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
- 格式:wps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21
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二)一、成语积累1、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赏赐。
【易错点】易误解为:有大功劳不用奖赏。
2、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精巧。
【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精巧。
3、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了,如同做得不够一样。
【易错点】易误解为:过去了就没有了。
4、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易错点】易误解为:让人听了害怕。
5、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易错点】易误解为:含苞待放。
6、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易错点】易误解为:冰雪融化或烦恼消除。
7、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的性格开朗。
8、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头而得不对好处。
【易错点】易误解为:冒着危险做某事或获取利益。
9、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易错点】易误解为:只言片语。
10、计日程功: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
【易错点】易误解为:算着日子哪一天成功。
11、济济一堂:形容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般人多的场面。
12、加人一等:形容才学出类拔萃。
【易错点】易误解为:给予的比别人多一等。
13、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易错点】易误解为:在危急时刻接受任务。
14、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易错点】易误解为:江河的水一天天减少或江河枯水。
15、今是昨非: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易错点】易误解为:面目全非。
16、金针度人:比喻把秘法、诀窍传给别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医生治病。
17、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易错点】易误解为:十分寂静,寒冷,冷得不敢出声。
18、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易错点】易误解为:拒绝别人的要求。
19、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易错点】易误解为:说是很重要,其实很轻视。
20、绝无仅有:形容非常少有。
3月5日晨读资料一.读古文(读两遍,边读边在心里翻译,看是否能翻译。
不会的看下面的译文,红色的词意思记住)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
十五为诸生(秀才)。
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国家的栋梁之材)也。
”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
相徐阶辈皆器重之。
迁右中允,领(兼任)国子司业事。
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倒装“以相业相期)。
阶代严嵩首辅,倾心(推心置腹地)委居正。
居正与中人冯保善。
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
故事(按照先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
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通“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者劝告)居正以并尊。
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
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朝廷的大权)悉以委居正。
时承平久,群盗猬起(如猥毛而起,比喻纷然而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有关部门)恒(常常)讳(隐瞒)之,居正严其禁。
匿(隐瞒)弗举者,虽循吏(奉公守法)必黜。
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
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关押)或瘐死(泛指狱中病死)。
居正独亟(马上)斩之,而追捕其家属。
盗贼为衰止。
时帝渐备(逐次修缮)六宫,太仓(国库)银钱多所宣进。
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不必要的开支)。
疏上,留中(皇帝没有批复)。
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
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
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
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损公肥私),剥民罔(欺骗)上,宜痛钳(惩治)以法(状语后置)。
而皇上加意撙(zŭn节约)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
”帝首肯之,有所蠲贷。
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倚仗)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没过多久)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五)一、成语积累1、如坐春风:比喻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
【易错点】易误解为:景物、气候、风光美好,或者沐浴在春风之中。
2、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
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易错点】易误解为:年轻有为。
3、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借指人的死亡。
【易错点】易误解为:差错。
4、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愿说话。
5、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易错点】易误解为:比赛结局,谁胜谁负;或高高的山,低低的水。
6、善刀而藏: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易错点】易误解为:把好刀收藏起来。
7、善贾而沽:比喻怀才不遇,等待时机出仕以施展才能。
【易错点】易误解为:善于做生意。
8、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贬义词。
【易错点】易误解为:褒义词,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9、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
【易错点】易误解为:写文章用笔生动有趣。
10、师出无名:做事没有正当的理由。
【易错点】易误解为:出自无名之师。
11、师心自用: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易错点】易误解为:学习老师的方法来运用。
12、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13、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吸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易错点】易误解为:拾取别人残余的东西。
14、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贬义词。
【易错点】易误解为:褒义词,第一个做某件事的人。
15、手不停挥:形容不停地写作。
【易错点】易误解为:手不停地挥动。
16、守株待兔: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贬义词。
【易错点】易误解为:正面肯定或一般的等待,或公安干警的机智。
17、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易错点】易误解为:说而不做,没有行动。
2020年高三新学期语文晨读晚背材料第十一周周三内容周三早读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担当担负担任负担]“担当”语义比“担负、担任”重,它的宾语多是责任,任务和艰巨的工作。
“担负”着重于负责,它一般不与具体职务名词搭配。
“负担”意义跟“担负”相同,但它的宾语有些不同,除负担工作,责任外,还与生活费,代培费搭配,且它还有名词用法。
“担任”多指职务。
[道路途径]“道路”常用于口头语体和政论语体,它可指具体的路,也指抽象的路,它的应用范围较“途径”广。
“途径”一般指抽象的路,而且是指一种门路,包括达到一定目的采取的方法、方式、措施、手段等。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岌岌可危:岌岌,危险貌。
形容极其危险。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19.[原文]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先秦)《周易•乾•文言》[译文]用刻苦学习来集聚增长知识,用互相提问来明辩洞察真理。
20.[原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先秦)《礼记•中庸》[译文]要么就不学,学起来有一点不会就绝不罢休;要么就不问,问起来有一点不明白也不罢休。
21.[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先秦)《礼记•学记》[译文]对玉不进行雕琢它就成不了美器,人不学习就不知道道理。
22.[原文]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爱。
——(北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译文]智慧多的人才能遍知事物的基本规律,仁爱深的人才能做到自尊自爱。
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事件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为人类美好未来汇聚青年科技力量2020-10-18 08:29:45 来源:新华网钟铭“汇集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
”10月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在这一科学盛会上,一大批中外科学大咖以线上线下联动形式,齐聚瓯江之滨,共话创新主题。
2020高三语文早读材料一-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20高三语文早读材料一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宽馀·宽裕]相同点:都是形容词,有宽绰的意思。
不同点:“宽馀”,①一般指抽象事物宽阔舒畅,如“今日得宽馀”;②同“宽裕”。
“宽裕”指经济上宽绰富裕,如“新政策颁布以后,这里的农民逐渐宽裕起来了”。
[款待·宽待·宽贷]“款待”指享受优厚地。
招待,如“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受到了盛情款待”。
“宽待”指宽大对待,如“宽待俘虏”。
“宽贷”指宽容,饶恕,如“对那些犯了错误而愿意改正的同志,要给予宽贷”。
【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都有“接上启下”的意思。
“承前启后”强调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方面;“承上启下”强调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方面;“继往开来”强调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李贺《致酒行》[解读]少年人应有凌云壮志,去做志气远大、本领高强的人,不能因暂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
这两句诗言情激越,颇有感人之力,有积极的思想色彩。
心事:志向、理想。
拿云:比喻志气远大,本领高强。
坐:徒然,空。
幽寒:处境困难。
呜呃:唉声叹气。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解读]原诗是一首七律。
这两句是告诫弟侄——少年时期辛苦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
诗句是对后人的劝勉,情味恳直,旨意深切。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我头。
——吉鸿昌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让书香充盈人生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赵杰责任编辑:杨凡凡2020-05-12 09:460■赵杰春风和煦,莺鸣翠柳,人间最美四月天。
基本安排:①64篇背诵+名篇默写背5道题(共15句)②背3月18号、19号的教案,整理笔记③作文素材,好词好句。
(1)5:40——5:50:背诵64篇:根据自己的进度背诵。
《离骚》(屈原)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助记]本段为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助记]本段为反省,表现了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情境默写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一)一、成语积累1、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气势宏伟。
2、繁文缛节:指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易错点】易误解为:语言繁琐、罗嗦。
3、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易错点】易误解为:反击。
4、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闹。
【易错点】易误解为:场面热闹。
5、风流倜傥: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易错点】易误解为:作风不检点。
6、风声鹤唳: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易错点】易误解为:战斗激烈。
7、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危机四伏。
【易错点】易误解为:自然现象的风雨或摇摇欲坠。
8、风雨如晦: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易错点】易误解为:有风有雨的坏天气。
9、逢人说项: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易错点】易误解为:到处说人坏话。
10、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装饰等豪华气派。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有风度,有气派。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易错点】易误解为:旧貌换新颜。
12、甘之如饴:指为了从事某项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易错点】易误解为:生活甜蜜。
13、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易错点】易误解为:高山美景。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山水;自然流畅。
15、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
【易错点】易误解为:望着高山就停止,像山一样的高度。
16、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易错点】易误解为:行为高尚,觉悟或水平高。
17、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易错点】易误解为:互不相同,不能结合。
18、更仆难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易错点】易误解为:更换的仆人很多。
19、耿耿于怀:形容事情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
【易错点】易误解为:怀恨在心。
20、功败垂成:将成功时遭到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易错点】失败后又取得成功。
3月3日早自习(13班)一.背诵《离骚》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二.读翻译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2020高考,晨读材料每天晨读一刻钟,应战高考很轻松!默写天地(选材为高考范围64篇先高中后初中,高考前过一遍;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句子后的括号需要翻译。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
重岩叠,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绿潭,回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案】见本期最后理解填空:1.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道元《三峡》中,写到了三峡两岸晴初霜旦之时高猿长啸的奇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地渔者用歌声对此现象的描述。
3.郦道元《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郦道元《三峡》中,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三峡》中,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 ”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之高,若不是在正午半夜“________________ ”,则从侧面烘托了山谷的幽深。
【答案】见本期最后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隐天蔽日不见曦月二、翻译快车(选取最新模拟题上的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划线句子中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最为集中,尽量选择受文本干扰少的句子,逐字直译,并告知学生得分点。
2020秋季最新高中语文早读材料汇编四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夸耀夸奖]“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不带褒贬色彩。
[夸示·夸饰]相同点:都有夸奖的意思。
不同点:“夸示”指向别人显示或吹嘘自己的东西、长处等,如“他指着自己的衣料夸示不止”;“夸饰”指夸张地描绘,如“他大事夸饰那里的情景”。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都有“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的意思。
“畅所欲言”重在尽情说出想说的话;“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较少的人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解读]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应当使它的根部长得稳固,要想让泉水永远畅流,必须疏通它的源头。
青少年要想将来大有作为,必须先打好基础。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
——《唐太宗纪》[解读]效法上等的,结果仅得到中等的;效法中等的,结果难免只得到下等的。
现在,有不少的同学把读优秀作文选当作好写作文的捷径,而忽视了阅读优秀名作,免不了只能写出些下等的东西来。
取法:效法。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蔡和森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事件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江南去年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的首批试点名单,全省共94个村(社区)入选。
一段时间以来,这些入选的美育村受到关注,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在铺展。
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发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的创新举措,正是旨在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助力文化浙江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浙江突出了“美”这个关键词。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2020届高三晨读晚背材料一周一早读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发奋·发愤]“发奋”,①指振作起来,奋发,如“发奋有为”;②同“发愤”。
“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图强”。
[法制·法治]“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规章制度,名词,如“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
“法治”可以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百姓,处理国事;可以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如“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
功亏一篑: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
亏,缺少。
篑,土筐。
愿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
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39.[原文]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
——(战国)《吕氏春秋•侍君》[译文]想要毁掉一个人,必定先让他承受重压;要想让他重重摔倒,必定先要把他高高捧起。
40.[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战国)《吕氏春秋•义赏》[译文]排干水池里的水去捕鱼,怎能捕捞不到呢?但是第二年水池里就没有鱼了。
41.[原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先秦)《左传•襄公十一年》[译文]处在平安之时要考虑到危险来临时的情况;这么想了就会有准备,有准备就没有祸患。
42.[原文]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北宋)苏洵《上文丞相书》[译文]君子在事情的起始阶段就小心谨慎,所以没有后来的忧虑。
模块五文化常识(考试必考,知识点必掌握)年龄的称谓:垂髫:三四岁——七八岁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及笄: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即成年弱冠:男子20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早读晚记材料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仓促仓皇]“仓促”指时间匆促,行动忙乱。
“仓皇”多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草拟起草]“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定;“起草”多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稿。
[查看·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如“查看货物”。
“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地形”。
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②形容闹得很凶。
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
比喻急剧的变化。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
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11. [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明)夏完淳《别云间》[译文]即使自己死了,那不屈的魂魄也要返回故乡,将在空中注视后继者高举义旗,鼓舞他们从事地与外族侵略的大业。
(二)尽忠职守12. [原文]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
——(先秦)《礼记•表记》[译文]处在自己位上而不负起责任,社会就乱了。
(三)诚实守信13.[原文]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译文]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14. [原文]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先秦)《诗经•小雅》[译文]因为自身讲求诚心,所以对他人无所愧疚,对上天也是无所畏惧。
15.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选择。
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我和我的祖国》, 伟大的时刻有你有我!筱玮2019年09月30日16:5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让人欲罢不能的主题曲,让人潸然泪下的小故事,让人惊叹不已的演出阵容,《我和我的祖国》首日票房破2亿。
2020高三语文早读材料一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宽馀·宽裕]相同点:都是形容词,有宽绰的意思。
不同点:“宽馀”,①一般指抽象事物宽阔舒畅,如“今日得宽馀”;②同“宽裕”。
“宽裕”指经济上宽绰富裕,如“新政策颁布以后,这里的农民逐渐宽裕起来了”。
[款待·宽待·宽贷]“款待”指享受优厚地。
招待,如“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受到了盛情款待”。
“宽待”指宽大对待,如“宽待俘虏”。
“宽贷”指宽容,饶恕,如“对那些犯了错误而愿意改正的同志,要给予宽贷”。
【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都有“接上启下”的意思。
“承前启后”强调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方面;“承上启下”强调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方面;“继往开来”强调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李贺《致酒行》[解读]少年人应有凌云壮志,去做志气远大、本领高强的人,不能因暂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
这两句诗言情激越,颇有感人之力,有积极的思想色彩。
心事:志向、理想。
拿云:比喻志气远大,本领高强。
坐:徒然,空。
幽寒:处境困难。
呜呃:唉声叹气。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解读]原诗是一首七律。
这两句是告诫弟侄——少年时期辛苦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
诗句是对后人的劝勉,情味恳直,旨意深切。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我头。
——吉鸿昌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让书香充盈人生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赵杰责任编辑:杨凡凡2020-05-12 09:460■赵杰春风和煦,莺鸣翠柳,人间最美四月天。
古人云,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0高三语文复习早读资料汇编精品一一、名句名篇默写1.劝学(5年4考)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1)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直接表明了君子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的意义。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以亲身体验的“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4)《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荀子·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荀子·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用“木与绳”“金与砺”的关系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7)《荀子·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早读晚记材料(2.16)模块一高频语言近义词积累(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察访·查访]“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如“实地察访”。
“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如“为了尽快破案,他化装成一个农民到处查访线索”。
[铲除根除]“铲除”对象除抽象事物,旧思想,旧意识外,还可指具体事物。
“根除”比“铲除”程度重,对象多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
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
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
亦作“风流雨散”。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模块二经典名言语言素材积累(早读必背上课必提问作文必运用)(一)热爱祖国1. [原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先秦)《太公六韬》[译文]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而是所有民众的国家。
2. [原文] 寸寸山河寸寸金。
——(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译文] 祖国河山秀美如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寸土寸金。
3. [原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日知录•正始》[译文] 国家的兴衰存亡,每个老百姓都是有责任的.4. [原文]位卑未敢忘忧国。
——(南宋)陆游《病起怀书》[译文]虽然我地位卑微,也始终不敢忘记为国分忧。
5.[原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转》[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国家戍守四方,死于边境,并以马革裹尸为荣耀。
模块三时代经典人物事件素材积累(概括人物事件积累分析观点启迪思路拓展)民族复兴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袁银传2019年10月09日04: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领袖同志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新中国7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每一代人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0新高三语文早读材料四【成语积累】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遇上了。
(正:约定时日;误:日期)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
(正:停止;误:已经)不可胜数:数都数不尽,形容极多。
(正:尽;误:胜利)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沧海横流:海水四处泛流。
比喻时世动荡,社会动乱不安。
沧海:大海。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正:脸色;误:颜色)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长治久安: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正:太平;误:治理)尝鼎一膏:膏:切成块的肉,尝鼎中的一块肉,从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朝闻夕死:早晨听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的渴望。
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也指写作时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了屈辱性的和约。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正:塞住;误:充满)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
褒义用“殚精竭虑”。
从善如登:登:升高。
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
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当,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错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参差不齐而别有情趣。
(正:情趣;误:景致)【文言实词积累】从cónɡ①跟随,追随。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②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从事,参与。
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并序》)④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⑤使……跟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⑥随从的人。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2一、基础知识积累(1)词语辨析6、度过与渡过:他写作善于揣摩过渡段、过渡句,有时为之劳累过度。
7、灌注与贯注:老叶把那种革命加拼命的干劲逐渐地灌注进小方的心田,使之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革命事业中。
8、贯穿与贯串:团结互助的精神贯穿(或贯串)在我们队伍里,因此,能够提前修建好这条贯穿本省十几个县的公路。
9、核算与合算:钱咪干个体一年,经过年终考核算赢利甚少,发觉这样经营很不合算,便和妻子合算明年该怎么办。
10、化妆与化装:这位女演员化妆起来,淡妆浓抹总相宜,回头率极高,化装后上台演出,演谁像谁,技高一筹。
(2)成语积累6、安身立命——安身: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安定。
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7、安之若素——素:向来,素来。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不能误为“安心”。
〖错例〗声名无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8、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9、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
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10、爱不释手——喜爱到舍不得放手。
二、高考必背64篇◆3 《师说》(韩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助记] 提出论点: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020年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早读材料(1)一、高考必背篇目《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文言字词积累1、穷苏轼为杭州太守,见一人有才而穷(失意)厄,于路泣之,轼助之,并告其曰:“岂效阮籍穷(走投无路)途之哭?当穷(处境艰难)且益坚,不可无气节。
”此人铭记于心。
后至长江叹曰:“吾生须臾,长江无穷(尽),有生之年当如苏太守。
”2.去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向东)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
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
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
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离开)。
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3. 如孔子如(往)齐,问弟子之志。
弟子答曰:如(或者)小相,如师。
子曰:“善矣,以仁为本。
”弟子如(按照)语应事,一切皆顺。
子至齐,则与齐王曰:“君待民如(像)草荞,不可,不如(及,比得上)以仁怀之。
”齐王思虑甚久,觉子之言甚是。
子曰:“王如(假如)知此,则国泰民安。
”4.却赵得和氏璧,秦闻之,索要。
赵以蔺相如为使使秦,蔺相如遂带和氏璧至秦,见秦王意图欺之,相如因持璧却(退却)立,却(回头)看随从,随从会其意,与相如共欺秦王而完璧归赵。
秦王怒,欲攻赵。
又恐廉颇却(击退)之,遂罢。
相如归国,却(再)话赴秦之事,赵王以为勇。
5.卒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
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6.走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叹历史无情。
7.左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左边)右种梧桐。
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左边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
皇上闻之,令左右(和“右”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三.成语积累1、【拭目以待•指日可待•倚马可待】都有“可以等待”的意思。
“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指日可待”强调为期不远,(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2、【置之不理•束之高阁•置若罔闻】都有“放在一边”的意思。
“置之不理”强调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对象为事;“束之高阁”强调放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对象多为物;“置若罔闻”强调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3、【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都有“做了某事结果使自己受害”的意思。
“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语意较重。
四、阅读有得以身许国岂邀名作者:马祖云①从林俊德追寻至老一代“两弹一星”元勋们,从王进喜拉近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群英,他们的人生是一首建功国家大业的英雄交响曲,也是一部以身许国的精神教科书。
这些英模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彰显的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也展示着共产党人许党报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②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
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作中这样感慨:我们的祖先,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因为这种“不屈辱”的许国精神,在民族危难时,自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生取义者;在民族受凌时,自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然者;在实现民族理想时,自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革命者。
回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征程,28年的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无数英烈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彪炳史册。
仅贺龙元帅的宗亲中,就有 2050 人为革命英勇献身。
爱国以鲜血书写、报国用生命相许,何等的壮怀激烈。
③以身许国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
有哲人说,许国是生命的燃烧、报国是事业的奋斗。
唯有燃烧,方能让人生出彩;唯有奋斗,才可为国家建功。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从“导弹之父”钱学森,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两弹一星”功勋,到“感动中国人物”,一个个英模以忘我诠释许国、用奋斗践行报国,生命在许国报国的伟业中熊熊燃烧。
邓稼先领军的团队,用一代人的拼搏,完成了一些强国需五代科学家接力攻关的核武研制工程;黄大年回归报国,仅用 5 年时间,就研发出西方国家需 20 年才能做成的地球深部探测装备。
这种忘我报国,何其可歌可泣。
④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
共和国的锦绣河山,需要无数儿女无怨无悔地守以坚韧、付以辛劳、献以智慧。
舍小我、谋大我者必以天下为己任,忧患着大我的忧患、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幸福着大我的幸福。
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 30 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16 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美好未来的 4000万颗种子;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 35 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造就千百群众的福祉……正是这样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许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⑤“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多少英雄儿女为国家的富强而埋名献身。
当今时代,奋斗是最生动的许国,奉献是最可贵的报国。
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
【思考】“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燃烧”一词的看法。
早读材料(2)一、高考必背篇目:《蜀道难》李白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ān)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二、文言词语积累1适苏辙自乡适(到……去)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
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依照)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
”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享受)。
”2.孰邹忌朝服衣冠,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谁)及君也。
”邹忌孰(通“熟”,仔细)视之,自谓其言不实。
3.属项羽力大无穷,名属(隶属)天下第一。
举大业,属(随从)者百万。
后沛公先入关,恨之。
范增献计,属(通“嘱”,嘱咐)其邀沛公至军营,于坐杀之。
席间,项王屡举酒属(劝请)沛公。
然沛公佯醉归。
范增长叹曰:“妇人之仁,吾属(类、辈)且为虏矣!”果然,后项王之祸相随属(连接)。
4.率孔子率(带领)弟子东游,路遇一妇人倒地,遂问弟子何事。
子路对曰:“病也。
”且率(轻率)尔以草根治。
孔子不解。
子路曰:“病者,大抵以其根治,病皆好。
”颜渊不以为然,驳曰:“如此,病者率(全都)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则何如?”5.坐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
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诸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守,不动)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
四、阅读有得为你唱首歌张诗青娘走的那天,雪大如席。
村外,狭窄崎岖的羊肠山道,刷得白茫茫,没有一个人。
除了娘和我。
娘的胳膊上挽个包袱,塞着几件旧衣服,一边哭一边走。
我跟在后边,也一边哭一边走。
不知走了多久,娘停下来,摸着我的头说:“娃,好好念书,长大后有出息点。
别像你爹,除了喝酒,就会打女人。
”话没说完,泪水就淹没了我的腮帮子。
我咬着有些冻僵的嘴唇,点点头,记住了娘的话。
没一会,娘的背影,也刷得白茫茫,模糊不清了。
娘走后,家里只剩下爹和我。
爹还是喝酒,喝完酒就去山上鼓捣苹果树,鼓捣完苹果树就去地里整庄稼,整完庄稼再回家喂牛劈柴。
总之,娘走了后,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一个人干。
我一点都不心疼他。
相反,甚至觉得活该。
谁让他打走了娘,让我七岁成了没娘的孩子。
娘走的前夜,他打在娘脸上的那记响亮的耳光。