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中国菜肴的特点和风味流派1用料广泛
- 格式:ppt
- 大小:609.50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及其代表名菜一、山东菜系(鲁菜)鲁菜,又叫山东菜。
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庖厨烹技全面,巧于用料,注重调味,适应面广。
其中尤以"爆、烧、塌"等最有特色。
山东广为流传的锅塌豆腐、锅塌菠菜等,都是久为人们所乐道的传统名菜。
流派: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名菜: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二、四川菜系(川菜)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宫爆鸡丁三、江苏菜系(苏菜)苏菜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著名菜系,覆盖地域包括现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区,由于后来浙菜、徽菜以其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汇于江苏,同时烹饪界习惯将淮扬菜系所属的江苏地区菜肴称为江苏菜,江苏菜除淮扬菜外还包括南京菜、苏锡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
流派: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四、浙江菜系(浙菜)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
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
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
流派: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五、广东菜系(粤菜)粤菜即广东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特色菜点发展而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
粤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长,形成多种烹饪形式,是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菜系。
中式菜肴的特点及风味流派中式烹调技艺经过长期的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融会了我国灿烂的文化,集中了各民族烹调技艺精华,使中式菜肴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征、不同民族风尚的风味流派。
一、中式菜肴的特点(一)选料讲究中式烹调在原料的选择上非常精细、讲究,质量上逢季烹鲜,力求鲜活;规格上,不同的菜肴按照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原料,有些菜肴甚至只能选择原料的某一部位或某一地区所产的特定品种的原料。
如制作“糖醋里脊”必须选用里脊肉作为菜肴的主料,“烤鸭”必须选用填鸭,“清蒸鱼”必须用鲜活的鱼,川菜中的“麻婆豆腐”、“家常海参”必须用名特产品郫县豆瓣作为菜肴制作的调料等。
(二)刀工精湛刀工是烹调的基本功之一,是菜肴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决定着菜肴的定型和造型。
中式菜肴在加工原料时讲究大小、粗细、厚薄一致,以保证原料受热均匀、成熟度一样。
我国历代厨师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创造了片(又称批)、切、锲、剁等刀工技法,能根据烹饪原料的特点和制作菜肴的要求,把原料加工成丝、片、条、块、段、粒、末、茸等,即使同一形状,也应根据菜肴的不同要求,加工成各种形态。
如同样是片,又可切成象眼形、柳叶形、菱形和月牙形等。
为达到菜肴美化要求,常把原料加工成麦穗花块、荔枝花块、蓑衣花形、兰草花形等各种形状,并能巧妙地利用原料的质地,将原料雕镂成各种花、鸟、鱼、虫等不同形态,这样不仅便于烹制和调味,而且又使菜肴外形美观。
(三)配料巧妙中式菜肴注重原料的形状、质地、色泽、口味、营养的合理搭配。
不仅注重主料的选择,而且也注重配料(又称辅料)的搭配。
主、配料讲究形状、色彩、质地、营养等方面的搭配。
同时,我国厨师还特别擅长用多种原料拼制平面、立体的花色拼盘(造型艺术拼盘、象形拼盘),这不仅使菜肴具有食用价值,而且还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四)技法多样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丰富多彩、精细微妙,有几十种常用的热菜烹调方法,如炸、熘、爆、炒、烹、蒸、焖、炖、煎、烤、烧等,还有十多种常用的冷菜烹调方法,如拌、炝、腌、熏、冻、风、腊、煮、卤、醉等。
中国烹饪的八大菜系及特点
1、川菜:以四川、重庆为代表,以辣味为主,以调料深入骨髓,采用油炸、烧烤、烩、爆、焖等烹饪方法,营养丰富,十分受欢迎。
2、粤菜:以广东为代表,以精细、精致、色泽鲜艳、汁鲜美味著称,采用蒸、煎、烩的烹饪方法,偏向于清淡并且健康,绿色无污染,口味鲜活、脆简、汁多,吃起来很爽口,十分受欢迎。
3、鲁菜:以山东为主,也汇集了沿海地区的菜肴,风味较浓,以淡、鲜、咸、酸为主,健康、美味,采用涮、炒、红烧等烹饪方法,有很多上至皇宫的菜肴,也有便宜而美味的民间小吃,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4、苏菜:以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为代表,以淡雅著称,厨师选用新鲜食材,烹饪手法精细,有烹、蒸、炒、煮等多种口味,营养丰富,受人推崇。
5、浙菜:以浙江为代表,以口感滑腻、干淀清淡著称,采用烧、油炸、煨、氽、发等多种手法,有入味不腻、清香浓郁的特点,为下江南的菜系。
6、闽菜:以福建为代表,以鲜美、辣麻、浓郁而又清淡著称,采用烹、炸、煮、汤等多种手法,有“调色、淋酱、挑明、吞油”等特点,多开启了“清淡菜”的先河,受普遍欢迎。
7、徽菜:以安徽为代表,并包括江西的一部分,以腌、炝、焖为特色,做法传统而独特,采用调和珍品地道调味料,以淡出咸剌的特色,深受大众欢迎。
8、京菜:以北京为代表,拥有悠久的历史,以腌、烤、炸、烩等烹饪方法,拿细细做法著称,有浓郁的汁水,入口回味甘甜,口感柔软醇厚,十分诱人。
中国烹饪的八大菜系及特点一、鲁菜鲁菜源自山东,是中国烹饪中最早形成且最有影响力的菜系之一、鲁菜以鲁菜菜系为代表,具有以下特点:风味重、用料广、菜品丰富、口味偏重咸鲜。
鲁菜注重火候掌握,以炖 braising、炒 stir-fry、炖simmer、煮 boil等传统烹饪技法为主,突出色泽、质地、风味。
二、川菜川菜是四川地区的传统菜系,被誉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其特点是麻辣味浓烈,多用辣椒、花椒、胡椒等调料,烹调技法多样化。
川菜重视刀工和火候的掌握,擅长煎、炸、炖、焖等烹调方式。
川菜的代表菜品有宫保鸡丁、水煮鱼、麻辣火锅等。
三、粤菜粤菜是广东地区的传统菜系,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粤菜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强调原汁原味、鲜嫩爽口,讲究食材的选取和烹调技法的精细。
粤菜烹调方法多样,常用技法包括清蒸、红烧、炖煮、煎炒等。
粤菜的特点是注重原汁原味,尽量保持食材的原味,适合清淡口味的人群。
四、闽菜闽菜是福建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厦门、福州菜为主。
闽菜注重鲜、醇、嫩、香,以海鲜、蔬菜为主要食材,口味清淡,讲究色、香、味的协调统一、闽菜注重独门烹调技法,经常使用蒸、炒、炖、烧等技法,擅长将荤素搭配,善于创造各种味型。
五、苏菜苏菜源自江苏地区,特点是讲究慢火炖煮、锅烧炮制,口味清鲜爽口。
苏菜注重选用鲜嫩、原汁原味的食材,善于调配各种食材和调味品,追求菜品的色、香、味、形的统一、代表菜品有螃蟹粉丝煲、盐水鸭等。
六、浙菜浙菜源自浙江地区,浙江菜是八大菜系中烹调技法最为复杂的菜系之一、浙菜的特点是讲究原汁原味,强调调味品的使用,追求鲜嫩、悦口、滋补的风味。
浙菜擅长使用各种调味品,尤重清炖技法,菜品色泽清澈。
著名的浙菜菜品有西湖醋鱼、东坡鲈鱼等。
七、湘菜湘菜是湖南地区的传统菜系,以辣、麻、酸、香等口味而著称。
湘菜烹调以炒、炖为主,善于调配各种中草药和调料,风味独特。
湘菜注重火候掌握,擅长使用蒸、煮、爆炒等技法,菜肴口感鲜嫩,香辣可口。
中餐名菜特点及代表菜【中餐名菜特点及代表菜】中国菜肴品种繁多,约有一万余种,因地理位置、风俗习惯、饮食爱好不同,形成了中国菜的千差万别、风味各异,从口味上讲,中国菜素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说,最能够代表中国菜特色的著名八大菜系:即四川菜系(川菜)、山东菜系(鲁菜)、广东菜系(粤菜)、淮扬菜系(苏菜)、浙江菜系(浙菜)、福建菜系(闽菜)、安徽菜系(徽菜)、湖南菜系(湘菜)。
1. 川菜特点及代表菜(1)特点。
川菜注重色、香、味、形,尤其注重味,故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说。
(2)名菜介绍。
四川名菜较多,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种:①怪味鸡;②麻婆豆腐;③宫爆鸡丁;④樟茶鸭子;⑤水煮牛肉;⑥干烧鱼翅;⑦鱼香肉丝;⑧棒棒鸡等。
2. 粤菜特点及代表菜(1)特点。
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为主体构成。
其特点是用料广、配料多、善变化,口味讲究鲜、嫩、爽、滑、浓。
(2)名菜介绍。
①龙虎斗;②脆皮乳猪;③蚝油牛肉;④白斩鸡;⑤禾花雀;⑥梅花扣肉;⑦烩蛇羹;⑧东江盐焗鸡等。
3. 苏菜特点及代表菜(1)特点。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三种地方菜发展而成。
其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细,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造型讲究。
(2)名菜介绍。
①松鼠桂鱼;②水晶肴蹄;③蟹粉狮子头;④白汤鲫鱼;⑤煮干丝;⑥盐水鸭;⑦鸭包鱼翅;⑧三套鸭等。
4. 鲁菜特点及名菜介绍(1)特点。
鲁菜由济南、胶东两地地方菜发展而来,济南菜以清、鲜、脆、嫩著称,烹调方法擅长爆、烧、炒、炸。
胶东地方菜以烹调各种海鲜见长,口味以鲜为主。
(2)名菜介绍。
①德州扒鸡;②九转大肠;③奶汤鸡脯;④糖醋黄河鲤鱼;⑤炸大虾;⑥葱爆羊肉;⑦红烧海螺;⑧红扒熊掌;⑨炸蟹黄等。
5. 浙江菜特点及名菜介绍(1)特点。
浙江菜集杭州、宁波、绍兴菜之大成,其特点是:讲究刀工,制作精细,变化较多,因时而异,简朴实惠,富有乡土气息。
(2)名菜介绍。
①西湖醋鱼;②龙井虾仁;;③干炸响铃;④油焖春笋;⑤叫花童鸡;⑥生爆鳝片;⑦莼菜黄鱼羹;⑧赛蟹羹;⑨炒玻璃鲤鱼等。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菜肴的特点是什么?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国际上都是非常著名的美食国家,中华料理可以说是传承久远,却不断创新,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享誉盛名,而中国菜肴的特点,也是大多数人不能完全去了解的,毕竟太过于庞大,店铺小编为您在本期中国饮食文化中总结解析。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菜肴的特点是什么?一、风味多样。
地域广阔的中华民族,由于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华饮食上就形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菜系。
就地方划分而言,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菜系之分。
二、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调配饮食,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特征。
我国一直遵循按季节调味、配菜,冬则味醇浓厚,夏则清淡凉爽。
冬多炖焖煨,夏多凉拌冷冻。
各种菜蔬更是四时更替,适时而食。
三、讲究菜肴的美感。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厨师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技巧及艺术修养,塑造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的统一,而且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四、注重情趣。
我国烹饪自古以来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质量、营养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时间的选择、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雅致的要求,立意新颖,风趣盎然。
五、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与治的目的。
推荐阅读:面食不可少的道具——蒸笼,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中国的主食有哪些?大米、白面中国饮食特性:南北饮食有什么不同?【中国饮食文化】食不言寝不语出自哪里?【中国饮食文化】中国调料分为几大类?常说“打酱油”,酱油是哪个朝代发明的?【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三千年历史的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中国饮食文化】中餐上菜的顺序有什么讲究?。
中国传统美食八大菜系的特点与烹饪技巧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各地菜系各具特色,其中以鲁、川、粤、苏、浙、闽、湘、徽等八大菜系最为著名。
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烹饪技巧,下面将为您一一介绍。
鲁菜以清淡为主,讲究原汁原味,注重调料的运用。
其烹饪技巧主要包括糖醋制作工艺、炖、红烧、醋烹等,最具代表性的有“麻辣小龙虾”、“济南煎饼丝”等。
川菜以口味鲜、麻、辣、香著称,选料多样,烹饪方法多样性。
川菜烹饪技巧主要包括切、炒、爆、炖、煨等,其代表性菜品有“水煮鱼”、“麻婆豆腐”等。
粤菜注重原汁原味,追求色香味俱全,讲究刀工和火候掌握。
其中的烹饪技巧主要包括蒸、煮、炒、炸、卤等,最具代表性的菜品有“白切鸡”、“脆皮炸子鸡”等。
苏菜追求淡雅清鲜,以酱油为主调料,强调烧烤和焖煮烹饪方式。
其烹饪技巧主要包括焖、烩、焯等,代表性菜品有“红烧肉”、“东坡肉”等。
浙菜讲究鲜嫩爽口,偏向清淡,讲究原汁原味。
其烹饪技巧主要包括蒸、煮、煨、烩等,最具代表性的菜品有“西湖醋鱼”、“东坡肉”等。
闽菜又称闽南菜,讲究醇香鲜美,口味清淡,烹调方法多样。
烹饪技巧主要包括烤、煮、蒸、炒等,代表性菜品有“佛跳墙”、“土笋冻”等。
湘菜以酸辣闻名,注重调味品的使用,烹调技艺丰富。
湘菜烹饪技巧主要包括油炸、蒸煮、焖煮等,最具代表性的有“剁椒鱼头”、“口味鸭”等。
徽菜以糍粑、火腿为代表,善于烙、炸、熬、烧烤等烹饪手法。
其烹饪技巧主要包括焖、煮、炒、红烧等,代表性菜品有“杭州臭豆腐”、“家常盐水鸭”等。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烹饪技巧,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中华饮食的丰富多彩。
希望您在品尝各大菜系美食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中式菜肴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式菜肴的基本特点1. 风味独特:中式菜肴注重调味和口感的统一,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讲究色、香、味的协调。
各菜肴之间各具特色,有的清淡鲜美,有的麻辣鲜香,有的酸甜适口,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2. 营养丰富:中式菜肴讲究菜品的搭配,追求荤素搭配,多样化的料理方式,使得蔬菜、肉类、豆制品等多种食材相互补充,营养丰富,符合人体健康需求。
3. 色香味俱全:中式菜肴讲究料理工艺,追求色泽鲜艳、香气扑鼻、口味鲜美,注重味道的丰盈和层次感。
菜品的食材搭配、火候掌握、调味品的使用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4. 节奏韵律:中式菜肴讲究韵味和节奏感,使得每一道菜品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声音。
这要求菜品的口感和风味要能直观地感受到,而不仅仅是味道的呈现。
二、中式菜肴的制作工艺1. 刀工:中式菜肴中的刀工至关重要,刀工的精湛程度体现了厨师的功力。
常见的刀工包括剁、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切,2. 腌制:中式菜肴中许多菜品会先进行腌制。
腌制可以使食材更加入味,口感更加鲜嫩。
腌制的方法有盐腌、酱腌、醋腌等多种方式。
3. 煎炒:中式菜肴中的煎炒是常见的烹饪方式,通过火候的掌握和调味料的搭配,使得原料更加鲜嫩可口。
4. 烹饪:中式菜肴中的烹饪方式多样,煮、炖、焖、蒸等方式均有所用。
这些烹饪方式可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同时又能够让不同种类的食材发挥出最佳的口感和风味。
5. 调味:中式菜肴的调味品种丰富,常用的调味料包括酱油、盐、味精、醋、酒等。
在烹饪中,根据菜品的特点和需求,搭配不同的调味料,使得菜品口感更加丰富。
6. 装饰:中式菜肴中的装饰也是非常重要的,食材的切割和摆盘方式都能影响菜肴的整体美观度和食欲。
三、中式菜肴的饮食文化1. 高度重视餐桌礼仪:中式菜肴的食用一直注重餐桌礼仪,如用筷子代替餐具,尊重长者,等等。
2. 有节:中式菜肴的饮食习惯还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
《中式烹调技艺》课程标准(108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中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项目1.1 烹调认知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项目1.2 中式菜肴的特点与风味流派1. 理解中式菜肴的特点。
2. 掌握中式菜肴的地域饮食结构3. 会划分中式菜肴的风味流派。
项目2.1 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1. 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的初步加工方法。
项目2.2 出肉、整料去骨1. 熟悉出肉、整料去骨的基本要求。
五问答题每题5分1举例说明中式菜肴的特点答中式菜肴的特点中式烹调技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融合了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使中式菜肴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同的地域特征,同时,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风味流派。
中式菜肴的特点(一)取料广泛,选料讲究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疆域辽阔,物产丰富,动植物原料常年盛产,应有尽有。
历代厨师在烹调实践中,并非墨守成规,还善于开发、运用各种类型的原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土里长的、水里生的”都可以做成菜,像豆腐、木耳,豆芽、锅巴、蚂蚁、蛇、蝎子、蚯蚓、豆虫、家畜内脏、各种野菜等现在中餐常用的原料,在外国人眼里很不可思议。
时至今日,入菜原料已有两千多种,并且还有不少新兴的原料被越来越地普遍采用,如鸵鸟、火鸡、仙人掌、芦荟等。
烹调选料除了要讲究鲜活外,还要注重产地、季节、品种、部位、质地等,以适应不同的烹调方法和地方风味,如甲鱼、鲥鱼、桃花虾桃花盛开的季节为最肥,黄海、渤海产量较多的梭子蟹,在中秋节时肉饱满;火腿以金华、宣威为最好,鳊鱼以湖北樊口质量好,在山东,苍山大蒜、莱芜生姜、烟台苹果、莱阳的梨、微山湖鳜鱼、泰山赤鳞鱼等质量上乘;家畜各个部分的肉质量不同,不同的菜肴要选用不同位置的肉,如“红烧肉”、“米粉肉”讲究带皮五花肉,“油爆肚仁”一定要用肚头,羊身上各个部位的肉老嫩不一,分别选用相应的烹调技法,可以做出“全羊席”;用鸡做菜一般要有当年小嫩鸡,吊汤要用老鸡,盐水鸭用老鸭滋味好补益性强,烤鸭则用饲养三个多月的幼鸭,脂厚肉嫩。
(二)刀工精湛,配料巧妙中式烹调讲究刀工,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为了加热、造型、消化和文明饮食的需要,可将原料加工成整齐划一的条、丝、丁、片、块、段、米、粒、末、茸等形状,通过混合刀法,还可以加工麦穗、荔枝、蓑衣、梳子、菊花等花刀,以达到美化菜肴的目的。
中国人擅用筷子,也主要得益于刀工后原料体形的小巧。
中式烹调讲究合理配料,主要在形状、质地、色泽、口味、营养、食疗方面体现。
中国传统美食的菜系特色与口味调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菜系特色和口味调配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菜系多样丰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口味,让人垂涎欲滴。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美食的菜系特色以及口味调配的奥妙。
中国的菜系特色主要可以分为八大菜系,即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格,代表了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
川菜以其麻辣的口味而闻名于世。
川菜注重调味品的使用,以花椒、辣椒和豆瓣酱为主要调料,给人一种麻辣鲜香的味觉享受。
川菜烹饪技巧独特,有炒、煮、炖、炸、烤、蒸等多种烹饪方法,使得川菜的口感丰富多样。
鲁菜是中国最早的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鲜嫩、醇厚的口味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鲁菜注重原汁原味,追求食材的鲜美和口感的独特。
鲁菜的烹饪技巧独到,注重火候和调味,使得菜肴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口感更加鲜嫩可口。
粤菜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菜系之一,以其清淡、鲜美的口味而享誉世界。
粤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技巧的精湛,以清蒸、烧腊和煲煮为主要烹饪方法。
粤菜的调味品多样,以鲜味为主,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闽菜是中国南方的一种菜系,以其鲜美、清淡的口味而闻名。
闽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技巧的独特,以炖、煮、炒、炸等多种烹饪方法为主。
闽菜的调味品多样,以鲜味为主,注重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
苏菜是中国东南部的一种菜系,以其细腻、鲜美的口味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苏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技巧的精湛,以烹炒、炖煮、蒸煮为主要烹饪方法。
苏菜的调味品多样,以鲜味为主,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浙菜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菜系,以其鲜嫩、鲜美的口味而闻名。
浙菜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技巧的独特,以烹炒、炖煮、蒸煮为主要烹饪方法。
浙菜的调味品多样,以鲜味为主,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湘菜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种菜系,以其麻辣、鲜香的口味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湘菜注重调味品的使用,以辣椒、花椒、豆瓣酱为主要调料,给人一种麻辣鲜香的味觉享受。
中国烹饪不仅历史悠久,审美追求独具一格,而且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源,以及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饮食习俗等,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方风味。
划分中国地方菜系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的有八分法、十分法、四分法几种。
八分闽、徽、浙八大菜系,十分法即在这八大菜系中加入京菜和海菜,四分法即从中特别分出川、鲁、苏、粤“四大风味”。
以下是这“四大风味”菜系主要特征。
(一)川菜四川地大物博,川西平原沃野千里,物富民殷,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川菜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加之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潮湿多雾的气候条件等,从而形成了川菜独树一帜的风味和特色。
川菜以成都菜和重庆菜为主,又以成都菜为代表,其最大的特色是尤重调味,特别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烹饪调和之美的美学特征,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说法。
川菜的口味以多、广、厚,味别富于变化为特色,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其中尤以麻辣、酸辣、椒麻、鱼香、怪味、家常、腌香等独具一格。
川菜的烹调方法丰富多样,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有38种之多,其中尤其擅长小煎小炒,干煸干烧。
川菜中的汤菜也极锅、回锅肉、辣子鸡、酸菜鱼、豆腐鱼、干煸鳝鱼等风味菜肴极受普通百姓青睐。
夫妻肺片、灯影牛肉、龙抄手、赖汤圆、棒棒鸡、担担面、酸辣粉、小笼蒸牛肉等风味小吃名甲天下。
资中冬菜、涪陵榨菜、宜宾芽菜、白市驿板鸭等地方名特产畅销全国。
川菜名菜肴还有如:锅巴鸡片、樟茶鸭子、宫保鸡丁、怪味鸡、香酥鸭、红烧蹄筋、水煮牛肉、十味鸡丝、豆腐鲫鱼,干烧岩鲤、烟熏排骨、开水白菜等。
(二)鲁菜是我国北方菜系的代表。
山东位于我国黄河下游,黄河横贯东西,形成大片平原。
东部的胶东半岛又处于渤海与黄海之滨,有广阔的近海海域。
因而既有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又有丰富的海产品,为山东菜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产资源。
加之悠久的齐鲁文化,因而成为独具风格的北方菜系。
山东菜由济南、胶东、曲阜等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