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关雎
- 格式:pptx
- 大小:6.45 MB
- 文档页数:25
《诗经关雎》原文、译文及艺术特色赏析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关雎1.重点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琴瑟友之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
钟鼓乐之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左右流之流,古义:择取;今义:流出。
2.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
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
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
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
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
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
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3.《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初中语文第六册必背古诗文东莞市清溪中学顾凯2013年4月21日初中语文第六册必背古诗文1、【关雎】(诗经)关关雎jū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jiā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dǐ。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3、【从军行】(杨炯jiǒng·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4、【月下独酌】(李白·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miǎo云汉。
5、【羌村三首】(杜甫·唐)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6、【登楼】(杜甫·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唐)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诗经关雎》原文、译文及艺术特色赏析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最美《诗经》名篇盘点(附鉴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让我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能否让我得到你的真心?我愿与你琴瑟钟鼓,不问世事,无关风月。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你啊你,仿佛远在天边,又仿佛近在眼前。
我试着从水中趟过,跨过千山万水,只为寻找你的踪影。
你啊你,我心爱的人啊,为何我伸出手,却只能触碰到幻影呢?《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柔美的月光下,你缓缓起步,娴雅的倩影于朦胧的月光之中,笼罩着几分神秘,牵动着我深情的愁肠。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与你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
便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孟德求才,我只求你,我在等你,你还不来,一天没有见到你,却像三个月一样。
你应该没有像我这样思念过一个人吧,我在寻你,你在哪里。
我不敢回头,怕你不在那里。
《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宛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初中语文《诗经·关雎》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经·关雎》。
(2)理解《诗经·关雎》的内容,把握其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经·关雎》的文学特点,了解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经·关雎》。
(2)学会欣赏《诗经·关雎》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经·关雎》所表现的美好情感,体味古代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诗经·关雎》。
(2)理解《诗经·关雎》的内容和主题。
(3)分析《诗经·关雎》的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1)把握《诗经·关雎》的古文语言和句式。
(2)深入理解《诗经·关雎》的寓意和象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经》的背景和地位。
(2)介绍《关雎》的篇目特点和文学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经·关雎》,感受其音乐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经·关雎》的主题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经·关雎》的古文语言和句式。
(2)解析《诗经·关雎》的寓意和象征。
5.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诗经·关雎》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现的美好情感。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诗经·关雎》。
2. 写一篇关于《诗经·关雎》的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选文篇目:《关雎》《陌上桑》《硕人》选文一:《关雎》(《诗经》)略选文二:陌上桑(《汉乐府》)①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②,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③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xì),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wōduòjì),耳中明月珠。
缃((xiāng)绮(qǐ)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④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zhuó)帩(qiào)头⑤。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chí chú)⑥。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⑦罗敷:“宁(nìng)可⑧共载不(f ǒu否)?”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líjū))⑩;青丝系(jì)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⑨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lián)⑩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rǎn)⑿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⑾。
”注释:①“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
②好女:美女。
③喜:一作“善”。
④捋(lǚ):摸弄,用手顺着抚摩。
髭(zī):口上边的胡子。
⑤帩(qiào俏)头:同“绡头”,古人束发用的纱巾,表示已经成年。
⑥踟蹰(chí chú):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⑦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⑧宁可:是“愿意”的意思。
这二句是吏人转达太守对罗敷的问语,是说使君问你,愿否同他一道乘车而去。
诗经《关雎》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赏析《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
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方言》说:“秦晋之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
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
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
“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
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
前面说过,《关雎》是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
所以,诗歌在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