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早自习阅读材料 第二周
- 格式:doc
- 大小:56.51 KB
- 文档页数:8
周二早读内容及检测(2019.11.5)一、早读内容1.核按钮小本P25 M-Z部分每个成语连读四次2.核按钮小本P26-28 每个连读四次3.核按钮小本P116 每个俗语、惯用语及解释读两次4.核按钮小本P186《渔父》读背各一遍5.附考场佳作一篇,题目及文章读一次二、早读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答案见P25 M-Z部分)少.不更事()一曝.十寒()穷兵黩.武()一蹴.而就()塞.翁失马()引吭.高歌()一唱一和.()曲高和.寡()奄奄.一息()一语破的.()以邻为壑.()乐.山乐水()所向披靡.()余勇可贾.()越俎.代庖()一模.一样()三缄.其口()穷鼠啮.狸()一气呵.成()载.歌载舞()2.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正确的请打勾(答案见P26-28)甘拜下风()发轫之作()脍炙人口()炙手可热()竭泽而渔()美轮美奂()仗义执言()墨守成规()金榜题名()走头无路()丰富多彩()支离破碎()一张一弛()艰苦备尝()兴高采烈()幅员辽阔()驰名天下()翻山越岭()衣不蔽体()额手称庆()3.根据意思写成语(答案见P116 俗语、惯用语部分)():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比喻有什么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
():形容办事旨在形式上过以下,没有真正地办。
():比喻话多而轻率。
():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4.古诗文默写(答案见P186《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渔父曰:“___________,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2016高三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二)第二周一、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愤懑mèn 粳稻jīng 轻佻tiāo 休憩qì悖谬bèi 风岚lán 痉挛jìng 清癯qú修葺qì笨拙zhuō讽fěng刺静谧mì龋齿qǔ编纂zuǎn 否泰pǐ拘泥nì蜷曲quán 羞赧nǎn 鞭笞chī敷衍yǎn狙击jū确凿záo 勖勉xù鞭挞tà拂晓fú巨擘bò日晷guǐ酗酒xù别墅shù俯瞰kàn 镌刻juān 冗长rǒng 喧嚣xiāo 濒临bīn 讣告fù诀别jué睿智ruì烜赫xuǎn 波浪bō阜盛fù二、熟语1.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
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
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4.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
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5.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穿小鞋”,经常停水,有你受的。
三、诗歌鉴赏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高一语文晨读材料(12月5日)高一语文晨读材料12月5日一、积累空间○写作素材(理想与立志)1.人生最富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差耻。
(奥斯特洛夫斯基)2.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蒲松龄)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6.鸟最要紧的是翅膀,人的是理想。
(谚语)7.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人挖土时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整整四年,不惜牺牲,做了几百次实验。
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崇高精神,发明了炸药。
8.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年轻时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宏愿。
后来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给人留下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9.周恩来上小学时回答校长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明代李时珍,发现以前药物书中有很多错误,立志要编写一部药物书籍。
走了上万里,用了三十多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11.陈涉年轻时,曾经给人作雇工。
他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
二、抚摸经典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作者】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
唐代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
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
2016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十四一、阅读《大度读人》,完成1—3题。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她。
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
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
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
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
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
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的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
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
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晨读材料(二)一、成语积累51、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5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53、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易误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很可怜。
5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
指变得很糟,贬义。
55、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误解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56、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看问题片面;观察不细致。
57、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易误解为】:七月的天气很炎热。
58、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易误解为】:吞吞吐吐或期望。
59、气冲霄汉: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易误解为】:怒气冲天。
60、翘足而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易误解为】:翘起脚来等待。
61、轻于鸿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易误解为】:无关紧要。
62、求全责备:比喻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易误解为】:责备。
63、人浮于事: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易误解为】:不踏实,轻浮。
64、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强调人多的坏处。
【易误解为】:人很多的情景。
65、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易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66、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易误解为】:水落石出或穷形尽相。
67、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易误解为】:上下联手或舞动双手。
68、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人民贫困、破产或流亡的悲惨景象。
【易误解为】:大多数室内空无一人。
69、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误解为】:首先,冲在最前面。
70、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或意见不合。
71、殊方绝域:指极远的地方。
【易误解为】:特殊而绝妙的地方。
72、顺水推舟: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
一、形似字读音识记1.骨骼.(ɡé)恪.守(kè)炮烙.(luò) 咯.血(kǎ)2.远岫.(xiù) 压轴.(zhòu)舳.舻(zhú) 抽.象(chōu)3.皴.裂(cūn) 疏浚.(jùn)怙恶不悛.(quān) 逡.巡(qūn)4.椽.子(chuán) 不容置喙.(huì)以蠡.测海(lí) 掾.吏(yuàn)5.捭.阖(bǎi) 稗.草(bài)婢.女(bì) 髀.骨(bì)裨.将(pí)6.狙.击(jū) 咀.嚼(jǔ)龃.龉(jǔ) 趔趄.(qie)诅.咒(zǔ) 刀俎.(zǔ)7.犄.角(jī) 绮.丽(qǐ)涟漪.(yī) 旖旎.(nǐ)8.引吭.高歌(hánɡ) 沆.瀣一气(hànɡ) 坑.人(kēnɡ) 土炕.(kànɡ)9.挣揣.(chuài) 湍.急(tuān)惴.惴不安(zhuì) 瑞.雪(ruì)10.遏.制(è) 偈.子(jì)石碣.(jié) 歇.息(xiē)11.相形见绌.(chù) 咄.咄逼人(duō)倔.强(jué) 茁.壮(zhuó)12.狗尾续貂.(diāo) 韶.华(sháo)年高德劭.(shào) 垂髫.(tiáo)13.阔绰.(chuò) 悼.念(dào)泥淖.(nào) 桂棹.(zhào)14.膘.肥体壮(biāo) 剽.窃(piāo)慓.悍(piāo) 骠.勇(piào)15.骀.荡(dài) 鞭笞.(chī)舌苔.(tāi) 甘之如饴.(yí)16.拮.据(jié) 诘.问(jié)秸.秆(jiē) 狡黠.(xiá)二、托物言志诗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一、形似字读音识记1.忏.悔(chàn) 歼.灭(jiān)阡.陌(qiān) 纤.绳(qiàn)2.百舸.争流(ɡě) 呵.护(hē)荆轲.(kē) 沉疴.(kē)3.悄.无声息(qiǎo) 宵.食旰食(xiāo)肖.像(xiào) 不屑.一顾(xiè) 4.栖.息(qī) 哂.笑(shěn)晾晒.(shài) 牺.牲(xī)5.哺.育(bǔ) 逮捕.(bǔ)果脯.(fǔ) 苗圃.(pǔ)6.抠.门(kōu) 呕.心沥血(ǒu)枢.纽(shū) 老妪.(yù)7.诰.命(ɡào) 桎梏.(ɡù)皓.月(hào) 鸿鹄.之志(hú)8.亵渎.(dú) 案牍.(dú)买椟.还珠(dú) 赎.罪(shú)9.估.量(ɡū) 沽.名钓誉(ɡū)训诂.(ɡǔ) 怙.恶不悛(hù)10.金蝉.脱壳(chán) 箪.食壶浆(dān)肆无忌惮.(dàn) 禅.让(shàn) 11.傍.晚(bànɡ) 滂.沱(pānɡ) 磅.礴(pánɡ) 膀.胱(pánɡ)12.言简意赅.(ɡāi) 骸.骨(hái)弹劾.(hé) 咳.嗽(ké)13.浇.铸(jiāo) 不屈不挠.(náo)妖娆.(ráo) 蹊跷.(qiāo)骁.勇善战(xiāo)14.玷.污(diàn) 妥帖.(tiē)字帖.(tiè) 粘.贴(zhān)石砧.(zhēn) 钻.研(zuān)15.秕.谷(bǐ) 先妣.(bǐ)包庇.(bì) 纰.漏(pī)毗.邻(pí)16.颁.布(bān) 颔.首(hàn)下颌.(hé) 秀颀.(qí)妙语解颐.(yí)二、托物言志诗点绛唇(北宋)林逋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高一语文晨读材料(十六)今日攻坚1、模块一,高考64篇(6:30--6:35分)2、模块二,文学常识(6:35---6:40分)3、模块三,成语(6:40-6:45分)4、模块四:作文经典教程(6:45-7:00)5、模块五:限时训练(7:00-7:10)文言积累模块一:高考六十四篇(6:30--6:35分)32.观刈麦 (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竟然不用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有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
一、形声字识记——可读半边却常被误为不读半边的字形声字正确读音例词扒bā 扒皮芭bā 芭蕉胞bāo 同胞秕bǐ 秕谷碴chá 玻璃碴仃dīnɡ伶仃锭dìnɡ钢锭氛fēn 氛围诰ɡào 诰命犷ɡuǎnɡ粗犷畸jī 畸形茄jiā 雪茄笺jiān 信笺娩miǎn 分娩冕miǎn 冠冕堂皇坯pī 土坯譬pì 譬如脐qí 肚脐绮qǐ 绮丽荞qiáo 荞麦荏rěn 荏苒揉róu 揉搓姻yīn 姻缘缢yì 自缢悒yì 忧悒壅yōnɡ壅蔽喑yīn 喑哑隅yú 向隅而泣崭zhǎn 崭新吱zhī 吱吱响二、托物言志诗咏素蝶诗刘孝绰[注]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生机。
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花草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诗人在描摹素蝶时,还融入了感情色彩,既写它飞花舞叶的喜悦,也写它映日顺风的欢快,还写它须躲避鸟雀追逐的不安,从而赋予了素蝶栩栩如生的神情。
诗人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则突出了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整首诗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素蝶的清高喻指自己品行高洁。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实际是诗人宦场沉浮的写照,诗人志向高远堪比旭日,渴望一展抱负与才华,但因恃才傲物,为小人所谗,不愿屈服,只好归去。
全诗格调清新,积极向上,语言精练,构思奇妙,比喻精当,言语间透露着一代文人刘孝绰的恃才傲物和超然的才气!三、素材积累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天下英雄气:官东人物事迹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
高三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五)第五周一、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残垣yuán 攻讦jié肯綮qìng 讪笑shàn 筵席yán 仓廪lǐn 股肱gōng 框架kuàng 嬗变shàn 赝品yàn 觇视chān 蛊惑gǔ岿然kuī赡养shàn 央浼měi 谄媚chǎn 棺椁guǒ跬步kuǐ商榷què一爿pán 阐明chǎn 盥洗guàn 老趼jiǎn 赏赉lài 饴糖yí忏悔chàn 广袤mào 羸弱léi 深邃suì屹立yì掣肘chè规矩ju 罹难lí翌日yì琛宝chēn 皈依gūi莅临lì哂shěn笑肄业yì嗔怪chēn 瑰丽guī二、近义词辨析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三、熟语:1.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例句:①“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
”(《春城晚报》)②“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2.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例句:①“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高一语文晨读材料(十四)今日攻坚1、模块一,高考64篇(6:30--6:35分)2、模块二,文学常识(6:35---6:40分)3、模块三,成语(6:40-6:45分)4、模块四:作文经典教程(6:45-7:00)5、模块五:限时训练(7:00-7:10)文言积累模块一:高考六十四篇(6:30--6:35分)14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语文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早读素材:第二周语文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早读素材:第二周饶水知音高中语文必修一早读素材:第二周第二周第一天请在阅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及文下注释的基础上,继续阅读下面的材料:1.字音召唤(zho)憎恨(zn)栖息(q)耸起(sn)欢跃(yu)诞生(dn)血液(xu)涨满(zhn)颤动(chn)倔强(jing)震颤(chn)似的(sh)勉强(qing)坚强(qing)颤栗(zhn)似乎(s)2.词语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拢”。
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有关报道中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在“过分强行合拢”的问题。
其中的“合拢”应作“合龙”。
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作“合龙”。
“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不是一回事。
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泄露/泄漏。
媒体在报道日本核电站时,有的用“泄露”,有的用“泄漏”,前者是用错了的。
“泄露”的对象是机密的信息;“泄漏”则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指抽象的情报、信息等,使用的范围较广。
凡是液体、气体等的漏出,应当说成“泄漏”。
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是:“家具”误为“家俱”。
“具”,义为器具、用具。
“家具”即床、柜、桌、凳等家庭用具,故用“具”。
“俱”,义为全、都、一起,如“面面俱到”“与生俱来”。
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副词,两者不容混淆。
(《咬文嚼字》编辑部2011年12月20日)3.名句名段《劝学》颜真卿《金缕衣》杜秋娘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美文赏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周第2天晨读、晚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周第2天晨读、晚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周第2天晨读、晚练的全部内容。
第二周第2天晨读、晚练一、形声字识记——不可读半边的字形声字正确读音例词赡shàn赡养晌shǎnɡ晌午慑shè 威慑娠shēn 妊娠莘shēn 莘莘学子恃shì 有恃无恐筮shì卜筮墅 shù 别墅绥suí绥靖溯sù推本溯源嗾sǒu嗾使挞tà 鞭挞殄tiǎn 暴殄天物腆tiǎn腼腆湍tuān湍急颓tuí 颓废蜕tuì 蜕化变质唾tuò 唾弃汀tīnɡ岸芷汀兰臀tún臀部檄xí 檄文舷xián 船舷涎xián垂涎三尺弦xián改弦更张楔xiē 楔形文字挟xié要挟衅xìn 挑衅酗xù 酗酒恤xù 抚恤絮xù 柳絮癣xuǎn牛皮癣眩xuàn眩晕泫xuàn 泫然泪下渲xuàn 渲染淆xiáo混淆黑白逊xùn 谦逊噎yē 因噎废食诣yì 造诣咤zhà 叱咤风云瘴zhànɡ乌烟瘴气沼zhǎo沼气箴zhēn箴言胝 zhī胼胝峙zhì 对峙诌zhōu 胡诌恣zì 恣意二、托物言志诗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周第1天晨读、晚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周第1天晨读、晚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周第1天晨读、晚练的全部内容。
第二周第1天晨读、晚练一、形声字识记-—不可读半边的字形声字是普通话字音识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形声字的误读主要是“读半边字”,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字不能照声旁读音读,却被误读成声旁字音,这种占了很大比例;二是本可以按声旁去读的却不按声旁去读.我们把这两种情况整理成“不可读半边的字"“可读半边,却常被误为不读半边的字"两部分。
同学们在识记时要注意:①只记对的,不记错的;②标出自己容易读错的,找出个人识记重点.形声字正确读音例词捭bǎi 纵横捭阖愎bì刚愎自用裨bì 大有裨益濒bīn 濒临摈bìn摈弃捕bǔ 逮捕庇bì 庇佑砭biān 针砭哺bǔ 哺育糙cāo 粗糙笞chī 鞭笞炽chì 炽热殆dài百战不殆堤dī堤坝淀 diàn淀粉恫dònɡ恫吓胴dònɡ胴体貉hé 一丘之貉涸hé 干涸晦 huì 风雨如晦诲huì教诲歼jiān歼灭缄jiān缄默矫 jiǎo矫枉过正酵 jiào 发酵觥ɡōnɡ觥筹交错舸ɡě 百舸争流秸jiē 秸秆沮jǔ 沮丧岿kuī岿然不动廓kuò 轮廓咯kǎ咯血梏ɡù 桎梏疴kē 沉疴酪lào奶酪挠náo 不屈不挠淖nào 泥淖拈niān信手拈来湃pài澎湃抨pēnɡ抨击毗pí 毗邻曝pù 一曝十寒擎qínɡ众擎易举龋qǔ 龋齿悭qiān 悭吝二、托物言志诗整体把握特点归纳:1.既然是咏物,就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016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二周心灵的牧场周一风雅诗斋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①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人。
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时称“元白”,但其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远不及白居易。
有《元氏长庆集》。
②行宫:皇帝外出居住的地方。
③玄宗:即唐玄宗李隆基。
鉴赏指引:在这首小诗中,诗人以精练、含蓄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废置行宫寂寞、荒凉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沉、凝重的盛衰之感。
第一句正面描写了古行宫的荒凉、衰败。
“寥落”二字概括了行宫冷落、萧条的总体气氛。
“古”字点明时间的久远。
第二句通过红花,反衬行宫的凄凉。
三、四句在前边写景的基础上,来描写人物。
描写了老宫女们闲来无事,坐说玄宗旧事的情景。
“白头宫女在”的“在”字,反衬出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已不复存在的事实。
“说玄宗”三字用得极为含蓄,促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文言读吧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排斥)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君王不抛弃小民,才能显扬盛德。
)是以地无(不分,无论)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今乃弃黔首(百姓)以资敌国,却(拒绝)宾客以业(成就功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啊。
)(《史记·李斯列传》)宋昭公出亡(失国后逃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施政办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侍从妃子)数百人,被(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宫内和朝廷中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样的境地)”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大家文坊又见橄榄树荷兰林湄又到秋风秋雨时,此景此情,不禁令我沉思冥想,触物感旧。
漫步于秋凉兮兮的都市,满目琳琅,洋货多于土货,人造品多过天然物,难得见到田园式的清新和超然、“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景,因此觉得有所失落,有所不足……,黄昏,无意间,在寂寞的一角,见到令我驻足的、青青的鲜橄榄。
又见橄榄,又见橄榄!往时,当我品尝之时,感到心神浪漫,啜那苦涩、清甜之味,如同领略人生的一首哲理诗——苦尽甘来,苦尽甘来。
这咀嚼,这遐想,伴我走过生命悠悠长路,使我不论面临险境、艰困还是绝望……仍能披荆斩棘,对美好、光明的前程不懈地追求和憧憬……而今,这万物丛中的一堆青青橄榄,不仅令我口里生津,也牵动我幽幽的乡愁,使我在繁嚣之世,如同回到那静谧恬美的乡间。
记得祖屋的村前屋后,种植了许多龙眼、枇杷、石榴、柚、黄皮、荔枝树。
古屋的石灰院右面,有一棵粗大而茂盛的橄榄树。
向上的树枝,疏密有致的叶子,形同天然的大伞。
不论是炎炎白天,还是溶溶月夜,树阴下,总有人休憩、下棋、闲聊……或有顽童卷一树叶吹哨,取一长竹竿捣落橄榄,将橄榄往衣襟一擦,丢往嘴里。
初时皱眉咧嘴,啧啧叫苦,不一会儿就手拉手围着树干团转,合唱:“月光光,照厅堂,厅堂里,望橄榄……”据说,这棵橄榄树是属于六伯的。
他与老妻膝下犹虚,夫妇以制蜜饯橄榄为生。
难怪每到晚霞满天的黄昏,那条熟悉而弯曲的小路,常常传来玲玲珑珑的拨浪声,六伯佝着背、挑着一担术桶蹒跚走来。
这时,孩子们一听见拨浪声蜂拥而至,围着木桶上面木盆内的蜜饯:有晶晶青色、墨墨黑色、灿灿金色、淡淡褐色,味道有成的、甜的、酸的、又酸又甜的,还有一种外粘细盐的干榄,含在嘴里能镇咳。
孩子们只要掏出一分钱,可买二粒蜜饯,没钱的,可取家里的空瓶空铁罐来换取(换多少是根据瓶罐重量面定)。
我儿时最喜欢那又酸又甜的蜜饯橄榄,几乎是每次见到必买,然常常是边咀嚼边责怪自己贪吃。
因我亲眼看见六伯六嫂将一筐筐洗过的青橄榄倒入石臼,然后穿上稻草编制的草鞋在石臼中踩踏,他弯着腰,甩动着双臂,原地不停地踏步,我常常担心他摔倒,但他总那么从容、自在,不时抹去额上的汗水。
六伯告诉我,等果肉松脆,才往臼内加盐、糖、香料等等。
我和小朋友站在一边,嘘嘘地说:“用脚踩,脏死了,以后别买呀。
”这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但还是照买照吃。
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六伯用的草鞋是专用来踩榄,从不用来走路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黄昏,明明光着头,赤着上身,穿着补丁短裤,站在远处看着我们围在六伯的木桶旁选橄榄。
明明用舌头舔着从鼻孔流下的两条清涕,我们笑着用手指在脸上划着羞他。
这时,六伯像树枝般的手从木盆上捡了几粒蜜榄叫我们送给明明吃。
不久他又挑起木桶,玲玲珑珑地摇着拨浪鼓而去,后面还跟着一大群孩子,直到小路的尽头……三十多年过去了,六伯六嫂早已作古。
然而,每到秋风起兮,见到街市的榄,总有一份说不出的情感,仿佛玲珑拨浪鼓声在耳旁萦绕,回味一番苦涩、清甜之味,目睹异乡秋景秋物,回顾几十年来品尝过人生道路中的苦、辣、酸、甜之后,似乎大彻大悟,面对青青橄榄,缕缕乡思中,又增添了一股淡淡的哀愁。
伴读引思:本文文字清丽而精粹,一开始,文章便细致而感伤地营造了冷秋凉意袭人的气氛——在浓浓秋意中,纷乱的思绪与秋风秋雨一起凝成难以遭怀的迷茫和哀伤。
作者在“黄昏”,在这更有哀伤可能的时段里,不经意地一瞥,看到自己所熟识的家乡物产,竞“驻足”,作者从原先失落的心情的叙写顿然转笔至一种亲切温馨的叙述。
文章从愁煞人的秋风秋雨,写到鲜活难忘的记忆,在文末则更传达了一种生命深处的体验,这不是单纯的乡愁所能概括的。
那橄榄样涩味的情感,需要以一种生活经验去认真体悟。
文中用“又见橄榄,又见橄榄”反复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记得”、“据说”、“我儿时”、“印象最深的是”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参考:从那“又见橄榄,又见橄榄”的惊呼中,可以想见作者当时心中受到的震动多大!“记得”、“据说”、“我儿时”、“印象最深的是”,凭借这些时间性极强的语词,作者由熟识的橄榄,追忆了祖屋的橄榄树和故乡的顽童,六伯的草鞋和那玲玲珑珑摇着拔浪鼓的背影……一切是那么恬美静谧,但恬美中又夹杂着感伤,静谧中又混含着迷茫,整个叙写都在一种诗意而感伤的氛围中进行。
素材回廊近义词辨析歌(一)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具体财物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总加数量用总和,综合起来用总合;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彼此响应用相应,互相衬托用相映;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付诸执行用施行,尝试办理用试行;边线分界用界线,事物性质用界限;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和平条约用和约,简单合同用合约;非常急速用急遽,变化迅速用急剧;查实证明用认证,证人证据用人证;全军首领用统帅,统辖率领用统率;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情用欢心;马上立即用及时,到预定时用届时;部下属下用部属,安排布置用部署;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声明用启事;已得利润用赢利,谋求利润用营利;推卸摆脱用推脱,借故拒绝用推托;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节约剩余用节余,结余存额用结余;不再进行用停止,受阻不前用停滞;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含混不清用隐晦,顾忌不说用隐讳;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简明扼要用简洁,直接了当用简捷;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一定要做用须要,一定要有用需要;到期为止用截止,到何时候用截至;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水平用学力;精神智慧用神智,知觉理智用神志;配合适当用协调,和谐统一用谐调。
周三风雅诗斋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一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于戚,①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②化去不复悔。
③徒设在昔心,④良辰讵可侍!⑤【注释】①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莽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干戚:盾和板斧。
②这句言女娃既已溺死而化为飞鸟,就异于人类而同于其他的物。
即再死也不过从鸟再化为另一物,当无忧虑。
③这句言刑天已被杀,化为异物,可不再悔恨既往。
④这句言空有昔日的壮志。
⑦良辰:指实现壮志的时候。
讵:犹“岂”。
鉴赏指引:本篇原列第十首。
诗人晚年正值晋宋易代之际,目睹了无数阴谋杀戮,心情极为激愤。
在这首诗中他“惜荒唐之言,吐岔涌之情”,热情歌咏衔木石填海的精卫和敢与天帝争神的刑天,赞扬它们虽死不屈、抗争不息的精神,惋惜它们空有过去的猛志雄心,却等不到实现理想的“良辰”。
本篇属于“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壮烈情怀,让人们看到诗人性格中执着激烈的一面。
文言读吧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
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列子•说符篇》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临时驻扎或住宿)蒲州驿。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
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用那些积累下来的难办的事(向他)咨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及命表,又出意外。
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
则天日:"卿能举贤,美矣。
朕岂可无一官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史。
" (选自《大唐新语》)大家文坊青草地[美]里奥帕德某些画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连续为几代人观赏着,且每一时代都可能出现一些欣赏者。
我知道有一幅画极易消逝,因而除了漫游的鹿之外,极少人看过它。
挥笔创作此画的是一条河流,而在我带朋友来观赏之前,它已经将其创作永远地抹除了。
之后,这幅画只存在于我的心灵之中。
就像其他艺术家一样,这条河流是喜怒无常的。
你无法预料它何时有兴致作画,也无法预料这个兴致将持续多久。
但是,在仲夏之际,在每个完美无瑕的日子里,当白色舰队般的云朵航行于天空时,你大可漫步到沙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