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教学查房 (1)
- 格式:pptx
- 大小:3.85 MB
- 文档页数:38
教学查房急性胰腺炎
病因
急性胰腺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急性炎症。
主要原因包括:胆囊疾病、胆囊结石、饮食因素、饮酒、感染等。
较常见的是胆囊疾病导致的急性胰腺炎,约占20%。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突然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疼痛可向背
部放射,行走时加剧,常刻画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感。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并发症如局部坏死、脓肿、腹膜炎等。
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
病史
询问患者症状的起始时间和类型,以及胰腺炎可能的诱因。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生化指标
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酶、血清腺苷酸酰胺酯酶等,
其中血清淀粉酶是最为常用的检查指标。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治疗
治疗包括止痛、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紊乱、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等。
止痛
考虑使用拉托啡或吗啡进行镇痛治疗。
液体复苏
使用生理盐水或晶体等溶液进行液体补充。
控制炎症
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并治疗肺部感染、胰腺坏死等并发症。
预后
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良好。
但重型急性胰腺炎预后较差,甚至会导致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胰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应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急性胰腺炎教学查房
一、病史摘要
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基本情况摘要。
主诉什么时间出现胰腺炎,主要症状(腹痛、恶心、呕吐等),治疗情况等。
二、体格检查
2.1 一般状况
进行一般情况的观察,包括面色、意识、发热、呼吸、神志、精神状态等方面。
2.2 检查腹部
观察腹壁是否有瘢痕、静脉曲张、皮肤黄染、脐周病变等情况。
采用压痛、触
诊等手段,来检查腹部的肝、胆、胃、肠、脾、肾上腺、淋巴结等。
三、实验室检查
3.1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等。
3.2 影像学检查
腹部X光片检查、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
四、治疗情况
4.1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4.2 护理情况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如如何翻身、如何进食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4.3 饮食情况
患者接受的饮食调理,饮食方式、食物种类、饮食时间与量等。
五、病情观察及
对于患者的病情观察,比如疼痛程度、身体恢复、药物副作用等方面。
同时,对患者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和护理建议。
最后,针对此次查房进行。
以上是对急性胰腺炎教学查房的简单概述,希望对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急性胰腺炎教学查房【病史】概念: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胰腺为什么会发生自身消化?在什么情况下自身消化?――导出病因。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1.胆道疾病为我国AP最常见的病因,其中胆石症更为常见。
▲分析机制:据统计约2/3人群中胆总管和胰管共同汇合于肝胰壶腹,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加之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升高,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导致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胰腺炎。
此外胆石、胆道感染等疾病尚可造成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腺消化酶诱发AP。
2.胰管梗塞因蛔虫、结石、水肿、肿瘤或痉挛等原因可使胰管阻塞,胰液排泄受阻,当暴饮暴食胰液分泌过多时,胰腺内压力增高,致使胰泡破裂,胰酶原进入间质,被组织液激活引起本病。
3.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病变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及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引起胰腺炎。
4.酗酒和暴饮暴食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病因。
▲分析机制:乙醇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同时乙醇兴奋迷走神经,使胃泌素,胰泌素和胆囊收缩分泌,这三种激素均促使胰腺外分泌旺盛,由于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压力增高并郁积,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5.手术与损伤胃、胆道等腹腔手术,腹部钝伤挤压胰实质,或逆行胰胆管造影注射造影剂过多或压力过高时,也可引起胰腺炎。
6.其他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可诱发AP。
药物中如可使胰液的分泌及粘稠度增加。
某些传染性疾病如可伴有胰腺炎。
(二)机制(三)分型1.轻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多见,预后好。
2.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少见,但很危险。
二、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出现最早、最常见,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突然发作,常于饱餐和饮酒后1~2h发病,疼痛为持续性,有阵发性加剧,呈纯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减轻。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目标•掌握急性胰腺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了解胰腺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胃肠减压的意义。
病史患者,68岁,老年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系"上腹胀痛1天,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改善遂于2012/8/26入我院救治。
查体:PE:神志清,急性面容,T 37.9℃; P 124次/分;R 20次/分;BP 134/75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粘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2mm,光反射灵敏,腹部膨隆,中上腹部压痛阳性,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WBC:10~20*109/L•血淀粉酶(S-Am + p-Am)1973u(6h后升高,48h下降,持续3~5d>正常5倍•尿淀粉酶(Winslow法)5538u一般 12h后升高,高于血淀粉酶,持续1~2w:•血糖: >10.0mmol/L•腹部X线:未见异常•B超:未见明显异常一、概念概念: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临床分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因–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特发性–其他:手术与创伤,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感染,药物等。
【发病机制】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血循环紊乱;生理性胰蛋白酶抑制物减少使胰酶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临床表现轻症急性胰腺炎(MAP)腹痛: 多在暴饮暴食后起病普通解痉药不能缓解弯腰、坐起前倾可减轻主诉重而体征轻●恶心、呕吐●发热●黄疸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腹痛持续、剧烈●弛张高热●低血压与休克●弥漫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皮肤瘀斑(Grey-Turner征、Cullen征)护理措施1.疼痛腹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或出血坏死有关。
(1)休息与体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