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加工件检验与喷涂质量检验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1
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
钣金件喷塑检验是钣金件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效果。
为了确保钣金件喷塑产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产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
首先,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需要包括外观质量的检验。
外观质量是钣金件喷塑产品的第一印象,也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直观感受。
在外观检验中,需要检查产品表面是否平整,是否存在气泡、裂纹、起皮等缺陷,以及颜色是否均匀、饱满等。
这些都是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严格检验。
其次,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还需要包括涂层附着力的检验。
涂层附着力是指喷塑涂层与钣金件表面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涂层附着力检验中,需要进行划格试验、粘结试验等,以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牢固,不易剥落。
另外,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还需要包括耐候性的检验。
耐候性是指产品在自然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质量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在耐候性检验中,需要进行盐雾试验、紫外线曝晒试验等,以模拟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检验其耐候性能。
最后,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还需要包括厚度和硬度的检验。
涂层的厚度和硬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
在厚度和硬度检验中,需要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测试,确保产品涂层的厚度和硬度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钣金件喷塑检验标准是钣金件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严格执行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才能够确保钣金件喷塑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希望所有生产厂家和检验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检验标准,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钣金件喷塑产品。
钣金件检验标准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造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
钣金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
1. 表面无划痕、凹凸、氧化等缺陷。
2. 涂装表面无起泡、脱落、色差等现象。
3. 孔洞、凸台、凹槽等加工尺寸与图纸要求一致。
二、尺寸检验。
1. 使用量具对钣金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进行检测。
2. 检验孔位、孔径、孔距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对折弯角度、弯曲半径等进行精确测量。
三、材质检验。
1. 使用化学分析仪对钣金件的材质进行检测,确保材质符合要求。
2. 对材质进行硬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和耐磨性。
四、装配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检验装配接口的配合度和稳定性。
2. 检验装配后的整体尺寸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五、功能性能检验。
1. 对于需要进行密封、防水、防尘等功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功能检验。
2. 对于需要承受压力、扭矩等力学性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测试,以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对于需要抗腐蚀的钣金件,进行盐雾腐蚀测试。
七、特殊要求检验。
1. 根据钣金件的具体用途和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2. 对于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化的检验方案。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尺寸、材质、装配、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和特殊要求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确保钣金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生产过程中,厂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便追溯和改进。
同时,不断优化和提升检验标准,也是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钣金类件喷塑(漆)质量检验标准发行版本:NO发行日期:2016.10.1实施日期:2016.10.1归口管理部门:质管部·编制:审核:批准:钣金喷塑检验标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产品中钣金件喷塑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规范验收过程中的检验操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件检验验收,本标准侧重范围,规定了钣金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检验要求和标准,主要从外观、尺寸控制、技术要求等作出具体检验要求。
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二、尺寸判定钣金加工尺寸验收标准3. 折弯角度一般公差6. 周边毛刺≥10%t时需打磨处理(t为板厚)±0.5mm±1.0mm±1.0mm±2.0mm 9. V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10. U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500mm±1.0mm±0.5mm±2.0mm±1.0mm11. 折弯R角尺寸确定⑴. 除非设计规定要求,钣金内圆弧角一般随模具角大小。
⑵. 除非设计、图纸另有要求,钣金外圆弧角一般按料厚度大小自然形成。
钣金件整机出厂通用检验标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钣金件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完善整机出厂钣金质量控制、检验验收工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结构件整机出厂通用检验,它是对那些在图纸以及技术要求等文件上未能详尽标列的或没有必要特别指出的基本性及常规性的技术要求进行的归纳和补充说明。
本标准应与技术文件上所标识的技术要求一起并列参照执行,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检验、验收场地可在装配现场或产品出厂发货地,其结果应一致,且作为最终结果。
一、外形表面检验要求二、外形尺寸检验要求1. 装配总要求⑴.待装配的部件均应为合格件。
⑵.装配应保证实物与图纸一致。
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都必须经设计批准。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钣金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钣金质量检验是保证钣金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化的检验标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钣金质量检验的标准,包括相关术语、检验方法、流程和要求。
二、术语定义1. 钣金:指以薄板金属为原材料,通过剪切、冲压、弯曲、焊接等工艺加工成型的金属制品。
2. 质量检验:指对钣金制品的尺寸、外观、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的检查和测试。
3. 尺寸偏差:指钣金制品在尺寸方面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
4. 表面处理:指对钣金制品表面进行的清洁、除锈、涂装等工艺处理。
三、质量检验方法1. 可视检查:通过人眼观察钣金制品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划痕、变形、气泡等缺陷。
2. 尺寸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量规等,测量钣金制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3.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强度测试、硬度测试、耐腐蚀测试等,通过相关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评估钣金制品的物理性能指标。
四、质量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检验设备、仪器和检验样品,制定检验计划和程序。
2. 可视检查:对钣金制品的外观进行检查,记录存在的缺陷和不合格项。
3. 尺寸测量: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测量工具对钣金制品的尺寸进行测量,记录偏差值。
4. 物理性能测试: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 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判断钣金制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6. 不合格处理: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钣金制品,根据相关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五、质量检验要求1. 尺寸要求:钣金制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一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2. 表面处理要求:表面处理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钣金制品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3. 物理性能要求:钣金制品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产品设计和使用要求。
六、附件1. 钣金质量检验报告模板2. 检验设备、仪器清单3. 样品取样程序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是我国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产品质量的基本原则和责任。
钣金件加工检验标准一、目的:明确钣金车间各工序所生产的零部件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要求,确保每件产品合格流入下工序。
二、适用范围:钣金车间加工的各工序,是对钣金车间加工产品的质量的控制。
三、职责:1、钣金车间操作技术人员负责对钣金加工过程的产品的自检,互检。
2、综合质检部在钣金车间的质检员负责对钣金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抽验、监督、确认。
3、综合质检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发现,记录并做标识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生产部钣金车间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5、采购部对进厂的钣金原料不合格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四、检测工具:5mm卷尺、200300卡尺、角度尺、目测五、操作流程下料组1、内装:⑴先审图后施工,首先对工程项目的料厚,规格,领用数量进行审核后,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下料。
⑵标准件下料5件内的长≤2000mm、宽≤1200 mm尺寸公差控制在±0.5mm,5件以上的产品下料尺寸要完全跟图纸一致,≥2000mm 公差控制在±0.8mm.⑶非标件下料5件以内的长≤2000mm、≤1200mm宽尺寸公差控制在±0.8mm,5件以上的产品下料尺寸要完全跟图纸一致,≥2000mm 公差控制在±1 mm。
⑷标准件、非标件的下料毛刺公差控制在±0.3mm。
⑸标准件5件以内的产品对角线公差在±0.5mm。
5件以上的产品对角线要完全跟图纸一致,非标件5件以内的产品角线公差在±1mm,5件以上的产品对角线要完全跟图纸一致,长度≥4000mm,宽度≥1300mm对角线公差±3mm。
⑹表面无划伤、凹凸点、水印、氧化、辊印、波浪、变形等。
划伤、凹凸点宽度>1mm,深度>0.3mm,板面是≤2000mm,划伤、凹凸点宽度>1.5mm、深度>0.5mm,板面是≥2000mm。
⑺标准件每隔半小时对所下之料进行抽检,非标件每隔3-5件须进行抽检。
⑻每份订单编号的贴法由所生产的板的实际情况下贴在同一位置。
钣金加工件检验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原材料检验标准4.1金属材料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塑粉4.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4.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
4.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3.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3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5.3.1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5.3.2 压铆件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有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5.3.3 焊接5.3.3.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钣金产品喷漆检验标准1试片要求材料:符合GB9271-88的铝板或马口铁板尺寸:80×125×(0.5~2)mm表面粗糙度:Ra?1mm表面预处理:铝为硫酸阳极化或化学氧化马口铁板按GB9271-88进行溶剂清洗喷涂:试片应两面喷漆(有底漆要求时,应一面为底漆,另一面为底漆,面漆;所用油漆涂料应与TS-S180003005中任一标准样板所对应的油漆涂料产品相同;且应在表面预处理后24小时内进行喷漆操作。
2颜色2.1所有试片的面漆均应进行颜色检查。
2.2按GB11186.2-89测量面漆层颜色,在与相应的标准样板(见TS-S180003005)比较时,其色差值ΔE应不大于0.8(“艾默生蓝”应不大于1.5、“艾默生黑”应不大于2.2)。
(注:防锈漆可不测色差值,以目视观测无明显差异为合格。
)3光泽3.1所有试片的面漆均应进行光泽检查。
3.2按GB9754-88测量面漆层的光泽,应在油漆涂料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
4外观4.1所有零件均应进行目视外观检查。
4.2面漆层应均匀、连续、色泽一致,无夹杂外来物,无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等缺陷;无特殊纹理要求时不能出现桔皮现象。
4.3零件的颜色、光泽和纹理均应与标准样板(见TS-S180003005)一致。
有争议时,按GB11186.2-89或GB9754-88测试色差或光泽,其结果应符合4.2或4.3的规定。
4.4不同部位的漆层有不同的外观要求,可按具体技术文件检查。
如果工程文件中没有特殊要求,那么必须达到下述质量等级。
A级:漆层能直接看到的部位;B 级:漆层在间接可视部位;C级:漆层在不可见部位。
各级要求见下表:5漆层厚度5.1每批零件抽样检查。
5.2在零件的平面区域按GB/T13452.2-92测量油漆层的厚度。
一般漆层总厚度值应为30,50mm;特殊纹理油漆层的厚度应在相应工艺文件要求的范围之内。
6附着力6.1附着力检查在试片或样件上进行,试片要求见4.1节。
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需求的增加,汽车修理行业也随之发展。
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是常见的修理项目,对于保证修理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进行探讨。
一、汽车钣金操作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1. 零部件拆卸:在汽车钣金操作中,拆卸零部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是否按照规范依次进行操作、有无额外损坏、拆卸的零部件是否完整、拆卸过程是否有刮擦或磕碰等。
2. 钣金修复:钣金修复是指对汽车钣金部分进行修复和调整。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修复后的表面平整度,与原车表面一致;修复部位是否有明显的凹陷、起伏或痕迹;修复焊接是否均匀牢固。
3. 部件装配:在钣金操作完成后,需要将零部件进行装配。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装配的零部件是否与原车尺寸、位置一致;装配过程中是否有碰撞、摩擦或刮擦等;装配的零部件是否功能正常。
4. 表面处理:对钣金修复后的部位进行表面处理,包括砂光、打磨和喷涂等。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表面处理后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喷涂的颜色、质感与原车一致性;是否有起泡、脱落或色差等问题。
5. 包围件安装:包围件是指汽车车身外围的零部件,如保险杠、门板等。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安装后的包围件与车身之间的间隙是否一致;包围件安装是否稳固,不易松动;包围件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是否垂直。
二、汽车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1. 表面准备:在喷涂前需要对表面进行打磨、清洁和上底漆等处理。
质量检验要点包括:表面是否光滑、干净,无杂质;底漆上是否有气泡、裂纹或漏涂现象;底漆与原漆的颜色是否匹配。
2. 喷涂操作:喷涂是整个喷漆操作的核心环节,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喷涂的涂层厚度是否均匀;喷涂的颜色、亮度与原车漆面一致;是否有漏涂、滴漏或喷雾痕迹等。
3. 干燥处理:在喷涂完成后,需要对漆面进行干燥处理。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干燥后的漆面是否光滑、均匀;干燥时间是否充分,以避免触摸后留下指纹或划痕。
钣金加工件检验与喷涂质量检验方案
1
钣金加工件检验
1.目的
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原材料检验标准
4.1金属材料
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2
4.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塑粉
4.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4.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
4.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4.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3.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3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
5.3.1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
5.3.2 压铆件
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有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5.3.3 焊接
3
5.3.3.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5.3.3.2 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焊点位置要对称,上下位置要统一。
如加工图纸上对焊点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5.3.3.3点焊间距小于50mm,焊点直径小于φ5,焊点布置均匀, 焊点上压痕深度不超过板材实际厚度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显的焊疤。
5.3.3.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
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5.3.3.5 焊接后,零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内表面的缺陷应不明显及不影响装配。
门板、面板等重要零件还应去除焊后应力,防止工件变形。
5.3.3.4焊接零件外表面应磨平,若为喷粉件、电镀件,焊后打磨粗糙度为Ra3.2~
6.3,喷漆件为Ra6.3~12.5。
5.4机箱整体检验标准
5.4.1表面外观要求
5.4.1.1 外形尺寸未作特别要求的按IT13级执行。
机箱应方正无歪斜扭曲现象,机箱六个主面的垂直度、直线度(不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
公差范围见表二。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
4
5.4.1.2 机箱、门、侧门、底座等零件应垂直,其垂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标准按表二。
机柜、门、侧门、底座等大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应满足表三。
平面度公差要求
【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
5.4.1.3 门、面板的安装对正及间隙要求:同一批机箱相同地方的间隙差值小于0.4。
门应开启灵活,在开启范围内不允许与机柜四周产生磨擦与干涉,不应有碰撞、刮漆现象。
5.4.2 机箱稳定性要求
机柜装配后必须有可靠的稳定性,不允许由于振动或其它外界作用力而翻倒。
检验方法:使机柜倾斜10°,机箱不翻倒。
在振动或其它外界作用力下,机箱不应有零、部件松脱现象,不应有异常的嚓嚓作响及摇动声。
5
5.4.3 机箱安全性要求
机柜外表面与人身可触及部分的棱边等部位要倒纯及去除毛刺,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露尖角、棱边、粗糙表面,在表面喷涂前要去除毛刺。
机柜接地要求导电部分应无锈斑,导电性良好。
5.5喷涂件外观检验标准
5.5.1 喷涂前工件表面处理要求:
需进行脱脂、除锈、磷化、清洗等处理。
5.5.2 工件表面无水印或残留的清洗液。
5.5.3 无油污、灰尘、纤维等会影响喷涂表面质量或附着力的不良现象。
5.5.4其它检验要求详见<喷涂检验标准>。
5.5.5压铆螺母、螺钉、螺纹孔经喷涂后的允收条件
须保证螺杆、螺母、攻丝孔经喷涂后螺纹良好,装配顺利为合格。
扭力测试标准为:
6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6.1电镀处理
部分配件采取热镀锌处理,电镀标准按国标或客户要求执行。
48小时盐雾实验后无辐射剥落现象。
6.2电镀件外观检验验收标准
光源标准、附着力检测、质量等级分类等与”喷涂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条款相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