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胸腔穿刺术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42
胸腔穿刺术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指胸腔内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完全封闭的空腔。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为负压,故其实际上是两个潜在的腔隙。
胸膜腔含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其液体的衡量维持取决于影响液体生成和吸收各因素的平衡。
病理情况下,当液体生成超过吸收时,液体即积聚在胸膜腔,形成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sion)。
其量较多时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出现干咳、胸闷、气急等不适甚至循环障碍表现,需抽取积液以解决压迫症状。
另外,作为原发疾病的反映,抽取胸水进行检查可了解积液的性质,协助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
胸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通常是指胸腔积液穿刺抽液或气胸时穿刺抽气操作,由于穿刺抽气是主要涉及治疗,本节主要讨论胸膜腔穿刺抽液。
一、适应证(一)诊断1. 病因未明的胸腔积液。
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协助明确诊断。
2.对恶性病变进行诊断性分期。
3.为明确有无胸膜支气管瘘,在胸腔穿刺后注入美蓝。
(二)治疗1.通过抽液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肺脏压迫或纵隔移位造成的呼吸困难、缺氧。
2.通过抽液减轻胸膜增厚。
3.胸膜炎、脓胸等为缓解症状而抽液减压并注入抗菌药物。
4.肿瘤性积液在抽液减压后注入抗癌药物。
5.胸膜粘连治疗。
二、禁忌证(一)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
(二)穿刺部位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性感染。
(三)疑有肺包虫病可能者。
(四)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
三、术前准备(一)患者准备1.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2.胸部B超定位检查,并在皮肤上用甲紫(龙胆紫)棉签标记部位。
(二)穿刺用品无菌胸腔穿刺包(注射器3付,其中5ml、10ml、50ml各1付,6.5或7号注射针头各1个。
带引流橡皮管12号、16号穿刺针头各1个。
血管钳1付、洞巾1条、纱布若干)(图3-2)、无菌手套、消毒盘(70%乙醇、2%碘酒、无菌棉签若干)、试管、玻片、送检培养标本用的无菌试管、标本瓶,以及污水盛器。
胸腔穿刺操作制度与流程如下:
1.固定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
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坐起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
举抱于枕部。
2.选择穿刺点: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
胸腔积液较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
有时也选择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
点。
3.消毒与麻醉: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
洞巾用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至胸
膜壁层逐层浸润麻醉。
4.穿刺: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
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
在麻醉处缓缓刺入,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
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
5.术后处理:抽液完毕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
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1.患者取斜坡卧位。
手术部位应依体征、X线胸片或超声检查确定,并在胸壁作标记。
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局麻。
2.首先用注射器作胸膜腔穿刺,以确定最低引流位置。
作皮肤切口,用直钳分开各肌层(必要时切开),最后分开进入胸膜腔(壁层胸膜应注入足量局部麻醉剂),置入较大橡胶管。
引流管伸入胸腔之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以缝线固定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
[1] 1.肋间插管法:(1)病人取半坐位或平卧位,如以引流液体为主,则患侧可抬高30度-45度。
以1%普鲁卡因20ml,先作插管处皮肤、皮下及肌层浸润;至少有一半麻醉药注射在胸膜外(注射针在抽得气体或液体时,为胸膜腔内,针头稍退出在不能抽得气体或液体处,即为胸膜外)。
(2)选择一根适当的引流管(引流气体则口径可稍小,引流浓液的口径宜大些),引流管一端剪成弧形,距顶端1cm,再开一侧孔。
根据注射麻醉剂针头进入胸膜腔的距离。
可了解患者胸壁的厚度。
在引流管侧孔远端,在以胸壁厚度加1cm处,以丝线作标记,即引流管应插入胸膜腔之深度(丝线平皮肤处)。
(3)一切准备好之后,于皮肤浸润麻醉处切开1.5-2.0cm,以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肌层,直至胸膜腔,并扩大胸膜上的裂口。
以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弧形端,经切口插入胸膜腔。
将引流管与水封瓶连接。
观察有无气体或液体溢出。
如果引流通畅,将引流管调整至适当深度(即丝线标记处),即可缝合皮肤切口,并固定引流管,以免滑脱。
切口以消毒纱布覆盖,并以胶布固定,引流管必须垂直于皮肤,以免造成皮肤压迫性坏死。
(4)水封瓶为一广口玻璃瓶,以橡胶瓶塞密封瓶口,瓶塞上穿过长、短各一两根玻璃管。
长玻璃管一端,应与胸腔引流管连接,另一端应在瓶内水面下2cm。
引流瓶应较胸膜腔低50-60cm。
瓶内应放置消毒盐水或冷开水,放入水后应作标记。
根据引流瓶外的刻度(标记),可以随时观察及记录引流量。
每日应更换引流瓶内消毒水一次。
胸腔穿刺术一、适应症1、胸腔积液性质不明,穿刺化验2、胸腔积液或气胸,有压迫症状3、脓胸或恶性胸腔积液,进行胸膜腔内给药二、禁忌症1、不合作的病人;2、未纠正的凝血疾病;3、呼吸功能不全或不稳定(除非是行治疗性胸腔穿刺术进行缓解);4、心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律不齐;不稳定性心绞痛。
5、相对禁忌证包括机械通气和大泡性肺疾病。
6、在针穿入胸腔之前必须排除局部感染。
三、并发症1、气胸:通过穿刺针气体逸漏或其下的肺创伤产生的气胸;2、血胸:穿刺针损伤肋下血管所致的胸膜腔或胸壁出血;3、穿刺点外渗积液4、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或单纯晕厥;5、空气栓塞(罕见,但灾难性);6、感染;7、进针过低或过深导致的脾或肝刺伤;8、快速排液>1L所致的复张性肺水肿。
死亡极为罕见。
四、准备1、体位坐位或者半卧位患侧向上,患侧手臂上举过头,以使肋间相对张开。
2、确定穿刺点1)气胸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2)首选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3)必要时也可选择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在肋角以外,血管神经行于肋沟内,并于腋后线处均分为上支和下支,上支行于肋沟内,下支行于下位肋骨上缘。
因此,在胸腔穿刺是,在后壁通过肋间隙,靠近下位肋骨上缘;在前、侧壁通过肋间隙则通过两肋中间,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神经。
血管与神经的位置关系为:由上向下分别为静脉、动脉、神经。
穿刺针应在有液体的肋间隙部位进针。
无包裹的胸腔积液,穿刺点一般低于液面的一个肋间隙,位于肩胛下线。
碘酊消毒皮肤后,术者戴无菌手套,铺好无菌洞巾后,用1%或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
先在皮肤上做一皮丘,然后行皮下组织,下一根肋骨上缘的骨膜浸润(防止接触到上一根肋骨的下缘以避免损伤肋下神经血管丛),最后至壁层胸膜。
当进入壁层胸膜,麻醉针管即可吸到胸液,然后在皮肤水平给麻醉针夹上血管夹标记针的深度。
将大口径(16~19号)胸腔穿刺针或针-套管装置连于一个三通开关上,并分别连接30~50ml的针筒,和将针筒内的液体排空至容器中的管道。
(完整版)胸腔穿刺同意书
大竹县人民医院
胸腔穿刺知情同意书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患者因入院。
目前初步考虑为。
为了明确诊断及治疗,需实施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
1.局部感染或败血症:局部穿刺点发生红、肿、热、痛或者全身感染如发热、寒战等。
2。
局部药过敏,药物毒性反应。
3。
穿刺部位局部血肿,皮下气肿。
4.心血管症状:穿刺期间可发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跳呼吸聚停等。
5。
胸膜反应:心悸、胸部压迫、头晕.出汗、低血压休克。
6。
穿刺失败
7.损伤肺脏或其他组织、器官。
8. 渗液、渗血。
气胸、血气胸、皮下气肿。
9。
其他.
医师已经向我详细交待和解释了以上所有风险。
本人已经明白并且同意医师进行骨髓穿刺术检查.
患者签名:年月日
患者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 年月日
告知医师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