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职业风险与合理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47
合理用药制度合理用药工作制度(一)随着新药的迅猛发展,临床用药品种数不断增多,药物治疗的处方配伍复杂。
为提高药物疗效,避免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加强医药合作,开展合理用药工作。
(二)在医疗工作中积极推广《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根据本院及本地区药物资源的实际情况遴选出《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制定和修订《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协定处方,组织临床用药的评价,不断引进效价比高的药品品种,并淘汰效价比低的药品。
(三)药师在调配处方过程中应做到严格审查、准确调配,发现处方用药或用法有不妥当之处,应及时与经治医师联系,避免由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和其它不合理用药情况造成的药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师发药时要坚持核对制度,发药同时,要切实作好对病人的用药注意事项等交待工作。
(四)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
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制度》,积极收集住院及门诊病人的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并做好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五)做好药师下临床工作,按照《药师下临床工作制度》,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危重病例讨论及院内重大抢救工作。
以药物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开展治疗药物的监测,协助临床合理使用药物,以达到个体化给药的目的。
(六)积极开展治疗药物的药物经济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做好上市后药品的药物监测和再评价工作。
特别是对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类药物等,要做到经常分析和研究。
对门诊处方和住院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至少每半年进行合理用药分析。
其分析结果作为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指标之一。
(七)积极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工作,对医护人员、病人及病。
人家属提出的用药问题必须做到有问必答,并尽可能提供相关资料。
对不能当场回答的问题应留下病人的联系方式,查到确切资料后再提供给病人。
(八)做好合理用药宣传工作。
向病人和社会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主办《药讯》,向临床医护人员宣传合理用药资料和新药情报,以促进全社会的合理用药水平。
临床药师的职业风险及其合理用药问题研究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职业风险及其合理用药问题,旨在找出问题解决方法,保证临床药师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取深入调查和回顾性研究方法,了解我国临床药师具备的一系列职业风险,且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明确临床药师需要改进的方面和需要落实的工作,增强临床药师的用药安全意识。
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对于我国大部分临床药师来说,且在具体的法律条文上还存在多个方面的不明确性,具体来说指临床药师的责任以及权利方面,另外在实际工作内容上,也存在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
结论:针对临床药师来说,必须不断明确其在法律法规上的权责性内容,不断完善临床药师职业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临床药师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从根本上降低职业风险。
标签:临床药师;职业风险;合理用药问题;对策;研究对于不同地区来说,临床药师工作落实情况都是不同的,但大部分都采取了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根本上保证了药物应用合理性。
但在当前的临床药师用药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問题,临床药师所面临的职业风险也比较大。
为了探讨降低临床药师职业风险、解决合理用药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当前我国临床药师所面临的职业风险以及用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1 临床药师面临的职业风险研究职业风险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比较明确的,职业风险会出现在临床药师的职业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临床药师来说,其存在的风险发生频率是不同的,当职业风险产生之后,职业人员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惩罚。
具体来说,临床药师所面临的职业风险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经济风险,第二种是政治风险,第三种是法律风险,第四种是人身风险[1]。
另外,如果临床药师工作量过大,导致其精神压力过大,最终比较多工作过失的话,也属于一种风险,临床药师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1.1 临床药师应当增强自身专业素质针对临床药师来说,要想真正胜任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具备医学相关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其他相关知识,另外临床药师还必须保证自身技能足够好,要具备参与临床实践的能力,要从根本保证药物应用安全性,要把维护病人身心安全当作主要的核心目标。
从药师的角度看护士在临床药品使用中的风险与防范摘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护士对医嘱、药品使用的核查、调配、分配及管理过程中都会存在程度不一的风险,通过规范其自身技能、丰富药学知识、提升职业责任感以及工作环境和流程的规划调整,添加现代智能化的管理设备,有利于提升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为此,本文基于药师角度分析临床护士使用药品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重点围绕药品性质归纳护士运用药品的合理规范性,梳理其中潜在的风险,提出改进建议。
希望进一步规范临床护士药品的安全使用,为病患生命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也是临床药师追求的医学目标。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护士;药品风险;防范举措引言药品是帮助人们抵御疾病和维护健康的有力“武器”。
但大量实践证实[1],药品也是一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也有可能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药品不良事件,逐渐将合理用药演变成临床药学的发展核心,药师也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主导位置,其能架起与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效协作的桥梁,也能促进药师与临床医务人员的合作,进一步保证药品使用的明确诊断和目的性,并同时减少药物不合理使用对人体造成的损伤[2]。
本文,基于药师角度下,以药品为核心考量,全面分析护士在用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并提出对应防范措施,以此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1护士在临床药品使用中的作用相关数据统计[3],护士造成的用药安全事件在全国临床安全用药报告中占4.38%,而发生在护士站和病房的用药安全事件又分别占约1.96%和22.29%,对于临床用药安全来说,性质十分恶劣。
就住院病人来说,用药方面护士需要同时兼顾医嘱和药品的核查、分拣及配药等全部药品使用相关工作,另外,还要负责审查住院病人的药品,所以一旦出错,将直接造成不良用药事件,危害病人生命安全,因此说临床护士是保卫药品安全使用的前沿战士,也是最后的防线。
2临床药品使用各环节的风险分析2.1医嘱处理医嘱转抄是护士在处理医嘱用药时最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控制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使医院药学事业和临床药师自身专业技术得到顺利发展。
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学服务中风险因素的分析,用分类的方法,阐述了组织与个人风险控制的策略。
结果与结论:提高职业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是所有从事临床药学服务的工作人员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职业风险;控制【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57-01随着医学的进步和药学事业的发展,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医院药师更多地参与到临床工作,面对患者,对药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职业风险。
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的“故意”或“过失”而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激起纠纷,甚至导致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诉讼。
深奥的生命科学和有限的人类认识使得医药学领域至今还存在着许多未知区域,加上病人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其他的不确定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严重性强的特点。
制定一整套完整、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规范药师服务行为和加强对职业风险的认识,才能在保证药师切身利益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利益,并使医院药学事业和临床药师自身专业技术得到顺利发展。
1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临床药学服务中的风险控制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组织风险控制和个人风险控制。
组织风险控制是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在宏观环境上建立并维护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体系上为临床药师精确、高效的工作营造出良好而有利的环境。
个人风险控制是指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人风险的防范和规避。
组织风险管理是个人风险管理的基础,个人风险管理是组织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 产生药师职业风险的常见原因2.1 药品管理失控:没有认真按《药品管理法》对院内药品进行质量管理,造成药品的过期、失效、生霉变质,并用在患者身上,造成不良影响。
浅谈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问题上的重要性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药剂科余莞琳【摘要】近年来,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层出不穷,不合理用药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药物的使用从配伍、到剂量、再到用药时间、用药对象上,都存在着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临床药师作为专职人员,参与医生查房,对医生处方进行审核监督,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问题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药师、合理用药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如何避免药品浪费,药疗事故、药源性疾病和不合理用药在临床上延误治疗的现象,及大力推广合理用药,使用药做到安全有效、经济、临床疗效好,是本世纪中医师和药师的职责。
“临床药学”是“临床”和“药学”的有机结合,药学服务绝不是作秀,药师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深入到临床实践中去。
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药物资源浪费严重,而重医轻药的传统观念,药师对医生处方缺乏审核与监督,对患者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1]。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救人,又能致病害人。
合理用药已经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极为严重,触目惊心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药物的治疗已经进入个体化给药阶段,合理用药已经是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性问题,单靠医师无法胜任和完成,必须要求有临床药师的参与。
1.合理用药的含义与必要性从词义上讲,合理是一种以客观实际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与经验论相对立的更高层次思维过程。
近年来循证医学和循证药物信息的建立与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药学界的同仁已就合理用药问题达成共识,给合理用药赋予了更科学、完整的定义: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
定义提示合理用药应当考虑: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四大要素,做到风险/效果比值尽可能小,成本/效果比值尽可能低。
临床药师对我院2022年度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以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建议前沿: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与医生、护士共同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保护患者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2022年1—12月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的目的。
一、我院2022年全年一共上报126例不良反应。
(一)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多2022年我院上报有1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其中6例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症状是身体痒、部位红肿等。
1例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反胃呕吐。
1例不良反应是引起患者心悸。
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例不良反应引起患者发热,头孢噻肟钠1例药物热,1例不良反应:寒战、胸闷。
阿莫西林那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引起皮疹两例。
(二)中成药针剂不良反应多2022年上报了5例不良反应,心内科反映2022年科室给4名患者使用香丹注射液都存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过敏、发痒。
医生发现后立即停药,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逐渐好转。
现在该科室基本上停止使用香丹注射液。
另外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发生1例引起患者头痛的不良反应。
(三)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品不良反应较多。
2022年我院上报44例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品不良反应,其中丙戊酸钠缓释片引起3例血小板减少,利培酮分散片引起5例白细胞减少,阿普唑仑片引起3例乏力、困顿。
(四)、治疗结核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多。
2022年我院上报6例治疗结核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乙胺丁醇片引起尿酸升高2例,吡嗪酰胺片引起尿酸升高1例,异烟肼片引起白细胞降低2例,怀疑联合用药异烟肼片和利福平胶囊引起1例白细胞降低的不良反应。
二、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一)药品因素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1)药品的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中成药注射液生产质量有待提高,中成药注射液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提纯不当使药物杂质过多,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2.3皮瓣供区和受区的保护术前仔细询问近期有无前臂区静脉穿刺抽血或输液史.并仔细检查前臂供区和腹部取皮区有无创伤、瘢痕或毛囊炎等。
在洗澡、擦身时注意水温,防止烫伤,避免在前臂区行静脉穿刺抽血或输液,对确定取皮的前臂予以保护,禁止任何有损皮肤和血管的操作131。
3术后护理3.1一般观察每一小时侧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
观察伤口情况,以及负压引流情况,引流不畅可导致血肿形成,血肿压迫可造成皮瓣血管危象。
因而护士要做好负压引流护压引流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准确记录。
观察负压引流装置有无漏气现象,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颈部负压引流处皮肤是否贴合好,有无隆起,如有隆起,说明伤口内可能有积血或积液,应及时清创。
气管切开处的敷料是否干燥,并给予随时吸谈保持呼吸道通畅。
3.2移植皮瓣的护理皮瓣血管危象多发生在术后72h内,24h内更易发生,可突发或逐渐形成。
因此我们在术后24h内每30min观察记录1次,24.72h内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
主要观察内容:皮瓣的色泽、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
正常皮瓣颜色红润,有光泽。
参考标准是供区前臂皮肤颜色,应保持基本一致。
主要观察方法:①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用手指压迫皮瓣,皮肤颜色变苍白,移去手指后2—3s,皮瓣由白转为红润,说明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正;②针刺出血试验:如果怀疑皮瓣有血管危象。
可用7号针头刺入皮瓣内5mill,拔出轻挤周围组织,若有鲜红色血液缓慢溢出,说明正常。
若皮瓣上出现散在紫斑,逐渐转暗紫色或皮瓣增片变暗,并渐由暗红变紫红、紫黑,皮瓣肿胀渐严重,失去弹性,质地变硬,毛细血管充盈减慢(早期增快),针刺皮瓣有暗红色血渗出,可判断为皮瓣静脉危象。
护士一旦发现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细致观察发现危象后立即手术探杳是抢救皮瓣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另外患者头部应偏向健侧,以保证移植皮瓣血管通畅。
3.3.供区护理切取前臂皮瓣后,供区常需游离植皮覆盖切取皮瓣后遗留的创面。
临床药师的个人职业风险控制王清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441050)摘要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从事药学服务的临床药师需直接面对病人,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
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的过错而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激起纠纷,甚或导致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诉讼。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职业风险控制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从事药学服务的临床药师需从幕后走到前台,直接面对病人,发挥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协助临床医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茵药物的合理应用。
深入临床科室参与查房,结合具体的病例和患者的病情,分析、指导、评价临床医师使用药品的情况,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临床药师对病人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还要承担起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
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的过错而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激起纠纷,甚或导致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诉讼。
药患纠纷是每一个药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因此,及时、有效地避免矛盾、解决纠纷,对临床药师顺利开展工作至关重要。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药师个人职业风险控制措施如下:(1)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防范风险管理系统设计上献计献策,积极遵守控制风险的各项管理制度。
(2)正确调配处方耐心解答疑问。
调配处方要认真、仔细核对,发出药品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清楚交待药物的服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耐心解答病人的提问。
如药品遇包装更换引起患者疑问及价格方面的问题,都应耐心的予以解释。
(3)严格审核处方。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法规,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及时纠正。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①临床药师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的处方审核。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1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1.1 职业风险内容鉴于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特点,涉及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主要为法律风险。
一般而言,完整的临床药学服务应该从接到新的处方起就开始启动[1],涉及所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与用药有关的事宜,包括根据药物、疾病和医生的治疗观点提出用药方案,确定药物治疗目的和标准,向病人解说既定治疗方案并与其沟通,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实施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评估,甚或对治疗进行干预等。
目前,国内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对病人进行用药常识教育,解释、建议治疗方案;搜集和整理药物信息,依据已有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向医师提出建议,改善治疗结果,降低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用比。
由于在服务中药师需面对面地与病人进行全面、深入的接触,职责的要求使得临床药师在工作中会涉及病人的许多合法权利,如病人的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获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接受教育权、依法求偿权和公平交易权等[2]。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将是最高服务准则,药师的临床药学工作必须更趋于人性化的服务特性。
病人不仅仅作为需要救治的服务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个体的合法权利也要予以尊重。
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的“故意”或“过失”而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激起纠纷,甚或导致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诉讼。
大量的诉讼纠纷又会阻碍临床药学的发展,并对临床药学服务的管理造成危机。
1.2 职业风险特点临床药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中职业风险的特殊性。
临床药学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药师参与治疗过程,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以改变或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从事服务的临床药师需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面对病人,对病人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之责,还要承担起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
然而,深奥的生命科学和有限的人类认识使得医药学领域至今还存在着许多未知区域,加上病人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其他的不确定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严重性强的特点。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风险及应对措施西药是指西方国家生产的化学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
随着西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取得的治疗效果也是一天比一天高。
但是,随着临床使用的逐渐普及,西药在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风险。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分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用药不当导致副作用目前,许多临床医生在处方西药时,主要是根据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进行判断,很少对药品副作用进行充分了解。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出现不当用药的情况,导致副作用的产生,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西药作为化学药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范围内,所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
由于西药的种类繁多,临床使用也经常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因此,识别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非常重要。
3.使用成本高,导致患者的负担较大大多数西药的成本较高,这使得一些患者由于经济困难而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
一些患者因医保报销比例低,药品报销限制过多等原因,只能自费购药,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加强对药品的不良反应的了解在实际使用中,要充分了解药品的性质、适应症、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内容,以及某些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针对不同药品,要订制相应的医疗实施规范,定期进行药品管理方案的评估,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时确诊。
2.开展药物合理用药培训充分利用医疗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定期开展药物合理用药培训课程。
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进行药物的知识普及和更新,提高其认知水平和专业素质。
通过培训,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知识,同时体现出药物知识的重要性和用途。
3.规范用药管理和药品质量监管针对一些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确保药品质量过硬,用药费用合理。
对药品的生产、经营及市场运作进行监管,加强质量检测,并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政策,降低药品价格,确保患者药品费用的承担能力。
4.建立医疗诊疗质量常规评估体系建立医疗诊疗质量常规评估体系,对临床用药必须按照标准化流程和临床指南,对医生和患者的用药行为进行评估,对用药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加强监管和纠正,提高患者的治疗合理性,减少不合理用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