、口岸作业等多重功能。
出于资源合理整合的 考虑,避免空驶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为了防止迂回、过远、重 复运输等问题,应当尽可能让园区内的物流趋于合理化状态。
为此,第一要做的便是实现园区物流节点化合理,按照产业布 局及地形要求,给予相应的安排。
3物流体系完善马尾保税区物流园体系建设应当遵从法律和政策的要 求,首先在相关政策支撑下,使本区域内的物流系统在组织架 构、管理方法等方面得到重要保障;其次,在相关法律规章的 支撑下,使物流体系的运行有所凭借,尽可能在遇到涉及企业【收稿日期】2017-04-23【作者简介】张木花(1985—),女,汉族,福建沙县人,本科,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第7期张木花:马尾保税区物流园运营模式优化研究33与他人权益问题时,得到妥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对物流体系 活动加以规范和限制,保证相关主体的基本权益;再者,要注 意物流园区自身管理体系的支撑,使马尾保税区充分借助现 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园区中涉及到的信息可以顺畅交流,随时保证堆场、仓库等地的动态管理;最后,要求有标准化系 统的支持,较好地达到保税区走向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标准,确 保各物流环节的协调应用以及物流体系同其他体系在技术方 面的联结。
4物流管理服务对于马尾保税区物流园运营模式而言,管理服务自然不 能忽略。
4.1思维观念转变首先,园区应当积极谋求观念的转变,形成良好的服务思 维。
对于保税区的物流管理工作来说,归根结底属于一种服 务的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说,视其为服务行业并无不妥。
因此,我们在制定并完善保税区内物流运营模式时,必需要以服 务思维为引导,充分展现出服务思想。
另外,对于直接服务于 客户的人员,及时有效的培训极有必要,惟其如此,方能帮助 其建立起全面而科学的服务意识。
4.2运行制度调整园区需要构建形成完善的管理运行制度,对于马尾保税 区物流园来说,需要在下述几方面着手,其一是完善保税区内 部管理工作,以成熟稳健的物流运营管理制度为依托,保障马 尾保税区物流园的整体有效运转;第二是保税区给物流所提 供有关服务需要尽可能全面,除了基本的常态化物流服务之 外,尚需要在金融、外汇、信贷等多个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基 本达到除了国家法律另有规定的禁止项目以外,货物可以在 保税区之内同境外自由贸易。
在监督管理及具体办公方面,需要全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管理办法,达到口 岸货物直通效果,特别是在由非保税区进人到保税区的货物,需要依规定快速办理相应的手续,对于其中已经办结出口手 续的企业,便可凭凭证实现出口退税办理;第三,对于从保税 区发到非保税区应税货物而言,则依正常出区状态实现进口 关税的征收或代征收,对于货物所面临的完税价格,一般来讲 可以等同于人境口岸所规定的完税价格。
此外,要对保税区 的物流监管系统进行完善,达到人区即核对、出区即查验的效 果,并允许货物处于企业内及仓库间的自由流转,使之得以在 保税区的范围内进行企业注册等。
4. 3进行政策研究保税区物流园需要成立专业化的政策分析小组,专门负 责对国家、省市、海关等方面的政策加以分析,做到面对优惠 政策的提前准备。
与此同时,还要全面分析国际和国内经济 发展前沿问题,以便争取到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
比如,政府 正日益关注提升马尾物流园区中转业务运作能力的问题,利用协调福州、汕头等地港口货物中转的办法,部署相关优惠政 策,并吸弓丨实力较强的跨国船运公司将港口中转货物转移到 本地,为此,保税区物流园要根据政策及时做出区域规划调 整,增加运输调度密度,进一步增强转口贸易水平。
5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对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形成与物流过程相适应的 保税区专业化信息系统,这是马尾保税区同世界相联系,并且 保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若想得 到合理化建设,就一定要首先在硬件建设及配备方面做出努 力,同时在进行建设相关设施时,具有一定的思维先行性,全 面考虑到保税区综合发展态势,争取一步到位,避免无意义重 复建设问题的发生;第二,在马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内容方面 的建设则需要考虑到几个方面,比如,保税区中相关信息的收 集与管理系统,应当起于商品入园,止于商品出园,使商品数 量、种类、价格、功能、时间去向等信息,再加上保税区中调剂 商品、余缺商品信息等都能够做到及时而准确的查询。
再比 如信息系统需要可以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国内及国外的相关物 流信息、市场动态,从而使信息系统使用者可以依据信息了解 国际和国内物流市场的现实情况;第三,马尾保税区物流园要 能够做到信息的及时查询和跟踪,借助GPS等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物流信息的定位跟踪,随时了解来往于保税区的物流商 品情况,给用户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6结语只有做出不断的调整,使之朝优化方向发展,马尾保税区 物流园才可能有出路,从而真正处理其在前进过程中所遇到 的多重困难与阻力。
为此,福州马尾保税区物流园需要持续 性探索资源统筹问题,以争取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效果,走出一 条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之路,从而建成更具资源配置优化效 果的、定位功能更加合理的大型国际保税区物流园,带动当地 产业链的高效运行,使闽台地区海峡西岸置于重要物流节点 的影响之下,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中去。
[参考文献][1]沈倩.基于SWOT方法对南京龙潭综合保税区物流发展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4) :18-20.[2]李友华,袁圆.厦门保税区物流及管理体制模式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2) :48 - 53.[3]曹瑞.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3(36):110-111.[4]高晓霞,黄文凤•远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桥头堡——访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监陈腾举[J].海洋与渔业,2015,19(6) :101 -103.[5]高玲•论福州市马尾区工业旅游的开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0(6) :52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