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雨量器制作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4
制作一个简单的雨量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雨水的大小和降雨的变化。
下面是一个三年级科学雨量器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材料:
-一个透明的塑料瓶
-一个量杯或标尺
-一些雨水
步骤:
1.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最好是有标尺的那种,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雨水的量。
如果没有标尺的瓶子,我们可以用一个量杯来代替。
2.在雨水下停留一段时间后,用集装箱比量杯更方便,将瓶口放在雨水下,让雨水自由地流入瓶子中。
3.把雨水收集满后,用量杯或标尺测量瓶子内的雨水量。
在标尺上标注出雨水的高度或直接测量出水的数量。
4.每次下雨后都要重复这个过程,记录每次的雨水量。
可以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录每次的雨量,或使用一张大的纸片来制作一个图表,可以把每次的测量结果标注在图表上。
5.在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到每次下雨的雨量。
我们可以观察到雨水的多少是否有变化,是否有更多或更少的雨水。
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多个地点的雨量来了解降雨的分布情况。
除了制作雨量器,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其他的实验和观察。
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瓶子和一个带孔的盖子制作一个简单的自制喷雾器,然后可以
将雨水装入喷雾器中,通过按压喷雾器的方式,观察喷出的雨水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了解雨水的形态。
总结:
制作雨量器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雨水的量和降雨的变化。
通过记录和比较雨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降雨量差异,进一步深入了解天气和气候。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雨水的形态来学习雨水的物理特性。
这些实验和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科技小发明制作简单的制作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科技小发明制作简单的制作方法:
1. 自制手机投影仪呀!材料超简单,只需要一个鞋盒、一个放大镜和一部手机。
把放大镜放在鞋盒的一侧,然后在鞋盒里弄出一个能放手机的地方,将手机放进去播放视频,哇塞,墙上不就出现影像啦!这就跟咱去电影院看电影差不多嘛,你不想试试吗?
2. 来做个电动小船吧!找块泡沫板,装上小电机和螺旋桨,再接上电池,嘿,把它放到水里,它就能自己跑啦!就像一艘小小的快艇在水面飞驰,多有意思呀!
3. 简易雨量器不难搞哦!拿个大瓶子,在瓶身上做好刻度,下雨的时候放在外面,不就能看看下了多少雨嘛!这就像你的专属气象站,多酷啊!
4. 想做个会发光的小灯笼吗?用几个 LED 灯珠、电池和一些导线就行啦。
把灯珠和电池连接起来,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哇,点亮的那一刻,就像黑暗中升起的小太阳,难道你不觉得神奇吗?
5. 制作一个小型吸尘器也挺好玩的呀!找个小风扇,再弄个小盒子接上,打开风扇,就能吸起一些小纸片啥的啦!这感觉就像给你的桌面来个大扫除,爽不爽?
6. 太阳能小车咋样?搞个小车子模型,在上面装上太阳能板,放在太阳下面,它就能跑起来啦!这难道不像有了魔法一样吗,快动手试试吧!
7. 简易指南针也能自己做哟!拿个磁铁,在针上摩擦几下,然后找个小泡沫把针插上去放在水里,它就能指南啦!就像有个小精灵在给你指路,好不好玩呀?
8. 做个土电话吧!用两个纸杯,中间用绳子连起来,一个人在这边说话,另一个人在那边就能听见啦!这多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神秘传声筒呀,还不赶紧回忆一下!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科技小发明制作真的超简单又超有趣呀,大家赶紧行动起来,发挥你们的创造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吧!。
三年级科学雨量器制作方法
三年级科学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了解到雨水是一种常见的降水形式。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雨水的理解,老师决定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雨量器。
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很简单,只需要一瓶空的塑料饮料瓶、一根透明的直尺、一根粗铅笔和一些胶水。
首先,学生们需要将饮料瓶的底部切掉。
他们可以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协助,以确保安全。
接下来,学生们需要将直尺固定在饮料瓶的一侧。
他们可以使用胶水将直尺粘贴在瓶子上,确保它垂直于瓶子。
然后,学生们需要在粗铅笔的一端系上一根线,并将其通过饮料瓶的盖子。
在盖子上钻一个小孔,确保线可以通过。
接着,学生们需要将粗铅笔的另一端插在饮料瓶的底部,确保它与直尺平行。
最后,学生们可以将雨量器放在室外的一个开放区域,让雨水自然地流入饮料瓶中。
通过读取直尺上的刻度,他们可以测量雨水的数量。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学生们应该将雨量器放置在一个不会受到其他物体遮挡的地方,并确保瓶口没有被其他物体阻挡。
通过制作和使用这个简单的雨量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降水的概念,并观察和记录降雨的情况。
他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与天气报告中的降雨量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气象学的理解。
同时,这个实验也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制作简易雨量器
科学实践活动目的: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一张制作方法说明书、1 个厚底直简透明瓶子、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方法:
1、用一个高度在10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简透明瓶子。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于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则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则底部对齐。
6、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易的雨量器制作及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雨量器的原理和组成。
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3.测量雨量,并比较实际的降雨量和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1.500毫升塑料瓶2.直尺3.尺子4.刻度尺5.计时器6.滴水器7.洗净的干布三、实验步骤:2.在瓶子的侧面使用直尺和尺子,用刻度尺精确标出0.5厘米的刻度,并以5厘米为间隔制作8个刻度。
3.用直尺在瓶盖上制作一个小孔并插入滴水器,确保每一滴水都可以从小孔中滴下。
4.将瓶盖盖紧,并将瓶子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区域,如花园或阳台上。
5.使用计时器来记录滴水器中的每一滴水所需的时间。
6.用干布记下每个小时的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小时的滴水次数,从而测量降雨量。
五、实验讨论:1.在实验中,我们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能够通过记录滴水次数来测量降雨量。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以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由于简易的雨量器的容量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测量大雨时的降雨量。
4.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干布清理雨量器,以确保准确记录每个小时的滴水次数。
5.当测量数值不一致时,我们可以重复实验,并取几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6.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瓶子和滴水器清洗干净,并保留实验结果用于分析和参考。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雨量器的原理和组成,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通过测量降雨量来分析实验结果。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次实验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增加了我们的科学实验经验。
希望今后我们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气象科学。
7.制作简单雨量器邱良川申海明(1.岱山县秀山小学 2.嘉兴市实验小学)一、概念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降水,在无渗透、无蒸发、无流失情况下,通过专用的器皿进行收集,测量出其所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水量。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在气象上,常常通过测量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和等级。
1毫米的雨量,表示在没有蒸发、流失、渗透的平面上,积累了1毫米深的水。
如果按1亩地的面积计算,就等于往1亩地里倒了0.667立方米的水。
也就是等于往1亩地里倒了667千克水。
据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标准,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
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专业的雨量器有很多种,有人工的瓶储式,有虹吸的自记式,也有自动的翻斗式等。
最基本的一种如图所示: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量筒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
降雪或者冰雹等固体物降落时,则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和冰雹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或冰雹融化后再读数,或者用人工将固体降水物融化后再进行测量,也可以资地雪等称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二、活动的目的与意义降水测量是气象观测的重要项目,也是农业、水利等部门的重要观测项目。
然而,降水测量看似简单,其实其中大有学问,因此,要做好降水的测量工作,准确地获取测量数据,必须首先弄懂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制作雨量器就必须在懂得原理的前提下,才可以动手。
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获取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1.懂得降水测量的相关原理;2.掌握降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量雨器制作方法
量雨器是一种用于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气象观测方面。
因为它可以迅速地观测到降水量,从而有效地预测天气变化,帮助人们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可能遭遇到的各种恶劣天气。
然而,量雨器通常价格昂贵,所以自制量雨器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下面就介绍一下自制量雨器的过程。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比如一个空水瓶、一把剪刀、一把手钳、普通的卷尺、一块硬木板、一把锤、一把螺丝起子、一些螺丝和螺母。
接下来,在硬木板上做出一个口径约4厘米的洞,然后用螺丝起子把它固定好,在另一边的木板则做出同样大小的洞,用剪刀制作出一个直径约9厘米的口,将这两个洞连接起来,用螺丝和螺母将钢瓶和木板固定在一起,最后用手钳在钢瓶底部制作出一个排水孔。
最后,将卷尺放置在水瓶口,然后把水瓶连接到木板上,这样,量雨器就制作完成了。
灌入水,根据卷尺上的降水量,就可以知道量雨器测得的降水量了。
制作量雨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都很常见,在家里都有,而且制作过程也不复杂。
另外,为了使量雨器更加准确,应该在水瓶和木板上加上垫片,使水瓶中的水更加稳定,从而更准确地测量出降水量。
总之,自制量雨器容易,而且可以有效地测量降水量,实现预测天气变化的目的。
大家应该多多掌握这种技术,以便更好地预测天气,更好地应对恶劣的天气。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1;制作简易风向仪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风向仪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风向仪三;实验器材:硬纸片;胶水;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
四;操作步骤: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关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枝箭。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
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风向仪。
2;制作简易雨量器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雨量器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雨量器三;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剪刀;笔;纸条;胶水;尺子;胶带。
四;操作步骤: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下。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3;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天平;记录纸;笔;小刀;量筒;水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物体名称形状体积软硬质量《克》透明其它估测实际4;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蜂蜜;水;牛奶;天平;橙汁;量筒;烧杯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液体的体积。
2;取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几种液体,观察液体的形状;流动性;透明性等。
3;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
物体名称形状质量《克》流动性透明其它估测实际5;温度计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温度计的使用二;实验要求:温度计的使用三;实验器材: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
三年级科学雨量器制作
可以使用中间是圆柱体的塑料瓶做雨量器。
注意事项:每次使用雨量器测量雨量时,都要保证水面与零刻度相平。
下面介绍简易雨量器的制作方法供参考,首先准备材料:中间圆柱体的塑料瓶、剪刀、小刀、双面胶、刻度纸、清水。
1、首先准备一个中间是加柱体的塑料瓶,然后把双面胶贴到圆柱体上端。
2、用小刀沿着双面胶把塑料瓶切开。
3、用剪刀把切口修补整齐。
4、把塑料瓶的上端瓶口朝下,套在塑料瓶的下端。
5、把刻度纸垂直贴到塑料瓶的表面。
6、在塑料瓶中适量的清水,使水面与刻度纸的零刻度相平。
这样简易的雨量器就做好了。
注意事项:
1、可以在白纸上画上刻度,然后用双面胶贴到塑料瓶上,当成刻度纸。
2、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在塑料瓶中倒入清水,直至水面与刻度纸的零刻度相平。
3、贴刻度纸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垂直。
今年三年级,我们学校班级将实施一项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即组装一
个雨量器。
组装这个雨量器的小实验,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与
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雨量器是一种利用机械原理测量雨水量的装置。
雨量器由箱体、测量
面板、机械手探针、集水池四部分组成。
该装置采用积分机械原理,通过
测量面板上次探针机械臂的旋转角度,可以测量雨水的量度。
我们班要组装雨量器,我们首先要准备好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箱体、金属测量面板、机械探针和集水池。
其次,我们组装雨量器,先安装塑料箱体,用梯子安装测量面板,将
金属面板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将机械探针安装在金属面板上,最后
在机械探针下方设置一个集水池,用来收集雨水。
最后,要给雨量器安装电池,把雨量器放在安全的位置上,然后用电
脑连接雨量器,系统可以记录下来每一次下雨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观
察大自然。
制作一个雨量器,既是我们的课程,也是一个有意义的科学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大自然提供科学依据。
简易雨量器的制作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是XX县XX学校科学课老师,我叫XXX。
今天我所说的课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题目是《简易雨量器的制作》。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旨在使学生能够按图示或文字说明制作简易雨量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使学生养成科学观察、科学记录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本课是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章节,因此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部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
而教材对雨量器部分的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且观测记录结果。
这种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1.按图示或文字说明制作简易雨量器。
2.能体会到利用简易雨量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
3.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设计和制作简易的雨量器。
难点:利用自己的雨量器观测记录结果。
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倡导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引导学生模仿课件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2、学法: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拟实验(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小组合作,观测记录结果。
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塑料瓶,剪刀,双面胶,直尺,少量水。
七、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来是什么吗?2、学生猜谜语,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1、认识雨量器。
雨量器的制作知识点1: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雨量的仪器。
知识点2:什么是降雨量在一定时段内,从云中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在无渗透、蒸发、流失情况下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该地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
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和等级。
1毫米的雨量,表示在没有蒸发、流失、渗透的平面上,积累了1毫米深的水。
如果按1亩地的面积计算,就等于往1亩地里倒了0.667立方米的水。
1立方米水重1 000千克,降雨量1毫米,等于往1亩地里倒了667千克水。
据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标准,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
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知识点3:雨量器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
专业的雨量器有很多种,基本的一种如图所示: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
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挑战二自制雨量器你可以自己设计制作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下面介绍两种自制雨量器的方法。
你可以根据类似设计和制作原理,利用身边能够找到的材料,自己设计制作独具特色的雨量器。
第一种能够直接读取数据的雨量器这种雨量器使用起来很方便,因为器皿所存雨水的高度读数就是降雨量。
这种雨量器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盛水口漏斗的直径应该与盛水器皿的直径相同,并且盛水器皿的直径均匀,即一个从上到下瓶身与底面垂直的圆柱体,这样才能保证所收集雨水的读数准确。
准备材料1. 一个大的平底塑料瓶2.剪刀3.尺子(可以使用手册提供的标尺)4.防水记号笔(可选)5.透明胶带制作步骤1.小心地用剪刀从塑料瓶的中部靠上剪去顶。
制作量雨器我的感受
昨天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降雨量和关于量雨器的知识,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量雨器。
我准备好一个塑料瓶、胶带、直尺、笔,制作就开始了。
我先让外婆帮我把瓶子的对半剪开,接着小心地把瓶子的“衣服”撕掉,瓶子就变得“赤裸裸”的了。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是做刻度表。
我先裁好一张小纸条,用直尺轻轻画了一条直线,然后用尺认认真真地量着,仔仔细细地用铅笔标好刻度,坚决不出一点过失。
接下来的任务对我来说却是个巨大的挑战,我发现标厘米很简单,可是要标好毫米可难了,因为1毫米就像小蚂蚁一样细小,标起来非常不方便。
这项工作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看得眼晴都花了。
但是这一步很重要,如果刻度不准确,就会影响日后的测量,所以再累我也不能放弃。
最后,我用双面胶把刻度表贴在瓶身上,一个环保又实用的量雨器就做好了。
但是老天却不帮助,今天天气真好,一滴雨都没下。
我只好用喷壶来模拟下雨天的情景。
可是刚喷几下,刻度表就湿了,连字迹都变得模糊了。
这可怎么办呢?对了!我要把刻度表塑封”。
我连忙拿来胶带纸,在刻度表上贴了好几层。
又拿来喷壶对着刻度表喷水,实验成功。
刻度表因为有了胶带纸的保护,一点都没淋湿。
看来这个点子真不错。
我把量雨器放在阳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不停地说着:“快点下雨吧!快点下雨吧!”妈妈在一旁晒着衣服,听到我的愿望,朝我眼晴一瞪:“朱悦扬!不许下雨!”。
哈哈…。
简易雨量器制作一、设计图纸:
二.设计方案:
1.找一个塑料瓶,它的外壁必须是圆柱形的,并且光滑没有凹凸的。
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底部加一些橡皮泥,使雨量器的底部加重,不会容易倾倒。
再做一个雨量器底座,就更加安全了,使其在暴风雨中不会被吹倒。
3.在橡皮泥上面加一层泡沫板,泡沫板包好胶带纸,并在边上注入502胶水,使其没有缝隙让水渗入。
这样就自制了一个水平面,可以让“零”的刻度与泡沫板的平面对齐。
三.制作过程:
1.小心地用剪刀从塑料瓶的中部剪开,上面部分倒扣在瓶子中形成了一个盛水漏斗,下面部分形成了一个储水器。
2.在瓶子底部凹凸部分放一些橡皮泥,加重底部。
3.找一块泡沫板,在泡沫板上画一个比瓶口大一点点的圆圈,并顺着圈圈剪下,再用胶带纸包好。
将泡沫板塞进塑料瓶,平稳的放在橡皮泥上面,保持水平,并在边上注入502胶水。
4.贴上刻度表,“零”的刻度与泡沫板的平面对齐。
5.找出一个烟灰缸,剪一个与烟灰缸里面口径大小一样的泡沫板,并在泡沫板中间剪出一个与塑料瓶口径一样大的圆圈,最后将这个泡沫板平稳的塞进烟灰缸里,这样就做成了雨量器的底座。
四.雨量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