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中国龙》
- 格式:ppt
- 大小:14.66 MB
- 文档页数:28
第14课中国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
能讲出龙各部位的象征能以合作形式创作龙的绘画。
培养学生观察和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信息交流了解龙的形象,小组合作能创作龙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创作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精神。
2学情分析《中国龙》一课是以“欣赏与评述”为主,融“设计与应用”、“造型与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
她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及象征意义创作一条龙的作品。
教学难点: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表现龙的精神。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1:师生游戏环节,激情引趣。
师生合作玩贴画游戏。
师:你们真有想象力,祖先很早就创作出了想象的形象,你们知道他们吗?学生想到龙、凤形象活动2【讲授】探究学习1:板书课题《中国龙》(播放《龙的传人》歌曲)2:观察龙的资料。
师:你们还知道与龙有关的民间活动吗?(播放赛龙舟视频看舞龙图片)学生观察,学生尝试介绍自己知道的赛龙舟活动。
过年舞龙的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龙的形象特点。
龙身体各部分都来自于什么动物?说出自己熟知的龙身体各部分都来自于什么动物。
3:欣赏图片:边欣赏图片边讲解龙的相关历史文化。
(出示关于龙的形象的演化、皇帝的服饰,美术作品。
壁画作品和书法作品中龙形象的运用)学生根据自己对龙的了解交流龙的相关知识。
师生共同探究龙的文化。
4:教师小结:龙在我国经历6000多年演化,它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我们走到哪,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5:教师示范画龙的形象。
启发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和材料表现龙。
活动3【练习】学生实践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选择合作或独自完成创作一条龙。
活动4【作业】小结展示评价:学生以舞龙展示作品。
其他学生评价。
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形象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龙的形象也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回去以后找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存在龙的形象。
人美版《中国龙》说课稿(通用2篇)人美版《中国龙》篇1说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从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主要让学生认识了解有中国龙的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龙的形象和寓意是本课的重点。
抓住龙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并添加适当的北京市本课的难点。
说教学理念:本节课我首先通过让学生填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同时也让这节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下去。
然后就是主要通过PPT想同学展示图片和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认识不同的形象的中国龙,同时也学习龙的寓意和特点。
最后是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完成创作。
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语言组织教学二、激趣导入猜一猜填成语引出课题三、新授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龙吗?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龙的样子。
讲解为什么说龙是中国的和龙的起源。
2、分析龙的特征,都和哪些动物有着共同的特点。
3、出示绘画作品《洛神赋》和《云中君》,和学生一同分析绘画中龙的形象,并且讲解龙的象征意义。
4、在生活中你还在那里见到过龙的图案吗?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说一说。
四、欣赏学生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我们其他同学已经画好的作品,你们觉得他们画的怎么样?哪里比较好,哪里还需要修改?五、学生创作出示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在刮画纸上进行创作,刻画出龙的特征。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欣赏展示你们看,我们同学的作品,欣赏一下你们觉得哪个同学画的好,为什么?七、课外拓展出示图片,分析东西方龙的不同形象和寓意。
人美版《中国龙》说课稿篇2一、教材分析:这节活动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大班第九主题《世界真精彩》中的一个活动,从这个活动中,我们知道了龙的外型特征,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龙鳞,从中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美。
设计思路:本节课设计了:看看龙的图案——说说龙的特征——学剪龙鳞方法———动手剪中国龙——欣赏评价作品五步,通过这五步让孩子们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美,体验动手剪纸的乐趣。
中国龙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坚强、勇敢并且神通广大,你想不想认识它?那好我来画,你来猜,看看它是谁?教师迅速画出一条龙的样子。
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一条龙,它刚才悄悄的告诉我下课后要回到天宫禀报真龙天子,咱们班谁表现最好。
信不信!!不信?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十分聪明,利用很多动物的不同特点,综合出了一只翻江倒海龙的形象。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龙身上有什么动物的特征呢?课件出示动物照片,身子细细长长在丛琳里穿梭最敏捷的是谁?老师粘贴示范。
下面咱们小组同学找找还有那些动物的特征,一个小组的答案不要重复。
小组商量填写、粘贴。
(鹿角,鳄鱼嘴,马鬓,蛇身,鱼鳞,鱼尾和鹰爪)讲评给小组发奖二、愤悱点拨龙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为造型威武,身材强健深得大家的喜欢,下面,就让我们就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感受一下中国龙。
(出示课题:《中国龙》)齐读课题。
(一)龙的起源1、课前让同学们查找龙的文化资料,有谁知道龙的形象是怎么出现的?小组代表介绍龙的起源。
2、那么龙的起源这么久远,那么最早的龙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龙是怎么变成现代的模样的呢?请看这里:你能不能找出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小组同学交流后把序号写在面前的小纸片上,并思考排序的理由?两组同学陈述答案,并讲解理由。
讲评给小组发奖你同意这种看法么,课件出示答案学生总结: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龙的形象的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用越来。
越说。
一句话。
师小结: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我们的龙越来越威武,功夫也越来越强大,能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并且千姿百态。
(二)龙的应用。
1、说到这里老师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什么人最喜欢并垄断龙形象的使用权?龙形象都是出现在什么地方?(教师适时出示课件)建筑、服装、工艺品等等。
为什么古代的帝王这么喜欢龙的形象么?还不允许百姓使用呢?(了解:中国古代的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目的借用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
来彰显自己的威严、尊贵和不容侵犯。
《中国龙》教材解读
北大湖中心校纪旭
一、教材研读:
我解读的内容是人美版第10课《中国龙》,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融“欣赏.评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
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二、本科的知识要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学生合作完成龙的制作,抓住龙的头,身,尾特点进行创作。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龙的特点,进行创造。
难点:表现中国龙的精神,气势,动态和造型体会龙的精神。
四、设计理念
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美术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通过美术享受中国文化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检查工具
2、游戏导入《加一加》
(二)、新授部分
1、龙是我们中国的图腾,但是他的全名不单单叫“龙”,完整来说我们应叫它——中国龙。
2、小组讨论
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对比。
3、简单介绍下中国龙的历史演变。
4、小组讨论
你们都在什么地方接触过中国龙的形象。
5、教师总结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中国龙的形象,并简单介绍下九龙壁和龙袍的小知识。
(三)、总结课堂,并对下节课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