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研说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
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课程总目标、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说教材: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教材比较、知识整合;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一)总目标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目标如下: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美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知识和能力目标:1、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第三、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标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七年级下册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识字与写字:1、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熟记生字词的音形意;2、会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稿敬爱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
我的研说流程是:讲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讲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致,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神情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浸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修养的整体提高。
课程目标九年向来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 4 年级、 5~ 6 年级、 7~ 9 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表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涨,最后全面达成总目标。
本学段( 7~9 年级)目标与内容(一)识字与写字1.能娴熟地使用词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娴熟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模拟名家信法,意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优异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能用一般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必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好多于500 字。
能较娴熟地运用略读和阅读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解析主要内容,意会和商酌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商讨、解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认识表达、描绘、说明、议论、抒怀等表达方式。
6.能够划分写实作品与虚假作品,认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赏识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意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利启迪。
对作品中动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划分看法与资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看法与资料之间的联系,并经过自己的思虑,作出判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课稿我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
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其中说课标:课程总目标、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说教材:编排意图和体例、教材内容、教材特点和知识的整合;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一)总目标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目标如下:第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第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美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内容标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七年级下册课程标准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天我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简单的总结,进一步明确本册书的阶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