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顶管崭露头角
- 格式:pdf
- 大小:596.48 KB
- 文档页数:4
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发布时间:2022-11-08T01:54:23.194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7月第13期作者:王欣[导读] 在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王欣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41摘要:在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中基础配套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促使市政工程水平和质量都实现了提升。
就顶管这一施工技术而言,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管道铺设过程中,不需要对地面进行大面积开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大幅度提升了整体效益。
在诸多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至关重要,可以说,给排水工程都是在市区内进行建设的,一般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施工,其难度较大,如果使用传统开挖施工方式会对周围交通、城市运营产生影响,不利于施工顺利开展。
只有全面创新技术形式,才能保证城市正常运行。
顶管技术在市政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这项技术不需开挖地面,只需用顶管设备做好给排水管道安装,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效能。
文章就顶管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顶管技术;市政给排水;施工;应用引言作为市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排水施工中应用技术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对施工质量可产生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当前有必要在明确顶管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施工中的应用要点,了解施工注意事项,以此保证更好地将该项技术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为获得更好的给排水施工效果提供一定支持,进而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为更好地建设城市提供支持。
1顶管技术的内涵在顶管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利用顶进设备将管道放置到地下,然后将周边的土壤进行精细处理,确保管道进入的效果和周围的密实度,将管道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采用顶管技术的同时还要有专业的顶进设备进行辅助操作,顶进设备在工作坑内通过主顶油缸和管道间等产生推力,周边的土体在推力的作用下产生了顶力,这样可以使管道更顺利的进入到土壤中。
微型顶管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3-18T10:56:48.33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5期作者: 1.焦海乐 2.郭连峰 3.刘辉[导读]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深入1.焦海乐2.郭连峰3.刘辉1.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2.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3.徐州市水务局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深入,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管道施工,比如微型顶管施工,是目前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有着高效性以及灵活性等优势,与以往的施工相比会更便利。
既能够提升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并且还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鉴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微型顶管技术,并根据实际工程,探讨了微型顶管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程;顶管技术;应用;导管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规划以及建设是城市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性能的发挥。
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管网施工,若是直接开挖,对上层建筑就要处理,对城市的正常运行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扰乱人们的生活,对城市塑造良好的形象也非常不利。
所以,就要利用微型顶管技术来施工,从而协调管道施工和各个环节的关系,逐步提高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一.概述这项技术也称为二次顶管工法,比德国和日本的技术要成熟,是从地下铺设的一种管道技术,在不开挖地面、以及对地上的建筑物不会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借助液压装置把前导管根据设计轨迹进行推进贯通,之后在前导管的末端连接一些扩孔切削头,把铺设的管道进行同时顶进。
另外,微型顶管技术分为标准地箭技术和改良式地箭技术,标准地箭技术在管道顶进的过程当中有排土步骤,无需进行排土。
微型顶管技术和以往的大口径工艺相比,优势在于下面几方面:(1)管道铺设精度比较高,利用激光经纬仪满足了重力流排水的需要;(2)后顶进速度非常快,穿越软硬不均匀土层越软,那么施工速度会越快;(3)工作坑所占面积小,有效减少了开挖面,也可以只挖一个工作坑来接入勾头开展施工;(4)铺设完毕以后管壁和土层之间没有空隙,不会出现沉降隐患;(5)不会破坏已有的道路,影响交通也较小。
市政工程建设中顶管工程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16T07:50:53.28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8期作者:宿峥[导读] 顶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道敷设施工技术方法,在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
通过应用顶管施工技术,可避免对地面进行开挖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性高。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考虑到顶管施工的适用范围和工程实际特点,确保提高顶管施工质量。
基于此,文章结合某顶管施工工程案例,通过周密的现场调查和技术调研,针对矩形顶管施工中的难点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关键技术措施,确保工程的如期贯通,为后续的矩形顶管工程施工提供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参考。
宿峥中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北省承德市 068450摘要:顶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道敷设施工技术方法,在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
通过应用顶管施工技术,可避免对地面进行开挖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性高。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考虑到顶管施工的适用范围和工程实际特点,确保提高顶管施工质量。
基于此,文章结合某顶管施工工程案例,通过周密的现场调查和技术调研,针对矩形顶管施工中的难点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关键技术措施,确保工程的如期贯通,为后续的矩形顶管工程施工提供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关键技术;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的顶管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被普遍应用于市政工程中的管道挖通等作业中,在缩短施工工程的工期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顶管工程技术概述1.1 顶管工程技术的概念顶管工程技术是一种无需开挖的施工技术,是盾构施工技术的一种延伸技术,现阶段被普遍应用于市政工程施工领域。
无需开挖意味着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当应用顶管工程技术开展作业,进行管道铺设工序时,施工人员不需要进行挖掘或者尽量少地进行挖掘作业,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
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17T03:48:19.95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3期第5月4卷作者:花锋[导读]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如果管道施工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出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花锋南通利元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如果管道施工技术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出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会对市政交通的良好运行造成影响。
随着如今各个城市建设工作不断开展,大量地下管道工程的建设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
为减小管道施工对城市地面造成的破坏,市政工程中开始普遍采用顶管施工技术。
顶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可以避免大量开挖土方、影响城市环境的技术,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施工单位需要深入研究顶管施工技术的相关原理和要点,在做好施工现场地质结构、地下设施勘察的基础上,做好顶管施工方案的设计,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设备。
施工中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和现场通风,确保顶管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顶管施工技术;市政工程;应用引言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脚步的加快促使市政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
在诸多市政工程中,给排水是非常关键的内容,直接关系着国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但是当前很多给排水工程都处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采取传统开挖施工的方式会对周围交通、城市运营产生严重的影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地下管线工程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技术。
作为能够避免很多挖掘和影响城市环境的技术,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很高的应用价值。
1市政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概述1.1优点分析顶管施工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中,可以有效避开地面开挖,最大限度保证城市的本来面貌。
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控声降噪的特点,地下顶进的方式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顶管施工技术不会大规模破坏地面、土层结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来说,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较强的生态性在技术实施过程中就能体现出来。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新型减摩触变泥浆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4-26T08:47:26.24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期作者:周依军[导读] 触变泥浆是顶管推进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顶管推进的施工效率周依军(1.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摘要:触变泥浆是顶管推进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顶管推进的施工效率,其材料组成随着环境影响和施工需求不断改进。
在富水软土地层中,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地层特性、长距离推进和姿态控制等因素的制约。
传统触变泥浆的保水性能无法保证泥浆护壁的整体质量,易导致地面及管线沉降、壳体背土、转角突变等施工风险。
本文依托国内首个软土地层大断面矩形顶管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为工程背景,研发一种具有较高的润滑、保水、微承载性能的新型减摩触变泥浆材料,并对新型的减摩触变泥浆的配合比及压注工艺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关键词:超大断面矩形顶管软土地层触变泥浆减摩微承载性0引言随着我国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传统的开挖施工工艺无法满足复杂工况下的工程施工需求,以盾构法和顶管法为代表的非开挖施工工艺凸显而出被广泛用于地下空间建设。
其中,矩形顶管凭借断面利用率大、空间利用率高和浅覆土适应能力强的优越施工性能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矩形顶管形状特性会对泥浆壳体环向流动产生不利影响,而传统减摩泥浆存在黏聚力差、滤失量大和注入率高等不足[1],导致顶管机壳体表面难以形成质量较好的减摩泥浆护壁。
特别是在较高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软土地层,减摩泥浆不断随着地下水的流逝而损失,加剧地面不均匀沉降,且矩形顶管断面越大该现象越明显。
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矩形顶管工程为依托,研发一种新型减摩泥浆,旨在缓解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推进时产生的地面沉降、姿态偏差和隧道渗水问题。
通过实际工程数据,对泥浆效果进行探讨。
1工程概况1.1项目简介上海14号线9标静安寺站位于华山路与延安中路交叉路口的华山路下方,沿华山路南北向布置,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大口径顶管小角度接入现状井的施工技术李申杰【摘要】以上海虹梅南路高架合流污水改造W1标为背景,介绍了大口径污水管以顶管工艺、小角度接入现状污水井的施工技术.通过对既有管道和接入管道的顶进测量,以控制接入管道施工精度,并采取对老管进行保护、对接口进行着重处理、对现状井与接入管道接口处井壁进行破除等措施,顺利完成了顶管施工,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7(039)002【总页数】3页(P206-207,211)【关键词】顶管机头改造;管道测量;接口处理;老管保护【作者】李申杰【作者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21 工程概况上海虹梅南路高架合流污水改造W1标φ2 000 mm污水顶管需接入敬老院内的现状井,管道埋深7.25 m。
新建管道轴线尽可能避让敬老院3层建筑,现状井接入口位置西侧有使用中的φ2 000 mm污水管,两管净距0.77 m,需通过精确控制,小角度接入现状井(图1)。
图1 新建管道接入井平面布置2 工程难、特点1)现状井内径为6 m,已有φ2 000 mm的污水管道接入,新建的污水管道需小角度接入现状井,对管道轴线控制要求高。
2)新建管道与老管道净距为0.77 m,老管道为运营了15年的φ2 000 m大口径污水管道,对老管道的保护难度大。
3)新建管道为压力管道,在与老井的接口处需确保无渗漏,接口处施工难度大[1-2]。
3 相应的施工措施3.1 管道测量受城市道路、管线、构筑物等影响,新建污水管道与原装污水管道为小角度对接,夹角为28.4°,垂直距离高差为0.66 m,在保证顶管与老井相接的同时需保证其不受原状管道的影响,顶管施工测量为此次施工的重点。
3.1.1 顶管顶进测量控制由于此次顶进施工的特殊性,需保证机头当前位置与设计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时刻控制顶管施工测量的目的在于测量出顶管机头当前的位置,并与设计管道轴线进行比较,求出机头当前位置的左右偏差(水平偏差)和上下偏差(垂直偏差),以引导机头纠偏。
福州最长曲线顶管工程开工
佚名
【期刊名称】《非开挖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福州-风坂220千伏线路开断进公园变工程”顶管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并进入关键性施工阶段,有望在春节前完工。
建成后将为地铁1号线提供运营用电,并为五四、华林片区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总页数】1页(P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75
【相关文献】
1.深圳将建世界最长水底顶管工程 [J],
2.由广州金土承顶的国内顶进距离最长、综合管廊断面最大矩形顶管工程贯通[J], ;
3.管道局成都高速顶管工程开工 [J], 无
4.上海轨交14号线静安寺站矩形顶管工程开工了 [J],
5.国内最长、最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在苏州顺利贯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市政设施管道的大量施工,
经常导致刚刚铺好的路面被多次开挖,人称“马路拉锁”现象。
这种现象既影响交通、破坏市容、污染环境,又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长期困扰着我们的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
非开挖钻掘技术作为一种无需开挖即可铺装地下管道的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工程和清洁工程脱颖而出。
20世纪70年代末,非开挖技术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和德国发展最快。
我国1998年成立了非开挖技术协会,虽然我国非开挖技术起步较晚,但近两年,非开挖技术有了长足进展。
非开挖技术是集监测与定向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涉及到机械制造、岩土工程、液压技术、水泥制品技术等等。
它与传统的“挖槽埋管法”相比,具有不破坏环境、不影响交通、铺管精度高等诸多优势,是真正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
非开挖技术因其优良的施工质量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而被建设单位广泛采用。
顶管技术是非开挖技术主要形式之一,是极为重要的一种都市铺设管道的施工方法。
虽然顶管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它在生态和环境上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越来越注重环保的最近20多年中,顶管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施工工艺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地应用于市政工程中的上、下水道、天然
本刊记者李雪平/Lixueping
气、电力、通信网络的铺设。
与此同时,由于新式微型隧道顶管
设备能解决现代顶管工作中的许多难题,
能适应各种土壤条件(如粘质土,砂土,
砾土,砂砾混合卵石土和软岩土),被称
为非开挖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微型顶管
技术开始异军突起,崭露锋芒。
微型隧道施工法主要由切削系统、
激光导向系统、出渣系统、顶进系统、控
制系统等组成。
视地层条件不同可选用
不同刀具的切削头,如刮刀式和滚刀式,
可破碎的最大砾石块度为切削头直径的
三分之一。
根据激光导向系统测量偏斜
数据,可操纵液动纠偏系统,从而实现调
节铺管方向的目的。
出渣系统有两种方
式,一是螺旋排渣系统,一般用于不含水
的地层;另一种方式是泥浆排渣系统,适
用于铺管距离较长和在含水的地层中施
工。
微型顶管掘进技术优于其他隧道掘
进技术主要体现在:(1)微型顶管掘进机
是一种遥控的操作,能降低工作强度及
提高工作地点的安全性;(2)在管道顶进
过程中掘进机能保证土压平衡,实际上
消除了地下运动及地表沉降,当有地下
水存在时,土压平衡掘进机无须排水;
(3)微型顶管掘进机能在几乎所有的地
层及土壤条件中铺设管道,而无需进行
昂贵的地下注浆或者地下抽水技术,最
终结果是完成一条灵活、坚固、不渗水的
管道线,并能使地表破坏最小。
该种设备
由于技术先进,已在日本得到了大量使
用。
2001年,北京天环燃气有限公司所
属的天环非开挖工程公司从日本购进一
台“依势”微型隧道掘进机一TCZ500型
(以下简称“依势”机),其结构见图l。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袖珍"顶管崭露头角
作者:李雪平, Li Xueping
作者单位:
刊名: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 MANAGEMENT
年,卷(期):2003,16(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sjxjsygl200311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