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宝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7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5.运动会百米赛跑前,教练员为了鼓励队员们,借用《曹岁论战》中的名言和大家击掌大声说道:“大家要‘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上述两首作品的作者都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 (人名)。
(2分)7.完成下列表格。
(6分)A.“潋滟”描写了西湖雨天波光闪闪的水面。
B.“空蒙”描写了西湖雨后迷茫朦胧的山色。
C.“亲射虎,看孙郎”中可见,作者自喻孙郎,表明他想要一显身手的雄心。
D.“持节云中,何日遺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抗击敌人的决心。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2分)钱大昕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①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予赧②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 ,以观沧海。
(《观沧海》)2.荡胸生层云,。
(《望岳》)3.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中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案】1.东临碣石2.决眦入归鸟3.少年不识愁滋味4.舍生而取义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两首诗都是作者在(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之情。
(4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4分)【答案】6.(4分)(1分)西湖(1分)杭州(1分)(2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7.(4分)C8.(4分)(1)(1分)春季(2)(1分)饮酒(3)(2分)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②,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dúo)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 “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 “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 “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篱笆。
②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
③树墉:筑墙。
④貙(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⑤隈(wēi):墙角。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 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 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①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和环境资源约束更加明显,饥饿与贫困的挑战异常严峻。
人类该用什么来托起“生命的方舟”?联合国大会决定,把2008年定为“国际土豆年”,人们期待着,土豆在战胜饥饿和贫困斗争的前沿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宝山区语文一模卷参考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1)金就砺则利(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5分)2.(1)A (2分)(2)B(3分)二、阅读(70分)(一)(16分)3.错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
(2分)4.C(3分)5.D(3分)6. 第⑤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先正面论述人类富于选择的场合导致人们犯错误,然后以假设从反面论证只能作出正确决定的后果,通过正反论证说明人类能够犯错误的内在原因。
第⑥段采用例证法,以猫狗鱼不同动物为例,充分说明动物没有犯错误的机能(天赋、能力、自由)。
(4分)7.示例1:这个设想大胆新奇,很有实际意义。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未来的全球共同体生活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难题,既然计算机具有人类望尘莫及的超算能力,何不物尽其用,让智能计算机参与其中,提供更多错误做法,帮助人类一起创造未来生活。
示例2:这个设想非常危险。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可以在人类的控制之下利用计算机帮助人类改善生活,但是,如果让计算机具有它们的头脑,让它们自行其是,那么其结果不只是给人类提供多样有趣的错误做法,也会毁灭人类的生活。
所以,全球性的社会生活只能由人类自己来设计,人类的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4分)(二)(15分)8.示例:(1)看到母亲苍老模样心痛得说不出来;(2)为母亲这辈子太多的辛苦、辛劳而感到痛苦不已;(3)为不能给母亲分担点什么(为自己不能尽孝)而感到愧疚;(4)对母亲充满深沉的爱而难以言表。
(3分)9.示例:第一句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笑容比作冬日苍茫中最美丽的景致,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洋溢的幸福感,又以冬日苍茫反衬母亲笑容具有暖人心怀的美丽。
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母亲的笑,又以小女孩的亲昵烘托母亲笑声的舒心甜蜜,两句描写既写出了母亲见到ㄦ孙辈时的喜悦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挚爱。
(4分)10.示例:(1)将眼前所见与以往的记忆相联系,丰富了人物形象,如叙述抹腰“惟一没变”、“一件又一件”、“沾着油腻、补有补丁”,更形象地表现母亲一贯勤劳节俭的品质。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
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个温馨的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A.你看,那只船随波逐浪,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B.但是,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会化为美丽的风景。
C.是啊!“长风破浪会有时,长挂云帆济沧海”!D.可是,即使风浪再大,船也能安全通过。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文明因而多彩,文明因而丰富。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正是、海纳百川的漫长进程,积淀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A.交流欣赏互惠互利生生不息B.对话互鉴互惠互利开拓创新C.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生生不息D.交往鉴赏兼容并蓄日新月异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倾刻嶙峋贪赃妄法略输文采B.和蔼决别刚毅不屈一筹莫展C.愧怍毁誉察颜观色逢场做戏D.躁动隐秘举世闻名睹物思人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取谛恻隐之心锋芒必露B.瘫痪隔阂重蹈覆辙别出心裁C.分歧琐屑芸芸众生大相径庭D.荣膺横亘骇人听闻恪尽职守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B.我们若能追问科学根据,一些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C.这首诗用语自然、意境清新,充分体现了作者矫揉造作....的写作功力。
D.想要建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要破除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斓绿茵茵草长莺飞浮光掠影B.修茸长坂坡坦荡如砥因地治宜C.震撼联锁店无可耐何孜孜不倦D.端祥满堂彩人情世故苍海桑田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B.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
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些学者主张文化要寻根,不能把根丢掉了。
_______________①搞成全民化便是将小众的文化变成大众的,殊不知无形之中这种文化就被搞没了。
②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跟世界接轨不是消除自己的特点,而是要让现代人认识、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一定要普遍接受。
③因此我觉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求轰轰烈烈,而要力求把传统文化的种子一代代传承下去,根植于民众的内心世界。
④我们存在很多思想误区,例如,有的东西一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尽办法要把它变成全民文化。
⑤这是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看法,只有这样它才能保留今人要借鉴的东西。
A.①③⑤④②B.②④①③⑤C.③④⑤②①D.②③①⑤④5.小雅参加的“江浙文化夏令营”,每天都开设了丰富的文化主题活动。
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 “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 “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 “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篱笆。
②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
③树墉:筑墙。
④貙(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⑤隈(wēi):墙角。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 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 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①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和环境资源约束更加明显,饥饿与贫困的挑战异常严峻。
人类该用什么来托起“生命的方舟”?联合国大会决定,把2008年定为“国际土豆年”,人们期待着,土豆在战胜饥饿和贫困斗争的前沿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13分)1.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4.班级开展“我是小先生”学习互助活动。
小明在做“小先生”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同学,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他借用《虽有嘉肴》中“,”来勉励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5—9题(23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丙】勾践卧薪尝胆①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汝忘会稽之耻③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①选自《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②苦身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③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勾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
5.【甲】【乙】【丙】三部作品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身自耕作()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三篇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了人生中的“难”:(8分)(1)【甲】诗中,诗人最初面对“难”时的行为表现是“□□□□”;(2)【乙】文中,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在经历了“难”之后的结果是,主要是因为这些“难”对于他们具有“”的作用;(3)【丙】文中,勾践面对“难”的行为表现可以用□这一成语来概括。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 ,以观沧海。
(《观沧海》)2.荡胸生层云,。
(《望岳》)3.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中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案】1.东临碣石2.决眦入归鸟3.少年不识愁滋味4.舍生而取义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两首诗都是作者在(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之情。
(4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4分)【答案】6.(4分)(1分)西湖(1分)杭州(1分)(2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7.(4分)C8.(4分)(1)(1分)春季(2)(1分)饮酒(3)(2分)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解析】这部分是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察。
上海宝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word版)内容预览: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2.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回看射雕处,。
(王维《观猎》)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6. ,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古诗词明白得。
(4分)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元夕”是指节。
8.下列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A、“星如雨”写出了天上的繁星像雨点一样,形容星星之多。
B、“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出了当时喧闹的场面。
C、“暗香”借指那些装扮得花枝招展,争先去看灯、游玩的女子。
D、“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表现出不愿随波逐流的品行。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管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上述文字的作者是(朝代)(人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11.下列明白得正确的一项A、“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祖祖辈辈的情形。
B、“设酒杀鸡作食”变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C、“不知有汉,不管魏晋”说明桃花源人的单纯。
D、“不足为外人道也”写出了桃花源人的善良。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刘备纳贤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①之后也。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朗读者》受到中学生的广泛喜爱,靠的是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取得的。
C.为了杜绝中小学生吸毒事件的发生,桐梓县各中小学加强了禁毒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毒品危害的严重性。
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震憾磨肩接踵哗众取宠B.禁锢劳碌战战惊惊丝豪不爽C.俯瞰斟酌正经危坐如坐针毡D.鼎盛意蕴信手拈来雕梁画栋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关雎》《蒹葭》均出自于《诗经》中的“风”,都采用重章叠句歌咏了爱情的美好。
B.李清照的词既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也有着“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的婉约。
C.老年人别称颇多,如课文和名著中出现的“翁”“耆老”“叟”“老儿”“黄发”等。
D.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散文诗《金色花》赞美童真和母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
(删除“在”和“身上”)B.为迎接和承办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我市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将“营造”改为“打造”)C.古朴的骑楼建筑修缮完成,见证了汕头百年商埠的盛衰,也是汕头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
(在“见证了”前面加“不仅是”)D.号称全球可折叠最快的华为5G手机——华为Mate X震撼发布,设计形态史无前例。
(把“最快的”放到“可折叠”前面)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B.大王加惠.,以小易大,甚善(聪明)C.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D.不求闻达..于诸侯(有名望,显贵)二、名句名篇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绝密★启用前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一模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句子默写1.按要求填空。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
(荀子《劝学》)(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
(张养浩《____·潼关怀古》)(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设想将来夫妻重聚的感人情景。
二、语言表达2.小王遭到误解猜忌后,借诗句表明心迹,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C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一个社会的心灵,当然只能反映在人的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研究者不难从中看出并把握时代的脉搏。
①然正如滴水可见太阳 ②任何个人的观感都有其个别性 ③个人的观感也可以反映所谓时代精神 A .③①②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①②③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皆有错(节选)[美]刘易斯·托马斯①错误就深藏在人类思维的基础之中,像根瘤那样滋养着整个结构...........。
要不是我们具有犯错误的能耐,我们决做不成任何有用的事情。
我们是生来就要犯错误的,编好了码犯错误的。
②常言道,我们在“尝试和出错”之中学习。
我们为什么总是这么说呢?为什么不说“尝试和搞对”或“尝试和获胜”呢?老话这么说,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就是这样的。
一个好的实验室,正像一个好的银行、好的公司、好的政府一样,动作应像一台计算机。
几乎一切事情都做得按部就班, 无懈可击,各种数字相加正好就是预期的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