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急救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8.29 MB
- 文档页数:61
简述发现气管异物时进行急救的方法气管异物是指外物误入气管,阻塞气道,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一种急性状况。
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所以对于发现气管异物的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一、判断气管异物的严重程度我们需要判断气管异物的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仍然能够呼吸,虽然有些困难,但没有明显窒息的表现,那么可能异物并没有完全阻塞气道,属于轻度情况。
而如果患者完全无法呼吸,出现窒息的症状,那么属于重度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二、轻度情况的急救方法对于轻度情况的气管异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鼓励咳嗽:让患者尽可能多地咳嗽,以试图将异物排出。
我们可以用手拍打患者的背部,帮助其咳嗽。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以增加咳嗽的力度。
2.胸部挤压:如果咳嗽无法将异物排出,我们可以进行胸部挤压。
方法是让患者弯腰,用手掌紧紧地按压在患者的胸骨下缘处,向内向上用力挤压胸部,以期将异物排出。
3.呼吸急救:如果异物导致气道完全阻塞,患者无法呼吸时,我们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让患者平躺,将头向后仰,使气道保持通畅。
然后,我们用嘴对嘴或嘴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让患者吸入我们的呼气,以维持氧气供应。
三、重度情况的急救方法对于重度情况的气管异物,我们需要立即进行急救,以避免患者发生窒息。
1.胸部挤压:首先,我们需要给患者进行胸部挤压。
方法与轻度情况相同,通过胸部挤压的方式尽可能将异物排出。
2.腹部冲击:如果胸部挤压无效,我们可以进行腹部冲击。
方法是让患者弯腰俯身,用力拍击其背部,以期通过冲击的力量将异物排出。
3.人工呼吸和CPR:如果异物导致气道完全阻塞,患者无法呼吸,我们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先进行人工呼吸,然后每隔30次呼吸进行一次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患者的氧气供应和心脏循环。
四、寻求医疗救助无论是轻度情况还是重度情况的气管异物,都需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即使我们成功地将异物排出,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确保患者的气道没有其他问题。
气管异物急救方法气管受到异物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面色苍白,继之变为青紫,甚至失去知觉,昏倒在地。
一、急救方法1、站住急敉法: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围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烈挤压患者的上腹部。
动作要快速,压后即放松。
2.卧位急救法:患者仰位,救护者两腿分开跪在患者大腿外侧的地面上,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者脐稍上方,向下、向前快速挤压,压后随即放松。
3、儿童急救法:让患儿俯卧在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的两肩胛骨间拍击4次。
拍背不见效,可让患儿背贴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向上挤压患儿中上腹部,压后即放松,可重复几次。
二、气管吸入异物后怎么办典型病例据有关报道,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因为咳嗽气促长达45天入院治疗,反复内科治疗无效,患儿多次出现窒息,最后一次因抢救失败而死亡。
后来在解剖中才发现,在患儿主气道内有一异物(花生米)。
而另一位两岁男孩,在医院门诊静脉注射时边注射边吃果冻,突然发生窒息,当时面色青紫,四肢挣扎,值班护士立即头朝下抱起孩子,压腹,拍背数秒钟后,一大块果冻从孩子嘴里喷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据统计,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小儿发病多,死亡率高。
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加之小儿好奇心强,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送。
而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急救宝典症状: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
由于不小心或着急,不慎将花生米、瓜子、枣核、图钉、别针、钮扣、硬币等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鸣。
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急诊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科室应急设施
1、操作器械:听诊器、吸引装置、各种型号气管镜等。
2、耗材:直达喉镜(带光源)、下开口异物钳、其他异物钳、气管切开包、环甲膜穿刺针、气管插管设备、急救车、无菌纱布、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一次性口罩及手术帽、碘伏棉球、酒精棉球、注射器、局麻药品等。
二、人员配备
急诊出诊医师包括高、中、低三级医师各1名,专科护士2名。
三、应急操作流程
1、生命体征监测:医师、护士要求十分钟内到位,护士首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建立液路,医师检查患者意识情况,包括瞳孔对光反射、呼吸、肺部听诊等。
2、追问病史:包括异物吸入史、呛咳史、病情进展情况、用药史、饮酒史、药物过敏史等。
影像学检查:病情允许时行胸部正位片、胸透、胸部薄层CT检查。
3、急诊入院,如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先抢救后根据气管建立的情况确定入院科室,如神经内科、小儿科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4、术前谈话: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方式,和患者及家属沟通。
5、紧急气管切开术、直达喉镜下异物取出术或气管支气管镜检术及异物取出术。
6、术后治疗:根据病情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气管异物事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患者因误吸、误吞等原因导致气管异物的事件。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气管异物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医护人员、护士长、行政管理人员等组成小组成员。
2. 小组成员职责:(1)院长:全面负责气管异物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3)医护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配合其他部门工作;(4)护士长:负责协调病房、急诊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医护人员;(5)行政管理人员:负责后勤保障、信息沟通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患者气管异物后,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组长。
2. 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小组成员赶到现场。
3.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异物大小、位置等信息。
4.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以下措施:(1)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尝试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2)若患者意识不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人员;(3)若患者有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4)若异物位于喉部,尝试使用镊子或专用工具夹取异物;(5)若异物位于气管深处,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尝试夹取异物。
5. 在救治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6. 患者病情稳定后,转至病房或ICU继续观察治疗。
五、后期处理1. 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确定异物是否已取出,并评估损伤情况。
2. 对医护人员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宣传气管异物预防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应急处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气管异物的处理方法气管异物是指异物误入气管引起的窒息危机,是一种常见但十分危急的急救情况。
当发生气管异物时,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介绍气管异物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首先,当发现有人出现气道异物梗阻时,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可以让患者弯腰俯身,用力拍击其背部,以帮助排出气道异物。
同时,可以让患者咳嗽,利用咳嗽的力量将异物排出。
如果这些方法无法排除异物,就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
其次,如果患者仍然无法排出气道异物,就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
这是一种紧急的手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要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并且要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和药物。
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避免进一步损伤。
最后,进行气管异物的处理后,要及时送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医院可以进行更为专业的检查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送医院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再次发生窒息。
在处理气管异物的过程中,要保持镇定,并且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最重要的是,要及时送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总之,气管异物是一种十分危急的急救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处理气管异物时,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及时送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气管异物的处理方法,提高急救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气管异物阻塞的急救措施在生活中,气管异物阻塞是一种十分紧急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因此,在发现气管异物阻塞时,我们必须要采取急救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1. 利用力气挤压当一个人喉咙里的异物已经到了气管的位置,无法再通过咳嗽将其排出时,我们可以采用力气挤压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抢救。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让患者站立或坐着,尽可能保持正常呼吸。
•请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的腹部。
•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拳头,放在患者腹部的上方。
•快速、有力地向患者腹部施加压力,直到异物排出。
请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对于儿童和孕妇是不适用的。
2. 胸部拍打法胸部拍打法是在气管异物无法用咳嗽排出时,可以帮助其移动或震动。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让患者站立或坐着,尽可能保持正常呼吸。
•请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用掌心对着患者的背部,在挥拍时应从下向上。
•拍打的节奏应与患者呼吸相同,第一次拍打后请等待患者呼气。
•请救助者轻拍患者双肩,帮助其咳嗽,有可能继续排除气管异物。
3. 腹部撞击法腹部撞击法是一种比较强有力的方法,对六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比较有效。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让患者躺下,伸直,用一个枕头或垫子支撑头部。
•请救助者跪在患者旁边,将手掌放在患者脐部上方,并用力向内弯曲。
•快速地推压腹部,每次推压后请等待患者呼气。
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如果不小心做到患者的肋骨上,可能会导致损伤患者的内部器官,因此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4. 背部拍击和头部倾斜法在救助成年人和儿童时,背部拍击和头部倾斜法也是可以采取的措施。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让患者趴在床上,用枕头支撑头部,不能双腿并拢。
•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的背部施以力量,打到胸部和肩膀之间。
•如果异物依旧没有被排出,可以倾斜患者的头部,让他口对下方,将异物震动,这样有可能帮助异物排出。
总结气管异物阻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简述发现气管异物时进行急救的方法气管异物是指不慎吸入气管的异物,如食物、硬物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当我们发现有人发生气管异物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下面将针对发现气管异物时的急救方法进行简述。
1. 保持冷静在发现有人发生气管异物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
紧张和慌乱只会加重情况,影响急救效果。
因此,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心态,迅速判断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
2. 判断窒息程度我们需要准确判断被救助者的窒息程度。
当气管异物导致气道完全阻塞时,被救助者表现出无法言说、面色发绀、无法呼吸等症状。
而当气道部分受阻时,被救助者可能会出现无法正常呼吸、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窒息程度的不同,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实施胸部冲击法对于完全窒息的情况,我们需要迅速实施胸部冲击法。
被救助者需要站立或坐着,救助者站在其身后,用手掌紧贴受害者胸部下部,用力向上推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被救助者恢复呼吸。
4. 进行腹部冲击法对于孕妇、肥胖者或无法站立的人群,我们可选择腹部冲击法。
被救助者需要俯卧在硬板上,救助者用手掌紧贴受害者腹部上部,用力向上推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被救助者恢复呼吸。
5. 采用腹部压迫法在气道部分受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腹部压迫法。
被救助者需要坐在椅子上,救助者站在其身后,用手掌紧贴受害者腹部上部,用力向内上方推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被救助者恢复呼吸。
6.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急救措施只是暂时的紧急处理,如果被救助者仍无法排出异物或症状持续恶化,我们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可以在更专业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以确保其安全。
7. 避免误吸异物为了避免误吸异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预防。
避免大块食物咀嚼不细或急于吞咽,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更需要注意。
此外,对于有牙齿问题或吞咽困难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发生气管异物的情况。
总结:发现气管异物时进行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被救助者的生命安全。
一、背景气管异物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尤其是在儿童中,气管异物导致的窒息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气管异物处理的应急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我院制定了气管异物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异物危害的认识,增强急救意识。
2. 确保气管异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减少气管异物导致的死亡和并发症。
三、预案内容1. 人员培训(1)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气管异物急救知识培训,包括症状识别、急救措施、注意事项等。
(2)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应变能力。
2. 急救设备(1)配备急救箱,内含气管异物夹、吸痰器、氧气、急救药物等。
(2)确保急救设备完好,定期检查和维护。
3. 急救流程(1)患者出现气管异物症状时,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部后仰,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2)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3)在等待急救车到来或转院过程中,持续对患者进行急救措施。
4. 院内协作(1)各科室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气管异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应对气管异物患者。
5. 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气管异物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
(2)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预案内容,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四、预案总结1. 通过制定气管异物应急预案,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对气管异物危害的认识,增强了急救意识。
2. 优化了气管异物患者的救治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提高了院内协作能力,确保气管异物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救治。
今后,我院将继续加强气管异物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引言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群体中,严重者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异物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2. 降低气管异物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3. 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异物处理的熟练程度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应急预案措施1. 人员组织(1)成立气管异物应急预案小组,由呼吸科、急诊科、儿科、五官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
(2)明确各小组成员职责,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
2. 物资准备(1)气管异物急救器材:包括吸引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异物钳、喉镜等。
(2)氧气、吸氧设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生命支持设备。
(3)常用药物:阿托品、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3. 护理流程(1)发现气管异物患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
(2)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如患者出现窒息症状,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或胸部冲击法。
(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5)给予高流量吸氧,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6)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7)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8)对已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气管套管的护理工作,防止感染和意外脱落。
4.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气管异物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应急反应能力。
(2)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应急预案总结1. 本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异物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气管异物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3.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降低气管异物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4. 持续关注气管异物救治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概述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气管异物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气管异物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儿科、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组成。
2. 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重点1. 病情评估(1)迅速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心跳、面色等生命体征。
(2)观察患者咳嗽、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
(3)检查患者口鼻是否有异物,必要时进行初步清理。
2. 早期急救(1)如患者意识清醒,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或互救。
(2)如患者意识不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院内转运(1)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医院。
(2)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4. 院内救治(1)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氧气吸入、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
(3)如需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进行异物取出手术。
5. 后期康复(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2)加强患者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3)定期随访,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气管异物应急处理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气管异物紧急情况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病情评估、早期急救、院内转运、院内救治、后期康复等环节。
3.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五、注意事项1. 提高医务人员对气管异物危害的认识,加强业务培训。
2.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避免儿童将异物放入口中。
3. 医院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确保气管异物紧急情况下的救治工作。
4. 加强与其他医院的协作,提高气管异物救治的整体水平。
5. 做好气管异物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气管异物危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