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56.34 KB
- 文档页数:4
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确立教育目的,在对待人的价值取向上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自身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
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把一个具有生物特性的人赋予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成为具有社会特性的人。
个性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即个体自身多种因素综合而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理性即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理性遵循(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性遵循,对科学的概念、价值准则的遵循等),以及运用理性(逻辑、科学概念和价值准则等)来揭示或把握客观对象(自然、社会、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遍性本质和规律、来看待或处理问题的特点等。
人的非理性即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非理性遵循(对产生于感觉、情绪、欲望之上的直觉、直接体验或灵感、顿悟的遵循),以及运用非理性来把握或说明客观对象或事物、来看待或处理问题。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科技素质指与人认识、作用于自然,与人从事物质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的水平,通常体现为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掌握及运用的能力,与此相关的思维品质、探索创
新的意识、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等。
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决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水平,通常体现为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
价值观念走偏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价值观念走偏情况存在的问题:
1. 道德淡薄:价值观念走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道德淡薄,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偏向于个人私利,忽视了道德的约束和责任感。
2. 物质至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享乐和权力,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爱和尊重,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冷漠和疏离。
3. 利益输送:价值观念走偏还表现为利益输送,不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而是以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为先,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4. 价值扭曲:某些价值观念走偏可能导致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扭曲和否定,使得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降低。
5. 环境破坏: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偏向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整改措施:
1. 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对公民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
2. 提倡公正和公平:加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弘扬,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
3. 强化规范和监督:建立健全行业道德规范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和制裁。
4. 增加环境意识:加强环保教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6. 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教育,培养社会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现在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及引导.现在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及引导人的价值取向受时代气息、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只有仔细的研究,才能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一、当代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特点1、在老师们的眼中,当代中学生的个人性格积极方面胜过消极方面,他们自信胜过自卑,进取胜过保守,热情胜过冷漠,活泼胜过拘谨,大方胜过孤僻,这是老师们予以肯定的。
但老师们同时也认为,一些消极性格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是存在的,表现为盲从胜于理智,草率胜于稳重,自大胜于谦虚,显然这是学生个人性格中不足的一面。
从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个人性格中不足的方面,有的属于不成熟性的外在表现,随着年龄的变化会有所好转,如盲从和草率等;但有些则反映了其自身素质上的弱点,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克服,如自大等。
2、倾向职业追求要问当代中学生的理想和对未来前途选择,他们大多向金钱、享受倾斜,以挣钱多少,收入高低论职业优劣,以追求实惠,安逸的工作为奋斗目标。
至于敬业、爱业、勤业的意识追求淡化了。
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份多样化了,从业人员增加、待遇较好,造成就业方式多样化,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包分配,包就业的做法,实行自谋职业,双向选择,聘任制合同制等就业方式。
青年自谋职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少,同时对政府的认同度也会随之淡化。
加之大量下岗,失业大军的背景,加大了对青少年家庭背景的压力。
大学生的就业不再由国家包分配,因而运用毕业分配的杠杆来引导和制约学生在校表现的机制也就消失了。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化的学生甚至较差的学生凭着家长的权势和熟人关系,很早就落实了优越的工作岗位。
因此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在校表现好,以求政府的分配,他们对自己今后的追求就倾向于追求挣钱多,收入高的职业,淡化了对事业的追求。
另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最佳选择题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益观念、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对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影响。
据此回答1-3题1、这些观念、意识的日益增强表明①物质决定意识②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③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④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2、材料启示我们A、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B、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C、要重视量的积累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3、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②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普遍降低③人们的价值观不同④人们的认识能力还有待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③“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切实把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减轻下来。
”据此回答4-5题4、之所以要加强“三观”教育,是因为A、“三观”教育是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B、加强“三观”教育,就能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5、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是由于它A、得到社会上许多我的承认B、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民的利益C、能把学生都培养成“四有”新人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6、“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准则体现了A.个人与社会的等价交换的关系B.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C.首先对社会做贡献,社会再满足个人的需要D.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云阳县和湖北巴东县同处三峡岸区,但在对待生长了几十年的森林上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云阳县千方百计为护江的柏树治虫治病,巴东县却巧立名目砍伐连片的杉林作别用。
据此回答7-8题7、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的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B、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8、上述材料还告诉我们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B、同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近年来,我国西北五省区形成了把分散的局部优势变为迭加的综合优势的共识,拆掉篱笆墙、共创大市场。
青年人的价值观与人生选择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青年人的
价值观与人生选择这一重要话题。
青年人是社会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
一个价值观都将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
应该认真思考我们的人生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价值观。
价值观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是我们行为的准则和动力。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人
生目标。
我们应该珍视诚实、勤奋、宽容、正义等传统美德,同时
也要尊重多样性,包容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
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青年人。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人生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我们应
该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不被物质和虚荣所迷惑。
我们要根据自
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勇敢追求梦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为他人、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我想说的是,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当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当代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大多是:乐于平凡,敢于追求和创新,甘于堕落,偏爱享受生活,满足自己,却更心念亲朋,寻求真理,藐视虚伪,却不能自已的表现虚伪。
我们不信仰金钱万能,却无法摆脱金钱的枷锁,我们热爱自然,却不得不在烦躁的都市生活和忙碌,我们憎恶平庸,努力挣扎,却发现自己的不满足……我们可以自私自利,可以任性,也有人认为我们没有爱心,不懂珍惜,然而,我们分的清国家大义和自私小利,我们明白纪律的必要性,我们将爱落实到行动,正所谓空口无凭,我们努力奋进,哪怕是一点的机遇,我们珍爱友情,亲情和爱情,为了这些而奋发图强。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青年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坚强脊梁,因为我们在勇敢的做真实的自己。
2007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奋斗》中的主人公就代表了一部分80后的言行1532009年9月网络财富Theory Studies・Intemet fortune理论探讨・网络财富和思想。
他们不全是为金钱活着,也不全是为名利奋斗,更多的是为自由、为爱情、为与自己十分憎恶的平庸而奋争。
他们对虚伪的价值观表示藐视,但藐视的方式不是背道而驰,而是不理不睬。
陆涛与身为房地产巨商的生父的冲突和较劲,就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层面上。
这个年轻人并不拒绝财富(豪宅、豪车和丰厚的酬金),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生父的价值观的排斥。
陆涛曾表白道:“我要好好想想,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我要想,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还要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段话,虽然说明他和他所代表的那些80后年轻人在价值观上的不确定,还存在着某种彷徨和迷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行动以及对生活和感情的选择。
他们仍然在扩展着自我意识和自我欲望,向往着自己向往的未来,寻找着更加快乐与幸福的人生。
这种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人生追求,将反映为一种社会性的普遍诉求。
中国年轻的一代希望社会环境更加人本化、个性化,更加平等和民主。
40多年前,当西欧和美国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时出现过一次影响深远的“青春浪潮”。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1.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
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受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影响产生偏差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偏差,具体表现如下:+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
+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颇有市场。
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重才能轻道德品质: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
+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
3.就业选择求稳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如国企、国家机关等。
这反映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下,毕业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收入来源,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学习压力大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
一方面,有的学生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
2.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交往问题是在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自农村地区,面对大学开放自由的环境和众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
而在城市中长大的、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则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
怎样进行人生价值的评价和选择摘要:正确的人生价值评价是社会进步的杠杆,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判别人生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根据,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个人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选择的自觉性、客观性越高,人生实践的成效就越好,就有利于人生价值的不断发展和良性循环。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追求成功,都希望自己有限的一生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那么,怎样进行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和科学选择?这是当代大学生非常关注并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人生价值评价选择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新时期,青年学生中出现社会思潮,一次又一次地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提到人们的面前。
可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古至今,源远流长。
一. 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也是人的一生对社会、他人和自身需求的满足。
它是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总的跟班看法。
人生价值观也可以说是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
人生价值观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所发生变化。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二.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评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来调整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人生向导的重要形式。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生的价值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是对人生实践及其是非功过所作的结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在个人用途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中做出选择,如果人们的行为效果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会受到肯定和赞扬;反之,就会受到否定和谴责。
所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评价是社会进步的杠杆,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判别人生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根据,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生价值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两大类型。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层次的发展,不论是社会的经济成本,还是就业分配方式都日渐丰富起来,相应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不论是其人生观,还是其世界观抑或价值观都处于形成的关键点,其价值取向十分重要。
因而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一)价值取向多元化,主导价值观不强对于中国价值标准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价值标准都是社会利益。
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标准也有了变化,有的标准为社会利益,有的标准是小团体利益,有的标准是个人利益。
而就价值取向上,有人选择钱,有人选择义气,有人选择享乐,有人选择事业,有人选择时机。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处于如此大环境下,其价值观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主导价值观不强的趋势。
(二)价值认知和价值行为呈现出分离的趋势就目前来说,诸多大学生都呈现出认知高,行为低的现象,比如说,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考试作弊可耻,但也存在不少大学生为了考的分数高点选择作弊;再比如,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应该助人为乐,但实际中,当别人遇见困难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大学生绕道而走。
在进行社会现象的评价时,一般大学生都会采用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但轮到自身,却会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当代大学生也基本明白,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得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增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在这其中也显现了很多大学生的急功近利。
很多学生把入党的原因归结为更好地就业和发展;将担任学生干部作为自身锻炼的一种途径;而对待知识学习,也是为了之后的就业;就业的时候,追求舒适和薪水。
在价值实现的时候也呈现出功利化取向,很多大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不是选择自身努力,而是选择关系实现。
人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
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
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
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价值取向:由单一的价值观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化
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现代人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的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呈现出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道德水平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超前与务实并存、人生目标的多样化与统一性交织在一起。
他们有的信奉“人生价值” 于个人奋斗,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的信奉“金钱至上”,有的则信奉“合理的利己主义”。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着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当代人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观念,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敢于设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能理性地正确对待复杂的人生,无中心、无秩序的“多元型”人生价值,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和自我价值失落的境地。
2、价值选择: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
过去,人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一般表现为理想主义。
而现在由于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较大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他们立足于现实,讲求实惠,由务虚向务实转变,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
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职业的稳定度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
以往的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现实的存在和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
3、价值主体:由重集体向重自我转变
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的影响,有部分人群集体观念减退以个人为中心,价值观念呈现出自我倾向,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社会不能满足其人生设计时,满腹牢骚,万人糊涂,唯我独清,做事垂头丧气,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人生追求。
显然,这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自我型”的人生价值观。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成功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决定,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而主宰我们做出不同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价值是我们确实应该坚持的──那么怎么会知道该建立什么样的成功基础?又怎能知道该做出何种有效的决定? 我们必须记住,一切的决定都根植于清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决策的依据。
当你知道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所在,那么下决定就易如反掌;不管在工作中或生活上,我们始终都得清楚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是哪些,不管周遭发生任何状况,毅然地遵从这些价值而活。
这种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始终一致,而不能计较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好处。
你怎么样地坚信,就怎么样地去行动。
价值观是人生的指南针。
要想过着快乐且成功的人生,惟一的方法就是按照正确的价值观生活,否则就必然会吃许多苦头。
经常在我们周遭会发现有些人不按正当的价值观过日子,例如抽烟、酗酒、好吃、动不动便想指使人等,这些坏习惯都是因为欠缺正确的价值观所养成的,结果人生不是过得浑浑噩噩,便是最后毁了自己。
那我们该如何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我们作为祖国的新生代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1、正确对待金钱、地位、权利
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理解财富的涵义,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地位,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
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是信心,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努力,我有信心,奇迹就一定会发生。
2、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每个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
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大家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为集体、为祖国的奋斗事业。
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
作为在正确价值观熏陶下的人民,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英雄和榜样的标杆下,通过自觉学习修炼价值观,弘扬主流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管局的工作碰撞出新的火花,使之成为我们内心的坚强信念和行动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