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新分类国际共识
- 格式:ppt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18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Therapyin Pancreatitis胰腺炎营养治疗国际共识指南Apr 24, 2012 Version of RecordMar 28, 2012 Online First Version of Record •Platinum (A): guideline statement meeting the criteria for high grade of evidence with uniform consensus across multiple societal reports白金(A):指南建议符合如下标准,具有高水平证据支持并且多个协会指南意见相一致•Gold (B): guideline statement that meets criteria for low/intermediate grade of evidence or where there is lack of consensus across societal reports (at least 1 societal report is in disagreement)黄金(B):指南建议符合如下标准,中低水平证据支持,或者协会指南之间缺乏共识(至少一个协会指南建议不一致)•Silver (C): guideline statement meeting the criteria for high grade of evidence, published only in a single societal report (consensus not applicable in this case)白银(C):指南建议符合如下标准,仅有一个协会发布的具有高水平证据支持的建议(共识不适用于此等情况)Indication for Nutrition Therapy营养治疗指征1. Pancreatitis patients are at nutrition risk and should be screened. (Grade B: Gold)1. 胰腺炎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应当进行营养筛查。
新的急性胰腺炎国际分类对重症医学科未来胰腺炎病人构成成份的可能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新的急性胰腺炎国际分类对未来重症医学科胰腺炎病人构成成份的可能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胰腺炎病例,以新旧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比较新分类法分类后胰腺炎构成成份的改变及新分类法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与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比较。
结果遵旧标准分类重症急性胰腺炎占100%。
遵新标准分类: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占23.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占76.9%(30例)。
结论新的分类标准出台对重症医学科未来急性胰腺炎患者构成成份的影响不大,但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国际分类2013国际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研究机构对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标准进行了修订,对ap的分类提出了新的建议[1](以下简称新标准),建议ap分为三类,即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中msap由原美国亚特兰大标准[2](以下简称旧标准)分类的sap中分出,msap与sap 有着相似的病程,但预后较佳。
新分类提出的初衷认为原重症胰腺炎患者有被过度夸大之嫌,其中的msap有较好的预后,言下之意可以提高胰腺炎患者进入icu的门槛。
我们回顾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按旧标准诊断的39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对其按新标准再重新分类,以推测新的急性胰腺炎国际分类标准对重症医学科(intesive care unit,icu)未来胰腺炎病人构成成份的可能影响。
1 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人民医院icu于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份收治的39例胰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因、性别、年龄),icu住院时间,总的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
2024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级——RAC标准及DBC急性胰腺炎指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
临床常用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包括修订版Atlanta分级(revised Atlanta classification , RAC )及基于决定因素的分级(determinant-based classi-fication , DBC ),目前使用前者居多。
一、RAC标准:(1 )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 MAP ): 占急性胰腺炎的80%~85% ,不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 ~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2 ) t生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 MSAP ):伴有一过性(≤48 h )的器官功能障碍和(或)局部并发症,早期病死率低,如坏死组织合并感染,则病死率增高;(3)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 SAP ):占急性胰腺炎的5%~10% ,伴有持续(>48 h )的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高。
二、DBC :(1 )轻型急性胰腺炎:无胰腺(胰周)坏死及器官功能障碍;(2)中型急性胰腺炎:无菌性胰腺(胰周)坏死和(或)一过性(≤48 h )器官功能障碍;(3 )重型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胰周)坏死或持续性(>48 h)器官功能障碍;(4 )危重型急性胰腺炎(critical acute pancreatitis , CAP ):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伴感染性胰腺(胰周)坏死。
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基于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任何器官评分≥2分可定义存在器官功能障碍。
1分301-400134-169(1.4-1.8) <90 ,输液有应答2分201-300170-310(1.9~3∙6)<90 ,输液无应答3分101-200311-439(3.6-4.9 ) <90 , pH <7.34分≤101>439(>4.9) <90 , pH <7.2注:①血肌酊:既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评分依据基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程度而定,对于基线血肌酊≥ 134 μmol∕L ( 1.4 mg/dl ) 者尚无正式的修订方案;②收缩压:未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情况下;1 mmHg = 0.133 kPa o非机械通气的患者,FiOz可按以下估算:室内空气212 254 306~8 409-10 50。
急性胰腺炎分类-2012:亚特兰大分类和定义修订的国际共识冷芳1,常志刚2 译,杨尹默3 审校(1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景德镇,333000;2 卫生部北京医院外科,北京100730;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34)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2012: 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s b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LENG Fang,CHANG Zhigang,Y ANG Yinmo.(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Jingdezhen, Jiangxi 333000, China)摘要背景和目的急性胰腺炎的亚特兰大分类使相关研究得以标准化,有助于临床医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但由于此分类存在不足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
方法在2007年进行了基于网络的商讨,以确保胰腺病学家的广泛参与。
首次会议之后,工作组向11 个国家和国际性的胰腺学会函寄了修订草案,该草案被转发给所有相关成员,根据反馈意见再次做出修订,历经3次以网络为基础的讨论,以有文献支持的证据为基础,最后形成此共识。
结果修订后的急性胰腺炎分类明确了疾病的两个阶段:早期和后期,严重程度分为轻症,中重症及重症,轻症胰腺炎是最常见的类型,无器官衰竭、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能在发病1周内恢复。
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定义为存在短暂的器官功能衰竭、局部并发症或共存疾病的加重。
重症急性胰腺炎定义为存在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即器官功能衰竭> 48 h。
局部并发症包括胰周液体积聚,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无菌性或感染性),假性囊肿及包裹性坏死(无菌性或感染性)。
急性胰腺炎最新指南解读[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指南;解读[摘要]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指南是临床医师救治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目前存在很多环节在认识和实施上不统一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效果和成功率。
本文从急性胰腺炎的新分类标准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以及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做一回顾,希望能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新指南的理解。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China guideline on acute pancreatitis.Yiqi Du.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Changhai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The guidelin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ose who treat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owever, the current discrepancy on the opinion leads to different cure rate of such disease. The current review focu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necessity of the new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 the progress of treatment. This ma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on the new guideline.[Key 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guideline; interpretation我国最新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颁布后,对于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引起了一线医师的广泛关注。
Ⅵ冷——2012 :亚特兰大分类和定义修订的国际共识芳,等.急性胰腺炎分类— 7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演变入院时无器官功能衰竭可确定为轻症胰腺炎。
在发病第无需干预常可自行消退。
当局部 APFC 持续可保持无菌状态,超过 4 周,则有发展为胰腺假性囊肿的可能(见下文),但在急性胰腺炎中较为罕见。
消退或无症状的 APFCs 不需要治疗,其本身也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构成因素。
8. 2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指位于胰周的液体积聚(偶尔可部分或全部在胰腺实质内)。
胰腺假性囊肿有囊壁包其内不含实性成分(图 7 )。
通常可基于上述形态学标准进裹,行诊断。
如抽取囊内容物检测,淀粉酶活性常有显著升高。
胰腺假性囊肿是由主胰管或分支胰管的破裂所致,而无任何胰腺由此渗漏的胰液大约在 4 周以后形成持续而局限实质的坏死,的液体积聚。
当充满液体的腔内存在明显的实性坏死组织时,则不应使用假性囊肿这一定义。
急性胰腺炎形成假性囊肿极为罕见,因此在急性胰腺炎中胰腺假性囊肿这一术语可能会被淘汰。
在本分类中,假性囊肿并非由 ANC 所致(定义见下文)。
CECT 最常用于描述假性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但也常需 MRI 或超声检查以确认其内不含实性成分。
1 个 24 h 出现的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第 1 周出现的器官功能衰竭往往在入院当时就存在),由于难以确定其是否将会可能难以确定最终的严重程是短暂性或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度分级;但此类患者不是轻症胰腺炎,开始就应被视作潜在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
如器官功能衰竭在 48 h 内恢复(表明仅为短暂性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应归类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
如患者出现持续器官功能衰竭,则应归类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早期阶段,当胰腺炎仍在不断发展,可每天重新评估其 48 h 和 7 d。
严重程度。
重新评估的恰当时间点是入院后 24 h,虽然早期即可出现局部并发症,但第 1 周内多无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加以明确。
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MDT)共识意见(最全版)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急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重度AP起病凶险、病死率高。
2012年AP亚特兰大诊断标准的更新引起了广泛关注[1],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内科、外科、急诊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AP诊治指南[2,3,4,5],对规范AP的临床救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AP的救治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过程,但目前还存在救治理念不统一、相关学科介入时机不明确、并发症处理不完善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展以AP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治,建立一个相对规范的综合诊治流程。
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制订国内首部AP多学科诊治(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s,MDT)共识意见(草案),旨在对AP的救治开展多学科指导,充分体现AP救治的多学科协作理念,最终提高AP的救治成功率。
一、AP的分类和诊断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临床急症。
AP患者的首诊通常由急诊科医师完成,早期及时、正确的临床处置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胰腺炎症对机体的损伤、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一)AP的分类按照最新的AP分类标准[1],可将AP分为轻症AP(MAP)、中度重症AP(MSAP)和重症AP(SAP)三大类。
诊断标准如下。
1.MAP:无局部或全身并发症,无器官功能衰竭,通常在1~2周内恢复。
MAP 占AP的60%~80%,病死率极低。
2.MSAP: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可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内可恢复)。
MSAP占AP的10%~30%,病死率<5%。
3.SAP: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持续48 h以上),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
SAP占AP的5%~10%,病死率高达30%~50%。
(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除上述分类标准外,同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AP的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